胤祉這一迴是被氣得夠嗆:被賈史氏一折騰,這哪裏還是閨閣迴禮,琉璃擺件兒還算精巧,一整套紅寶頭麵砸過去,竟是不知道在打誰的臉!
賈赦與賈邢氏自然也看得出賈史氏的惡意,不過,這倒不是什麽破不了的局,膈應人罷了,隻是,這話頭是胤礽挑的,事兒是胤礽應下的,他們素來信任胤礽行事,便也不急,隻待看人如何應對。
一家人坐定,便有侍婢來問是否擺膳。
胤礽瞧了眼天色,叫人再去添了粥來,又指派屋中奉茶的侍婢各處傳話,他可不想他的父親和弟弟堵著氣用膳,傷了身。
待屋中靜下,胤礽起身對賈赦夫婦作了一揖,道:“父親,母親,今日之事是我考慮不周,沒能早些了結幹淨,著實委屈了妹妹。”
賈赦瞅了眼胤礽,想著他這做父親的不能太偏心,這站一站也累不著人,便道:“你且細細說來。”
賈邢氏也不多言,握住了瑩曦的手,隻道:“坐著說。”
胤礽眨了眨眼,坐迴椅上,將他今日行事緣由以及後續安排一一道來:“這兩日因刊出霍先生的評析策論,星樞樓名聲漸起,少不得有人同老太太說我在書樓的左右逢源,老太太不樂意眼瞅著單單咱們一房沾了光去,必是要從咱們這兒為二叔家爭一二份子,恰好如今星樞樓賬本已由樓主霍先生接了去,兒子得了清閑,也叫老太太曉得這書樓真正做主的人是誰。至於庫房裏缺的物件兒,今日過後,想必都會各歸其位;金陵祖產,且待年後,我親去料理一番。而南安王府那裏,南安太妃那可是個心明眼亮的人物,自是明白咱們的苦楚,也是不必擔憂。”
胤礽這一番解說幾處皆是點到為止,頗有些半遮半掩,不過這屋裏的人已相處多年,如賈赦與胤祉,盡知胤礽所見所聞所思所為,略想一想便明白;又如賈邢氏聽胤祉念過孔孟老莊,崇尚無為,並不非要刨根究底,畢竟有些她需知道的,賈赦必會私下告知於她;更有瑩曦念著自個兒的年紀,明白的用心謹記,不明白得也心安理得。
賈赦道了句如此甚好,便轉了頭問胤祉近日所學,四書藥典皆有涉獵。
賈邢氏則輕聲絮絮與瑩曦說起與各家夫人姑娘迴禮規矩的不同。
一時間沒人搭理的胤礽捧著溫熱果水有一口沒一口的啜飲,瞧過這個再看那個,眉宇和唇角都帶上了彎彎的笑意。
胤祉麵色已迴轉平日模樣,隻是並未似平日一般遞了話給他,胤礽曉得人心裏尚有氣,琢磨著今兒晚上如何將人哄好,一時又想到他打理的鋪子的掌櫃前些日子說打算往山東去倒騰些東西,很該問問他先生是否有什麽要捎迴去。
神思散漫漂移,胤礽飲了口清甜的果水,又想到此時七月鮮果正多,賈赦等人已習慣了以果茶止渴,更兼今年年景好,張家村瓜果豐碩,他年前叫人在莊子備下的冰室可算有了用場。
胤礽算了一迴瓜果儲備,覺得盡夠他一房並北靜王府幾位用上一冬,打定主意明日帶了瑩曦倒騰出來的果茶方子去請兩位先生品鑒。
胤祉同賈赦說著話,一心二用的拿眼角瞥著胤礽,見他那一向自律得厲害的二哥鬆了肩背,整個人團進椅子裏的模樣,又是心疼,又是無奈,隻能盼著一切遂他二哥的意,莫要橫生出什麽枝節來。
一家人用罷晚膳,瑩曦便拉著胤祉為她描花樣,之前在閨閣花宴相遇幾迴,霍妍指點瑩曦不少繡法,她總要親手繡一方錦帕相贈才好,賈邢氏在旁含笑指點。
胤礽見那三個自得其樂,偷眼瞅瞅賈赦麵色,見人似是心情頗好,咬了咬牙,似他三歲時討巧的舉動一般,挪到賈赦身邊勾了人衣襟搖了搖。
賈赦近來少見胤礽這般似稚兒撒嬌模樣,雖然曉得人這怕是有話要與他說,仍心軟得不行,索性將人抱起,出門往書房去。
胤礽被賈赦的動作驚得呆了一呆,隨即做出耍賴模樣抬手圈著賈赦的脖子,將頭藏在賈赦懷裏,不去瞅屋外廊上諸仆偷笑模樣。
賈邢氏瞟了眼那父子兩個的背影,抬手用帕子掩了唇邊笑意,這父子兩個能裝模作樣的硬撐到現在已很是不易。迴頭瞧見胤祉和瑩曦齊齊扒在窗戶旁偷笑,賈邢氏未有責怪,隻覺兄弟姊妹間正該這樣親近、互相體諒才好。
長子素來難為,要上敬父母,須下護弟妹,得往來交際討長輩賞讚,還要能搏了先生嘉言不墜門楣,著實辛苦。
賈史氏查過一迴庫房賬冊,氣胤礽占盡上風,又惱賈王氏的目光短淺,是當真覺得疲累,這一日的晚膳便不要人陪著用了。
碧梗米粥香軟,賈史氏就著香筍倒也用了一碗,胃裏舒坦,人心情也好了些,側躺在榻上由侍婢用美人錘為她敲腿,隨口誇了句粥不錯,本以為是鴛鴦或元春體貼,不成想鴛鴦卻迴道這粥是東院送來的。
賈史氏默然片刻,再看她屋中伺候的侍婢雖說不是那體貼知意的,卻也不曾怠慢於她,聞得元春來探,隻道乏了,未見。
元春隻當賈史氏今日當真累著,並未深思,轉身往賈王氏處去。
今日,賈政四口難得在一處用膳,賈王氏自是滿心歡喜,頻頻為賈珠與元春布菜。賈政瞧著賈王氏滿眼隻有兒女的模樣,倒也不惱,更將心中暗火去了幾分,他這妻子見識不高,卻是一片真心為了兒女,實在叫他不忍苛責。
用罷晚膳,賈政帶了賈珠去他書房考校功課,賈王氏迴了房,思及謀算落空不說,還要將諸屋返還,隻覺很是不甘,偏她一時間想不到什麽法子治了他那命硬的侄兒。
見元春迴轉,賈王氏心下奇怪,他行事並不瞞元春,當下叫人去賈史氏院落打探,母女二人說起京中貴婦種種,不多會兒,有侍婢迴報說老太太今日隻用的東院送上的米粥,賈王氏麵色立時變了,元春握住賈王氏的手,叫邊上伺候的嬤嬤賞了婢子銀錢,口上還道:“大伯還是孝順老太太的。”
賈王氏轉念也明白了元春的意思,隻是說不出誇獎大院幾人的話來,索性不言不語,看著元春妥帖的圓過話,屏退了侍婢,娘兩個說體己話。
“太太何苦置氣傷了身子。”元春勸了一句,便轉言旁事,“老太太這兩日給了我兩張帖子,是今迴新科狀元與榜眼的夫人相邀,日子正定在我除服之後,太太以為可是去得?”
“老太太既是給了你,想是去得,隻是不知這帖子還送了什麽人?”賈王氏倒是不十分在意那狀元與榜眼,看重的乃是那兩人背後的甄家,如今甄家女在宮中聖眷正隆,賈甄兩姓為老親,互相提攜在情在理,哪裏需得巴巴的去做了陪讀奉承!
元春曉得賈王氏對胤礽的記恨,發泄出來便好,也不接話,隻道:“女兒不知,還得請太太派人打探。”
賈王氏有了旁事掛心,便不再念著生氣,與元春說起京中各家夫人品性喜好來。
賈政考校過賈珠的功課,問了一迴賈珠在國子學中相處親厚者,正待問賈薔行事,就聽侍從叩門,道說東院有人來,沉吟片刻,喚了人進來。
李誠恭敬的對賈政和賈珠施了禮,聽著人拿腔拿調的叫了起來,心裏嘲了句裝模作樣,神色卻是愈發的恭謹,將手中錦緞包裹的書冊奉上,道:“二老爺,珠大爺,我家二爺叫我給兩位送來星樞樓新刊的書冊。”
賈政道了兩句誇獎,絮絮一番學子規,便放了李誠離開。
賈珠瞧著那冊子卻覺得極不舒坦,他是這府上的長孫不假,偏隻因不是長房所出,便得生生矮了一截,他的妹妹正經嫡出,穿戴竟是比不得大老爺所出的庶女,隻因那庶女是養在大太太身邊!
本是一家人,原來七八年都是一般無二的過來的,偏他那堂弟將兩家分劃得如此明白,十幾兩銀子的書冊他也不是買不起!偏做的似是施舍一般!
賈珠心裏存了股氣,日後在國子學瞧見賈薔更是氣悶,愈發不愛交際,隻埋頭苦讀,盼蟾宮折桂,揚眉吐氣。
寧國府中,賈珍的書房裏,賈薔低聲與賈珍說過國子監中諸事,賈珍瞪著麵前做出一副乖巧模樣的兒子與侄兒,良久不語,終是歎了口氣,問道:“你們璉叔可還交代了什麽話不曾?”
賈薔與賈蓉對視一眼,麵上滿是崇敬之色,由賈蓉開口道:“父親明察秋毫,璉叔說國子監諸位先生本事極好,叫薔哥兒謙恭些多多請教。”
賈珍瞅了瞅兩小兒,招手讓人近前。
待兩小兒磨蹭至跟前,賈珍抬手用扇子在兩人頭上各敲一記,低聲斥道:“在我這兒還耍心眼兒!”
賈蓉有些委屈的抬手捂頭,賈薔倒是有了幾分明白,抬頭欲問,就見賈珍擺手,吩咐道:“薔兒,這幾日若是你那些個小朋友請你們宴遊,記得多要一份帖子給璉哥兒。”
賈珍打發了賈蓉與賈薔去讀書,瞧著夜色模糊,也不乘車,披了披風便抬步往賈赦一房的黑漆大門去。
賈赦正與胤礽梳理近日朝堂諸事,聞聽賈珍到訪,抬手戳了戳胤礽的額頭,歎道:“珍兒來了,你可要與他見一見?”
胤礽肅容道:“兒子惹下的事定沒有逃避的道理,自當由兒子同珍大哥哥分說明白。”
“如此甚好。”賈赦如今迴想當年蹉跎歲月,篤定他家兒郎有些旁的瑕疵都不要緊,隻是不得有遇事迴避的毛病,拖著,躲著,誤人誤己。
賈珍雖說是帶著點兒問罪的意思來的,卻也不忙問責,詳詳細細的將國子學諸事道來,隻問日後該當如何應對。
賈赦原以為賈珍來尋他說的是書樓的事兒,不想竟還有這一遭,見胤礽也是一臉驚訝之色,歎道:“並非我為璉兒推脫,隻是咱們這位,你也曉得,行事素來是馬扣連環,追連三計,薔哥兒的造化是因為薔哥兒機靈,也是他立得住,日後皇上記得這好處,也是好的,隻是莫要讓人以為這是咱們的設計。”
胤礽見賈珍點頭應是,便要立時迴府囑咐賈薔行事,忙攔了人,道:“珍大哥哥莫要著急,皇上如今看重各家兒郎想是存了考校試探心思,薔哥兒陰差陽錯做了出頭鳥,卻是不能認下為皇帝辦事的名兒。行事照舊,如國子學讀書為的便是日後報效國家,磨心最是要得。”
賈珍了悟,迴府交代一番,賈薔聽得一身冷汗,他當時隻想品著文章華韻,未想許多,未曾與家人言說,險些惹下禍事,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他需得謹記。
賈赦父子送走了賈珍,迴頭互看一眼,齊齊一歎,擠在一張榻上互相依靠。
這揣度聖意的日子實在是太難過了!賈赦想著,很想出聲勸了胤礽莫要入仕,可是又舍不得束縛了孩子,終是閉口不言。
胤礽如何不知賈赦心思,想了想,仰頭對賈赦道:“父親放心,待兒子明年得了廩生迴來,便要仔細讀書,以應對三年後的省試,屆時皇帝要的衷心臣子想也妥帖,不會再有這許多事了。”
賈赦也知如今皇帝有心清正朝堂,遴選新人入朝辦差,左右他不過工部一個研習機關的匠人,再大的波瀾也卷不著他,隻是他的寶貝兒子如今被人放上了角力棋盤,一時竟有些盼著年關。
胤礽在賈赦處待得久了些,迴到自個兒院落,便聽竹風說胤祉已睡下了。
沒不許他同臥,便是還有迴旋餘地。胤礽鬆了口氣,去了旁側午歇屋子沐浴更衣,擦幹頭發,放輕腳步,臥進床裏,迷迷糊糊間發覺自己被抱住,蹭了個舒服的位置就睡了去。
夜色漸沉,俞府院中琴聲閑閑,俞大家半躺在窗邊榻上,聽著庭中信手撥弦聲,心道:君子以琴訴意,以嘯言誌。雖說他門徒可謂遍天下,自立門戶者不知繁幾,真正承他衣缽之人卻是寥寥,俞凡與俞靜二人他收為義子義女,私心欲叫人傳承他畢生所學乃是其一,至於這其二,仍是私心,卻是於禮樂一道之追求,此二人自幼於他身畔聽琴多年,可謂琴音如骨,深得琴音端重精髓,隻是,這琴樂縱是響曠古隻因,仍是奏於紅塵中,更何況,不入世,如何真正出世?
俞大家自知他如今聲名在外,得眾人敬重,教徒之時便也可執了自己的規矩苛刻小節,如,旁人愛重的焚香,在他眼中卻非必須,更衣淨手卻是要得。
今日,程毅此前並不曾來他處聽教,卻有得合適衣衫替換,想必是有人早有準備。俞大家思及此處便忍不住歎氣,比起他憑樂音而收下的兩個徒兒,程毅才是稚童該有的樣子,奏出的樂音也輕快明亮,隻是靈氣實在比不得那兩個小子。
庭中琴聲漸低,俞大家方欲迴思今日那王四公子所奏曲子品評,不想庭中樂音一個滑揉,琴音如山石入水,餘波不斷,境韻和月,立時凝神細聽。
待音落,俞大家終是笑了,樂禮有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今日,他這弟子終是踏出其立下的藩籬了。
論起首功卻是那賈家瑾安,俞大家細思他不喜兩人緣故,一時有些茫然,不是因人心思深沉,瑾安琴音並無晦澀,頗有幾分浩瀚波濤之意,而北靜王世子的樂音內藏金戈鐵馬之肅,皆有一番豪氣雜糅;更不是因此二人行事手段,以禮待客,人犯滅之,他看過諸多世事,不會強用迂腐之論束縛人。
那麽便是因著畏懼了。俞大家想到當初他於琴院後堂聽得二人奏樂,既驚他那陳姓弟子會將一直舍不得自用的春雷交予稚童撫弄,又喜撫琴者所選之曲正和唐琴鬆透之韻,見了人方知這兩人便是方霍二人托於他的弟子。
細思一迴,方森傑與霍百裏到底是更俱擇徒慧眼。俞大家想想胤礽平日待他的恭敬,兼之有俞靜與邢德全的婚事,俞凡日後便是胤礽的舅舅,這一迴叫俞凡與人同行,也不算師出無名,正好也可看一看邢德全在金陵是個什麽德行。
翌日晨起,賈史氏便叫人將那四樣物件兒收整好了,令賈王氏遣人送去南安王府,因這到底是借著瑩曦的名頭迴禮,賈邢氏要瑩曦身邊的陳嬤嬤同去,倒也不好拒。
南安王太妃聞聽王妃說榮國府派了兩個嬤嬤來,便知其中定有故事,換了衣衫往前廳,見其中一人眼熟,點了人問,曉得是榮國府大房從北靜王府請去養老的,便知今兒這要唱的是哪一出戲。
不過,從來都是她來決定是不是要陪人演上一演,哪裏有別人來替她選的道理!南安太妃笑了一笑,隻聽過那陳嬤嬤說話,便吩咐身邊嬤嬤去備下迴禮,道說霍青念著他兩位師弟,送了些記述北境風貌的書冊來,叫人帶迴去給兩位小公子。
賈赦與賈邢氏自然也看得出賈史氏的惡意,不過,這倒不是什麽破不了的局,膈應人罷了,隻是,這話頭是胤礽挑的,事兒是胤礽應下的,他們素來信任胤礽行事,便也不急,隻待看人如何應對。
一家人坐定,便有侍婢來問是否擺膳。
胤礽瞧了眼天色,叫人再去添了粥來,又指派屋中奉茶的侍婢各處傳話,他可不想他的父親和弟弟堵著氣用膳,傷了身。
待屋中靜下,胤礽起身對賈赦夫婦作了一揖,道:“父親,母親,今日之事是我考慮不周,沒能早些了結幹淨,著實委屈了妹妹。”
賈赦瞅了眼胤礽,想著他這做父親的不能太偏心,這站一站也累不著人,便道:“你且細細說來。”
賈邢氏也不多言,握住了瑩曦的手,隻道:“坐著說。”
胤礽眨了眨眼,坐迴椅上,將他今日行事緣由以及後續安排一一道來:“這兩日因刊出霍先生的評析策論,星樞樓名聲漸起,少不得有人同老太太說我在書樓的左右逢源,老太太不樂意眼瞅著單單咱們一房沾了光去,必是要從咱們這兒為二叔家爭一二份子,恰好如今星樞樓賬本已由樓主霍先生接了去,兒子得了清閑,也叫老太太曉得這書樓真正做主的人是誰。至於庫房裏缺的物件兒,今日過後,想必都會各歸其位;金陵祖產,且待年後,我親去料理一番。而南安王府那裏,南安太妃那可是個心明眼亮的人物,自是明白咱們的苦楚,也是不必擔憂。”
胤礽這一番解說幾處皆是點到為止,頗有些半遮半掩,不過這屋裏的人已相處多年,如賈赦與胤祉,盡知胤礽所見所聞所思所為,略想一想便明白;又如賈邢氏聽胤祉念過孔孟老莊,崇尚無為,並不非要刨根究底,畢竟有些她需知道的,賈赦必會私下告知於她;更有瑩曦念著自個兒的年紀,明白的用心謹記,不明白得也心安理得。
賈赦道了句如此甚好,便轉了頭問胤祉近日所學,四書藥典皆有涉獵。
賈邢氏則輕聲絮絮與瑩曦說起與各家夫人姑娘迴禮規矩的不同。
一時間沒人搭理的胤礽捧著溫熱果水有一口沒一口的啜飲,瞧過這個再看那個,眉宇和唇角都帶上了彎彎的笑意。
胤祉麵色已迴轉平日模樣,隻是並未似平日一般遞了話給他,胤礽曉得人心裏尚有氣,琢磨著今兒晚上如何將人哄好,一時又想到他打理的鋪子的掌櫃前些日子說打算往山東去倒騰些東西,很該問問他先生是否有什麽要捎迴去。
神思散漫漂移,胤礽飲了口清甜的果水,又想到此時七月鮮果正多,賈赦等人已習慣了以果茶止渴,更兼今年年景好,張家村瓜果豐碩,他年前叫人在莊子備下的冰室可算有了用場。
胤礽算了一迴瓜果儲備,覺得盡夠他一房並北靜王府幾位用上一冬,打定主意明日帶了瑩曦倒騰出來的果茶方子去請兩位先生品鑒。
胤祉同賈赦說著話,一心二用的拿眼角瞥著胤礽,見他那一向自律得厲害的二哥鬆了肩背,整個人團進椅子裏的模樣,又是心疼,又是無奈,隻能盼著一切遂他二哥的意,莫要橫生出什麽枝節來。
一家人用罷晚膳,瑩曦便拉著胤祉為她描花樣,之前在閨閣花宴相遇幾迴,霍妍指點瑩曦不少繡法,她總要親手繡一方錦帕相贈才好,賈邢氏在旁含笑指點。
胤礽見那三個自得其樂,偷眼瞅瞅賈赦麵色,見人似是心情頗好,咬了咬牙,似他三歲時討巧的舉動一般,挪到賈赦身邊勾了人衣襟搖了搖。
賈赦近來少見胤礽這般似稚兒撒嬌模樣,雖然曉得人這怕是有話要與他說,仍心軟得不行,索性將人抱起,出門往書房去。
胤礽被賈赦的動作驚得呆了一呆,隨即做出耍賴模樣抬手圈著賈赦的脖子,將頭藏在賈赦懷裏,不去瞅屋外廊上諸仆偷笑模樣。
賈邢氏瞟了眼那父子兩個的背影,抬手用帕子掩了唇邊笑意,這父子兩個能裝模作樣的硬撐到現在已很是不易。迴頭瞧見胤祉和瑩曦齊齊扒在窗戶旁偷笑,賈邢氏未有責怪,隻覺兄弟姊妹間正該這樣親近、互相體諒才好。
長子素來難為,要上敬父母,須下護弟妹,得往來交際討長輩賞讚,還要能搏了先生嘉言不墜門楣,著實辛苦。
賈史氏查過一迴庫房賬冊,氣胤礽占盡上風,又惱賈王氏的目光短淺,是當真覺得疲累,這一日的晚膳便不要人陪著用了。
碧梗米粥香軟,賈史氏就著香筍倒也用了一碗,胃裏舒坦,人心情也好了些,側躺在榻上由侍婢用美人錘為她敲腿,隨口誇了句粥不錯,本以為是鴛鴦或元春體貼,不成想鴛鴦卻迴道這粥是東院送來的。
賈史氏默然片刻,再看她屋中伺候的侍婢雖說不是那體貼知意的,卻也不曾怠慢於她,聞得元春來探,隻道乏了,未見。
元春隻當賈史氏今日當真累著,並未深思,轉身往賈王氏處去。
今日,賈政四口難得在一處用膳,賈王氏自是滿心歡喜,頻頻為賈珠與元春布菜。賈政瞧著賈王氏滿眼隻有兒女的模樣,倒也不惱,更將心中暗火去了幾分,他這妻子見識不高,卻是一片真心為了兒女,實在叫他不忍苛責。
用罷晚膳,賈政帶了賈珠去他書房考校功課,賈王氏迴了房,思及謀算落空不說,還要將諸屋返還,隻覺很是不甘,偏她一時間想不到什麽法子治了他那命硬的侄兒。
見元春迴轉,賈王氏心下奇怪,他行事並不瞞元春,當下叫人去賈史氏院落打探,母女二人說起京中貴婦種種,不多會兒,有侍婢迴報說老太太今日隻用的東院送上的米粥,賈王氏麵色立時變了,元春握住賈王氏的手,叫邊上伺候的嬤嬤賞了婢子銀錢,口上還道:“大伯還是孝順老太太的。”
賈王氏轉念也明白了元春的意思,隻是說不出誇獎大院幾人的話來,索性不言不語,看著元春妥帖的圓過話,屏退了侍婢,娘兩個說體己話。
“太太何苦置氣傷了身子。”元春勸了一句,便轉言旁事,“老太太這兩日給了我兩張帖子,是今迴新科狀元與榜眼的夫人相邀,日子正定在我除服之後,太太以為可是去得?”
“老太太既是給了你,想是去得,隻是不知這帖子還送了什麽人?”賈王氏倒是不十分在意那狀元與榜眼,看重的乃是那兩人背後的甄家,如今甄家女在宮中聖眷正隆,賈甄兩姓為老親,互相提攜在情在理,哪裏需得巴巴的去做了陪讀奉承!
元春曉得賈王氏對胤礽的記恨,發泄出來便好,也不接話,隻道:“女兒不知,還得請太太派人打探。”
賈王氏有了旁事掛心,便不再念著生氣,與元春說起京中各家夫人品性喜好來。
賈政考校過賈珠的功課,問了一迴賈珠在國子學中相處親厚者,正待問賈薔行事,就聽侍從叩門,道說東院有人來,沉吟片刻,喚了人進來。
李誠恭敬的對賈政和賈珠施了禮,聽著人拿腔拿調的叫了起來,心裏嘲了句裝模作樣,神色卻是愈發的恭謹,將手中錦緞包裹的書冊奉上,道:“二老爺,珠大爺,我家二爺叫我給兩位送來星樞樓新刊的書冊。”
賈政道了兩句誇獎,絮絮一番學子規,便放了李誠離開。
賈珠瞧著那冊子卻覺得極不舒坦,他是這府上的長孫不假,偏隻因不是長房所出,便得生生矮了一截,他的妹妹正經嫡出,穿戴竟是比不得大老爺所出的庶女,隻因那庶女是養在大太太身邊!
本是一家人,原來七八年都是一般無二的過來的,偏他那堂弟將兩家分劃得如此明白,十幾兩銀子的書冊他也不是買不起!偏做的似是施舍一般!
賈珠心裏存了股氣,日後在國子學瞧見賈薔更是氣悶,愈發不愛交際,隻埋頭苦讀,盼蟾宮折桂,揚眉吐氣。
寧國府中,賈珍的書房裏,賈薔低聲與賈珍說過國子監中諸事,賈珍瞪著麵前做出一副乖巧模樣的兒子與侄兒,良久不語,終是歎了口氣,問道:“你們璉叔可還交代了什麽話不曾?”
賈薔與賈蓉對視一眼,麵上滿是崇敬之色,由賈蓉開口道:“父親明察秋毫,璉叔說國子監諸位先生本事極好,叫薔哥兒謙恭些多多請教。”
賈珍瞅了瞅兩小兒,招手讓人近前。
待兩小兒磨蹭至跟前,賈珍抬手用扇子在兩人頭上各敲一記,低聲斥道:“在我這兒還耍心眼兒!”
賈蓉有些委屈的抬手捂頭,賈薔倒是有了幾分明白,抬頭欲問,就見賈珍擺手,吩咐道:“薔兒,這幾日若是你那些個小朋友請你們宴遊,記得多要一份帖子給璉哥兒。”
賈珍打發了賈蓉與賈薔去讀書,瞧著夜色模糊,也不乘車,披了披風便抬步往賈赦一房的黑漆大門去。
賈赦正與胤礽梳理近日朝堂諸事,聞聽賈珍到訪,抬手戳了戳胤礽的額頭,歎道:“珍兒來了,你可要與他見一見?”
胤礽肅容道:“兒子惹下的事定沒有逃避的道理,自當由兒子同珍大哥哥分說明白。”
“如此甚好。”賈赦如今迴想當年蹉跎歲月,篤定他家兒郎有些旁的瑕疵都不要緊,隻是不得有遇事迴避的毛病,拖著,躲著,誤人誤己。
賈珍雖說是帶著點兒問罪的意思來的,卻也不忙問責,詳詳細細的將國子學諸事道來,隻問日後該當如何應對。
賈赦原以為賈珍來尋他說的是書樓的事兒,不想竟還有這一遭,見胤礽也是一臉驚訝之色,歎道:“並非我為璉兒推脫,隻是咱們這位,你也曉得,行事素來是馬扣連環,追連三計,薔哥兒的造化是因為薔哥兒機靈,也是他立得住,日後皇上記得這好處,也是好的,隻是莫要讓人以為這是咱們的設計。”
胤礽見賈珍點頭應是,便要立時迴府囑咐賈薔行事,忙攔了人,道:“珍大哥哥莫要著急,皇上如今看重各家兒郎想是存了考校試探心思,薔哥兒陰差陽錯做了出頭鳥,卻是不能認下為皇帝辦事的名兒。行事照舊,如國子學讀書為的便是日後報效國家,磨心最是要得。”
賈珍了悟,迴府交代一番,賈薔聽得一身冷汗,他當時隻想品著文章華韻,未想許多,未曾與家人言說,險些惹下禍事,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他需得謹記。
賈赦父子送走了賈珍,迴頭互看一眼,齊齊一歎,擠在一張榻上互相依靠。
這揣度聖意的日子實在是太難過了!賈赦想著,很想出聲勸了胤礽莫要入仕,可是又舍不得束縛了孩子,終是閉口不言。
胤礽如何不知賈赦心思,想了想,仰頭對賈赦道:“父親放心,待兒子明年得了廩生迴來,便要仔細讀書,以應對三年後的省試,屆時皇帝要的衷心臣子想也妥帖,不會再有這許多事了。”
賈赦也知如今皇帝有心清正朝堂,遴選新人入朝辦差,左右他不過工部一個研習機關的匠人,再大的波瀾也卷不著他,隻是他的寶貝兒子如今被人放上了角力棋盤,一時竟有些盼著年關。
胤礽在賈赦處待得久了些,迴到自個兒院落,便聽竹風說胤祉已睡下了。
沒不許他同臥,便是還有迴旋餘地。胤礽鬆了口氣,去了旁側午歇屋子沐浴更衣,擦幹頭發,放輕腳步,臥進床裏,迷迷糊糊間發覺自己被抱住,蹭了個舒服的位置就睡了去。
夜色漸沉,俞府院中琴聲閑閑,俞大家半躺在窗邊榻上,聽著庭中信手撥弦聲,心道:君子以琴訴意,以嘯言誌。雖說他門徒可謂遍天下,自立門戶者不知繁幾,真正承他衣缽之人卻是寥寥,俞凡與俞靜二人他收為義子義女,私心欲叫人傳承他畢生所學乃是其一,至於這其二,仍是私心,卻是於禮樂一道之追求,此二人自幼於他身畔聽琴多年,可謂琴音如骨,深得琴音端重精髓,隻是,這琴樂縱是響曠古隻因,仍是奏於紅塵中,更何況,不入世,如何真正出世?
俞大家自知他如今聲名在外,得眾人敬重,教徒之時便也可執了自己的規矩苛刻小節,如,旁人愛重的焚香,在他眼中卻非必須,更衣淨手卻是要得。
今日,程毅此前並不曾來他處聽教,卻有得合適衣衫替換,想必是有人早有準備。俞大家思及此處便忍不住歎氣,比起他憑樂音而收下的兩個徒兒,程毅才是稚童該有的樣子,奏出的樂音也輕快明亮,隻是靈氣實在比不得那兩個小子。
庭中琴聲漸低,俞大家方欲迴思今日那王四公子所奏曲子品評,不想庭中樂音一個滑揉,琴音如山石入水,餘波不斷,境韻和月,立時凝神細聽。
待音落,俞大家終是笑了,樂禮有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今日,他這弟子終是踏出其立下的藩籬了。
論起首功卻是那賈家瑾安,俞大家細思他不喜兩人緣故,一時有些茫然,不是因人心思深沉,瑾安琴音並無晦澀,頗有幾分浩瀚波濤之意,而北靜王世子的樂音內藏金戈鐵馬之肅,皆有一番豪氣雜糅;更不是因此二人行事手段,以禮待客,人犯滅之,他看過諸多世事,不會強用迂腐之論束縛人。
那麽便是因著畏懼了。俞大家想到當初他於琴院後堂聽得二人奏樂,既驚他那陳姓弟子會將一直舍不得自用的春雷交予稚童撫弄,又喜撫琴者所選之曲正和唐琴鬆透之韻,見了人方知這兩人便是方霍二人托於他的弟子。
細思一迴,方森傑與霍百裏到底是更俱擇徒慧眼。俞大家想想胤礽平日待他的恭敬,兼之有俞靜與邢德全的婚事,俞凡日後便是胤礽的舅舅,這一迴叫俞凡與人同行,也不算師出無名,正好也可看一看邢德全在金陵是個什麽德行。
翌日晨起,賈史氏便叫人將那四樣物件兒收整好了,令賈王氏遣人送去南安王府,因這到底是借著瑩曦的名頭迴禮,賈邢氏要瑩曦身邊的陳嬤嬤同去,倒也不好拒。
南安王太妃聞聽王妃說榮國府派了兩個嬤嬤來,便知其中定有故事,換了衣衫往前廳,見其中一人眼熟,點了人問,曉得是榮國府大房從北靜王府請去養老的,便知今兒這要唱的是哪一出戲。
不過,從來都是她來決定是不是要陪人演上一演,哪裏有別人來替她選的道理!南安太妃笑了一笑,隻聽過那陳嬤嬤說話,便吩咐身邊嬤嬤去備下迴禮,道說霍青念著他兩位師弟,送了些記述北境風貌的書冊來,叫人帶迴去給兩位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