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送了人去,南安太妃便叫人將那紅寶頭麵拿來,看了一眼,向南安王妃吩咐道:“那黃玉和紫晶,想是瑩丫頭的初衷,你叫人拾掇一迴,可以給妍兒用;琉璃擺件和紅寶頭麵,過幾日待保齡侯夫人來奉承時,賞了去。”
南安王妃聽了這話,立時明白幾分,起身應下,又將一日府中諸事簡要道來,末了說起南安王府幾位公子的親事,道:“昨日兒媳進宮覲見太後,聽太後言說不舍長孫宮外獨居清冷,似有年前為其娶妻之意,世子的親事,王爺說過是得皇上賜婚,書守、書容、書宏雖比妍兒年長,倒也不急,書宇和書寧卻是要盡早定下婚事的。”
南安太妃想了一想,道:“上迴我看禮部儀製清吏司郎中徐紹業家的三丫頭品格溫柔,你這兩日外出見著人,可再為書宇探問一迴;書寧那兒,紀家不是有個女孩兒說是和書寧天作之合麽?你叫人仔細打聽了品性,若是不出大錯,便也可定下。”言及此處,太妃閉目輕歎,“定親走禮需得一二月,婚後他們在府裏住上半年懂些家事規矩,年後便出府另居,也是自在。”
南安王妃心頭狠狠跳了兩跳,並未探問置辦房舍之事,隻應道:“母親吩咐,兒媳記得了。”
“我曉得你行事從來謹慎,隻是,記得不夠,明白才好。”南安太妃搭著嬤嬤的手起身,又道,“你想不明白的,叫上妍兒和書安一起琢磨。”
南安王妃垂首低聲應下,暗暗鬆了口氣,太妃這口氣不似著惱,倒似點撥,這許多年,她聽多了太妃的吩咐,卻是頭迴聽著這話。
不是她不爭氣,她惱過,怨過,卻不敢恨。所幸,太妃私下與她說話時,雖從不顧忌她的顏麵,卻也不曾叫外人笑話她,從不許人借勢拿捏她,就如太妃身邊的那位不苟言笑的嬤嬤,隻管照看太妃衣食,待她恭敬如對霍思,所以,她也沒道理恨人。
終究是她與太妃緣分不夠,不得人眼。
時至今日,太妃終於願意教導她,想來這緣分終於是修到了。
感慨一迴,南安王妃喚了侍婢進來交代一迴差事,因霍青的雷霆震懾,又有南安太妃灑脫放權,諸仆從瞧過前車之鑒,正小心謹慎,南安王府內裏是少有的清淨,往日即便是太妃掌家仍要耗費半日的家事,現下竟是隻一個時辰便了結幹淨。
日光明亮,尚未挑起灼燥,南安王妃如今頗為信重霍青之能,細思霍青離京前與她詳談之言,頗以為有理,現下得暇,便換了軟底繡鞋,往園子漫步。
徐紹業乃是肅王妃堂兄,儀製清吏司又是執掌科舉諸事之處,太妃到底還是心疼養在身邊的孫子。南安王妃得了閑,到底忍不住在心裏酸了酸。不過,人心都是肉長的,就如霍六公子書宏與霍七公子書安,兩人的母親都是她做主抬進府裏的貴妾,她還不是更疼養在她身前的書安?更何況,太妃到底還是更疼霍妍一些,如此,她還要求什麽?欲壑難填,是病,要治!
轉去霍妍閨房,南安王妃示意侍婢噤聲,放輕腳步入了內室。
用一條綢帶挽了發的少女捧書端坐案前,南安王妃霍秦氏瞧了會兒人,無聲行到人身後,望了眼書冊字句,歎了一聲:“阿妍。”
霍妍未有驚異慌亂,合上手中書冊,放在桌上,擰身抱住霍秦氏的手臂,笑道:“母親。”
看了眼案上書冊的名頭,霍秦氏抬手攬住笑盈盈的女兒,既然孩子們都懂事,她便也無需絮叨太過,隻看顧人未有周全之處便好,道:“阿妍可打算見一見大皇子?”
霍妍麵色微紅,將頭埋在南安王妃的懷裏,輕聲嗔道:“母親!”
“這可不是忸怩的時候,阿青,可曾與你說過英郡王的事兒?”霍秦氏雖說不甚聰慧,但是做父母的,總是有些叫人驚訝的敏銳。
“母親,哥哥給了我幾幅畫,也說過英郡王在兵部的行事。”霍妍因其身份為霍家唯二嫡嗣,其兄遠赴邊疆,一姓嫡承不知將會落在兄妹二人誰人身上,其幼時所學與別家閨秀很是不同,不若尋常女兒嬌羞,論起婚嫁終身事,害羞也不過片刻,聞得霍秦氏探問,曉得她母親的擔憂,忙直身肅容而答。
霍秦氏抬手撫過霍妍的烏發,欲要歎氣,又怕霍妍擔憂,隻得悄悄在心裏埋怨:當年太妃道說庭前寂寞,要抱了兩歲的霍妍去養,她想著柳家家世遠勝秦氏,霍妍若得太妃那般風華人物教養,總是好的,誰想竟教的霍妍如此散漫,平日還好,依著宴席規矩裝扮一番,眾人交口稱讚也是當得,待得人後,這丫頭連朵花兒都懶得帶!
“你哥哥倒是喜歡畫畫。”霍秦氏忍不住念了霍青一句,當初得知霍青沉迷丹青一道,她心裏又苦又慌,霍家,南安王府到底是軍功立身,嫡子不入行伍,宗族,太妃,誰人能許?幸好,霍青隻分寸,得了兵部主事一職,也免得她去忍著那些個清流誥命的奚落。
霍妍曉得她母親並非不知心疼他們兄妹,隻是就如她兄長所言,這世上哪裏那麽許多順心事?若想順心,就得先清楚規矩,曉得了規矩,才能化為己用,求得自在。
霍秦氏瞧著霍妍似是撥弄華容道一般從書架中挪出一隻木匣捧了來,曉得這裏頭就該是那矜貴的畫兒了,倒是謹慎。
看著霍妍展開的畫,霍秦氏怔了怔,水墨丹青的筆法雖算不得上乘,卻是頗有靈氣,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成一方大家。
她從不肯看霍青畫作,便是怕自己會心疼,如今陰差陽錯終是見了。霍秦氏無聲一歎,她是沒想到霍青會親做了畫來,不過,這事兒確是不好托於旁人。
卷了棉宣,霍妍又展開另一卷硬宣,霍秦氏本以為仍是霍青之作,然這碳粉繪圖之技,是西洋的玩意兒,與霍青筆法完全不同,能得了霍青的信任,想必是那賈家公子的畫兒了。
賈家大房倒也是有趣,賈赦夫妻兩個並非十分聰慧之人,心腸倒還不錯,老天也不算虧待兩人,賜下三個玲瓏剔透的金童玉女,想必這享福的日子在後頭。霍秦氏想著那賈家璉兒竟是將自家老太太都哄住了,也是感歎。
從霍妍處歸來,南安王妃在榻上坐了,瞧見幾案上書冊,忍不住笑了,她這一套遊記裏頭裝著的倒是同霍妍那女四書裏的文章一樣,一人讀書終是無趣,母女共論,想必更合論道之規。
太妃念著霍思與霍青如今都不在府中,先前又出了那麽一遭事兒,不願再生事端,便叫諸人皆在居處自在用膳。
南安王妃午膳時喚了霍妍與今日得閑在府的霍書安一同用膳,品茶時論起史書典籍,倒也是巧了,三人竟是皆在一處犯了難,論書存疑最難將就,未免夜不得寐,南安王妃咬了牙抱書往太妃處討教。
太妃昔年於閨閣間頗有才女之名,被讚極擅詩詞,心底卻有些無可傾述的抑鬱。她最愛卷冊乃是史書兵法,然,她出身將門世家,闔府行事皆當小心謹慎,未免她少不更事禍從口出,索性掩去喜好,不曾想,她嫁入南安王府卻是憑的這一番本事立住了身,教養了聰慧兒子。人老愈發怕閑,原本霍思在京之際,每日問安之際必與她論些古今,如今,霍思鎮守西疆,往來家信言說盡是平安瑣碎,旁的卻是不得多著一字。太妃單憑女眷閑言即可窺見朝堂風雲,偏無人可訴,著實有些憋悶,現下見兒媳來問,立時將原本的嫌棄去了幾分,不管她多麽不喜歡秦家,到底日後這南安王府的後院都得是王妃做定海神針。
南安王妃與太妃請教一迴,暈暈乎乎的迴了自個兒院落,倒是明白幾分太妃原本嫌棄她的緣由,心下慚愧,隔日便領了霍妍同往請教,對外隻道請太妃教導家事。
如是半月,南安王妃再看旁人,隻覺除紗見人,行事愈發周全,這便是後事了。
霍書安搖著扇子悠悠然踏出南安王妃居所,正欲往書房去,就聽身後有人喚他。
霍書安搖著扇子的手頓住,歎了口氣,收了扇子掖在腰間,迴頭就瞧見自家姐姐似笑非笑的站在他的身後,恭恭敬敬的問道:“姐姐有何吩咐?”
“七弟這是要往哪裏去?”霍妍笑語盈盈,擺手令侍婢退開兩步。
“迴姐姐的話,弟弟要去書房讀書。”霍書安心裏念著他的兄長,霍青不願惹了霍妍不高興,可是他也怕他姐姐啊!
霍妍瞅著霍書安笑了一會兒,柔聲道:“我每日遣人送了果點去書房,婢子都報說你在讀書,可是今日看來,七弟這書讀的可是不太好。”
“姐姐教訓的是,弟弟日後必再刻苦些。”霍書安心底暗暗叫苦,他姐姐越是溫柔,心裏必定越氣,這事兒他是扛不住了。
“莫要苛刻壞了身子,叫你的小廝將你今日讀的書送去前頭亭子,姐姐我今日要仔細看看你都學了什麽。”霍妍撂下話,徑自前行。
霍書安瞅了眼候在幾步外的小廝,道:“去取了書來。”
姐弟二人一路無言,婢子和小廝拾掇好了桌椅,便靠柱而立。
“姐,三哥的意思是母親對昔年舊事所知甚少,今迴涉北之戰與昔年有太多牽扯,咱們家還是置身事外為好。”霍書安瞧著這亭中侍從皆是霍青給二人備下的,便壓低聲音將他今日行事緣故和盤托出。
“這話明白的說給母親也無不可,做什麽非要設局?”霍妍現下已不是十分生氣,霍青看著她禮佛的那一年裏,他們兄妹二人日日鬥智鬥勇,她曾以為自己是被她父親依著男兒的規矩教養,比她兄長並不會差太多,直到她使遍渾身解數仍不得出了院落,失落之際方才切身明白山外山的壓迫,今迴她能看破霍書安行事有誘導之意,便是因為她被她哥哥用這法子坑了太多次!
好好的孩子,愣是被她哥哥給帶壞了!霍妍心裏念過霍青一迴,抬眸瞪了霍書安一眼,催促人答話。
霍書安被霍妍一眼瞪去最後一點膽量,坦白道:“三哥不想讓母親急惶惶的叫了舅母來。”秦家人行事素來好機巧,偏籌謀太淺,旁的事被人看出不過是丟點臉麵,這京裏頭誰人沒丟過麵子,可是昔年之事,他三哥半遮半掩的與他二人說過一迴,其間血腥叫人膽寒,著實不是現下主事人皆不在京的南安王府能摻和的。
霍妍也想明白了其間關節,歎了一聲,轉眼旁事,道:“今日榮國府來人,那老太君好生討厭,瑩曦如今年紀小,若不是現在外頭亂,我是很想將瑩曦接來小住幾日。”
“姐姐別氣,賈家老太太就是太閑了,待過幾日她那個寶貝孫女除了服,她領著人出來交際,還要靠賈將軍夫人幫她相看孫媳婦,想必就沒這麽些閑心了。”霍書安也沒去自尋煩惱的去想賈家老太太為什麽隻稀罕那賈珠,人情本就是靠緣分,偏要尋個道理,著實不智,不過,既然這人行事叫他姐姐不高興,他也有的是法子叫賈老太太的眼珠子不舒坦。
“姐姐,你可曾見過李祭酒家的女孩兒?”
“見過,那也是個本事的,說好話,辦好事,就是從來不出力。”霍妍可不覺得她弟弟會看上這家的姑娘,往日,霍書安沒少同霍青抱怨李家兄弟的行事。
南安王妃聽了這話,立時明白幾分,起身應下,又將一日府中諸事簡要道來,末了說起南安王府幾位公子的親事,道:“昨日兒媳進宮覲見太後,聽太後言說不舍長孫宮外獨居清冷,似有年前為其娶妻之意,世子的親事,王爺說過是得皇上賜婚,書守、書容、書宏雖比妍兒年長,倒也不急,書宇和書寧卻是要盡早定下婚事的。”
南安太妃想了一想,道:“上迴我看禮部儀製清吏司郎中徐紹業家的三丫頭品格溫柔,你這兩日外出見著人,可再為書宇探問一迴;書寧那兒,紀家不是有個女孩兒說是和書寧天作之合麽?你叫人仔細打聽了品性,若是不出大錯,便也可定下。”言及此處,太妃閉目輕歎,“定親走禮需得一二月,婚後他們在府裏住上半年懂些家事規矩,年後便出府另居,也是自在。”
南安王妃心頭狠狠跳了兩跳,並未探問置辦房舍之事,隻應道:“母親吩咐,兒媳記得了。”
“我曉得你行事從來謹慎,隻是,記得不夠,明白才好。”南安太妃搭著嬤嬤的手起身,又道,“你想不明白的,叫上妍兒和書安一起琢磨。”
南安王妃垂首低聲應下,暗暗鬆了口氣,太妃這口氣不似著惱,倒似點撥,這許多年,她聽多了太妃的吩咐,卻是頭迴聽著這話。
不是她不爭氣,她惱過,怨過,卻不敢恨。所幸,太妃私下與她說話時,雖從不顧忌她的顏麵,卻也不曾叫外人笑話她,從不許人借勢拿捏她,就如太妃身邊的那位不苟言笑的嬤嬤,隻管照看太妃衣食,待她恭敬如對霍思,所以,她也沒道理恨人。
終究是她與太妃緣分不夠,不得人眼。
時至今日,太妃終於願意教導她,想來這緣分終於是修到了。
感慨一迴,南安王妃喚了侍婢進來交代一迴差事,因霍青的雷霆震懾,又有南安太妃灑脫放權,諸仆從瞧過前車之鑒,正小心謹慎,南安王府內裏是少有的清淨,往日即便是太妃掌家仍要耗費半日的家事,現下竟是隻一個時辰便了結幹淨。
日光明亮,尚未挑起灼燥,南安王妃如今頗為信重霍青之能,細思霍青離京前與她詳談之言,頗以為有理,現下得暇,便換了軟底繡鞋,往園子漫步。
徐紹業乃是肅王妃堂兄,儀製清吏司又是執掌科舉諸事之處,太妃到底還是心疼養在身邊的孫子。南安王妃得了閑,到底忍不住在心裏酸了酸。不過,人心都是肉長的,就如霍六公子書宏與霍七公子書安,兩人的母親都是她做主抬進府裏的貴妾,她還不是更疼養在她身前的書安?更何況,太妃到底還是更疼霍妍一些,如此,她還要求什麽?欲壑難填,是病,要治!
轉去霍妍閨房,南安王妃示意侍婢噤聲,放輕腳步入了內室。
用一條綢帶挽了發的少女捧書端坐案前,南安王妃霍秦氏瞧了會兒人,無聲行到人身後,望了眼書冊字句,歎了一聲:“阿妍。”
霍妍未有驚異慌亂,合上手中書冊,放在桌上,擰身抱住霍秦氏的手臂,笑道:“母親。”
看了眼案上書冊的名頭,霍秦氏抬手攬住笑盈盈的女兒,既然孩子們都懂事,她便也無需絮叨太過,隻看顧人未有周全之處便好,道:“阿妍可打算見一見大皇子?”
霍妍麵色微紅,將頭埋在南安王妃的懷裏,輕聲嗔道:“母親!”
“這可不是忸怩的時候,阿青,可曾與你說過英郡王的事兒?”霍秦氏雖說不甚聰慧,但是做父母的,總是有些叫人驚訝的敏銳。
“母親,哥哥給了我幾幅畫,也說過英郡王在兵部的行事。”霍妍因其身份為霍家唯二嫡嗣,其兄遠赴邊疆,一姓嫡承不知將會落在兄妹二人誰人身上,其幼時所學與別家閨秀很是不同,不若尋常女兒嬌羞,論起婚嫁終身事,害羞也不過片刻,聞得霍秦氏探問,曉得她母親的擔憂,忙直身肅容而答。
霍秦氏抬手撫過霍妍的烏發,欲要歎氣,又怕霍妍擔憂,隻得悄悄在心裏埋怨:當年太妃道說庭前寂寞,要抱了兩歲的霍妍去養,她想著柳家家世遠勝秦氏,霍妍若得太妃那般風華人物教養,總是好的,誰想竟教的霍妍如此散漫,平日還好,依著宴席規矩裝扮一番,眾人交口稱讚也是當得,待得人後,這丫頭連朵花兒都懶得帶!
“你哥哥倒是喜歡畫畫。”霍秦氏忍不住念了霍青一句,當初得知霍青沉迷丹青一道,她心裏又苦又慌,霍家,南安王府到底是軍功立身,嫡子不入行伍,宗族,太妃,誰人能許?幸好,霍青隻分寸,得了兵部主事一職,也免得她去忍著那些個清流誥命的奚落。
霍妍曉得她母親並非不知心疼他們兄妹,隻是就如她兄長所言,這世上哪裏那麽許多順心事?若想順心,就得先清楚規矩,曉得了規矩,才能化為己用,求得自在。
霍秦氏瞧著霍妍似是撥弄華容道一般從書架中挪出一隻木匣捧了來,曉得這裏頭就該是那矜貴的畫兒了,倒是謹慎。
看著霍妍展開的畫,霍秦氏怔了怔,水墨丹青的筆法雖算不得上乘,卻是頗有靈氣,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成一方大家。
她從不肯看霍青畫作,便是怕自己會心疼,如今陰差陽錯終是見了。霍秦氏無聲一歎,她是沒想到霍青會親做了畫來,不過,這事兒確是不好托於旁人。
卷了棉宣,霍妍又展開另一卷硬宣,霍秦氏本以為仍是霍青之作,然這碳粉繪圖之技,是西洋的玩意兒,與霍青筆法完全不同,能得了霍青的信任,想必是那賈家公子的畫兒了。
賈家大房倒也是有趣,賈赦夫妻兩個並非十分聰慧之人,心腸倒還不錯,老天也不算虧待兩人,賜下三個玲瓏剔透的金童玉女,想必這享福的日子在後頭。霍秦氏想著那賈家璉兒竟是將自家老太太都哄住了,也是感歎。
從霍妍處歸來,南安王妃在榻上坐了,瞧見幾案上書冊,忍不住笑了,她這一套遊記裏頭裝著的倒是同霍妍那女四書裏的文章一樣,一人讀書終是無趣,母女共論,想必更合論道之規。
太妃念著霍思與霍青如今都不在府中,先前又出了那麽一遭事兒,不願再生事端,便叫諸人皆在居處自在用膳。
南安王妃午膳時喚了霍妍與今日得閑在府的霍書安一同用膳,品茶時論起史書典籍,倒也是巧了,三人竟是皆在一處犯了難,論書存疑最難將就,未免夜不得寐,南安王妃咬了牙抱書往太妃處討教。
太妃昔年於閨閣間頗有才女之名,被讚極擅詩詞,心底卻有些無可傾述的抑鬱。她最愛卷冊乃是史書兵法,然,她出身將門世家,闔府行事皆當小心謹慎,未免她少不更事禍從口出,索性掩去喜好,不曾想,她嫁入南安王府卻是憑的這一番本事立住了身,教養了聰慧兒子。人老愈發怕閑,原本霍思在京之際,每日問安之際必與她論些古今,如今,霍思鎮守西疆,往來家信言說盡是平安瑣碎,旁的卻是不得多著一字。太妃單憑女眷閑言即可窺見朝堂風雲,偏無人可訴,著實有些憋悶,現下見兒媳來問,立時將原本的嫌棄去了幾分,不管她多麽不喜歡秦家,到底日後這南安王府的後院都得是王妃做定海神針。
南安王妃與太妃請教一迴,暈暈乎乎的迴了自個兒院落,倒是明白幾分太妃原本嫌棄她的緣由,心下慚愧,隔日便領了霍妍同往請教,對外隻道請太妃教導家事。
如是半月,南安王妃再看旁人,隻覺除紗見人,行事愈發周全,這便是後事了。
霍書安搖著扇子悠悠然踏出南安王妃居所,正欲往書房去,就聽身後有人喚他。
霍書安搖著扇子的手頓住,歎了口氣,收了扇子掖在腰間,迴頭就瞧見自家姐姐似笑非笑的站在他的身後,恭恭敬敬的問道:“姐姐有何吩咐?”
“七弟這是要往哪裏去?”霍妍笑語盈盈,擺手令侍婢退開兩步。
“迴姐姐的話,弟弟要去書房讀書。”霍書安心裏念著他的兄長,霍青不願惹了霍妍不高興,可是他也怕他姐姐啊!
霍妍瞅著霍書安笑了一會兒,柔聲道:“我每日遣人送了果點去書房,婢子都報說你在讀書,可是今日看來,七弟這書讀的可是不太好。”
“姐姐教訓的是,弟弟日後必再刻苦些。”霍書安心底暗暗叫苦,他姐姐越是溫柔,心裏必定越氣,這事兒他是扛不住了。
“莫要苛刻壞了身子,叫你的小廝將你今日讀的書送去前頭亭子,姐姐我今日要仔細看看你都學了什麽。”霍妍撂下話,徑自前行。
霍書安瞅了眼候在幾步外的小廝,道:“去取了書來。”
姐弟二人一路無言,婢子和小廝拾掇好了桌椅,便靠柱而立。
“姐,三哥的意思是母親對昔年舊事所知甚少,今迴涉北之戰與昔年有太多牽扯,咱們家還是置身事外為好。”霍書安瞧著這亭中侍從皆是霍青給二人備下的,便壓低聲音將他今日行事緣故和盤托出。
“這話明白的說給母親也無不可,做什麽非要設局?”霍妍現下已不是十分生氣,霍青看著她禮佛的那一年裏,他們兄妹二人日日鬥智鬥勇,她曾以為自己是被她父親依著男兒的規矩教養,比她兄長並不會差太多,直到她使遍渾身解數仍不得出了院落,失落之際方才切身明白山外山的壓迫,今迴她能看破霍書安行事有誘導之意,便是因為她被她哥哥用這法子坑了太多次!
好好的孩子,愣是被她哥哥給帶壞了!霍妍心裏念過霍青一迴,抬眸瞪了霍書安一眼,催促人答話。
霍書安被霍妍一眼瞪去最後一點膽量,坦白道:“三哥不想讓母親急惶惶的叫了舅母來。”秦家人行事素來好機巧,偏籌謀太淺,旁的事被人看出不過是丟點臉麵,這京裏頭誰人沒丟過麵子,可是昔年之事,他三哥半遮半掩的與他二人說過一迴,其間血腥叫人膽寒,著實不是現下主事人皆不在京的南安王府能摻和的。
霍妍也想明白了其間關節,歎了一聲,轉眼旁事,道:“今日榮國府來人,那老太君好生討厭,瑩曦如今年紀小,若不是現在外頭亂,我是很想將瑩曦接來小住幾日。”
“姐姐別氣,賈家老太太就是太閑了,待過幾日她那個寶貝孫女除了服,她領著人出來交際,還要靠賈將軍夫人幫她相看孫媳婦,想必就沒這麽些閑心了。”霍書安也沒去自尋煩惱的去想賈家老太太為什麽隻稀罕那賈珠,人情本就是靠緣分,偏要尋個道理,著實不智,不過,既然這人行事叫他姐姐不高興,他也有的是法子叫賈老太太的眼珠子不舒坦。
“姐姐,你可曾見過李祭酒家的女孩兒?”
“見過,那也是個本事的,說好話,辦好事,就是從來不出力。”霍妍可不覺得她弟弟會看上這家的姑娘,往日,霍書安沒少同霍青抱怨李家兄弟的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