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拆就拆,之後再裝迴去就好。璉兒沒那麽小氣,那小子後招多著呢。”方森傑沒尋著救下白龍的法子,隻得退而求其次,擇處落子,與人纏鬥。
總說著嫌棄瑾安盤盤棋不到無處落子不肯認輸,你現在跟你弟子一個樣。霍百裏暗暗哂笑人嘴硬,撚了黑子讓出先手,將白龍殺實。
寧榮兩府同行返程,先到了寧府,賈珍與賈史氏隔簾簡略客套一迴,便迎了自家老母妻兒入府。
賈史氏心頭暗火叢生:現下不僅京中新貴婦人不將她放在眼中,這隔府侄孫竟也不將她看在眼裏了!都是叫老大帶壞了的!
直到聽見外頭侍從報說賈赦和賈政一同候在府門前,賈史氏的心情才好了些。
然而,待她下車之際,見竟是賈赦先伸手來扶她,而賈政落後賈赦不止一步,賈史氏隻覺心口堵得慌,搭著賈赦的手臂下了車,見元春和賈珠疾步過來,麵上才露了點笑。
賈史氏今日在宴上聽了太多似是而非的言語,隻覺疲累不已,也沒心思訓話,入了屋,便擺手攆人。
待眾人退去,沐浴更衣消了暑氣,賈史氏瞧見桌上吐著寒氣的玉雕,讓人挪至近前來看,見那貓兒雕琢的精巧可愛,隻是這神態總是讓她想到她那個油鹽不進的孫兒。
懶得問此物出處,賈史氏躺在榻上,問道:“大姑娘和珠兒哪兒可有?”
婢子將玉雕挪得遠些,迴道:“迴老太太的話,璉二爺讓人給元大姑娘送了鸚鵡玉雕,給珠大爺送的是竹形玉雕。”
果然是那小子滴水不漏的性子。賈史氏長歎一聲,心情黯然:到底是她誤了她的幼子。若非她信了旁人言語,延請座師至家教授課業,讓賈政錯失入國子監結交世家子的機會,人情世故上多年未有長進。憑著這府邸和她積攢下的人脈,即便皇上要打壓世家,賈政的官位也絕不會止步於此。
賈史氏頭迴在審視自己作為的時候發現不妥,心情十分懊惱,再想今迴宴上各家夫人待她與賈王氏淡淡,獨對賈邢氏熱情的情景,心頭火氣尤其。
隻是,這火起的快,消得也快,雖說確有賈赦壞他們名聲的緣故,可是這升官一事,她沒法兒昧著良心騙自個兒說賈赦不是憑著本事掙的。
事到如今,賈史氏現在也沒法兒再騙著自己,外頭人已將她的兩個兒子分開來看,請托說情之事愈發少了,就是老親往府上送禮,都是將名簽貼得明明白白,而送給大房的物件兒總是要比二房的至少厚上半分。
隻能說賈赦命好,生來就占了長子嫡孫的便宜,而後又有她婆婆的偏心。
如今,後悔已是無用,但是珠兒,她定不會讓人被耽擱了。
賈赦瞧著胤礽泛紅的臉頰,歎口氣,反思自個兒是不是太寵孩子了,然而下一刻,聽著枕在他膝上輕聲念著南安王世子今日得的口諭暗示種種,心又軟成一灘,伸手將孩子攏在懷裏給人按捏手臂上的經絡,聽著人小聲的叫疼,賈赦心中除了心疼再無其他,隻想再寵著人些:他這做父親的沒用,沒給他的璉兒掙出更好的資本來,是人自個兒刨出條路來,還捎帶了他這做父親的一程,而他能做的隻有支持他的璉兒想做的一切。
胤祉沐浴更衣過後,在箱籠間尋找書冊,正好在胤礽進來的時候找到最後一本。
瞧見胤礽神色間稍微的不自在,胤祉對著人淺淺一笑,開口令仆從去廊下守著。
“二哥,我從來對父親的關懷沒有執念。”胤祉上前握住胤礽的手,輕聲道,“我小的時候養在宮外,每日都覺得孤獨,等我被接迴宮的時候,我同二哥呆在一處的時辰比同母親和姐姐在一處的都多,若說執念,我隻要是二哥最寵的弟弟就好。”
胤礽抬手摸了摸胤祉細軟的頭發,唇角上挑,聲音裏卻帶著點莫名的顫音:“三兒,二哥上輩子對不住你,不過,失信的事兒,我再不會做了。”
“嗯。”胤祉將頭枕在胤礽肩上,蹭了蹭,相比前世的龍延香,他更喜歡胤礽現在身上的草木香氣,和人十分相稱,嗯,得加個期限——隻限於人說真話的時候。
兄弟二人膩歪過了,便捧了醫書隔案對坐。待二人將手上醫術看過,抬眼對視,眼中相似的無奈昭示著他們對東平王的病情迴天乏術。
隻是東平王的病情本是極為穩定,有胤礽折騰出的冰壺降溫,暑熱之症也未曾侵擾,急轉直下的病情實在讓人不免疑是人為之故。
可東平王府幾乎封府,進出往來不過皇家禦醫,各家相熟王府之人而已。
許是燈盡油枯,天命如此。
胤祉歎了一聲,問道:“二哥,你今日瞧著穆誠,可是曉得了?”
胤礽點點頭,將案上書冊落在一處,眼神落在將燃盡的紅燭上,輕聲道:“穆誠心裏都明白,不過是順著眾人的期望,做著無知模樣罷了。”
案上紅燭燃盡,胤礽訝異的偏頭往門口望去:依著婢子們的伶俐,怎的沒人來換燭?
“來人。”胤祉亦覺奇怪,好在屋中懸著幾顆夜明珠,視物倒是無礙。
“二爺,三爺,老爺說兩位爺晚上讀書時辰不能太久,一隻紅燭足矣。”
胤礽瞅著笑盈盈的竹風,曉得人言下之意便是這院裏再沒紅燭,隻能拽了不情不願的胤祉起身洗漱,眼睜睜的瞧著婢子們將冰盒冰壺抬出屋去,隻在敞開的窗下留了最小的一隻冰壺,乖乖的抱著竹夫人躺在涼席上。
翌日,胤礽清早起來便左眼皮跳過右眼皮蹦,用熱水敷過仍是不見好,賈赦趕著應差點卯,隻拿手給人捋了兩迴頭上穴位便急匆匆走了,胤礽見沒被責罵,剛鬆了口氣,轉迴房間取書冊時,就見他屋裏的婢子站在門口,手上捧著他近日看的書。
趙嬤嬤見胤礽迴了來,上前行禮,道:“二爺,老爺說少爺近日晚上苦讀太過,讓奴婢將這些書冊拿去老爺書房。”
胤礽眨眨眼,見趙嬤嬤低著頭,顯然是鐵了心聽賈赦的,隻得歎了一聲:“勞煩嬤嬤了。”
現下暑熱,京中趕考士子頗多,胤礽嫌亂,去書院就不再帶著胤祉,胤祉也不矯情,趁著清早天涼,迴房補眠。
直到馬車在距鬆瑤書院兩街之外被攔下,胤礽方才確準他這輩子的直覺實在確準得嚇人,倒還有閑心想一迴晚上如何措辭,同賈赦討了書冊迴房。非他書冊中有甚見不得人的東西,隻是,他一瞧見賈赦,想著轉年就不能再像現今一般粘著人,就想與人再親近些,而且,賈邢氏如今年紀已不小了,雖說他早想過日後定會好好教導賈邢氏所出的孩子,可是事到臨頭,他心中仍不免惶恐。
胤礽正一心兩用——邊聽著外頭攔車之人自我介紹,邊自我厭棄,決定待會兒尋胤禔責罵一迴——聽見對方名頭中的甄姓,立時迴神:莫不是與賈家有舊的江南甄家?
此處這甄家倒是同他前世曉得的賈家極為相似。思及此處,胤礽不免慶幸胤祉今日不在,很是免了一場麻煩,隻是日後總要與人解釋,遭罪的還隻他一人。
聽著抬頭人熄了聲,胤礽抬手掀了簾子,下了車,與人拱手為禮:“賈璉不知是甄家叔叔,失禮了。”既是老親,他總不好與人隔簾說話,更何況來者不善。
“璉兒多禮,甄某人昨日入京,曉得府上諸位外出赴宴便未有登門拜訪,今早閑逛至此瞧見這車架眼熟,貿然攔車卻是我的不是。”甄應嘉口上說著客套話,一雙眼已將胤礽上下打量幾個來迴,心中有點說不清的失望與釋然,這賈家璉兒瞧著不過就是個再尋常不過的嬌養小兒,隻一雙似水墨瞳招人些,怎的都與他所構想的精明人兒不相符。可是,就是這人製的藏了冰塊在內的玉雕讓他費心許久,那玉雕由兩部分組成,拆解倒是不難,正因如此,他實在想不出設計此物之人究竟打算如何掙銀子。
或許這小兒已精通偽裝之術。甄應嘉抖開扇子,正欲邀人至邊上茶樓稍坐,就聽一稚嫩聲音:“璉兒,你怎的在這兒呆著?今日先生可要考校作文。”
果然親兄弟就是靠譜!胤礽心裏開心,也不吝於讓甄應嘉知曉,眉梢眼角都彎彎帶了笑,側身望向半撩了窗簾的馬車,道:“師兄,這位是我家老親,江南的甄大人。”
“甄應嘉見過北靜王世子。”甄應嘉對著馬車行了一禮,本以為車中人該出來相見,不想人隻同他隔簾說話。
“甄大人多禮了。今日我與璉兒有要事在身,改日再尋甄大人致歉。”
“下官不敢。”甄應嘉捏著扇子的手緊了緊,麵上端著笑,心中卻不知轉過多少彎彎繞繞。
“不知世叔在京中可是要再盤桓幾日,何時有空,敝府自當掃榻相迎。”胤礽口上說著客套話,心下卻盤點著前世種種,卻仍不知胤禔是為了何事如此厭煩此人。
“不巧,我此行隻有兩日在京,待會兒將老太太送予親舊之禮送到,便將返程。若璉兒日後往江南去定要來我府上小住幾日。”
“好。待賈璉明年往金陵童試,定前往拜訪。”胤礽如願的瞧見甄應嘉麵上的愕然之色,對人笑了一笑,轉身登上北靜王府的馬車。
甄應嘉站在原地看著馬車的背影,微蹙了眉頭,右手執扇輕敲左手:長房嫡孫不入國子監與世家子弟交往,竟要遠行千裏返祖籍童試?果然是個不安分的小子。
胤礽一上車,就聽到胤禔的低喝:“你理他做什麽?”
胤礽隻覺胤禔這氣生的莫名,挨著人坐了,湊近細瞧,見人擰著眉頭,抬手揉開,低聲迴道:“他攔了車,我總不能假作不知。且,這人明年還用得上。”
胤禔也曉得自個兒有點失態,隻是,他看過這甄家的一些事跡,便想到上輩子暗投在胤禩手下的曹顒將他一眾兄弟坑的有多慘,見胤礽不明就裏的模樣,恨一迴此人心胸之闊,忍不住說道:“那人名字起得張狂,甄應嘉,他還真以為他能總是贏家。”
胤礽將頭抵在胤禔肩上才算將大笑聲壓做低低笑聲,直到胤禔抬手掐住了他的脖子才止住,直起身來,擦過笑出的眼淚,道:“大哥,人家好好地名兒,怎的到了你這兒竟成了這般俗氣的寓意。”
爺就是瞧著那真假不順眼怎麽的!胤禔瞪了胤礽一眼,恰好馬車停了,便起身下車。
待轎簾落下,胤礽垂下唇角,無聲歎了一迴,前世賈寅一家名為江南織造,實則身負監察之責,而這一處的甄家,他瞧著怕是暗地裏的鹽運使者,可謂是皇帝親信,雖說日後如何尚不作準,現下卻是不好交惡的。
這話也不是不能同胤禔解釋,他隻是怕人麵上又露出那種心疼的神色來,胤礽歎口氣,不知何時起他竟也將忍耐二字練就得駕輕就熟,與人虛與蛇尾,亦不覺得難堪。
站起身,胤礽理了一迴衣襟,正欲抬手去撩簾子,簾子就被人從外頭撩了起來,他的長隨李誠探頭進來,悄聲道:“少爺,世子讓我瞧瞧你睡著沒?”
胤礽摁著對方的肩膀跳下車,斜了人一眼,看著胤禔已背身走出幾步,迴頭笑看李誠一眼,無聲道:扣你月錢!
李誠忙做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來,胤礽欺負了人也沒覺心情多舒暢,搖著小小的檀香扇抬步去追胤禔,心中還念著江南情勢,忽的想起已許久未曾聯絡的姑姑賈敏,也不知他那姑父如今將江南局勢捋清楚沒有,他可還欠著應下林老太太的事兒沒辦妥。
胤禔這一日都在生著悶氣,胤礽開始尚且敢同人玩笑,後來瞧著人是當真心情不好,便隻安靜跟在人身後。
水澤瞧著胤禔瞧瞧斜眼去尋胤礽,待見著人就跟在他身後,又立時轉開眼不看人,歎了口氣,這兩人讓他說什麽好,有時候聰慧的實在不像個孩子,有時候卻又比他見過的所有稚童都幼稚!
京中因絳彩國有使者來而起的喧囂不過一日便沉寂許多,雖說今朝對武者甚是尊重,隻是戰場上刀劍無眼,武功起家的人家多沒落於無後之苦,願行武行的人仍是極少,京中聚集的待考士子自是更加關心自個兒迫在眉睫的會試。
而禮部現今的尚書林屾乃是水郅心腹,哪裏會前頭論說迎接使者之事。
幾番朝議過後,便又轉迴會試恩科與戶部錢糧之事。
今年算是豐年,戶部諸人容色稍霽,待兵部工部諸臣工容色亦有和緩。
水郅問過各處賦稅幾何,心中盤算一迴,覺得若隔年用兵,怕是錢糧仍是不夠,想起甄應嘉現下仍在京中,散了朝,便讓仆從將張寧帶迴的玉雕帶去給人,令人帶給皇商薛家仿製。
甄應嘉臥在車中瞧著與玉雕同時送來的錦箋,頗有些哭笑不得,竟是他高看了那小兒,不過混些香料精油在冰中的技巧手段,江南早有相似之物,也不知皇上究竟看上人哪一點。
北靜王府梅鶴園中,霍華星聽胤礽故作神秘之態說道香料,摩挲貓兒的手不由停了一停,擰了眉,道:“你要調香?”
“瑾安從古書中尋了不少調香之法,皆為藥用。”胤礽見霍華星容色暗沉,想了一想,曉得人擔心為何,換了莊重坐姿,道,“我觀江南晉上香料,皆是幾經調和之物,極易做了手腳去,那古法卻極為簡單,香味亦是清淡,眾人濃香嗅得久了,也會想換一換。”
“你倒是替水泱想得多。”方森傑捏著簽子逗弄瓷缽中幾尾,言語隨意仿佛玩笑。
胤礽卻曉得方森傑這是有些不悅,抬眼直視於人,笑得坦然:“我喜歡他,自然要多替他想。昨日,我家大姑娘迴來問我若一季皆用果蔬為香,要耗費多少銀錢。雖說於公侯人家而言,那一筆銀錢實乃小數目,可落在外人眼中便是可攻訐的奢靡之罪,還是早些杜絕了這可能為妙。”
胤礽話說的坦然,方霍二人道說一迴讓人專注課業的話便攆了人去煩胤禔。
待室內隻他師兄弟二人,方森傑丟下玉簽子,用巾帕擦了手,與霍華星低聲抱怨:“璉兒現在這心思愈發往小道上使,若是日後當真成了斤斤計較之人,便也隻戶部去得了。”
“我怎麽聽著你這話非貶實褒?”霍華星將手中服帖的貓兒放到地上,雙手在邊上銀盆中洗了一迴,接過方森傑遞來的茶盞,笑道,“你在介意璉兒剛剛言語中的直白。”
“喜歡一說本是極縹緲之事,且他說的那人雖是皇子中的佼佼者,人品樣貌無一不好,可若說招人喜歡,”方森傑苦惱的皺了眉頭,指尖劃著杯沿,想了一會兒仍不得言辭將心中所想完全道出,隻得膚淺言說,“聰慧有餘,靈氣不足。”
“沐言,這卻是你苛刻了。你說打小兒走一步路都有人在旁念著那步伐該再小點兒的地兒,能讓人多有靈氣?”霍華星歎了一聲,垂眼看著杯中澄黃,道,“日後,待英郡王出宮而居,太子多瞧瞧宮外世界,身上人氣兒就足了。”
這一次的恩科會試雖有種種朝堂變故衝擊,出榜之日卻是比以往都要早。因皇帝那道聖旨,這一年倒是也有公侯之家後人憑監生之名獲了功名,不過那三甲之士,一位是山東寒士,狀元和榜眼皆出自江南士林。
殿試過後,因選到了合心的臣子,水郅心情一直很好,即使曉得了那絳彩國使者不知使了什麽手段已行近京城,仍不受影響。
待瓊林宴上,殿試三甲皆道家有糟糠妻,婉拒醉酒之人為媒好意,水郅心情愈發歡暢。
霍青見皇帝心情甚好,尋機私下裏將引貧苦農人往邊地開荒之法上奏,皇帝果然采納,戶部眾臣因此腳不沾地的忙了五日,總算送了水臶和霍青啟程往北而去。
而太後在大業寺呆得並不十分安心,住夠了七日便迴了宮。
總說著嫌棄瑾安盤盤棋不到無處落子不肯認輸,你現在跟你弟子一個樣。霍百裏暗暗哂笑人嘴硬,撚了黑子讓出先手,將白龍殺實。
寧榮兩府同行返程,先到了寧府,賈珍與賈史氏隔簾簡略客套一迴,便迎了自家老母妻兒入府。
賈史氏心頭暗火叢生:現下不僅京中新貴婦人不將她放在眼中,這隔府侄孫竟也不將她看在眼裏了!都是叫老大帶壞了的!
直到聽見外頭侍從報說賈赦和賈政一同候在府門前,賈史氏的心情才好了些。
然而,待她下車之際,見竟是賈赦先伸手來扶她,而賈政落後賈赦不止一步,賈史氏隻覺心口堵得慌,搭著賈赦的手臂下了車,見元春和賈珠疾步過來,麵上才露了點笑。
賈史氏今日在宴上聽了太多似是而非的言語,隻覺疲累不已,也沒心思訓話,入了屋,便擺手攆人。
待眾人退去,沐浴更衣消了暑氣,賈史氏瞧見桌上吐著寒氣的玉雕,讓人挪至近前來看,見那貓兒雕琢的精巧可愛,隻是這神態總是讓她想到她那個油鹽不進的孫兒。
懶得問此物出處,賈史氏躺在榻上,問道:“大姑娘和珠兒哪兒可有?”
婢子將玉雕挪得遠些,迴道:“迴老太太的話,璉二爺讓人給元大姑娘送了鸚鵡玉雕,給珠大爺送的是竹形玉雕。”
果然是那小子滴水不漏的性子。賈史氏長歎一聲,心情黯然:到底是她誤了她的幼子。若非她信了旁人言語,延請座師至家教授課業,讓賈政錯失入國子監結交世家子的機會,人情世故上多年未有長進。憑著這府邸和她積攢下的人脈,即便皇上要打壓世家,賈政的官位也絕不會止步於此。
賈史氏頭迴在審視自己作為的時候發現不妥,心情十分懊惱,再想今迴宴上各家夫人待她與賈王氏淡淡,獨對賈邢氏熱情的情景,心頭火氣尤其。
隻是,這火起的快,消得也快,雖說確有賈赦壞他們名聲的緣故,可是這升官一事,她沒法兒昧著良心騙自個兒說賈赦不是憑著本事掙的。
事到如今,賈史氏現在也沒法兒再騙著自己,外頭人已將她的兩個兒子分開來看,請托說情之事愈發少了,就是老親往府上送禮,都是將名簽貼得明明白白,而送給大房的物件兒總是要比二房的至少厚上半分。
隻能說賈赦命好,生來就占了長子嫡孫的便宜,而後又有她婆婆的偏心。
如今,後悔已是無用,但是珠兒,她定不會讓人被耽擱了。
賈赦瞧著胤礽泛紅的臉頰,歎口氣,反思自個兒是不是太寵孩子了,然而下一刻,聽著枕在他膝上輕聲念著南安王世子今日得的口諭暗示種種,心又軟成一灘,伸手將孩子攏在懷裏給人按捏手臂上的經絡,聽著人小聲的叫疼,賈赦心中除了心疼再無其他,隻想再寵著人些:他這做父親的沒用,沒給他的璉兒掙出更好的資本來,是人自個兒刨出條路來,還捎帶了他這做父親的一程,而他能做的隻有支持他的璉兒想做的一切。
胤祉沐浴更衣過後,在箱籠間尋找書冊,正好在胤礽進來的時候找到最後一本。
瞧見胤礽神色間稍微的不自在,胤祉對著人淺淺一笑,開口令仆從去廊下守著。
“二哥,我從來對父親的關懷沒有執念。”胤祉上前握住胤礽的手,輕聲道,“我小的時候養在宮外,每日都覺得孤獨,等我被接迴宮的時候,我同二哥呆在一處的時辰比同母親和姐姐在一處的都多,若說執念,我隻要是二哥最寵的弟弟就好。”
胤礽抬手摸了摸胤祉細軟的頭發,唇角上挑,聲音裏卻帶著點莫名的顫音:“三兒,二哥上輩子對不住你,不過,失信的事兒,我再不會做了。”
“嗯。”胤祉將頭枕在胤礽肩上,蹭了蹭,相比前世的龍延香,他更喜歡胤礽現在身上的草木香氣,和人十分相稱,嗯,得加個期限——隻限於人說真話的時候。
兄弟二人膩歪過了,便捧了醫書隔案對坐。待二人將手上醫術看過,抬眼對視,眼中相似的無奈昭示著他們對東平王的病情迴天乏術。
隻是東平王的病情本是極為穩定,有胤礽折騰出的冰壺降溫,暑熱之症也未曾侵擾,急轉直下的病情實在讓人不免疑是人為之故。
可東平王府幾乎封府,進出往來不過皇家禦醫,各家相熟王府之人而已。
許是燈盡油枯,天命如此。
胤祉歎了一聲,問道:“二哥,你今日瞧著穆誠,可是曉得了?”
胤礽點點頭,將案上書冊落在一處,眼神落在將燃盡的紅燭上,輕聲道:“穆誠心裏都明白,不過是順著眾人的期望,做著無知模樣罷了。”
案上紅燭燃盡,胤礽訝異的偏頭往門口望去:依著婢子們的伶俐,怎的沒人來換燭?
“來人。”胤祉亦覺奇怪,好在屋中懸著幾顆夜明珠,視物倒是無礙。
“二爺,三爺,老爺說兩位爺晚上讀書時辰不能太久,一隻紅燭足矣。”
胤礽瞅著笑盈盈的竹風,曉得人言下之意便是這院裏再沒紅燭,隻能拽了不情不願的胤祉起身洗漱,眼睜睜的瞧著婢子們將冰盒冰壺抬出屋去,隻在敞開的窗下留了最小的一隻冰壺,乖乖的抱著竹夫人躺在涼席上。
翌日,胤礽清早起來便左眼皮跳過右眼皮蹦,用熱水敷過仍是不見好,賈赦趕著應差點卯,隻拿手給人捋了兩迴頭上穴位便急匆匆走了,胤礽見沒被責罵,剛鬆了口氣,轉迴房間取書冊時,就見他屋裏的婢子站在門口,手上捧著他近日看的書。
趙嬤嬤見胤礽迴了來,上前行禮,道:“二爺,老爺說少爺近日晚上苦讀太過,讓奴婢將這些書冊拿去老爺書房。”
胤礽眨眨眼,見趙嬤嬤低著頭,顯然是鐵了心聽賈赦的,隻得歎了一聲:“勞煩嬤嬤了。”
現下暑熱,京中趕考士子頗多,胤礽嫌亂,去書院就不再帶著胤祉,胤祉也不矯情,趁著清早天涼,迴房補眠。
直到馬車在距鬆瑤書院兩街之外被攔下,胤礽方才確準他這輩子的直覺實在確準得嚇人,倒還有閑心想一迴晚上如何措辭,同賈赦討了書冊迴房。非他書冊中有甚見不得人的東西,隻是,他一瞧見賈赦,想著轉年就不能再像現今一般粘著人,就想與人再親近些,而且,賈邢氏如今年紀已不小了,雖說他早想過日後定會好好教導賈邢氏所出的孩子,可是事到臨頭,他心中仍不免惶恐。
胤礽正一心兩用——邊聽著外頭攔車之人自我介紹,邊自我厭棄,決定待會兒尋胤禔責罵一迴——聽見對方名頭中的甄姓,立時迴神:莫不是與賈家有舊的江南甄家?
此處這甄家倒是同他前世曉得的賈家極為相似。思及此處,胤礽不免慶幸胤祉今日不在,很是免了一場麻煩,隻是日後總要與人解釋,遭罪的還隻他一人。
聽著抬頭人熄了聲,胤礽抬手掀了簾子,下了車,與人拱手為禮:“賈璉不知是甄家叔叔,失禮了。”既是老親,他總不好與人隔簾說話,更何況來者不善。
“璉兒多禮,甄某人昨日入京,曉得府上諸位外出赴宴便未有登門拜訪,今早閑逛至此瞧見這車架眼熟,貿然攔車卻是我的不是。”甄應嘉口上說著客套話,一雙眼已將胤礽上下打量幾個來迴,心中有點說不清的失望與釋然,這賈家璉兒瞧著不過就是個再尋常不過的嬌養小兒,隻一雙似水墨瞳招人些,怎的都與他所構想的精明人兒不相符。可是,就是這人製的藏了冰塊在內的玉雕讓他費心許久,那玉雕由兩部分組成,拆解倒是不難,正因如此,他實在想不出設計此物之人究竟打算如何掙銀子。
或許這小兒已精通偽裝之術。甄應嘉抖開扇子,正欲邀人至邊上茶樓稍坐,就聽一稚嫩聲音:“璉兒,你怎的在這兒呆著?今日先生可要考校作文。”
果然親兄弟就是靠譜!胤礽心裏開心,也不吝於讓甄應嘉知曉,眉梢眼角都彎彎帶了笑,側身望向半撩了窗簾的馬車,道:“師兄,這位是我家老親,江南的甄大人。”
“甄應嘉見過北靜王世子。”甄應嘉對著馬車行了一禮,本以為車中人該出來相見,不想人隻同他隔簾說話。
“甄大人多禮了。今日我與璉兒有要事在身,改日再尋甄大人致歉。”
“下官不敢。”甄應嘉捏著扇子的手緊了緊,麵上端著笑,心中卻不知轉過多少彎彎繞繞。
“不知世叔在京中可是要再盤桓幾日,何時有空,敝府自當掃榻相迎。”胤礽口上說著客套話,心下卻盤點著前世種種,卻仍不知胤禔是為了何事如此厭煩此人。
“不巧,我此行隻有兩日在京,待會兒將老太太送予親舊之禮送到,便將返程。若璉兒日後往江南去定要來我府上小住幾日。”
“好。待賈璉明年往金陵童試,定前往拜訪。”胤礽如願的瞧見甄應嘉麵上的愕然之色,對人笑了一笑,轉身登上北靜王府的馬車。
甄應嘉站在原地看著馬車的背影,微蹙了眉頭,右手執扇輕敲左手:長房嫡孫不入國子監與世家子弟交往,竟要遠行千裏返祖籍童試?果然是個不安分的小子。
胤礽一上車,就聽到胤禔的低喝:“你理他做什麽?”
胤礽隻覺胤禔這氣生的莫名,挨著人坐了,湊近細瞧,見人擰著眉頭,抬手揉開,低聲迴道:“他攔了車,我總不能假作不知。且,這人明年還用得上。”
胤禔也曉得自個兒有點失態,隻是,他看過這甄家的一些事跡,便想到上輩子暗投在胤禩手下的曹顒將他一眾兄弟坑的有多慘,見胤礽不明就裏的模樣,恨一迴此人心胸之闊,忍不住說道:“那人名字起得張狂,甄應嘉,他還真以為他能總是贏家。”
胤礽將頭抵在胤禔肩上才算將大笑聲壓做低低笑聲,直到胤禔抬手掐住了他的脖子才止住,直起身來,擦過笑出的眼淚,道:“大哥,人家好好地名兒,怎的到了你這兒竟成了這般俗氣的寓意。”
爺就是瞧著那真假不順眼怎麽的!胤禔瞪了胤礽一眼,恰好馬車停了,便起身下車。
待轎簾落下,胤礽垂下唇角,無聲歎了一迴,前世賈寅一家名為江南織造,實則身負監察之責,而這一處的甄家,他瞧著怕是暗地裏的鹽運使者,可謂是皇帝親信,雖說日後如何尚不作準,現下卻是不好交惡的。
這話也不是不能同胤禔解釋,他隻是怕人麵上又露出那種心疼的神色來,胤礽歎口氣,不知何時起他竟也將忍耐二字練就得駕輕就熟,與人虛與蛇尾,亦不覺得難堪。
站起身,胤礽理了一迴衣襟,正欲抬手去撩簾子,簾子就被人從外頭撩了起來,他的長隨李誠探頭進來,悄聲道:“少爺,世子讓我瞧瞧你睡著沒?”
胤礽摁著對方的肩膀跳下車,斜了人一眼,看著胤禔已背身走出幾步,迴頭笑看李誠一眼,無聲道:扣你月錢!
李誠忙做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來,胤礽欺負了人也沒覺心情多舒暢,搖著小小的檀香扇抬步去追胤禔,心中還念著江南情勢,忽的想起已許久未曾聯絡的姑姑賈敏,也不知他那姑父如今將江南局勢捋清楚沒有,他可還欠著應下林老太太的事兒沒辦妥。
胤禔這一日都在生著悶氣,胤礽開始尚且敢同人玩笑,後來瞧著人是當真心情不好,便隻安靜跟在人身後。
水澤瞧著胤禔瞧瞧斜眼去尋胤礽,待見著人就跟在他身後,又立時轉開眼不看人,歎了口氣,這兩人讓他說什麽好,有時候聰慧的實在不像個孩子,有時候卻又比他見過的所有稚童都幼稚!
京中因絳彩國有使者來而起的喧囂不過一日便沉寂許多,雖說今朝對武者甚是尊重,隻是戰場上刀劍無眼,武功起家的人家多沒落於無後之苦,願行武行的人仍是極少,京中聚集的待考士子自是更加關心自個兒迫在眉睫的會試。
而禮部現今的尚書林屾乃是水郅心腹,哪裏會前頭論說迎接使者之事。
幾番朝議過後,便又轉迴會試恩科與戶部錢糧之事。
今年算是豐年,戶部諸人容色稍霽,待兵部工部諸臣工容色亦有和緩。
水郅問過各處賦稅幾何,心中盤算一迴,覺得若隔年用兵,怕是錢糧仍是不夠,想起甄應嘉現下仍在京中,散了朝,便讓仆從將張寧帶迴的玉雕帶去給人,令人帶給皇商薛家仿製。
甄應嘉臥在車中瞧著與玉雕同時送來的錦箋,頗有些哭笑不得,竟是他高看了那小兒,不過混些香料精油在冰中的技巧手段,江南早有相似之物,也不知皇上究竟看上人哪一點。
北靜王府梅鶴園中,霍華星聽胤礽故作神秘之態說道香料,摩挲貓兒的手不由停了一停,擰了眉,道:“你要調香?”
“瑾安從古書中尋了不少調香之法,皆為藥用。”胤礽見霍華星容色暗沉,想了一想,曉得人擔心為何,換了莊重坐姿,道,“我觀江南晉上香料,皆是幾經調和之物,極易做了手腳去,那古法卻極為簡單,香味亦是清淡,眾人濃香嗅得久了,也會想換一換。”
“你倒是替水泱想得多。”方森傑捏著簽子逗弄瓷缽中幾尾,言語隨意仿佛玩笑。
胤礽卻曉得方森傑這是有些不悅,抬眼直視於人,笑得坦然:“我喜歡他,自然要多替他想。昨日,我家大姑娘迴來問我若一季皆用果蔬為香,要耗費多少銀錢。雖說於公侯人家而言,那一筆銀錢實乃小數目,可落在外人眼中便是可攻訐的奢靡之罪,還是早些杜絕了這可能為妙。”
胤礽話說的坦然,方霍二人道說一迴讓人專注課業的話便攆了人去煩胤禔。
待室內隻他師兄弟二人,方森傑丟下玉簽子,用巾帕擦了手,與霍華星低聲抱怨:“璉兒現在這心思愈發往小道上使,若是日後當真成了斤斤計較之人,便也隻戶部去得了。”
“我怎麽聽著你這話非貶實褒?”霍華星將手中服帖的貓兒放到地上,雙手在邊上銀盆中洗了一迴,接過方森傑遞來的茶盞,笑道,“你在介意璉兒剛剛言語中的直白。”
“喜歡一說本是極縹緲之事,且他說的那人雖是皇子中的佼佼者,人品樣貌無一不好,可若說招人喜歡,”方森傑苦惱的皺了眉頭,指尖劃著杯沿,想了一會兒仍不得言辭將心中所想完全道出,隻得膚淺言說,“聰慧有餘,靈氣不足。”
“沐言,這卻是你苛刻了。你說打小兒走一步路都有人在旁念著那步伐該再小點兒的地兒,能讓人多有靈氣?”霍華星歎了一聲,垂眼看著杯中澄黃,道,“日後,待英郡王出宮而居,太子多瞧瞧宮外世界,身上人氣兒就足了。”
這一次的恩科會試雖有種種朝堂變故衝擊,出榜之日卻是比以往都要早。因皇帝那道聖旨,這一年倒是也有公侯之家後人憑監生之名獲了功名,不過那三甲之士,一位是山東寒士,狀元和榜眼皆出自江南士林。
殿試過後,因選到了合心的臣子,水郅心情一直很好,即使曉得了那絳彩國使者不知使了什麽手段已行近京城,仍不受影響。
待瓊林宴上,殿試三甲皆道家有糟糠妻,婉拒醉酒之人為媒好意,水郅心情愈發歡暢。
霍青見皇帝心情甚好,尋機私下裏將引貧苦農人往邊地開荒之法上奏,皇帝果然采納,戶部眾臣因此腳不沾地的忙了五日,總算送了水臶和霍青啟程往北而去。
而太後在大業寺呆得並不十分安心,住夠了七日便迴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