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霍青此言,南安王的庶長子霍書宇眼中閃過詫異:他沒想到霍青會如此直白,隻差沒明言質詢他欲攀附那位皇子。心下羞惱,霍書安麵上神色不變,隻抬手掩口輕咳兩聲,放下手時麵上已帶了愧歉,輕聲道:“果然還是三弟思慮周全,枉我癡長幾歲,著實羞煞。隻是太妃那邊……”
“大哥孝順太妃的心意眾人皆知,三哥所慮也是妥帖,太妃那般明理之人定然明白,大哥隻管安心,莫要思慮過重傷了身子。”
一個尚且稚嫩的聲音打斷了霍書宇的話,綿裏藏針的話讓霍青心情頗好,並不避諱霍書宇,彎了唇,循聲抬眼望去,對從碧色藤蔓間走來的身著楓色寬袍的少年笑道:“書安。”
霍書宇仿佛不曉得來人言語中的譏誚,亦頷首笑道:“七弟這是來尋三弟有事?”
楓衣少年輕輕一笑,緩緩將禮行全,這才施施然道:“大哥著實聰明,弟弟近日在國子監遇上一人說話有趣,來尋三哥問一問此人可交否。”
此時若是再待下去不知還將有幾許尷尬,原本自覺這許多年已修了銅牆鐵壁,不想在霍青麵前,他總是落荒而逃的那個,霍書宇強自鎮定的笑了笑,轉身離開,收在袖中的手緊攥成拳:總有一日,他要叫世人曉得庶子不比嫡子差,男兒縱是提不了槍上場殺敵,仍可憑著謀略安國定邊!
霍書安隨霍青入了院落,過庭院,在廊下站住腳,並不入堂。
霍青從不介意他這些兄弟的小脾性,令侍從去備水整衣,言道他們兄弟說話,暫不必在旁伺候。
此時月牙已明晰懸空漸近中天,各家燈火漸明,霍青因多年在邊之故不喜多燭,此時廊下無燈,月光皎皎清輝更顯靜謐,他兄弟二人也靜靜的同看庭中銀輝良久。
“三哥。寧國府的賈薔很有意思,弟弟有意入股同他弄個書肆,不知三哥以為如何?”霍書安轉身直麵霍青,輕聲道。
“你現下手上雖有些銀錢,若做書肆怕是遠遠不夠。至於賈薔,雖說他那叔叔絕不會虧了他用度,這筆銀錢數目卻實在不小。且選址等等瑣事……你們怎的想起這個來?”霍青隱約猜到這書肆真正的掌事人會是誰,隻是那賈薔倒也厲害,入了國子監這才多少幾日,便將他這最左性的七弟哄住了。得說是胤礽點石成金的本事愈發精湛了麽?
“賈薔說是他小堂叔要弄書肆,已拐了東平王府世子嫡子穆誠、西寧王外甥程毅、北靜王世子入股,好像肅王世子和靖王世子也有份子,隻差咱們府上了。”
也就是說在鬆瑤書院修習過的王侯子弟都摻和進去了?但是,這個拐字是怎麽迴事兒?!霍青覺得自個兒聽過這個字兩隻眼的眼皮就開始跳個不停,忍不住抬手按了按眼——這詞兒實在太貼切了!他親二哥果然霸氣依然,使人盡其能的本事愈發長進,隻是這事兒就不能直接知會他麽?被弟弟看笑話一點兒都不好玩兒……霍書安!你當我揉眼睛的功夫沒瞧見你眼中的笑!你哥我還沒被拐,是你被人拐上了賊船!
霍青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好容易理順過來的弟弟胳膊肘往外拐,氣不過的抬起手使勁兒揉了揉幼弟的頭,又泄了氣承認他上輩子就上了賊船沒下來,才不用人拐,又欣慰他這弟弟終於交了個靠譜的朋友,不免又感慨一迴長江後浪推前浪,心中百味雜陳,倒是難得反省自己過的是不是有點兒懶散——他這前浪要不要再掙紮一下,別所有事兒都被人做好了,他隻舒舒服服的被人推到灘塗上看人忙……不過片刻又放下這念頭:他已經背上時時刻刻矯正大皇子的上進路的艱巨差事,多大的本事攬多重的活兒,左右胤礽和胤禔都是閑不住的人。
他隻要出銀子就好了。霍思往西疆練兵之前曾交予他萬兩白銀,霍青留了十張五百兩的銀票在身邊,餘下的都放到南安王妃的陪嫁鋪子裏,如今經年已賺了三千兩,這收益前兩日已送到他手上,想來若是獨做一書肆也盡夠了。
“你們這份子錢是如何定數?”不過玩笑片刻,兄弟二人又說起正經事來。
“一府出三百兩銀子,我手上有——”
“你拿五十兩銀子就好,阿妍也出五十兩,餘下的銀錢我來。”
聞聽此言,霍書安心念幾轉,曉得他這兄長雖瞧著散漫,言語上也少有爭鋒,行事卻自有道理,要知道每年世家子往疆場曆練之人不知幾許,獨獨此人全須全尾的歸京,更是不過經年就已晉升主事之職;且人家可是正經的將他歸做同一邊的,對這樣的一番信任,他很該迴報一二,便也沒刨根究底,頷首應下,肅聲道:“多謝三哥。這銀錢待賈薔備好契書,書安再來尋兄長討要。現下弟弟便迴去更衣,再往太妃處請安。”
霍青很滿意霍書安的懂事兒和思慮周全,至於太妃不喜楓色確實是真的,也不知這小子做什麽偏要穿了在府中晃蕩,每日給太妃請安都要換衣裳,真的不麻煩麽?
霍青早就想同霍書安辯說一迴此事,卻總是不得機會,今迴怕也不成,今晚太妃處眾人相聚乃是要安排明日行程,誰人都少不得,眼下時辰已不早,隻得頷首應下,遣了兩侍從執燈送人迴去。
入了內室,寬衣入浴,霍青仰頭枕著木桶邊緣,長長出了口氣:雖說在長輩拎不清的人家,嫡庶之爭不可避免,卻也沒必要將庶支一竿子打翻。縱然出於對嫡支的嫉妒,庶支間共情勝過矛盾,見風使舵者更是不少,欲做黃雀的更是許多,他亦曾見過最慘烈的。可是,不還是有像胤礽同胤祉那般從前世至今生都相敬相親的嫡兄庶弟?隻要性子不壞,沒潛藏的恨意,多個兄弟並沒什麽不好。說到底,獨木不成林,然而既然站了一遍,枝椏就不免糾葛,磨合總是要的。
誰讓南安王府後宅相較其他王府,很顯得暗潮迭起?隻是這因由卻不是他父親貪色薄情,也不是他母親的無能。
旁人道南安王左擁右抱盡享齊人之福,卻不知他父親苦命,南安王府家事紛亂,根由乃是他的祖父。老南安王取妻之前,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妹,私下裏互許了終身,事情鬧出來的時候,當時的南安太妃許了那位如今的姚太側妃進門,條件便是姚氏飲下紅花,此生不得有子。那姚氏怕是後悔了,隻是行到那一步已退無可退,老南安王早逝怕也是抑鬱而亡,卻是真心掛念姚氏,行將就木時不忘將姚氏外甥女聘入府中為霍思側妃,南安太妃自然不會讓姚氏占了頭籌,同時聘了柳氏女入府為側妃。兩位側妃誕下的兒子分別養在太妃和太側妃身前,每日裏兩廂爭鬥的熱鬧,隻需借勢時擾他一迴,很顯得他這正經嫡孫好不寂寥。而他的母親除卻掌家教女,隻需管好後院兩位妾室及其子就好。後院爭鬥竟沒正經嫡妻嫡子什麽事兒,倒也是異事。不過,這樣的清淨怕也是不多了。男兒年長總是要步出這家門,不可能總是做後宅女子角力的棋子。而後,這弈棋者與棋子的角色怕是就將對調。
對此,他倒是期待得很!且待他嫁了妹妹,來好好教他們道理:身份家世等等借口不過掩飾嫉妒的借口,這世上不如意者十之*,怨懟憤恨若是成了行事驅動之力,這人便也就是世間一行屍走肉而已。
霍青出浴更衣整好儀容,往鄰院攜霍妍同去太妃院落。
看著嬌俏恬靜的女孩兒,霍青心下直道幸甚:幸好有早先胤礽那場門不當戶不對的婚事警示,他早早惦念起自家妹妹的婚姻,已說服霍思在外放話兒女婚事總得他這南安王點頭才算,否則依著他們母親耳根軟的性情,他的寶貝妹妹不知就被哪家公侯人家騙去了!他們母親明明十分聰慧,為何常做那犯傻的事兒!所謂的四大家族中的王家算個什麽玩意兒,竟不教女兒識字,還沾沾自喜,這等人家交他作甚?那史家雖好些,又是沾親帶故,可是那家兒郎太蠢,竟是一門心思的擅什麽就學什麽,史家老大也可憐,有兩個弟弟在身邊虎視眈眈,就是將來承了爵隻怕也寢食難安!
霍青忿忿的將南安王妃平日來往親密的人家指摘一番,直到撿了換過藍色衣衫在岔路上等著的霍書安,曉得前途不知多少圈套陷阱等著,定下心神站在最前與一路上所遇諸人寒暄周旋,直到踏入太妃居所霞苑。
霞苑中南安太妃坐在上首正中,太側妃坐在她右手偏座,其下首正座上南安王妃並二側妃、二貴妾依次而坐。一眾婦人正笑言明日行程,有侍婢入內報說世子郡主及幾位公子前來問安,兩位側妃及貴妾起身相迎。
身著絳紫袍衫、頭上隻一繡了金色暗紋的黑綢巾半束了發的少年行在最前,其身後是一身粉藕色襖裙的聘婷少女,明明這二人裝扮極簡,卻似金童玉女將二人身後精心選配了衣衫發飾的六人壓製得仿佛月下之星。
南安太妃倒是不及糾結她調教的孫兒被比了下去,眼神從霍妍踏入門來就沒挪開,霍妍幼時曾在她身邊養過很長一段日子,祖孫二人親密非常,隻是經去年禮佛還願一事,太妃自覺灰心:她寵了人這麽些年,人家心裏卻是更在意自個兒骨血親人,到底是養不熟。如此,太妃對一直在她身邊霍書宇更是喜歡,倒也生出過讓柳側妃生個女孩兒來,不過也隻是一想,畢竟當初霍思曾與她明言:庶子將來必將分府出去自討生活,女兒家不論何時都隻有娘家可倚仗,他不願家中女兒因些利權被糟踐,故此他的女兒是能是嫡女。
南安太妃曉得她兒子是言出必行的性子,便也隻是想一想,如今一年過去,她也是想孫女的,當初道說禮佛還願就要有還願的樣子,免了人的請安,不過一時怒言,現下看堂前盈盈下拜的女孩兒,儀態風流自成,聲清亮,語直爽,容色端莊,墨瞳沉靜,遵世家閨閣之禮,又不墜將門之後的威風……太妃神色複雜的看了霍青一眼:她這孫子著實成長的有些可怕,她怕是錯了,這人隨意模樣不過表象,骨子裏和她兒子一樣,都是狼!
正被人評說的霍青見南安太妃徑自走神,眉頭一挑,再次問安行禮,順勢扶起被太妃迴神後疊聲喚起的霍妍。
兄妹二人與姚太側妃見過禮,又受了霍思側妃妾室的禮,霍青在左邊第二張椅上坐了,看著霍妍幾句話便將語帶哽咽的南安王妃哄笑,翩然落座在南安王妃下手,欣慰一笑,暗下決心:明日大業寺一行若是遇上了他二哥,他定要讓人應承下給他妹妹尋夫婿的差事。
榮國府中賈赦書房裏,賈赦父子三人正同榻而坐閑話瑣事。
聽著以為廟會出行準備為由躲在家中一整日的胤礽同賈赦說過他們一群公子哥兒折騰書肆之事,胤祉很想看他們這父親對他二哥動輒丟出千兩銀子的敗家勁兒是個什麽反應,若是能逼問出胤礽攬這等麻煩事上身的緣由更好——他到底是對他兄長提及此事時的語焉不詳耿耿於懷,結果隻聽賈赦道:“璉兒銀子夠麽?若是不夠,明日讓李平去公中支三千兩銀子來。既是你們要置辦個聚會之處,不若弄個書樓,仿了茶樓格局,製了散座、雅座、包間兒什麽的,免些紛擾。”
胤祉眨了眨眼,隻覺麵上做燒,忙低下頭喝茶。
“大哥孝順太妃的心意眾人皆知,三哥所慮也是妥帖,太妃那般明理之人定然明白,大哥隻管安心,莫要思慮過重傷了身子。”
一個尚且稚嫩的聲音打斷了霍書宇的話,綿裏藏針的話讓霍青心情頗好,並不避諱霍書宇,彎了唇,循聲抬眼望去,對從碧色藤蔓間走來的身著楓色寬袍的少年笑道:“書安。”
霍書宇仿佛不曉得來人言語中的譏誚,亦頷首笑道:“七弟這是來尋三弟有事?”
楓衣少年輕輕一笑,緩緩將禮行全,這才施施然道:“大哥著實聰明,弟弟近日在國子監遇上一人說話有趣,來尋三哥問一問此人可交否。”
此時若是再待下去不知還將有幾許尷尬,原本自覺這許多年已修了銅牆鐵壁,不想在霍青麵前,他總是落荒而逃的那個,霍書宇強自鎮定的笑了笑,轉身離開,收在袖中的手緊攥成拳:總有一日,他要叫世人曉得庶子不比嫡子差,男兒縱是提不了槍上場殺敵,仍可憑著謀略安國定邊!
霍書安隨霍青入了院落,過庭院,在廊下站住腳,並不入堂。
霍青從不介意他這些兄弟的小脾性,令侍從去備水整衣,言道他們兄弟說話,暫不必在旁伺候。
此時月牙已明晰懸空漸近中天,各家燈火漸明,霍青因多年在邊之故不喜多燭,此時廊下無燈,月光皎皎清輝更顯靜謐,他兄弟二人也靜靜的同看庭中銀輝良久。
“三哥。寧國府的賈薔很有意思,弟弟有意入股同他弄個書肆,不知三哥以為如何?”霍書安轉身直麵霍青,輕聲道。
“你現下手上雖有些銀錢,若做書肆怕是遠遠不夠。至於賈薔,雖說他那叔叔絕不會虧了他用度,這筆銀錢數目卻實在不小。且選址等等瑣事……你們怎的想起這個來?”霍青隱約猜到這書肆真正的掌事人會是誰,隻是那賈薔倒也厲害,入了國子監這才多少幾日,便將他這最左性的七弟哄住了。得說是胤礽點石成金的本事愈發精湛了麽?
“賈薔說是他小堂叔要弄書肆,已拐了東平王府世子嫡子穆誠、西寧王外甥程毅、北靜王世子入股,好像肅王世子和靖王世子也有份子,隻差咱們府上了。”
也就是說在鬆瑤書院修習過的王侯子弟都摻和進去了?但是,這個拐字是怎麽迴事兒?!霍青覺得自個兒聽過這個字兩隻眼的眼皮就開始跳個不停,忍不住抬手按了按眼——這詞兒實在太貼切了!他親二哥果然霸氣依然,使人盡其能的本事愈發長進,隻是這事兒就不能直接知會他麽?被弟弟看笑話一點兒都不好玩兒……霍書安!你當我揉眼睛的功夫沒瞧見你眼中的笑!你哥我還沒被拐,是你被人拐上了賊船!
霍青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好容易理順過來的弟弟胳膊肘往外拐,氣不過的抬起手使勁兒揉了揉幼弟的頭,又泄了氣承認他上輩子就上了賊船沒下來,才不用人拐,又欣慰他這弟弟終於交了個靠譜的朋友,不免又感慨一迴長江後浪推前浪,心中百味雜陳,倒是難得反省自己過的是不是有點兒懶散——他這前浪要不要再掙紮一下,別所有事兒都被人做好了,他隻舒舒服服的被人推到灘塗上看人忙……不過片刻又放下這念頭:他已經背上時時刻刻矯正大皇子的上進路的艱巨差事,多大的本事攬多重的活兒,左右胤礽和胤禔都是閑不住的人。
他隻要出銀子就好了。霍思往西疆練兵之前曾交予他萬兩白銀,霍青留了十張五百兩的銀票在身邊,餘下的都放到南安王妃的陪嫁鋪子裏,如今經年已賺了三千兩,這收益前兩日已送到他手上,想來若是獨做一書肆也盡夠了。
“你們這份子錢是如何定數?”不過玩笑片刻,兄弟二人又說起正經事來。
“一府出三百兩銀子,我手上有——”
“你拿五十兩銀子就好,阿妍也出五十兩,餘下的銀錢我來。”
聞聽此言,霍書安心念幾轉,曉得他這兄長雖瞧著散漫,言語上也少有爭鋒,行事卻自有道理,要知道每年世家子往疆場曆練之人不知幾許,獨獨此人全須全尾的歸京,更是不過經年就已晉升主事之職;且人家可是正經的將他歸做同一邊的,對這樣的一番信任,他很該迴報一二,便也沒刨根究底,頷首應下,肅聲道:“多謝三哥。這銀錢待賈薔備好契書,書安再來尋兄長討要。現下弟弟便迴去更衣,再往太妃處請安。”
霍青很滿意霍書安的懂事兒和思慮周全,至於太妃不喜楓色確實是真的,也不知這小子做什麽偏要穿了在府中晃蕩,每日給太妃請安都要換衣裳,真的不麻煩麽?
霍青早就想同霍書安辯說一迴此事,卻總是不得機會,今迴怕也不成,今晚太妃處眾人相聚乃是要安排明日行程,誰人都少不得,眼下時辰已不早,隻得頷首應下,遣了兩侍從執燈送人迴去。
入了內室,寬衣入浴,霍青仰頭枕著木桶邊緣,長長出了口氣:雖說在長輩拎不清的人家,嫡庶之爭不可避免,卻也沒必要將庶支一竿子打翻。縱然出於對嫡支的嫉妒,庶支間共情勝過矛盾,見風使舵者更是不少,欲做黃雀的更是許多,他亦曾見過最慘烈的。可是,不還是有像胤礽同胤祉那般從前世至今生都相敬相親的嫡兄庶弟?隻要性子不壞,沒潛藏的恨意,多個兄弟並沒什麽不好。說到底,獨木不成林,然而既然站了一遍,枝椏就不免糾葛,磨合總是要的。
誰讓南安王府後宅相較其他王府,很顯得暗潮迭起?隻是這因由卻不是他父親貪色薄情,也不是他母親的無能。
旁人道南安王左擁右抱盡享齊人之福,卻不知他父親苦命,南安王府家事紛亂,根由乃是他的祖父。老南安王取妻之前,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妹,私下裏互許了終身,事情鬧出來的時候,當時的南安太妃許了那位如今的姚太側妃進門,條件便是姚氏飲下紅花,此生不得有子。那姚氏怕是後悔了,隻是行到那一步已退無可退,老南安王早逝怕也是抑鬱而亡,卻是真心掛念姚氏,行將就木時不忘將姚氏外甥女聘入府中為霍思側妃,南安太妃自然不會讓姚氏占了頭籌,同時聘了柳氏女入府為側妃。兩位側妃誕下的兒子分別養在太妃和太側妃身前,每日裏兩廂爭鬥的熱鬧,隻需借勢時擾他一迴,很顯得他這正經嫡孫好不寂寥。而他的母親除卻掌家教女,隻需管好後院兩位妾室及其子就好。後院爭鬥竟沒正經嫡妻嫡子什麽事兒,倒也是異事。不過,這樣的清淨怕也是不多了。男兒年長總是要步出這家門,不可能總是做後宅女子角力的棋子。而後,這弈棋者與棋子的角色怕是就將對調。
對此,他倒是期待得很!且待他嫁了妹妹,來好好教他們道理:身份家世等等借口不過掩飾嫉妒的借口,這世上不如意者十之*,怨懟憤恨若是成了行事驅動之力,這人便也就是世間一行屍走肉而已。
霍青出浴更衣整好儀容,往鄰院攜霍妍同去太妃院落。
看著嬌俏恬靜的女孩兒,霍青心下直道幸甚:幸好有早先胤礽那場門不當戶不對的婚事警示,他早早惦念起自家妹妹的婚姻,已說服霍思在外放話兒女婚事總得他這南安王點頭才算,否則依著他們母親耳根軟的性情,他的寶貝妹妹不知就被哪家公侯人家騙去了!他們母親明明十分聰慧,為何常做那犯傻的事兒!所謂的四大家族中的王家算個什麽玩意兒,竟不教女兒識字,還沾沾自喜,這等人家交他作甚?那史家雖好些,又是沾親帶故,可是那家兒郎太蠢,竟是一門心思的擅什麽就學什麽,史家老大也可憐,有兩個弟弟在身邊虎視眈眈,就是將來承了爵隻怕也寢食難安!
霍青忿忿的將南安王妃平日來往親密的人家指摘一番,直到撿了換過藍色衣衫在岔路上等著的霍書安,曉得前途不知多少圈套陷阱等著,定下心神站在最前與一路上所遇諸人寒暄周旋,直到踏入太妃居所霞苑。
霞苑中南安太妃坐在上首正中,太側妃坐在她右手偏座,其下首正座上南安王妃並二側妃、二貴妾依次而坐。一眾婦人正笑言明日行程,有侍婢入內報說世子郡主及幾位公子前來問安,兩位側妃及貴妾起身相迎。
身著絳紫袍衫、頭上隻一繡了金色暗紋的黑綢巾半束了發的少年行在最前,其身後是一身粉藕色襖裙的聘婷少女,明明這二人裝扮極簡,卻似金童玉女將二人身後精心選配了衣衫發飾的六人壓製得仿佛月下之星。
南安太妃倒是不及糾結她調教的孫兒被比了下去,眼神從霍妍踏入門來就沒挪開,霍妍幼時曾在她身邊養過很長一段日子,祖孫二人親密非常,隻是經去年禮佛還願一事,太妃自覺灰心:她寵了人這麽些年,人家心裏卻是更在意自個兒骨血親人,到底是養不熟。如此,太妃對一直在她身邊霍書宇更是喜歡,倒也生出過讓柳側妃生個女孩兒來,不過也隻是一想,畢竟當初霍思曾與她明言:庶子將來必將分府出去自討生活,女兒家不論何時都隻有娘家可倚仗,他不願家中女兒因些利權被糟踐,故此他的女兒是能是嫡女。
南安太妃曉得她兒子是言出必行的性子,便也隻是想一想,如今一年過去,她也是想孫女的,當初道說禮佛還願就要有還願的樣子,免了人的請安,不過一時怒言,現下看堂前盈盈下拜的女孩兒,儀態風流自成,聲清亮,語直爽,容色端莊,墨瞳沉靜,遵世家閨閣之禮,又不墜將門之後的威風……太妃神色複雜的看了霍青一眼:她這孫子著實成長的有些可怕,她怕是錯了,這人隨意模樣不過表象,骨子裏和她兒子一樣,都是狼!
正被人評說的霍青見南安太妃徑自走神,眉頭一挑,再次問安行禮,順勢扶起被太妃迴神後疊聲喚起的霍妍。
兄妹二人與姚太側妃見過禮,又受了霍思側妃妾室的禮,霍青在左邊第二張椅上坐了,看著霍妍幾句話便將語帶哽咽的南安王妃哄笑,翩然落座在南安王妃下手,欣慰一笑,暗下決心:明日大業寺一行若是遇上了他二哥,他定要讓人應承下給他妹妹尋夫婿的差事。
榮國府中賈赦書房裏,賈赦父子三人正同榻而坐閑話瑣事。
聽著以為廟會出行準備為由躲在家中一整日的胤礽同賈赦說過他們一群公子哥兒折騰書肆之事,胤祉很想看他們這父親對他二哥動輒丟出千兩銀子的敗家勁兒是個什麽反應,若是能逼問出胤礽攬這等麻煩事上身的緣由更好——他到底是對他兄長提及此事時的語焉不詳耿耿於懷,結果隻聽賈赦道:“璉兒銀子夠麽?若是不夠,明日讓李平去公中支三千兩銀子來。既是你們要置辦個聚會之處,不若弄個書樓,仿了茶樓格局,製了散座、雅座、包間兒什麽的,免些紛擾。”
胤祉眨了眨眼,隻覺麵上做燒,忙低下頭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