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論調使得一部分人動搖了,但依舊有人不依不饒:“使天下人有田可耕固然是正事,但是不用承認紅襖軍,也可以分田分地。”
“但我們必須尊重人民的權利。”何誌也歎了口氣,其實,如果朝辯的探討深度沒有達到這一層級的話,何誌也根本不打算把剩下的話說出來。
“君有君道,臣有臣道,我們做父母官的也有應當遵循的道理,而黎民百姓當然也應該效忠侍奉。如果一方不能履行自己的責任,那麽另一方當然可以中斷關係。想當年徽欽失德,本朝吊民伐罪,難道投靠本朝的就是不忠不孝嗎?”
這時候,何誌也也得靠“政治正確”暫時壓住這些人。
高俊和何誌也一直在探討紅襖軍的意義,除去要穩定自耕農,為根據地的均田政策正名之外,也想為另一個問題造勢:人民的尊嚴和權利應不應該得到尊重?
高俊和何誌也身上那種迷之氣質在此刻又一次凸顯,甚至包括孫庭和趙汝凡這樣的根據地高層都覺的在現在這種時刻考慮這些虛無縹緲的問題未免也太過迂腐,然而何誌也卻一本正經地要求大家討論這個問題。
這讓所有的人都感到很不自在;上下之分自有道理,如果普通人覺得難以忍受就可以抵抗的話,以後還不是暴民四起?
對於這個問題,何誌也反複耐心的解釋,總算是說服了其中一部分人,承認每個人都有其應有的尊嚴,如果遭遇侵犯的話,也有保衛自己的權利。
“小杖受,大杖走。聖人都知道麵對不合理的折磨不能夠逆來順受,如果普通人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是有資格跟我們講理的。”
雙方都做了妥協,何誌也也不再堅決要求承認紅襖軍的意義,而大部分參會人員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普通人比他們想象的要重要一些,承認民眾的基本權利,對於根據地的政治是有意義的。
這次大朝辯持續了整整兩天,在何誌也的授意下,一批出身較低的根據地幹部大舉發言,強調根據地裏麵普通人對這個政權的意義,主張開明政治,擴大基礎,放開言論,允許民眾參與基層自治,保護大小商人的財產,平均地權,製止鄉間的暴力和私刑。
這也是高俊和何誌也的既定政策,在眼下也是兩個人能想到的極少數能盡快緩和矛盾的策略。
還有很多人不服,但他們也要忌憚太平軍的刀槍,這兩天邸報上完全換了口吻,把紅襖軍的鬥爭史與太平軍田政策聯係起來,營造出一種氛圍:承認紅襖軍鬥爭的合理性,才能承認太平軍均田的合理性。
根據地內原有的風向為之一變。
這一切都不重要了,當朋友斌率領主力人馬進入齊州的時候,看到的是張燈結彩的歡迎。
根據地的孩子們為忠義軍領袖獻上了他們的禮物,彭義斌看著眼前這一張張小小的笑臉,居然一下子變得有些羞澀。
“高郎君,這就是你治下根據地的孩子嗎?”
“是啊,這些孩子,有希望的孩子,是我們的後代,我們應該讓他們幸福。”高俊、何誌也和彭義斌三個人站在齊州的城頭上,接受民眾的敬意。
在兩天後,忠義軍全麵渡過北清河,這使得已經籌備完畢,開始進攻高俊的木華黎大為吃驚,不得不抽調兵力轉頭來對付彭義斌。
但是高俊則派出部分精銳軍馬死死咬住木華黎,趁著這個機會,彭義斌穩固地占據了大名府,並且將戰火燃燒到了整個河北平原。
本來,整個河北的敵我力量就處於脆弱的平衡之中,彭義斌這七萬人給天平上砸下一個極為沉重的砝碼,這已經不是誰上誰下的問題了,整個天平都被砸翻了。
100名忠義軍軍兵經過這裏,就可以驅逐這裏上千人的蒙軍力量,收編上萬名起義軍!
僅僅七天的功夫,彭義斌的人馬就從7萬增加到了11萬!
木華黎終於意識到情形不妙,不得不放棄進攻山東的計劃,將主力調迴河北,開始和彭義斌等人交戰,而在太行山中的武仙也趁機東出,屢屢襲擾真定府一帶。
也就是幾天的功夫,根據地成功轉危為安,又過了幾天,全麵收割工作正式開始。
何誌也天天泡在辦公室裏麵,成立了全根據地收割的總指揮部,並且根據遠近開始調配糧食歸屬,供應軍事需要。
警戒程度比較低的軍隊也開始放農忙假,民兵們更是集體迴家收糧食去。
整個根據地一下子重迴祥和,也就是這幾天的功夫,潘正的信使又到了。
根據潘正和高俊之間的約定,兩個人每月通信一次,由三個人組成一個送信分隊,絕對不經由官方的驛道,而是一路投奔野村野店。好在河南畢竟是富庶繁華之地,不至於讓信使們風餐露宿。
高俊展開信件略微一讀,不禁露出微笑。
就在高俊全力備戰的時候,潘政在陝西迎來了劈頭一戰:西夏嵬名令公與南宋蜀帥安丙兩個人夾擊金朝陝西,發起了強大的攻勢。這一戰,宋軍和夏軍的兵力要遠比金軍高出許多。
但是雙方的目的卻不太一致,因此不能集中兵力,宋軍猛攻秦州,而夏軍圍攻鞏州,短時間內兩座城池都暫不能破。
而潘正率領軍馬抵達京兆府之後,立刻與其他軍軍各部隊投入到了解圍的戰鬥當中。
金戈錚錚,戰鼓咚咚,在關中平原的沃野上,在隴山餘脈的溝壑之間,潘正率軍一馬當先,勇敢的太平軍步兵直接在正麵摧垮了南宋步兵,安丙潰不成軍。而西夏人在得知消息之後,直接選擇了賣隊友,狼狽不堪的逃迴其境內。僧虔和其他金軍部隊裏的騎兵一路追擊至蘭州,斬獲無算。
潘正首戰告捷,立刻率軍繼續前進,他們即將開赴臨洮。
信使還帶來了許多東西,都是從京兆和開封買來的根據地的需品。他們在開封拜會了李朱羅,而後者也讓他們帶來了給高俊的禮物,其中有不少是珍貴的藥品。
但是在這紛紛落落的物件當中,高俊的目光卻落到了幾片奇特的片狀石片上。
“這是什麽東西?”高俊劈手抓來。
“這東西叫龍骨,最近兩年才被人發現的,說是磨成粉入藥,能夠延年益壽,河南這邊早幾年就有賣這種東西的了。”
看著龍骨上鐫刻的笨拙符號,高俊的手顫抖起來:“快,準備特別經費!”
“但我們必須尊重人民的權利。”何誌也歎了口氣,其實,如果朝辯的探討深度沒有達到這一層級的話,何誌也根本不打算把剩下的話說出來。
“君有君道,臣有臣道,我們做父母官的也有應當遵循的道理,而黎民百姓當然也應該效忠侍奉。如果一方不能履行自己的責任,那麽另一方當然可以中斷關係。想當年徽欽失德,本朝吊民伐罪,難道投靠本朝的就是不忠不孝嗎?”
這時候,何誌也也得靠“政治正確”暫時壓住這些人。
高俊和何誌也一直在探討紅襖軍的意義,除去要穩定自耕農,為根據地的均田政策正名之外,也想為另一個問題造勢:人民的尊嚴和權利應不應該得到尊重?
高俊和何誌也身上那種迷之氣質在此刻又一次凸顯,甚至包括孫庭和趙汝凡這樣的根據地高層都覺的在現在這種時刻考慮這些虛無縹緲的問題未免也太過迂腐,然而何誌也卻一本正經地要求大家討論這個問題。
這讓所有的人都感到很不自在;上下之分自有道理,如果普通人覺得難以忍受就可以抵抗的話,以後還不是暴民四起?
對於這個問題,何誌也反複耐心的解釋,總算是說服了其中一部分人,承認每個人都有其應有的尊嚴,如果遭遇侵犯的話,也有保衛自己的權利。
“小杖受,大杖走。聖人都知道麵對不合理的折磨不能夠逆來順受,如果普通人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是有資格跟我們講理的。”
雙方都做了妥協,何誌也也不再堅決要求承認紅襖軍的意義,而大部分參會人員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普通人比他們想象的要重要一些,承認民眾的基本權利,對於根據地的政治是有意義的。
這次大朝辯持續了整整兩天,在何誌也的授意下,一批出身較低的根據地幹部大舉發言,強調根據地裏麵普通人對這個政權的意義,主張開明政治,擴大基礎,放開言論,允許民眾參與基層自治,保護大小商人的財產,平均地權,製止鄉間的暴力和私刑。
這也是高俊和何誌也的既定政策,在眼下也是兩個人能想到的極少數能盡快緩和矛盾的策略。
還有很多人不服,但他們也要忌憚太平軍的刀槍,這兩天邸報上完全換了口吻,把紅襖軍的鬥爭史與太平軍田政策聯係起來,營造出一種氛圍:承認紅襖軍鬥爭的合理性,才能承認太平軍均田的合理性。
根據地內原有的風向為之一變。
這一切都不重要了,當朋友斌率領主力人馬進入齊州的時候,看到的是張燈結彩的歡迎。
根據地的孩子們為忠義軍領袖獻上了他們的禮物,彭義斌看著眼前這一張張小小的笑臉,居然一下子變得有些羞澀。
“高郎君,這就是你治下根據地的孩子嗎?”
“是啊,這些孩子,有希望的孩子,是我們的後代,我們應該讓他們幸福。”高俊、何誌也和彭義斌三個人站在齊州的城頭上,接受民眾的敬意。
在兩天後,忠義軍全麵渡過北清河,這使得已經籌備完畢,開始進攻高俊的木華黎大為吃驚,不得不抽調兵力轉頭來對付彭義斌。
但是高俊則派出部分精銳軍馬死死咬住木華黎,趁著這個機會,彭義斌穩固地占據了大名府,並且將戰火燃燒到了整個河北平原。
本來,整個河北的敵我力量就處於脆弱的平衡之中,彭義斌這七萬人給天平上砸下一個極為沉重的砝碼,這已經不是誰上誰下的問題了,整個天平都被砸翻了。
100名忠義軍軍兵經過這裏,就可以驅逐這裏上千人的蒙軍力量,收編上萬名起義軍!
僅僅七天的功夫,彭義斌的人馬就從7萬增加到了11萬!
木華黎終於意識到情形不妙,不得不放棄進攻山東的計劃,將主力調迴河北,開始和彭義斌等人交戰,而在太行山中的武仙也趁機東出,屢屢襲擾真定府一帶。
也就是幾天的功夫,根據地成功轉危為安,又過了幾天,全麵收割工作正式開始。
何誌也天天泡在辦公室裏麵,成立了全根據地收割的總指揮部,並且根據遠近開始調配糧食歸屬,供應軍事需要。
警戒程度比較低的軍隊也開始放農忙假,民兵們更是集體迴家收糧食去。
整個根據地一下子重迴祥和,也就是這幾天的功夫,潘正的信使又到了。
根據潘正和高俊之間的約定,兩個人每月通信一次,由三個人組成一個送信分隊,絕對不經由官方的驛道,而是一路投奔野村野店。好在河南畢竟是富庶繁華之地,不至於讓信使們風餐露宿。
高俊展開信件略微一讀,不禁露出微笑。
就在高俊全力備戰的時候,潘政在陝西迎來了劈頭一戰:西夏嵬名令公與南宋蜀帥安丙兩個人夾擊金朝陝西,發起了強大的攻勢。這一戰,宋軍和夏軍的兵力要遠比金軍高出許多。
但是雙方的目的卻不太一致,因此不能集中兵力,宋軍猛攻秦州,而夏軍圍攻鞏州,短時間內兩座城池都暫不能破。
而潘正率領軍馬抵達京兆府之後,立刻與其他軍軍各部隊投入到了解圍的戰鬥當中。
金戈錚錚,戰鼓咚咚,在關中平原的沃野上,在隴山餘脈的溝壑之間,潘正率軍一馬當先,勇敢的太平軍步兵直接在正麵摧垮了南宋步兵,安丙潰不成軍。而西夏人在得知消息之後,直接選擇了賣隊友,狼狽不堪的逃迴其境內。僧虔和其他金軍部隊裏的騎兵一路追擊至蘭州,斬獲無算。
潘正首戰告捷,立刻率軍繼續前進,他們即將開赴臨洮。
信使還帶來了許多東西,都是從京兆和開封買來的根據地的需品。他們在開封拜會了李朱羅,而後者也讓他們帶來了給高俊的禮物,其中有不少是珍貴的藥品。
但是在這紛紛落落的物件當中,高俊的目光卻落到了幾片奇特的片狀石片上。
“這是什麽東西?”高俊劈手抓來。
“這東西叫龍骨,最近兩年才被人發現的,說是磨成粉入藥,能夠延年益壽,河南這邊早幾年就有賣這種東西的了。”
看著龍骨上鐫刻的笨拙符號,高俊的手顫抖起來:“快,準備特別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