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厘金等,要求保護工商業,發展新式農業。


    軍事上,停弓刀石武試,裁綠營,放旗兵,廣設武備學堂,廣購西方新式武器,


    大練海陸新軍以強中國。


    文化教育上,廢人股試貼楷法取士,辦學校,譯新書,培養新人才。


    此外,康有為編纂了一批列國變政考,介紹各國變法情況,總結歷史經驗,以


    供光緒帝在維新變法中參考。


    康有為還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力圖將自己提出的變法主張,變成一場全民運動。


    創辦《萬國公報》。1895年8月17日,康有為就創辦了近代中國第一份維新報刊


    ——《萬國公報》,雙日刊,由扇門大弟子梁啓超等人任編輯。該報主要宣傳學習


    西方興辦鐵路、礦務、郵政、鑄銀、學校、報館、練兵、勸工、通商、務農等使國


    家富強的變法措施,著重闡發康有為的變法思想。該報屬免費贈送,每期三千份。


    開始時,由康有為獨自負擔辦報費用,有時他不得不靠典當衣服來維持報紙的發行。


    後來該報得到一些官僚的資助。這份報紙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報開兩目,輿論


    漸明,初則駭之,繼則漸知新法之益。”後報名改《中外紀聞》。


    組織強學會。辦報同時,康有為感到需要建立一個組織來推進變法。故經過數


    月的醞釀,並爭取到翁同龢等人的支持,決定在京師建立強學會。1895年9月,強學


    會在北京成立。康有為撰寫《強學會序》,闡明成立強學會的宗旨:變法圖強,挽


    救國家危亡。“普魯士有強國之會,遂報法仇;日本有尊攘之徒,用成維新。蓋學


    以講求而成,人才以摩厲而出。合眾人之才力,則圖書易庀;合眾人之心思,則聞


    見易通。”據梁啓超介紹,此會所辦之事有五;一譯東西文書籍,二刊布新報,三


    開大圖書館,四設博物儀器院,五建立政治學校。


    成立保國會。強學會從成立到解散,不過四、五個月時間,為了適應維新變法


    的需要,康有為決心“續強學會之舊”,建立新的組織。1898年春,康有為聯絡


    各省旅京官紳及應試公車,在粵東新館成立保國會。康有為撰寫《保國會序》和


    《保國會章程》。“本會以國地日割,國權日削,國民日困,思維持振救之,故開


    斯會,以冀保全,名為保國會。”該會宗旨是保國、保種、保教——“保國家之政


    權土地”,“保人民種類之自立”,“保聖(孔)教之不失”。保國會是戊戌維新


    運動中規模最大,宗旨最富有愛國性,影響最深遠的一個全國性政治組織。它存在


    的時間盡管也不長,但它所播下的愛國種子卻不顧一切地成長起來了。“各省誌士


    紛紛繼起,自是風氣益大開,士心益加振厲,不可抑遏矣。”(梁啓超語)


    當以西太後為首的保守勢力要扼殺維新變法運動時,康有為置自己安危於不顧,


    拚死挽救這場運動。1898年9月上旬,京師盛傳將有宮闈之變。康有為上奏光緒帝,


    請仿照日本設立參謀本部,“選天下虎黑之士,不二心之臣於左右,上親援甲冑而


    統之。”9月16日晚,康有為曾同畢永年談發動政變,以拯救變法運動的設想。鑑於


    變法失敗已成定局,缺乏實力的光緒帝特於9月19日發布諭旨,催康有為離京前往上


    海督辦官報,不得遷延觀望。同時,又讓林旭帶出密詣給康有為,“朕今命汝督辦


    官報,實有不得已之苦衷,非楷墨所能罄也。汝可迅速出外,不可遲延。汝一片忠


    愛熱腸,朕所深悉。其愛惜身體,善自調攝,將來更效馳驅,共建大業,朕有厚望


    焉。特諭。”(《賓退隨筆》)康有為接到密詔後,“跪誦痛器激昂”,馬上找來


    譚嗣同、梁啓超等人,共同經劃救上之策,哭並且決定由譚嗣同遊說袁世凱出兵勤


    王。當得知袁不能舉兵挾上清君側時,康有為又想利用大刀王五和湖南會黨發難。


    隨即他又去拜訪李提摩太,求見伊藤博文,希望通過列強來阻止西太後廢立光緒帝,


    扼殺維新變法,但是都沒有成功。無奈,康有為隻好於9月20日淩晨出京,前往塘沽


    乘船逃走。21日,京師發生政變,光緒帝被囚禁,六君子遇難,西太後下令通輯康


    有為。康有為歷盡艱辛,先逃往香港,後又流亡日本,終於逃出了清廷的追捕。


    在日本,康有為與梁啓超等人一起,繼續從事營救光緒帝,拯救維新事業的活


    動。當時,革命黨領袖孫中山、陳少白等人也在日本,並且打算同康、梁合作,共


    同推翻滿清。但康有為自認為受過光緒“衣帶密詔”,地位畢竟與孫中山等人不同,


    加之在政治觀點上也存在極大差異。康有為認為,隻要推翻後黨,救出光緒,中國


    就有希望,故他對陳少白明確表示,他不反對滿清。“今上聖明,必有復辟之一日,


    餘受恩深重,無論如何不能忘記。惟有鞠躬盡瘁,力謀起兵勤王,脫其禁錮瀛台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