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是之碎且亂也。荀止於是乎?孔子其聖而不神矣。既乃離經之繁而求之史,凡


    數千年國家風俗治亂之故,若者與孔教相因而進退者,得之於戰國、秦、漢之間,


    東漢為美矣,以為未足盡孔子之道也。既乃去古學之偽,而求之今文學,凡齊魯韓


    之《詩》,歐陽、大小夏侯之《書》,孟、焦、京之《易》,大小戴之《禮》,公


    羊、穀梁之《春秋》,而得《易》之陰陽之變,《春秋》三世之義”(《禮運注敘》)。


    1890年初春,康有為在廣州會見了今文經學家廖平,受到很大啟發,覺得今文


    經學的“三統說”和“三世說”,就是可以通經致用“微言大義”。康有為認為,


    陸、王心學雖“直捷明達,活潑,有用”,但不及今文經學“靈活”;佛教哲學雖


    講“慈悲普渡”,但“與其布施於將來,不如布施於現在”(《康有為傳》)。於


    是在廖平的啟發引導下,康有為徹底完成了由古文經學到今文經學的轉變,並且很


    快完成了著名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製考》,從而正式奠定了他維新變法運


    動的理論體係。


    二、投身變法 報國圖強


    對世界的認識明確了,出於拯救中國的歷史責任感,康有為猶如一名衝鋒陷陣


    的戰士,義無反顧地向窮途末路的封建勢力發起了進攻。他創辦學堂,傳播變法圖


    強思想,為維新運動培養幹部骨幹;他多次冒死上疏光緒,唿籲治定國是,立即變


    法,其吶喊之烈,震耳發聵;他積極為推行變法而奔走,辦報紙、組學會,為了變


    法維新事業,不惜流亡國外16年……


    創辦“萬木草堂”


    康有為非常重視教育事業,他把開辦學堂,培養人才,作為進行維新運動、拯


    救中國的重要手段。他感到,在一個民智未開,人才奇缺的國家,要從事維新變法,


    改造社會是不可能的。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都必然要伴隨一場大的文化教育運


    動,思想解放運動。故康有為認為:“欲任天下之事,開中國之新世界,莫亟於教


    育。”(《南海康先生傳》)


    1890年春,康有為舉家遷往廣州,居住在祖傳老屋“雲衢書屋”,開始了傳道


    授業的生活。


    康有為辦學的招生辦法很特別,他不舉行一般的人學考試,而是舉行“麵試”。


    考生無論年齡大小、學力高低,隻要能通過康有為的“麵試”就可以人學。“麵試”


    時,康有為同應試者進行嚴肅認真的談話。通常是康有為主動向應試者介紹自己的


    政治學術思想,猛烈抨擊漢學、宋學和八股訓詁詞章,指責教育界的積弊,宣傳孔


    子改製等一套新說。凡能接受他這驚世駭俗之論的,即予錄取。正是通過這種獨特


    的“入學考試”,在康有為周圍就聚集了一大批有思想,忠於他學說和事業的門生。


    康有為的開門弟子是陳千秋。陳千秋當時就讀於廣州五大書院之首的學海堂的


    高材生,是一名頗有愛國熱情的青年。他十分仰慕康有為敢於冒死上書皇帝,請求


    變法的大無畏精神,故特登門求教。很快,陳千秋就被康有為的思想和博學所征眼。


    於是他退出學海堂,正式科拜康有為做自己的老師。


    經陳千秋的介紹,梁啓超成了康有為的第二名學生。當時梁啓超的身份比康有


    為高,與生活坎坷的康有為相比,梁啓超真可謂是春風得意。8歲學詩文,12歲補博


    士弟子員,成為少年秀才,17歲中舉。但他在聽了康有為的獨到見解後,毅然決定


    放棄舉人之尊,拜倒在一個前生的腳下受業。也許正因為梁啓超有如此務實的膽魄,


    才使他在歷史上成了與康有為齊名的偉人。梁啓超記下了他與康有為第一次見麵的


    情形:“時餘以少年科第,且於時流所推重之訓詁詞章學,頗有所知,輒沾沾自喜。


    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獅子吼,取其所挾持之數百年無用舊學,更端駁詰,悉舉而


    推陷廓清之。自辰人見,及戌始退,冷水澆背,當頭一棒,一旦盡失其故壘,惘惘


    然不知所從事,且驚且喜,且怨且文,且疑且懼,與通市聯床,竟夕不能寐。明日


    再謁,請為學方針,先生乃教以陸王心學,而並及史學西學之梗概,自是決然捨去


    舊學。自退出學海堂,而間日請業南海之門,生平知有學,自茲始。”(《三十自


    述》)


    隨後,不少有誌青年如徐勤等聞風而至,學生人數驟增至20餘人,雲衢書屋顯


    然無法容納了。1891年春,康有為便將學堂遷入長興裏邱氏書屋(今廣州中山4路長


    興裏3號)這是一座前後三進的大院,大廳寬敞明亮,是個理想的辦學講課之地。長


    興學會,這個培養維新變法人才的第一個搖籃就這樣誕生了。在這裏,年方34歲的


    康有為“與諸子日夕講業,大發求仁之義,而講中外之故,救中國之法”(年譜)。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