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朱熹看來,道是第一性的,是物得以生成的根據、本原;道在器先,道本器


    末,道決定器。這種唯心主義的道器論在宋明理學中占居統治地位達數百年之久,


    從無異辭。對此,王夫之進行了全麵而深刻的批判,廓清迷霧,就道與器之間的關


    係作出了唯物主義的總結。他在《周易外傳》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


    謂之器,統之乎一形”,道和器乃是統一在“一形”之中的;“上下者,初無定界,


    從乎所擬議而施之謂也”,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間也不存在一個凝固不變的分界,它


    們之間的區別本來並且始終都是相對的,是人們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時因角度不同


    “從乎擬議而施”的,因此,“上下無殊畛,而道、器無易體,明矣。”(卷5《係


    辭上》)王夫之還進一步指出:“天下唯器而已。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謂道


    之器也”,由此推導出必然的結論:“無其器,則無其道”(同上)。器是體,道


    是用,器為本,道為末;規律是從屬於事物的,卻不能說事物是“規律的”事物,


    “洪荒無揖讓之道,唐虞無吊伐之道,……未有弓矢而無射道,未有車馬而無禦道”,


    在證明“無其器則無其道”,“據器而道存,離器而道毀”(卷2),因此,“君子


    之道,盡夫器而已”(卷5)。這就是說,充塞天下的隻有具體事物(器)、規律


    (道)就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離開具體事物,也就無所謂“道”了;隻要“盡夫


    器”,把具體事物認識研究透徹,“則道在其中”,就可以掌握規律。通過以上論


    述,王夫之大致理清了道和器之間的關係:天下唯器,器體道用,道不離器,道在


    器中。他的這一認識遠遠高於前輩及同時學者,代表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最


    高水平。


    王夫之所建立的哲學體係中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他在一定的程度上做到了將


    樸素唯物主義與樸素辯證法相結合,從而將中國古代自老子以來的辯證法思想發展


    到一個新的高峰。比如,他認為物質是不生不滅的,“未嚐成,亦不可毀”(《正


    蒙注·太和篇》,下引同),一車薪之火,一烈已盡,而為焰、為煙、為燼,木者


    仍歸木,水者仍歸水,土者仍歸土,特希微而人不見爾”;所以,對於物質,隻能


    “曰往來,曰屈伸,曰聚散,曰幽明,而不曰生滅”,“器”(物質)無所謂生,


    也無所謂滅,有的隻是其存在形態的不同,即往來、屈伸、聚散、幽明等等變化;


    “生滅者,釋氏之陋說也”,佛家的這種說法是講不通的、難以服人的,如果有滅,


    滅到哪裏去了?“太極渾淪之內,何處為其翕受消歸之府”?有生,那麽“太虛之


    內亦何從得此無盡之儲,以終古趨於滅而不匱耶?”王夫之還認為,一切事物都是


    運動變化、生生不已的。他說:“動為造化之權輿”(《正蒙注·大易篇》,下引


    同),運動為事物之始,“不動則不生,由屈而伸,動之機為生之始”;而且,這


    種運動是絕對的,“夫天之生物,其化不息”(《尚書引義·大甲》),“若欲求


    其不動者以為泰,是終古而無一日也”(同上書《益稷》),靜止則是相對的,而


    且,動與靜對立統一,動靜互涵,“靜以居動,則動者不離乎靜,動以動其靜,則


    靜者亦動而靈”(《正蒙注·大易篇》),“方動即靜,方靜旋動;靜即合動,動


    不舍靜”(《思問錄外篇》)。所以,王夫之認為運動不外乎“動動”和“靜動”


    兩種形態,靜是“靜動”而非“不動”:“止而行之,動動也;行而止之,靜亦動


    也,一也”(《正蒙注·太和篇》),由是而作出結論:“動靜皆動”。可以毫不


    誇張地說,王夫之的有關論述及結論是中國古代動靜觀的最高理論思維成果。在王


    夫之的哲學體係中,宇宙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他說:“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風雷


    非昨日之風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思問錄外篇》),修正了


    張載的“日月之形,萬古不變”的說法;並且認為這種發展是“新故相推,日生不


    滯”(《尚書引義·太甲》),是“榮枯相代而彌見其新”(《正蒙注·大易篇》),


    從而得出變化日新、“世益降,物益備”的發展觀;並且由此引申,如果不順應這


    一發展規律,“守其故物而不能自新,雖其未消,亦槁而死”(《思問錄外篇》),


    這其實也是對明末腐敗政治的沉痛總結。


    在哲學領域,王夫之還有許多觀點都是富於創見的。他的《相宗絡索》從唯識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