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才算最終了結。初冬,炎武由保定抵平原(今屬山東),(木聖)幼弟潘耒(字
次耕)前來謁見,正式拜門受業。(木聖)章被難後,潘來居淮安王略家中讀書,並
與王略之女成婚。這年六月,嶽父和妻子相繼去世,潘耒遂北上往投炎武。
歲月的流逝,沒有使炎武忘卻家國之恨;境遇的坎坷,也沒有使炎武的耿耿孤
忠有所銷蝕。康熙十年(1671),炎武再遊京師,住在外甥徐幹學(字原一,號健
庵,崑山人,曾任內閣學士、刑部尚書)家中。當時,清廷議修《明史》,翰林院
掌院學士熊賜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後來曾任武英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為此
設宴款待炎武。席間,熊邀請炎武參與撰述,炎武斷然拒絕,說:“果有此舉,不
為介推之逃,則為屈原之死矣!”(《蔣山傭殘稿·記與孝感熊先生語》)賜履與
出席作陪的徐幹學相顧愕然。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為纂修《明史》,“特開
博學鴻詞科,征舉海內名儒”(《年譜》),一時知名之士赴召者所在多有。翰林
院掌院學士葉方苞(宇於吉,崑山人,方恆胞弟)和經筵講官韓囗(字元少,江蘇
吳縣人)準備向朝廷推薦顧炎武,炎武堅辭,三度致書方藹,表示“耿耿此心,終
始不變”!葉、韓知炎武誌不可屈,方才作罷。後人有詩雲:“到底不曾書鶴版,
江南惟有顧圭年。”次年,葉方藹為明史館總裁,又欲招炎武入史局,炎武迴信說:
“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以身
殉之矣!”(《文集》三,《與葉訁刃庵書》)且自此以後,“遂絕跡不至都門”
(《年譜》),以表明自己不與當局合作的決心。
自康熙七年(1668)“明史案”後近十年中,炎武仍僕僕於燕趙齊豫陝晉之間,
“頻年足跡所至,無三月之淹”(《文集》六,《與潘次耕》)。由於年過六旬,
尚無子嗣(38歲時得一子,名貽穀,3歲即夭折),因而江南親友商議,以族侄衍生
過繼炎武為子。康熙十六年(1677),衍生在其師李雲囗陪同下由江南赴山東德州,
與炎武“行父子相見之禮”。時年衍生12歲,炎武則六十有五。這年十一月,炎武
往遊西嶽華山,居友人王山史(名弘撰,字無異,陝西華陰人,與炎武訂交於康熙
初)家。炎武認為“此中山水絕佳”,於是有卜居華下、以年餘年的想法,山史進
為之構築屋舍。康熙十八年(1679),炎武攜衍生遷入新居。康熙二十年(1681)
八月,炎武由華陰至曲沃,不幸染病,嘔瀉不止,經醫生療治,數日後病勢稍減;
然而,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四日,病又復發,竟日夜嘔瀉,初九日淩晨,
炎武溘然長逝。衍生當時年僅17,又從未經歷過這種大事,全仗居停主人韓宣(字
句公,曲沃人)及炎武生前友好一力操持治喪;兩個月後,炎武堂弟顧囗(字大雲)
由江南趕赴曲沃,與衍生一道扶樞南返,歸葬於崑山祖塋。
自順治十四年(1657)“掉首故鄉”,20多年來,炎武“身負沉痛,思大揭其
親之誌於天下”(《神道表》引炎武友人王良語),東西南北,慘澹經營,“九州
歷其七,五嶽登其四”(《文集》六,《與戴耘野》),至死不忘恢復明室。晚年
定居華陰,亦有極深的用意。他在《與三侄書》中說:“華陰綰轂關、河之口,雖
足不出戶,而能見天下之人、聞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險,不過十裏之遙;
若誌在四方,則一出關門,亦有建瓴之便。”(《文集》四)在《與李星來書》中
也說此地“三十年來,在在築堡,一縣之境,多至千餘。人自為守,敵難追攻。此
他省所無,即天下有變,而秦獨完矣”(《文集》三)。其置田墾荒,也是為了同
一目的。全祖望《神道表》說:“先生既負用世之略,不得一選,而所至每試之墾
田度地,累致千金”;“先生置田五十畝於華下,供朝夕,而東西(按即“章丘長
白山下”和“雁門之北”兩地)開墾所人,別貯之以備有事”,至於炎武自己的日
常用度則相當儉省,一年所費“約一百二三十金”(《殘稿》三,《與原一公肅兩
甥》),曾“餌沙苑、蒺藜而甘之,曰:‘啖此久,不肉不茗可也。’”(《神道
表》)
由於種種緣故,炎武的圖謀付諸實踐的希望愈來愈小,“奔走流離,老而無子,
其幽隱莫發,數十年靡訴之衷曾不得快然一吐”(《神道表》),內心深處之悲憤
哀痛自不待言,但他從不因此而頹唐或者怨天尤人,其“耿耿未下”之心終始如一。
一生當中,他多次哭弔孝陵、十三陵、思陵;以抒故國遺民之情,多次以死堅拒清
</br>
次耕)前來謁見,正式拜門受業。(木聖)章被難後,潘來居淮安王略家中讀書,並
與王略之女成婚。這年六月,嶽父和妻子相繼去世,潘耒遂北上往投炎武。
歲月的流逝,沒有使炎武忘卻家國之恨;境遇的坎坷,也沒有使炎武的耿耿孤
忠有所銷蝕。康熙十年(1671),炎武再遊京師,住在外甥徐幹學(字原一,號健
庵,崑山人,曾任內閣學士、刑部尚書)家中。當時,清廷議修《明史》,翰林院
掌院學士熊賜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後來曾任武英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為此
設宴款待炎武。席間,熊邀請炎武參與撰述,炎武斷然拒絕,說:“果有此舉,不
為介推之逃,則為屈原之死矣!”(《蔣山傭殘稿·記與孝感熊先生語》)賜履與
出席作陪的徐幹學相顧愕然。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為纂修《明史》,“特開
博學鴻詞科,征舉海內名儒”(《年譜》),一時知名之士赴召者所在多有。翰林
院掌院學士葉方苞(宇於吉,崑山人,方恆胞弟)和經筵講官韓囗(字元少,江蘇
吳縣人)準備向朝廷推薦顧炎武,炎武堅辭,三度致書方藹,表示“耿耿此心,終
始不變”!葉、韓知炎武誌不可屈,方才作罷。後人有詩雲:“到底不曾書鶴版,
江南惟有顧圭年。”次年,葉方藹為明史館總裁,又欲招炎武入史局,炎武迴信說:
“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以身
殉之矣!”(《文集》三,《與葉訁刃庵書》)且自此以後,“遂絕跡不至都門”
(《年譜》),以表明自己不與當局合作的決心。
自康熙七年(1668)“明史案”後近十年中,炎武仍僕僕於燕趙齊豫陝晉之間,
“頻年足跡所至,無三月之淹”(《文集》六,《與潘次耕》)。由於年過六旬,
尚無子嗣(38歲時得一子,名貽穀,3歲即夭折),因而江南親友商議,以族侄衍生
過繼炎武為子。康熙十六年(1677),衍生在其師李雲囗陪同下由江南赴山東德州,
與炎武“行父子相見之禮”。時年衍生12歲,炎武則六十有五。這年十一月,炎武
往遊西嶽華山,居友人王山史(名弘撰,字無異,陝西華陰人,與炎武訂交於康熙
初)家。炎武認為“此中山水絕佳”,於是有卜居華下、以年餘年的想法,山史進
為之構築屋舍。康熙十八年(1679),炎武攜衍生遷入新居。康熙二十年(1681)
八月,炎武由華陰至曲沃,不幸染病,嘔瀉不止,經醫生療治,數日後病勢稍減;
然而,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四日,病又復發,竟日夜嘔瀉,初九日淩晨,
炎武溘然長逝。衍生當時年僅17,又從未經歷過這種大事,全仗居停主人韓宣(字
句公,曲沃人)及炎武生前友好一力操持治喪;兩個月後,炎武堂弟顧囗(字大雲)
由江南趕赴曲沃,與衍生一道扶樞南返,歸葬於崑山祖塋。
自順治十四年(1657)“掉首故鄉”,20多年來,炎武“身負沉痛,思大揭其
親之誌於天下”(《神道表》引炎武友人王良語),東西南北,慘澹經營,“九州
歷其七,五嶽登其四”(《文集》六,《與戴耘野》),至死不忘恢復明室。晚年
定居華陰,亦有極深的用意。他在《與三侄書》中說:“華陰綰轂關、河之口,雖
足不出戶,而能見天下之人、聞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險,不過十裏之遙;
若誌在四方,則一出關門,亦有建瓴之便。”(《文集》四)在《與李星來書》中
也說此地“三十年來,在在築堡,一縣之境,多至千餘。人自為守,敵難追攻。此
他省所無,即天下有變,而秦獨完矣”(《文集》三)。其置田墾荒,也是為了同
一目的。全祖望《神道表》說:“先生既負用世之略,不得一選,而所至每試之墾
田度地,累致千金”;“先生置田五十畝於華下,供朝夕,而東西(按即“章丘長
白山下”和“雁門之北”兩地)開墾所人,別貯之以備有事”,至於炎武自己的日
常用度則相當儉省,一年所費“約一百二三十金”(《殘稿》三,《與原一公肅兩
甥》),曾“餌沙苑、蒺藜而甘之,曰:‘啖此久,不肉不茗可也。’”(《神道
表》)
由於種種緣故,炎武的圖謀付諸實踐的希望愈來愈小,“奔走流離,老而無子,
其幽隱莫發,數十年靡訴之衷曾不得快然一吐”(《神道表》),內心深處之悲憤
哀痛自不待言,但他從不因此而頹唐或者怨天尤人,其“耿耿未下”之心終始如一。
一生當中,他多次哭弔孝陵、十三陵、思陵;以抒故國遺民之情,多次以死堅拒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