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1664)四月,宗羲與呂、吳等聯袂至常熟訪錢謙益,此時錢氏已病危,自知
不久於人世,一見宗羲,便以喪事相托,並說:“唯見知吾意。歿後文字,不託他
人。”(《思舊錄》)——謙益死後,其子孫貽別求龔鼎孳(字孝升,號芝麓,合
肥人,與錢謙益、吳偉業齊名,合稱“江左三大家”)作墓銘文字,宗羲“得免於
是非”(《思舊錄》)。
康熙六年(1667)春,黃宗羲重遊紹興,自念台先生劉宗周崇禎中立證人書院、
大會講學,倏忽已歷30多年。為了紀念自盡殉國的先師,光大師門學說,宗我與同
出念台先生門下的薑希轍(號定庵)、張應鏊(號奠夫)等商議籌畫,於九月重開
證人書院講席。這次講會上,宗羲係統地歸納揭示了宗周學術的四個綱領性命題,
發前人所未發,即:“靜存之外無動察”,“意為心之所存”,“已發未發,以表
裏對待言、不以前後際言”,“太極為萬物之總名”(詳參《子劉子行狀》卷下),
若幹年後宗羲撰《明儒學案》,亦據此為綱宗。
此後數年中,黃宗羲曾多次赴紹興,與同門會講於證人書院,並著手整理編寫
一批闡述發明蕺山學術精華的著作,如《子劉子學言》、《子劉子行狀》、《證人
會語》、《聖學宗要》、《答董吳仲論學書》等等。宗羲對自己的恩師極為尊重,
經常滿懷深情地談起蕺山先生對他的教誨,宗羲學術也是上承王陽明,近宗劉蕺山。
但他反對盲從,提倡懷疑、提倡疑中求悟求信,當他的學生董元璘(字吳仲)認為
“意為心之所存》這一論斷“未為得也”(《年譜》),便寫了一篇文章,題為
《劉子質疑》,向老師請益。宗羲對學生這種鑽研精神大加肯定,說:“昔人雲:
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不疑則不悟。老兄之疑,團將以求其深信也、彼泛然而
輕信之者,非能信也,乃是不能疑也。刀(《答董吾仲論學書》)
康熙七年(1668),黃宗羲到寧波,創辦甬上證人書院。寧波在甬江邊,所以
代稱“甬”或“甬上”,宗羲好友萬泰的家就在此地。萬泰生前對“東漸三黃”的
氣節學問傾倒備至,曾多次對親友說:“今日學術文章,當以姚江黃氏為正宗。”
(李鄴嗣《果堂詩文鈔·送季野授經會稽序》)他還經常親率子弟到黃竹浦盤桓問
學。順治十四年(1657)萬泰去世,宗羲便寫信與泰長子斯年,要萬氏兄弟前來受
業,一力承擔起為故人教育後代的責任,所以,萬氏八兄弟都是黃門高弟,其中,
以斯同(字季野)、斯大(字充宗)、斯選(宇公擇)及斯年之子萬言(字貞一)
成就最著。早在康熙四年(1665),萬氏兄弟與同為黃家三代世交的董氏兄弟(允
囗、允珂、允璘、允瑋)及陳赤衷(字夔獻)等青年學子組織建立“甫上策論會”,
並至餘姚向黃宗羲求教。康熙七年春,宗羲在紹興證人書院講學之後,又應市上諸
門生之請,到寧波主持講席,建立了雨上證人書院、院址先在廣濟橋萬家,後來遷
寧波城西萬氏別墅白雲莊。
宗羲講學具有明確的宗旨。他強調明經通史,以求經世致用,認為“學問必以
六經為根抵,遊腹空談,終無撈摸”(《年譜》),而“經術所以經世,方不為迂
儒之學”(《神通碑》),又說:“學必原本於經術而後不為蹈虛,必證明於史籍
而後足以應務”(全祖望《甬上證人書院記》),所以要求“受業者必先窮經”,
“兼令讀史”(《神道碑》);在“經世致用”思想的指導下,除了經學史學外,
宗羲還講授天文、地理、數學、曆法等自然科學知識。在宗羲的教誨下,甬上弟子
都能刻苦鑽研“經學、史學以及天文、地理、六書、九章至遠西(按指西歐國家)
測量推步之學”,而且“皆卓然有以自見”(萬經《寒村七十壽序》),其中不少
人成為聞名當代的經學家、史學家、文學家。
市上證人書院的講學活動持續了8年,到康熙十四年(1675)結束,這8年是宗
羲講學最有成就而且影響最大的時期。
康熙十五至十八年(1676—1679),黃宗羲多次到海昌(今浙江海寧)講學。
其間不少地方官吏也經常前來問學,宗羲對他們說:“諸公愛民盡職,即時習之學
也。”(《年譜》)講學雖仍以《四書》《五經》等典籍作教材,但宗羲反對人雲
亦雲的附會,鼓勵學子獨立思考,他說;”各人自用得著的方是學問;尋行數墨,
以附會一先生之言,則聖經賢傳皆是糊心之具,朱子所謂‘譬之燭籠,添得一條骨
子,則障了一路光明’也。”(《年譜》)海昌高足,有查慎行、陳汗等人。
</br>
不久於人世,一見宗羲,便以喪事相托,並說:“唯見知吾意。歿後文字,不託他
人。”(《思舊錄》)——謙益死後,其子孫貽別求龔鼎孳(字孝升,號芝麓,合
肥人,與錢謙益、吳偉業齊名,合稱“江左三大家”)作墓銘文字,宗羲“得免於
是非”(《思舊錄》)。
康熙六年(1667)春,黃宗羲重遊紹興,自念台先生劉宗周崇禎中立證人書院、
大會講學,倏忽已歷30多年。為了紀念自盡殉國的先師,光大師門學說,宗我與同
出念台先生門下的薑希轍(號定庵)、張應鏊(號奠夫)等商議籌畫,於九月重開
證人書院講席。這次講會上,宗羲係統地歸納揭示了宗周學術的四個綱領性命題,
發前人所未發,即:“靜存之外無動察”,“意為心之所存”,“已發未發,以表
裏對待言、不以前後際言”,“太極為萬物之總名”(詳參《子劉子行狀》卷下),
若幹年後宗羲撰《明儒學案》,亦據此為綱宗。
此後數年中,黃宗羲曾多次赴紹興,與同門會講於證人書院,並著手整理編寫
一批闡述發明蕺山學術精華的著作,如《子劉子學言》、《子劉子行狀》、《證人
會語》、《聖學宗要》、《答董吳仲論學書》等等。宗羲對自己的恩師極為尊重,
經常滿懷深情地談起蕺山先生對他的教誨,宗羲學術也是上承王陽明,近宗劉蕺山。
但他反對盲從,提倡懷疑、提倡疑中求悟求信,當他的學生董元璘(字吳仲)認為
“意為心之所存》這一論斷“未為得也”(《年譜》),便寫了一篇文章,題為
《劉子質疑》,向老師請益。宗羲對學生這種鑽研精神大加肯定,說:“昔人雲:
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不疑則不悟。老兄之疑,團將以求其深信也、彼泛然而
輕信之者,非能信也,乃是不能疑也。刀(《答董吾仲論學書》)
康熙七年(1668),黃宗羲到寧波,創辦甬上證人書院。寧波在甬江邊,所以
代稱“甬”或“甬上”,宗羲好友萬泰的家就在此地。萬泰生前對“東漸三黃”的
氣節學問傾倒備至,曾多次對親友說:“今日學術文章,當以姚江黃氏為正宗。”
(李鄴嗣《果堂詩文鈔·送季野授經會稽序》)他還經常親率子弟到黃竹浦盤桓問
學。順治十四年(1657)萬泰去世,宗羲便寫信與泰長子斯年,要萬氏兄弟前來受
業,一力承擔起為故人教育後代的責任,所以,萬氏八兄弟都是黃門高弟,其中,
以斯同(字季野)、斯大(字充宗)、斯選(宇公擇)及斯年之子萬言(字貞一)
成就最著。早在康熙四年(1665),萬氏兄弟與同為黃家三代世交的董氏兄弟(允
囗、允珂、允璘、允瑋)及陳赤衷(字夔獻)等青年學子組織建立“甫上策論會”,
並至餘姚向黃宗羲求教。康熙七年春,宗羲在紹興證人書院講學之後,又應市上諸
門生之請,到寧波主持講席,建立了雨上證人書院、院址先在廣濟橋萬家,後來遷
寧波城西萬氏別墅白雲莊。
宗羲講學具有明確的宗旨。他強調明經通史,以求經世致用,認為“學問必以
六經為根抵,遊腹空談,終無撈摸”(《年譜》),而“經術所以經世,方不為迂
儒之學”(《神通碑》),又說:“學必原本於經術而後不為蹈虛,必證明於史籍
而後足以應務”(全祖望《甬上證人書院記》),所以要求“受業者必先窮經”,
“兼令讀史”(《神道碑》);在“經世致用”思想的指導下,除了經學史學外,
宗羲還講授天文、地理、數學、曆法等自然科學知識。在宗羲的教誨下,甬上弟子
都能刻苦鑽研“經學、史學以及天文、地理、六書、九章至遠西(按指西歐國家)
測量推步之學”,而且“皆卓然有以自見”(萬經《寒村七十壽序》),其中不少
人成為聞名當代的經學家、史學家、文學家。
市上證人書院的講學活動持續了8年,到康熙十四年(1675)結束,這8年是宗
羲講學最有成就而且影響最大的時期。
康熙十五至十八年(1676—1679),黃宗羲多次到海昌(今浙江海寧)講學。
其間不少地方官吏也經常前來問學,宗羲對他們說:“諸公愛民盡職,即時習之學
也。”(《年譜》)講學雖仍以《四書》《五經》等典籍作教材,但宗羲反對人雲
亦雲的附會,鼓勵學子獨立思考,他說;”各人自用得著的方是學問;尋行數墨,
以附會一先生之言,則聖經賢傳皆是糊心之具,朱子所謂‘譬之燭籠,添得一條骨
子,則障了一路光明’也。”(《年譜》)海昌高足,有查慎行、陳汗等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