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與天地、萬物關係極大,通過“慎獨”的功夫治心,心為天地萬物之本,


    本正則天地萬物悉正,以此為出發點,齊家則家齊,治國則國治,天下太平則易如


    反掌。這裏,體現出劉宗周思想的心學特徵。


    “誠意”與“慎獨”密切相關。如果說“慎獨”是劉宗周全部學說的宗旨,那


    麽“誠意”則是他的全部學說的根基。這裏,先要理解什麽是“意”。劉宗周說:


    意者,心之所以為心也。止言心,則心隻是徑寸虛體耳,著個意字,方見下了


    定盤針,有子午可指。[注]


    心之主宰日意,故意為心本。不是以意生心故曰本,猶身裏言心,心為身本也。


    [注]


    因此,“意”是“心”之本體,是人心中超越的價值,是“至善”,是“道心”,


    是“至善之所上”。劉宗周還特別指出,“意”是“有而未始滯於有,無而未始淪


    於無,蓋妙於有無之間而不可以有無言者”,也就是說,“意”合攝了一切價值但


    又不表現為任何具體的價值規定,具一切相而不落於任何實相。所以“意為心之所


    存,非所發”,為未發之中。


    “意”既然不是現實的活動,而隻是一種超越的潛存,那麽它就不可能是“動


    念”,而是“至靜”。劉宗周與弟子的一段對話說:


    問:“一念不起時,意在何處?”


    先生曰:“一念不起時,意恰在正當處也。念有起滅,意無起滅也。”


    又曰:“事過應寂後,意歸何處?”


    先生曰:“意淵然在中,動而未嚐動,所以靜而未嚐靜也。”[注]


    在關於“未發之中”這一點上,劉宗周揭出“意”這一個重要範疇,指出“意


    無所為善惡,但好善惡惡而已”[注],也就是說,“意”隻是善必好,惡必惡的一


    種潛在意向,不是好善惡惡的具體活動。由此出發,他對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


    人都進行了批評:


    朱子惑於禪而辟禪,故其失也支;陸子入於禪而避禪,故其失也粗;文成(即


    王陽明)似禪而非禪,故不妨用禪,其失也玄。[注]


    劉宗周所說的一意”既然如此,那麽如何“誠意”呢?他說:


    意根最微,誠體本天。本天者,至善者也。以其至善還之至微,乃見真止;定


    靜安慮,次第俱到。


    也就是說,通過“定靜安慮”的功夫,使意“以其至善還之至微”,以實現對


    超驗價值本體的還原。《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


    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意”就是要以“思誠”的人


    道踐履實現天道的本誠。劉宗周說:“誠意雲者,即思誠一點歸宿工夫也。”[注]


    正因為“誠意”是一點歸宿功夫,故正心先誠意,這是“由末以之本”,因為“誠


    以體言,正以用言”,誠意是體,正心是用。


    “誠意”的功夫就是“慎獨”。劉宗周說;


    《大學》之道,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慎獨而已矣。意也者,至善歸宿之


    地,其為物不二,故曰獨。其為物不二,而生物不測,所謂物有本末也。格物致知,


    總為誠意而設,亦總為慎獨而設也。非誠意之先,又有所謂致知之功也。故誠意者


    《大學》之專義也,前此不必在格物,後此不必在正心也。亦《大學》之了義也,


    後此無正心之功,並無修治平之功也[注]。


    這樣,誠意、慎獨與致知、正心實際上是合一的,沒有先後之分,格物致知的


    目的就是誠意。在《學言》中,劉宗周又說:


    《大學》之教隻要人知本。天下國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心,心之本在意。意


    者,至善之所止也,而工夫則從格致始。正致其知本之知,而格其物有本末之物,


    歸於止至善雲耳。格致者,誠意之功。功夫結在主意中,方為真功夫。如離卻意根


    一步,亦更無格致可言。故格致與誠意,二而一,一而二者也[注]。


    可見,格致是誠意的手段或方式(功夫),誠意則是格致的目的或歸宿。通過


    “格物致知”這樣的經驗性方式,去體認人心中的超越的至善本體——意。因此,


    格致與誠意是二而一、一而二的。


    牟宗三先生將劉宗周這種“誠意”、“慎獨”的學說概括為“以心著性”、


    “歸顯於密”[注]。的確,誠意、慎獨的內傾性極為明顯。劉宗周希望通過對內在


    超越的道德本體的探求,找到一個現實道德實踐的理論基礎,然後再向外展開,去


    尋求這種超驗本體的實現方式,達到本體與功夫的合一,由誠意而正心、修身、齊


    家、治國、平天下。


    三、誌慕古人聞道晚 學運當世問津遲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