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主要是自敘經歷,表明拜師求學、立誌做“一等”聖人的心願。王守仁一見王良


    儀表不俗,立即走下石階去迎接。進入客廳便請上坐,然後問道:“何冠?”王民


    答道:“有虞氏冠”。又問:“何眼?”王良答道;“老萊子服。”又問:“學老


    萊子乎?”答曰:“然。”再問:“將止學眼其服,未學上堂詐跌、掩麵啼哭也?”


    王良一聽,肅然起敬,於是俯首傾耳等待守仁賜教。隨即,守仁為他講論“致知格


    物”的道理,使他忽然領悟地說:“吾人之學,飾情抗節矯諸外;先生之學,精深


    極微,得之心者也。”王良當即拜守仁為師,正式行弟子之禮。他原名銀,守仁替


    他改為民,取字為汝止。王艮後來成為守仁的高足,他對陽明心學起了兩方麵的作


    用:一是使之在下層人民中得到廣泛傳播,二是使之漸失其傳統,演變成為泰州學


    派。


    王守仁在南昌講學,內容有所更新,其時已經明確提出“良知”之說。四方學


    子慕名而至者為數甚多,一些遭受貶斥的官員亦紛紛投奔陽明,拜為弟子。陳九川、


    夏良勝、萬潮、歐陽德、魏良弼、李遂、舒芬、裘衍、王艮等人,日侍講席,聆聽


    師說。但巡按禦史唐龍、督學僉事邵說,皆死守程朱舊學,與守仁多次辯難。王


    守仁說:“吾真見得良知人人所同,特學者未得啟悟,故甘隨俗習非。今苟以是心


    至,吾人為一身疑謗,拒不與言,於心忍乎?”這就表明自己與朱學和時俗公開對


    壘,勢不兩立,在學者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崇信朱學者雖多畏避,但追隨王守仁


    求學者日益增多。


    正德十六年(1521),王守仁50歲,已到了“知天命”之年。他在南昌講學,


    開始提出了“致良知”的重大學說命題。自從經歷了朱宸濠之亂和張忠、許泰之讒,


    更加相信“良知”真足以忘卻患難,超脫生死。他在這種特殊的內心體驗中,認識


    到“良知”對於統攝身心和適應災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由此進而找到了心學發展


    的新途徑——“致良知”。王守仁曾遺書鄒守益曰:“近來信得致良知三字,真聖


    門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盡,今日多事以來,隻此良知無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


    平瀾淺瀨,無不如意,雖遇顛風送浪,舵柄在手,可免沒溺之患矣。”他又對門人


    陳九川說:“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賢相傳一點滴骨血也。”還說:“某於此良


    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隻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


    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王守仁強調學者必須著實用功,加強道德修


    養,才能“致良知”。自從南都講學以來,他一直教導門人以“存天理,滅人慾”


    為本,有人問何謂“存天理,滅人慾”,則令其獨自去探求;至於“天理”為何物,


    他從未加以講論。隻是到了此時(正德十六年),他才明確指出“天理”即“良知”,


    “去人慾”即“致良知”。這表明王守仁心學已經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其思想


    體係的建立已經進入了一個日臻完善的階段。


    同年三月,武宗朱厚照一命嗚唿。四月,朱厚囗即位,是為明世宗。五月,王


    守仁藉此“新政英明”之際,召集門人雅會於廬山白鹿洞書院,共同倡明心學。其


    時,他躊躇滿誌,以為世宗即位之後,自己一定會大有作為。果真不出所料,朝廷


    於六月召王守仁入京。他即刻啟程北上,行至錢塘,因輔臣互相傾軋而受阻,隻任


    命他為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王守仁未得重用;感到大失所望,於是上疏請求


    便道歸省,朝廷準奏。九月,他迴到了浙江餘姚,“日與宗族親友宴遊,隨地指示


    良知”。但鄉中故老以舊眼光看待王守仁,對他的學說有所懷疑。而錢德洪卻深信


    王守仁的“良知”之說,乃力排眾議,帶領兩個侄子大經和應揚,以及鄭寅、俞大


    本等人,經王正心通贄請見。次日,夏淳、範引年、吳仁、柴鳳、孫應奎、諸陽、


    徐珊、管州、穀鍾秀、黃文煥、周於德、楊珂等74人及門受學。後來,錢德洪便成


    為王守仁的高足,與王畿齊名,被學者稱為“教授師”。


    十二月,明世宗錄平定宸濠之功,封王守仁為新建伯。由於權臣的嫉妒和排斥,


    “不予鐵券,歲祿亦不給”(《明史》本傳)。王守仁為明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並未能得到公正的待遇。朝廷在名義上是給予他升賞,而實際上卻對他加以罷黜。


    次年,王守仁因服父喪,不召;而後來免喪,亦不召。


    九、創姚江學派


    自從王守仁迴到餘姚以後,專意講學授徒,致力於創建姚江學派。因有其高足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