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說得到廣泛傳播,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這表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論有
了很大發展,他已由對朱學的批判轉向正式創建自己的“心學”思想體係。
八、專主“致良知”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福州三衛軍人進貴等脅迫眾兵士謀叛,王守仁奉敕
侯前往勘處。他馬不停蹄行至豐城,知縣顧亻必當即報告寧王朱宸濠舉兵造反一事。
眼看形勢緊急,王守仁當機立斷,火速返迴吉安。一方麵,他督派知府伍文定等人,
調集軍糧,組織兵力,治好器械舟揖,準備起兵討叛;另一方麵,又傳檄四方,暴
露宸濠罪惡,號召列郡發兵勤工。同時,王守仁又上疏告變,並規諫武宗說:
陛下在位一十四年,屢經變亂,民心騷動,尚爾巡遊不已,致使宗室謀動幹戈。
冀竊大寶,且今天下覬覦豈特一寧王?天下之奸雄,豈特在宗室?言念及此,凜骨
寒心!……伏望皇上痛自克責,易轍改弦,罷黜奸諛,以迴天下豪傑之心;絕跡巡
遊,以杜天下奸雄之望。定立國本,勵精求治,則太平尚有可圖,群臣不勝幸甚。
(王守仁《奏聞宸濠偽造檄榜疏》)
疏中言辭剴切,充分體現了王守仁洞察時勢的政治遠見和憂國憂君的忠貞情懷。
寧王朱宸濠素懷異誌,而今在南昌反叛起事,兵出鄱陽,下九江,直趨安慶,
窺伺留都南京。王守仁瞄準朱宸濠後方空虛之失,於六月二十二日發兵直取南昌。
朱宸濠眼看大勢不好,慌忙迴軍救援,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七月二十日,王守仁揮
師攻克南昌。二十六日,與朱宸濠接戰於鄱陽湖樵舍(在今南昌市東北),以火攻
大敗叛軍。最後生擒了朱宸濠與“其世子、郡主、將軍、儀賓及偽太師、國師、元
帥、參贊、尚書、都督、都指揮、千百戶等官”(王守仁《擒獲宸濠捷音疏》),
至二十七日完全結束戰鬥,平定了明王朝的一場內亂。
在王守仁平亂時期,明武宗朱厚照並沒有聽取他的規諫而“痛自克責”,相反
卻以平叛作為實現南巡計劃的良機,化名朱壽,自封威武大將軍,於八月二十八日
發兵數萬,南下“親征”。王守仁獻俘北上,對武宗此舉具疏諫阻,認為江西經過
戰亂,繼以旱災,實在不堪王師騷擾。但是,武宗哪裏肯聽,仍舊一意孤行。而一
些幸臣對王守仁擒獲朱宸濠的功勞十分忌恨,又擔心他揭發諸人與朱宸濠相互勾結、
狼狽為奸的罪惡行徑,於是編造流言,誣衊守仁曾與宸濠通謀,因慮事不成才迫起
兵。這幫幸臣還強令守仁在鄱陽湖地區釋放朱宸濠,以便讓武宗親與交戰,然後奏
凱擒獲,守仁堅執不從。武宗因受到幸臣張忠、許泰的挑唆,亦對王守仁極為不滿,
幸虧有提督軍務的太監張永從中調護,才使王守仁得以忍讓免禍。可是,他的弟子
冀元亨卻被張忠、許泰非法逮捕,重加炮烙毒刑,企圖逼其誣陷守仁曾與宸濠私通
謀反。冀元亨堅貞不屈,後被械繫京師詔獄,直到後來世宗即位,才得以昭雪其冤。
王守仁平亂成功,非但沒有大受封賞,卻被張忠、許泰恣意追毀,差點難以自
保。他隻好忍氣吞聲,退避九華山中,每日默坐草庵,內心極度沉悶憂傷。其後,
武宗召他返江西復命,令更上捷音。守仁行至上新河,被一幫幸臣諂阻而不得人見。
他夜半靜坐,見水波拍岸,汩汩有聲,不禁想道:“以一身蒙謗,死即死耳,如老
親何?”又對門人說:“此時若有一孔可以竊父而逃,吾亦終身長往不悔矣!”親
身經歷了寧王之亂和不幸遭受幸臣諂害,王守仁深刻體驗到“良知”的意義和作用,
從而啟發他在一年以後正式提出了“致良知”的重要哲學命題。
正德十五年(1520)三月,王守仁因奉敕巡撫江西而返迴南昌。一路上看到在
天災與戰亂之後,到處田園荒蕪,餓殍遍地,再加之王師掠擾,實在搞得民不聊生。
目睹這種社會慘狀,王守仁多次上疏請求寬恤賑濟災民,但武宗卻置若罔聞。他滿
懷忠憤,又上疏直諫曰:“……今不免租稅,不息誅求,而徒曰寬恤賑濟,是奪其
口中之食,而曰吾將療汝之飢;刳其腹腎之內,而日吾將救汝之死,凡有血氣者,
皆將不信之矣。”其言辭激烈如此,幸好武宗雖不理睬,倒還沒有治守仁之罪。
六月,王守仁前往贛州巡視,途中經過泰和時,少宰羅欽順(著名理學家)以
書問學。他認真作答,在迴書中透闢地闡述了自己的“心學”思想,特別強調了
“學貴得之心”、“天下無性外之理,無性外之物”等學術觀點,公開表明王學與
朱學的分歧和對立。
九月,王守仁又迴到南昌。不久,泰州“狂士”王民穿著古式衣服,戴著古式
帽子,手執一塊木簡,攜帶兩首詩作為進見禮物,專程前來向王守仁求教。兩詩內
</br>
了很大發展,他已由對朱學的批判轉向正式創建自己的“心學”思想體係。
八、專主“致良知”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福州三衛軍人進貴等脅迫眾兵士謀叛,王守仁奉敕
侯前往勘處。他馬不停蹄行至豐城,知縣顧亻必當即報告寧王朱宸濠舉兵造反一事。
眼看形勢緊急,王守仁當機立斷,火速返迴吉安。一方麵,他督派知府伍文定等人,
調集軍糧,組織兵力,治好器械舟揖,準備起兵討叛;另一方麵,又傳檄四方,暴
露宸濠罪惡,號召列郡發兵勤工。同時,王守仁又上疏告變,並規諫武宗說:
陛下在位一十四年,屢經變亂,民心騷動,尚爾巡遊不已,致使宗室謀動幹戈。
冀竊大寶,且今天下覬覦豈特一寧王?天下之奸雄,豈特在宗室?言念及此,凜骨
寒心!……伏望皇上痛自克責,易轍改弦,罷黜奸諛,以迴天下豪傑之心;絕跡巡
遊,以杜天下奸雄之望。定立國本,勵精求治,則太平尚有可圖,群臣不勝幸甚。
(王守仁《奏聞宸濠偽造檄榜疏》)
疏中言辭剴切,充分體現了王守仁洞察時勢的政治遠見和憂國憂君的忠貞情懷。
寧王朱宸濠素懷異誌,而今在南昌反叛起事,兵出鄱陽,下九江,直趨安慶,
窺伺留都南京。王守仁瞄準朱宸濠後方空虛之失,於六月二十二日發兵直取南昌。
朱宸濠眼看大勢不好,慌忙迴軍救援,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七月二十日,王守仁揮
師攻克南昌。二十六日,與朱宸濠接戰於鄱陽湖樵舍(在今南昌市東北),以火攻
大敗叛軍。最後生擒了朱宸濠與“其世子、郡主、將軍、儀賓及偽太師、國師、元
帥、參贊、尚書、都督、都指揮、千百戶等官”(王守仁《擒獲宸濠捷音疏》),
至二十七日完全結束戰鬥,平定了明王朝的一場內亂。
在王守仁平亂時期,明武宗朱厚照並沒有聽取他的規諫而“痛自克責”,相反
卻以平叛作為實現南巡計劃的良機,化名朱壽,自封威武大將軍,於八月二十八日
發兵數萬,南下“親征”。王守仁獻俘北上,對武宗此舉具疏諫阻,認為江西經過
戰亂,繼以旱災,實在不堪王師騷擾。但是,武宗哪裏肯聽,仍舊一意孤行。而一
些幸臣對王守仁擒獲朱宸濠的功勞十分忌恨,又擔心他揭發諸人與朱宸濠相互勾結、
狼狽為奸的罪惡行徑,於是編造流言,誣衊守仁曾與宸濠通謀,因慮事不成才迫起
兵。這幫幸臣還強令守仁在鄱陽湖地區釋放朱宸濠,以便讓武宗親與交戰,然後奏
凱擒獲,守仁堅執不從。武宗因受到幸臣張忠、許泰的挑唆,亦對王守仁極為不滿,
幸虧有提督軍務的太監張永從中調護,才使王守仁得以忍讓免禍。可是,他的弟子
冀元亨卻被張忠、許泰非法逮捕,重加炮烙毒刑,企圖逼其誣陷守仁曾與宸濠私通
謀反。冀元亨堅貞不屈,後被械繫京師詔獄,直到後來世宗即位,才得以昭雪其冤。
王守仁平亂成功,非但沒有大受封賞,卻被張忠、許泰恣意追毀,差點難以自
保。他隻好忍氣吞聲,退避九華山中,每日默坐草庵,內心極度沉悶憂傷。其後,
武宗召他返江西復命,令更上捷音。守仁行至上新河,被一幫幸臣諂阻而不得人見。
他夜半靜坐,見水波拍岸,汩汩有聲,不禁想道:“以一身蒙謗,死即死耳,如老
親何?”又對門人說:“此時若有一孔可以竊父而逃,吾亦終身長往不悔矣!”親
身經歷了寧王之亂和不幸遭受幸臣諂害,王守仁深刻體驗到“良知”的意義和作用,
從而啟發他在一年以後正式提出了“致良知”的重要哲學命題。
正德十五年(1520)三月,王守仁因奉敕巡撫江西而返迴南昌。一路上看到在
天災與戰亂之後,到處田園荒蕪,餓殍遍地,再加之王師掠擾,實在搞得民不聊生。
目睹這種社會慘狀,王守仁多次上疏請求寬恤賑濟災民,但武宗卻置若罔聞。他滿
懷忠憤,又上疏直諫曰:“……今不免租稅,不息誅求,而徒曰寬恤賑濟,是奪其
口中之食,而曰吾將療汝之飢;刳其腹腎之內,而日吾將救汝之死,凡有血氣者,
皆將不信之矣。”其言辭激烈如此,幸好武宗雖不理睬,倒還沒有治守仁之罪。
六月,王守仁前往贛州巡視,途中經過泰和時,少宰羅欽順(著名理學家)以
書問學。他認真作答,在迴書中透闢地闡述了自己的“心學”思想,特別強調了
“學貴得之心”、“天下無性外之理,無性外之物”等學術觀點,公開表明王學與
朱學的分歧和對立。
九月,王守仁又迴到南昌。不久,泰州“狂士”王民穿著古式衣服,戴著古式
帽子,手執一塊木簡,攜帶兩首詩作為進見禮物,專程前來向王守仁求教。兩詩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