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祥、黃綰、應良、徐愛等20位學者及門受業。十二月,又升任南京太僕寺少卿,


    便道歸省。當時徐愛亦升任南京工部員外郎,與守仁同舟歸越省親。途中,守仁為


    徐愛講授《大學》宗旨,其講授內容由徐愛記錄整理為《傳習錄》首卷。其中強調


    “格物是誠意功夫,明善是修身功夫,窮理是盡性功夫,道問學是尊德性功夫,博


    文是約禮功夫,惟精是唯一功夫”等等,與朱熹的學說大相逕庭。徐愛開初感到


    “駭愕不定”,“其後思之既久,不覺手舞足蹈”,崇信守仁之學為“孔門嫡傳”,


    而視程朱之學為“傍蹊小徑”。


    正德九年(1514)四月,王守仁升任南京鴻腫寺卿,五月抵達南京就職。隨後


    徐愛亦來到南都,同誌日親,時有黃宗明、薛侃、馬明衡、陸澄等24人同聚師門,


    朝夕講論,互相砥礪。有的學子好談仙佛或喜放言高論,逐漸顯出背離師教的傾向,


    以致形成一種空虛無實、故作脫落新奇之論的不良學風。王守仁針對這種情況予以


    糾正,他要求學子們認真攻讀先儒經典,注重“省察克治實功”,加強“事上磨鍊”,


    力求做到“存天理,去人慾”。


    次年,禦史楊典舉薦王守仁改任國子監祭酒,不報。當時,王守仁的“知行合


    一”之說被看作朱學的“異端”,以“立異好奇”而遭到朱學勢力的猛烈攻擊。鑒


    於社會輿論壓力太大,王守仁必須想法為自己學說找到儒學道統正傳的依據。於是,


    他下了一番工夫認真翻檢朱熹著作,結果發現朱熹晚年似乎流露出了“心學”傾向,


    認定“其晚歲固已大悟舊說之非,痛悔極艾。至以為自誑誑人之罪不可勝贖。世之


    所傳《集注》、《或問》之類,乃其中年未定之說,自咎以為舊本之誤,思改正而


    未及。而其諸《語類》之屬,又其門人挾勝心以附己見,因於朱子平日之說猶有大


    相纓戾者”。為此,他特意選擇朱熹語錄和書信文字,編成《朱子晚年定論》一書


    刊行於世。王守仁這一舉措本意是為了掩蓋他對朱學的正麵衝擊,以便減少其傳播


    “知行合一”說的阻力,但由於他選編時斷章取義和考證失實,以致歪曲了朱熹學


    說的本來麵目,因而激起了朱學勢力更加猛烈的攻擊。


    正德十一年(1516),南贛(治今江西贛州市)、汀州(治今福建長河縣)、


    漳州(治今福建漳州市)等地農民起義異常活躍,嚴重威脅著明王朝的封建政權。


    為了解除朝廷的憂患,尚書王瓊特舉王守仁升任都察院左金都禦史,巡撫南贛、汀、


    漳各處,鎮壓當地農民起義。次年正月,王守仁抵達贛州,首先推行“十家牌法”。


    其法即編十家為一牌,開列各戶籍貫、姓名、年貌、行業,每日輪流指流一家值班,


    挨門挨戶按牌審查,一旦遇到麵生可疑之人,立即報告官府予以追究處理。如果有


    隱瞞情況不報告官府者,則以十家連坐治罪。這樣做,其用心在於切斷人民群眾與


    起義軍的聯繫。同時,王守仁又選練民兵,加緊組織地方武裝。他指令江西、福建、


    廣東、湖廣四省兵備官,在每縣挑選驍勇絕群、膽力出眾之士八九人或十餘人,充


    當各部屬弩手、打手、執快等,主要以守城防隘為事。二月,他率兵鎮壓了漳州農


    民起義軍。五月立兵符,整頓地方軍事編製,並奏設平和縣,移訪頭巡檢司。九月,


    王守仁改授提督南贛、汀、漳等處軍務,給旗牌,得便宜行事。他四處發布撫諭賊


    巢公告,採用“攻心”戰術瓦解了樂昌、龍川等地起義軍隊伍。十月,他又率兵鎮


    壓了橫水、左溪、桶岡諸處農民起義軍,隨即奏設崇義縣和茶寮隘上堡、鉛廠、長


    龍三巡檢司。王守仁在橫水時,曾經寄書門人楊仕德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


    難。”因此,實行軍事鎮壓的同時,他更注重社會教化,在各地興辦學校,加強封


    建倫理教育,麻痹人民群眾的反抗意識。這就是施行他所謂“以正人心為本”的主


    張。


    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王守仁在江西開始發兵鎮壓三俐農民起義。當時,


    他又寄書門人薛侃,再次重申“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觀點,並勉勵弟子們


    “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建立“大丈夫不世之偉績”。三月,他率


    兵襲擊了大帽、氵利頭等地農民起義軍。四月班師,告諭南贛所屬各縣,“興立社


    學,延師教子,歌詩習禮”。六月,朝廷鑑於王守仁鎮壓農民起義有功,提升他為


    都察院右副都禦史,蔭子錦衣衛,世襲萬戶,再進副千戶。七月,為糾正朱熹《大


    學章句》割裂支離之病,繼刊行《朱子晚年定論》之後,又刻印《古本大學》流傳


    於世。八月,門人薛侃在虔州(治今江西贛州市)刻印《傳習錄》成書,使王守仁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