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二氣,二氣即一氣。氣之所以能如此者何也?以理為之主宰也。理者非別有一物


    在氣中,隻是為氣之主宰者即是,無理外之氣,亦無氣外之理。”(《吳文正公全


    集》卷2《答人問性理》)吳澄認定理是氣的主宰者,但它又寓於氣中,理氣不可分


    割。


    關於理和太極的關係,吳澄則視理為太極,為精神本體。在他看來,天地生滅,


    人銷物盡的變化反覆,統統是由於“太極為之”。太極之所以能起到主宰宇宙的作


    用,是由於它本身包含的動靜之理,能隨“氣機”之動靜而動靜。但太極本身又是


    “沖漠無朕,聲息泯然”,“無增無減,無分無合”。可見,吳澄是把太極作為宇


    宙的本原,而太極本身卻是一個寂然不動的絕對體,這種宇宙觀無疑屬於唯心主義


    的範疇。


    再進一步,吳澄還把太極等同於天、帝、神、命、性、德、仁等範疇。按照他


    的解釋,太極就其“全體自然”而言叫做天,就其“主宰造化”而言叫做帝,就其


    “妙用不測”而言叫做神,就其“賦與萬物”而言叫做命,再就“物受以生”而言


    叫做性,得此性便叫做德,就其“具於心”而言叫做仁。如此一來,吳澄的所謂


    “太極”,不僅是宇宙的本體,是普照天地的萬能神,而且它還具有道德的屬性,


    是人生最高的理想和極則,也就是天理。


    心性說人如何認識天理,並做到與之合一,這是理學家們研究的重要課題。朱


    熹是持之以格物,陸九淵是持之以本心,而吳澄則是“和會朱陸”,形成了自己的


    心性說。


    首先,吳澄立足於從張載到朱蕉的氣質說,主張人性有善惡之分,而性善和性


    惡在本質上又可以相通。他認為,人性是得之於天,而為本然之性,但因其氣質不


    同而有性善與性惡之分。他在《答人問性理》中指出,氣質是“人得天地之氣”而


    成形,當人從母體出生時,就受有“天地之氣”,因而也是與生俱來。而人所受的


    “天地之氣”,“或清或濁,或美或惡,分數多寡,有萬不同”,這就使本然的天


    地之性受到汙染,由於汙染的程度不同,所以人性便出現了差異。而這種差異可以


    由天地之性來統一。吳澄認為,純善的天地之性不僅賦予性善的人,而且也賦予性


    惡的人,這就使氣質之性中那些惡與不善的人,找到了通向天地之性的可能和信心。


    可見,性善和性惡在本質上有相通的地方。


    其次,在如何恢復天地之性的問題上,吳澄公開贊同和倡導陸九洲的“尊德性”


    方法。他曾說:“朱子於道問學(即格物窮理學問思辨)之功居多,而陸子以尊德


    性為主。問學不本於德性,則其弊必偏於語言訓釋之末。故學必以德性為本,庶幾


    得之。”《《宋元學案·草廬學案》)所謂以德性為本,是講德性之知為“我之固


    有也,不待外求。”吳澄在《評鄭夾滌通誌答劉教諭》中說:“知者心之靈而智之


    用也,未有出於德性之外者。……蓋聞見雖得於外,而所聞所見之理則具於心。故


    外之物格,則內之知致,此儒者內外合一之學,因非如記誦之徒,博展於外而無得


    於內,亦非如釋氏之徒,專求於內而無事於外也。”(《吳文正公全集》卷2)由於


    他認為一定知識未有出於德性之外者,所以為學的方法,則專主於心,而反對外求。


    再次,從“以德性為本”出發,形成了反求於心的唯心主義認識論。吳澄的認


    識方法,主要是求吾心中之知,即反求諸心,在心上下工夫。這是吳澄理學思想的


    根本特點。他認為,天所給予我的,我之所以為人,都在一心,心是主宰,心是統


    會,所以為學之法專主於心,“必以德性為本”。因此,吳澄在強調心的重要性時


    說:“孰為要?孰為致?心是已。天之所以與我,人之所以為人者,在是。不是之


    求而他求焉,所學何學哉?”(《吳文正公全集》卷5《王學心字說》)在吳澄那裏,


    反求吾心既是為學的根本方法,也是認識的根本方法。


    末次,基於反求諸心的認識論,吳澄對朱熹的“格物”說作了符合心學思想的


    修正。其修正主要有二:(一)將“格物”解釋為純粹的感性認識。朱熹“格物”


    的原意是指窮至事物之理而至其極,而吳澄則說“格物”是所聞所見之知,成了單


    純的感性認識,而將推究事物之理排除在外。他認為,事物之理早已具於吾心中,


    所謂“格物”無非就是以多聞多見啟發我心中那個固有之理,然後再推致我心中之


    理而至於事事物物。可見,吳澄在這裏採用了“內外合一”的手法,將事物之理變


    成了心中之理,使“格物”變成了“格心。”(二)將“格”解釋為“悟”、為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