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是取諸葛亮隱居待時之意,表示自己澹泊明誌,寧靜致遠的胸襟抱負。
然而南宋王朝的覆滅已成定局,沒過幾年便土崩瓦解了,可惜吳澄滿懷壯誌,未得
施展。學友程钜夫深知吳澄當時的良苦用心,專門為他的茅屋題名曰“草廬”。從
此以後,四方學者便稱吳澄為草廬先生。
四、隱居窮穀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元兵攻陷江西,撫州淪為元人統治區。樂安縣丞
黃西卿是一位忠義之士,他不願降元做官,便攜帶全家避入深山窮穀,甘心忍飢挨
餓,艱難度日。他素慕吳澄講學之名,特意邀請吳澄前去教授其子。吳澄出於對這
位縣丞的敬仰,欣然應邀前往。於是在山中授徒講學,潛心著述,與黃西卿相處甚
得。
至元十四年(1277),江西戰亂頻仍。吳澄侍奉父母雙親到處避難,很少有安
居之日。後來,幸得鄉貢進士鄭鬆熱情相迎,於是一道隱居布水穀。鄭鬆(1235—
1307),字特立,樂安(今江西樂安縣)人。南宋末年應鄉試中選,入無閑居不仕,
專意研究經學。吳澄與鄭鬆共同結廬於布水穀中,二人每日以論學為事,可謂優遊
年歲,自得其樂。布水穀位於樂安之高山,上有田有池,群山外環,內有一道溪流
直通懸崖飛瀑而出,其景致十分壯觀。穀中吳鄭兩人所居草廬,後人稱為古隱觀。
吳澄身居布水穀,雖簞食瓢飲。艱苦備嚐,但他一力纂次諸經,一日不曾懈怠。
在短短幾年時間內,他注釋了《孝經》章句,校訂了《易》、《書、《詩》、《春
秋》,修正了《儀禮》、《小戴禮記》、《大戴禮記》等,對儒學經典的整理和流
傳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下麵就諸書分別予以簡述,以便知其大概。
《易》據《漢書·藝文誌》載:《易》12篇,即包括經二傳十。自從魏晉諸儒
分象象文言入經、而《易》非古,註疏傳誦者苟且因循以至於宋。宋代名儒呂祖謙
通過精心考證,將《易》恢復其舊。而後朱熹沿用呂本,但對於書中文字闕衍謬誤,
沒有來得及全麵訂正。吳澄有鑑於此,特重加修訂。他採用呂祖謙古易本經文,每
卦先列卦變主交,每交先列變交,次列象占。十翼也各分章數,其訓解各附句下,
音釋考證於經則附於每卦之末,於傳則附於每章之末。
《書》宋儒多疑古文《尚書》為偽書,從吳澄開始,專主今文《尚書》。吳澄
以今文《尚書》25篇自成卷帙,以區別於古文《尚書》;又將原書各篇開頭的小序
合併在一起,放在全書後一部分;至於孔安國的一篇序文,也附錄書末。此書雖專
門闡釋《尚書》今文,但大多合於古義,實為其可取之處。
《詩》自漢代以來,學者解說《詩經》,全都以《詩序》為本。尤其是毛公將
《詩序》分置於各篇開頭,使後世讀者往往局限於隻從序中去探索詩之大旨。對此,
宋儒頗以為非,朱熹深斥其失而索性去掉序文。吳澄按照朱子所定,刪掉各篇開頭
之序,以避免其混淆於《詩經》正文,使讀者便於以詩求詩,而不為序文所惑。至
於詩篇次第,吳澄也酌情加以調整,使其編排更為合理。
《春秋》吳澄認為,漢儒對於《春秋》三傳,專門守殘護缺,不能貫穿異同而
有所去取;唐代啖助、趙匡、陸淳三位學者始能信經駁傳,多得其本義,但仍有若
幹失當之處。為此,吳澄將《春秋》再加審訂,編為七綱八十一目,解說以左氏為
主,兼采諸家傳注,而參之以己見,旨在使讀者知道《春秋》史筆有一定之法,相
信經文無不通之例,從而避免望文生義,誤解聖賢之言。
《儀禮》吳澄深惜《儀禮》17篇尚不完備,於是從《禮記》、《大戴禮記》、
《小戴禮記》以及鄭玄《三禮注》等廣泛攝拾,編成《儀禮逸經》8篇,即投壺禮、
奔喪禮、公冠禮、諸侯遷廟禮、諸侯釁廟禮、中囗禮、礻帝於太廟禮、王居明堂禮。
他又從《大戴禮記》、《小戴禮記》中採摭,編成《儀禮傳》10篇,即冠儀、婚儀、
士相見儀、鄉飲酒儀、鄉射儀、宴儀、大射儀、聘儀、公食大夫儀、朝事儀。此書
仿朱熹《儀禮經傳通解》之例,按照古人行禮之節次編纂經傳文字,其條理顯得較
為縝密。
《小戴禮記》、《大戴禮記》漢代經學興盛,學者發現先德所記禮書200餘篇,
經大戴氏(德)刪減合併為85篇,又經小戴氏(聖)斟酌損益為43篇。自漢以來,
此書屢經後人增刪改篡,其文字顛倒紛亂。朱熹曾打算加以修訂,但未及完成此事。
吳澄繼承朱烹遺誌,對《小戴禮記》、《大戴禮記》正訛糾誤,精心編次,廈訂兩
書各為36篇和34篇,為後人提供了較好的讀本。
五、漫遊講學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冬,吳澄因父親身染重病,隻得告別友人鄭鬆,離
開布水穀,侍奉父親返迴崇仁老家。次年五月,其父不幸病逝。吳澄哀毀骨立,竭
</br>
然而南宋王朝的覆滅已成定局,沒過幾年便土崩瓦解了,可惜吳澄滿懷壯誌,未得
施展。學友程钜夫深知吳澄當時的良苦用心,專門為他的茅屋題名曰“草廬”。從
此以後,四方學者便稱吳澄為草廬先生。
四、隱居窮穀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元兵攻陷江西,撫州淪為元人統治區。樂安縣丞
黃西卿是一位忠義之士,他不願降元做官,便攜帶全家避入深山窮穀,甘心忍飢挨
餓,艱難度日。他素慕吳澄講學之名,特意邀請吳澄前去教授其子。吳澄出於對這
位縣丞的敬仰,欣然應邀前往。於是在山中授徒講學,潛心著述,與黃西卿相處甚
得。
至元十四年(1277),江西戰亂頻仍。吳澄侍奉父母雙親到處避難,很少有安
居之日。後來,幸得鄉貢進士鄭鬆熱情相迎,於是一道隱居布水穀。鄭鬆(1235—
1307),字特立,樂安(今江西樂安縣)人。南宋末年應鄉試中選,入無閑居不仕,
專意研究經學。吳澄與鄭鬆共同結廬於布水穀中,二人每日以論學為事,可謂優遊
年歲,自得其樂。布水穀位於樂安之高山,上有田有池,群山外環,內有一道溪流
直通懸崖飛瀑而出,其景致十分壯觀。穀中吳鄭兩人所居草廬,後人稱為古隱觀。
吳澄身居布水穀,雖簞食瓢飲。艱苦備嚐,但他一力纂次諸經,一日不曾懈怠。
在短短幾年時間內,他注釋了《孝經》章句,校訂了《易》、《書、《詩》、《春
秋》,修正了《儀禮》、《小戴禮記》、《大戴禮記》等,對儒學經典的整理和流
傳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下麵就諸書分別予以簡述,以便知其大概。
《易》據《漢書·藝文誌》載:《易》12篇,即包括經二傳十。自從魏晉諸儒
分象象文言入經、而《易》非古,註疏傳誦者苟且因循以至於宋。宋代名儒呂祖謙
通過精心考證,將《易》恢復其舊。而後朱熹沿用呂本,但對於書中文字闕衍謬誤,
沒有來得及全麵訂正。吳澄有鑑於此,特重加修訂。他採用呂祖謙古易本經文,每
卦先列卦變主交,每交先列變交,次列象占。十翼也各分章數,其訓解各附句下,
音釋考證於經則附於每卦之末,於傳則附於每章之末。
《書》宋儒多疑古文《尚書》為偽書,從吳澄開始,專主今文《尚書》。吳澄
以今文《尚書》25篇自成卷帙,以區別於古文《尚書》;又將原書各篇開頭的小序
合併在一起,放在全書後一部分;至於孔安國的一篇序文,也附錄書末。此書雖專
門闡釋《尚書》今文,但大多合於古義,實為其可取之處。
《詩》自漢代以來,學者解說《詩經》,全都以《詩序》為本。尤其是毛公將
《詩序》分置於各篇開頭,使後世讀者往往局限於隻從序中去探索詩之大旨。對此,
宋儒頗以為非,朱熹深斥其失而索性去掉序文。吳澄按照朱子所定,刪掉各篇開頭
之序,以避免其混淆於《詩經》正文,使讀者便於以詩求詩,而不為序文所惑。至
於詩篇次第,吳澄也酌情加以調整,使其編排更為合理。
《春秋》吳澄認為,漢儒對於《春秋》三傳,專門守殘護缺,不能貫穿異同而
有所去取;唐代啖助、趙匡、陸淳三位學者始能信經駁傳,多得其本義,但仍有若
幹失當之處。為此,吳澄將《春秋》再加審訂,編為七綱八十一目,解說以左氏為
主,兼采諸家傳注,而參之以己見,旨在使讀者知道《春秋》史筆有一定之法,相
信經文無不通之例,從而避免望文生義,誤解聖賢之言。
《儀禮》吳澄深惜《儀禮》17篇尚不完備,於是從《禮記》、《大戴禮記》、
《小戴禮記》以及鄭玄《三禮注》等廣泛攝拾,編成《儀禮逸經》8篇,即投壺禮、
奔喪禮、公冠禮、諸侯遷廟禮、諸侯釁廟禮、中囗禮、礻帝於太廟禮、王居明堂禮。
他又從《大戴禮記》、《小戴禮記》中採摭,編成《儀禮傳》10篇,即冠儀、婚儀、
士相見儀、鄉飲酒儀、鄉射儀、宴儀、大射儀、聘儀、公食大夫儀、朝事儀。此書
仿朱熹《儀禮經傳通解》之例,按照古人行禮之節次編纂經傳文字,其條理顯得較
為縝密。
《小戴禮記》、《大戴禮記》漢代經學興盛,學者發現先德所記禮書200餘篇,
經大戴氏(德)刪減合併為85篇,又經小戴氏(聖)斟酌損益為43篇。自漢以來,
此書屢經後人增刪改篡,其文字顛倒紛亂。朱熹曾打算加以修訂,但未及完成此事。
吳澄繼承朱烹遺誌,對《小戴禮記》、《大戴禮記》正訛糾誤,精心編次,廈訂兩
書各為36篇和34篇,為後人提供了較好的讀本。
五、漫遊講學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冬,吳澄因父親身染重病,隻得告別友人鄭鬆,離
開布水穀,侍奉父親返迴崇仁老家。次年五月,其父不幸病逝。吳澄哀毀骨立,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