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為“盜”,然而,他又認為,農民之所以為“盜”,是因為那些貪官汙吏用暴力


    逼迫所至。他說:“民非自暴,吏誨之盜。”(《文集》卷20,《處士高君墓誌銘》)


    所謂“吏誨之盜”,意思是認為那些貪官暴吏本身就是殘害人民的盜賊,他們就是


    強盜們的老師,老百姓之所以為“盜”,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他


    又說:“使民無所蓖,是為盜而寇民者,吏也。而民貧賊興,則善良受其害,此千


    載一律。”(同上)短短的兩句話,對封建剝削階級統治下“官逼民反”的根源揭


    露得十分深刻。從歷史經驗上講,“民貧賊興”,歷來如此,民為什麽貧?歸根結


    底是剝削和壓迫造成的。上述言論反映了魏了翁敢於麵對現實,不迴避矛盾,能夠


    仗義直言,大膽地批判封建製度下的主要弊端,表現了他的重民思想的可貴之處。


    (二)針對南宋弊政的社會改良思想。


    為了挽救社會危機,魏了翁提出了他的社會改革方案。他針對當時南宋政權的


    弊政,提出了以下的意見和建議:


    第一,實行裕民政策。他建議“先修裕民之政,請薄斂、省債、振荒、救飢。”


    (《文集》,《問兵民財吏之弊今日何以為革之方》)魏了翁鑑於當時由於政府和


    大小地主對農民的沉重剝削造成的嚴重的社會問題,已經威脅著政治統治的穩定,


    他認為,解決危機的首要任務應該是穩定人心,爭取人民的支持。而要得到人民的


    支持,就應做到孔子提出的“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如果能使這一


    “聖人之言字字服行,未有不明效大驗者,特患不能實下功夫而徒假外飾。”(


    《文集》卷34,《答曾參政》)他向皇帝上書,要求實行履畝之令以寬民力。具體


    辦法是“督上戶(大地主)貴近之家(享有免稅特權的權貴之家)”入稅,“借上


    戶氣勢以振作椿幣(紙幣),或可望其指日增價”(《文集》卷20,《奏乞審度履


    畝利害以寬中下戶》),期望用這一措施來解決貨幣危機。對“下戶(自耕農)或


    可略與蠲減或又全免“其應納之賦稅”。他認為,這樣就可以“讓中下戶寬得一分,


    則受一分之賜,人心不搖,弊事可革,天下幸甚。”(同上)這一改良措施完全是


    針對當時大地主逃避賦稅,農民承受不起過重負擔而造成的財政空虛而提出來的。


    魏了翁的裕民薄斂主張,雖然是為了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但在客觀上也是符合人


    民利益和願望的。


    第二,針對當時的政治危機,魏了翁提出了“治國之本始於正君”的主張。


    這條主張是根據朱熹“正君心是大本”之說而來。它包含了在一定程度上限製


    皇權的思想。如何正君心?就是要求皇帝做到“正心誠意”,不能以一人之好惡為


    用舍。(《文集》卷42,《安少保果州生祠記》)他認為這是管理好國家的根本。


    而要達到這一要求,就必須廣開言路以通下情。他對皇帝說:“豈有言脫諸口,必


    使心同聲並談而莫予違也,此風一成而依阿者得誌,正直者屏遠,尤非國家之福。


    唯陛下亟圖之。”(《文集》卷19,《奏議第四紮》)他甚至要求最高統治者“親


    賢而遠色,清心而寡慾”(《文集》卷19,《奏事第三劄》),更要做到“舍己以


    從眾,舉賢而遜能”(《文集》卷18,《應詔封事》)。這些言論,表現了魏了翁


    敢於“犯顏直諫”,不同於那些處處投人君之好惡,一味阿諛逢迎以求得誌的鮮廉


    寡恥之徒,表明了他的正直無私的性格。這種提出限製皇權的大膽言論,在歷史上


    曾有董仲舒提出過,他企圖用“天人感應”的神權說教來限製皇權,結果是差一點


    丟掉腦袋。朱熹和魏了翁企圖用“正君心”的辦法限製皇權,其目的也是為了維護


    封建政權的長治久安。然而這個主張同那個至高無上的皇帝是相牴觸的,對他來說,


    無非是緣木求魚,不可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第三,針對南宋政權的機構癰腫、官俸開支龐大,提出了裁減冗員的方案,同


    時還提出省用、理財,講求實功的建議。在理財的問題上,魏了翁不象其他理學家


    那樣,把義理同功利對立起來,相反,他主張把義理和功利統一起來。如他說:


    “眾寡強弱可不計,然本諸義理之是非,則事功之利害從之。”(《文集》卷47,


    《黔陽縣學記》)隻要是從義理出發,凡符合義理之是非標準的事功,其所產生的


    利害關係,就應該予以計較。


    此外,他還提出了解決兵製腐敗、軍隊龐大而缺乏戰鬥力的一些建議,如要求


    令軍隊屯墾戍邊以開發邊疆農業、增加軍糧儲備、加強邊境防衛力等等。


    四、兼收各家之長 創立一家學說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