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了主觀唯心主義的“心”的主宰作用,目的是調和二者的分歧。然而,客觀唯心


    論與主觀唯心論雖然同屬於唯心論,二者盡管可以相通,但最終仍然是不一致的,


    “鵝湖之會”曾企圖調和朱、陸之間的分歧,使之會歸於一,結果還是未達到目的,


    這就是最好的說明。不過,在呂祖謙自己的思想體係中,則作出了嚐試,但在實際


    上卻是融“理”於“心”,自然偏向了“心學”一邊,因為他的基本觀點同陸九淵


    的“心即理”的命題及其論證方法基本一致。其不同之點是承認了“理”是宇宙萬


    物的普遍原則,是超時空的絕對存在。其與朱熹不同之點,還表現在他更相信“天


    命”,並且提出了“理即天命”的說法。


    在呂祖謙的哲學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成分。


    由於“呂學”不私一說,其眼界比較開闊,態度比較客觀,呂祖謙不僅容納了


    “理學”和“心學”,同時還吸取了永嘉學派的一些唯物主義思想,如在宇宙萬物


    生成的問題上,認為萬物都是稟受了天地一元之氣而產生的。他說:“推本原而言


    之也,萬物無不自天地而生者,大哉幹元,萬物資始,大哉坤元,萬物資生,故曰


    萬物父母也,人為萬物之靈者,一元之氣覆冒,初無厚薄,得之全者為人,得之偏


    者為萬物也。”(《增修東萊書說》卷14)。在理氣關係上,呂祖謙主張理不離氣。


    他說:“理之在天下,猶元氣之在萬物也。……氣無二氣,理無二理。然物得氣之


    偏,故其理亦偏;人得氣之全,故其理亦全。”這裏不但承認了理不離氣,而且承


    認了“理”的“偏”或“全”是由氣的“偏”或“全”來決定的。此外,在形神關


    繫上,他還堅持了“形神相即”的觀點。


    在呂祖謙的哲學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辯證法思想,例如,他提出了“天下之


    理必有對”的觀點:“天下之理必有對,已立則物對,有對則有爭。一矜其能,一


    伐其功,則爭之理存。蓋矜伐者,爭之對也。”(同上卷3)這裏雖然僅僅以一矜一


    伐之爭說明理必有對,其用意是主張“無我”,要求不自以為能,不自以為功,但


    他畢竟提出了“理必有對”和“有對必有爭”的觀點。在事物的矛盾統一問題上,


    他指出了陰陽相互滲透的關係說:“向之疑以為怪者,特未能合幽明為一耳;猶陽


    之發現,陰之伏匿,陽明陰幽,常若不通。及二氣合而為兩,則陽中有陰,陰中有


    陽,孰見其異哉?陰陽和而為而,則群物潤,幽明合而為一,則群疑亡。”(《東


    萊左氏博議》卷6)


    四、注重實際 提倡務實致用之學


    呂祖謙雖然是一個理學家,但在他的著作中並不隻是空談道德性命。他的學說


    一方麵是“以性命之學起”,並且“要以三德三行立其根本”(三德:“至德以為


    道本”;“敏德以為行本”;“孝德以知道惡”。三行:“孝行以親父母”;“友


    行以尊賢良”;“順行以事師長”)的學規,但在另一方麵又提倡治經史以致用。


    他要求“學者當為有用之學”(《左氏東萊博議》卷5)。他的思想有同陳亮事功之


    學合拍之處。他晚年與陳亮結為摯友,“相互講論切磋”,頗有共同語言。陳亮說:


    “亮平生不曾與人講論,獨伯恭於空閑時,喜相往復,亮亦感其相知,不知其言語


    之盡。伯恭既死,此事盡廢。”(《陳亮集·丙午復朱元晦秘書書》)又說:“伯


    恭晚歲於亮尤好,蓋亦無所不盡,箴切誨戒,書尺俱存。”(同上《又甲申秋書》)


    甚至還說:“四海相知,惟伯恭一人”(同上)。說明二人交情之深,思想交流甚


    密,這對呂祖謙的思想無疑會產生深刻影響。全祖望說:“幹、淳之際,婺學最盛。


    東萊兄弟以性命之學起,同甫(陳亮)以事功之學起,而說齋(唐仲友)則為經製


    之學。考當時之為經製者,無若永嘉諸子,其於東萊、同市,皆互相討論,嗅味契


    合,東萊尤能並包一切。”(《宋元學案》卷60)呂祖謙的經世致用之學,不僅廣


    泛吸收了浙東事功學派的思想,同時還包容了唐仲友的“學務經世”思想。這說明,


    呂祖謙不僅強調“要以三德三行立其根本”,同時還強調“學以致用”。他說:


    前教以三德三行以立其根本,……然又須教以政,使之通達政體。……故國政


    之有中者,則教之以為法;不幸而國政之或失,則教之以為戒,又教之以如何振救、


    如何措畫,使之洞曉國家之本末原委,然後用之,他日皆良公卿也。後世自科舉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