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認識。由於這種方法十分複雜繁難,必須下最大功夫才能達到目的,因此陸九淵
覺得它大支離煩瑣,按照他的“心即理”觀點,他主張求理不必向外用功,隻須
“自存本心”,“保吾心之良”,就可以達到對“理”的把握。
從哲學觀點上講,朱、陸兩家是南宋時期唯心主義理學內部的兩個不同學派,
由於觀點不同,兩家在學術問題上進行了長期的爭辯。朱陸二人的辯論方式,主要
是通過書信的往來進行交鋒,然而鵝湖之會卻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為了調和朱陸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學者呂祖謙
發起,邀請了朱熹和陸九淵、陸九齡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鵝湖寺(今江西鉛山縣境
內)集會,討論的主要問題是“為學之方”。這便是我國學術史上有名的“鵝湖之
會”。
會議開始,陸九齡首先發難,作詩表明觀點:
孩提知愛長知親,古聖相傳隻是心。
大抵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
留情傳注翻蓁塞,著意精微轉陸沉。
珍重朋友相切琢,須知至樂在於今。
朱熹聽了一半,就對呂祖謙說:“子壽(陸九齡字)早已上子靜(陸九淵字)
船了也。”辯論開始,陸九淵再用一詩和陸九齡以表白自己的觀點:
墟墓興衰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滴到滄溟水,拳石崇成大華岑。
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沉浮。
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辯隻今。
陸氏兄弟把他們的為學之方標榜為“易簡功夫”,而譏笑朱熹的治學之道是
“支離事業”。陸學是從“心即理”的宗旨出發,認為朱熹的“泛觀博覽”和“即
物窮理”的認識途徑是支離煩瑣,不切實用,因而主張“切已自反”,“發明本心”,
這就是他們的“易簡功夫”。實際是一種直覺主義認識方法。
朱熹聽了陸氏兄弟的詩,很不高興。會議進行了三天,雙方各持己見,最後隻
好不歡而散。事後,朱熹批評陸九淵說:“子靜之學,隻管說一個心……若認得一
個心了,方法流出,更都無許多事……所以不怕天,不怕地,一向胡叫胡喊……便
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語類》)這個批評對陸學來說,真是擊中要害
了。
鵝湖之會雖然隻辯論“為學之方”,但也涉及兩派在心物、心理關係上的分歧。
朱熹認為“理”在心外,所以要通過“泛觀博覽”和“格物致知”而達到對理的認
識;陸九淵則認為“理”在心中,“心即理也”,所以主張通過向內用功“發明本
心”去達到對“理”的體認。
鵝湖之會以後,兩派繼續進行辯論。主要是對無極太極和形上形下等問題的分
歧。朱熹講“無極而太極”,強調“無形而有理”,其目的在於說明“理”是形而
上的,貫通萬物的根本。陸九淵不同意朱熹的說法,他認為,沒有必要去區分形上
形下。在陸九淵看來,太極就在心中,心就是理,就是宇宙萬物之根本,不承認心
外有道。因此,陸九淵指責朱熹在“太極”之上加“無極”是“疊床上之床”、
“架屋下之屋”,全是多餘。通過無極太極和形上形下的辯論,充分表明:在本體
論上,朱熹屬於客觀唯心論者,陸九淵是主觀唯心論者。從哲學基本問題上講,他
們都是唯心主義者;從治學目標上看,他們都是為封建主義的統治製度製造理論依
據。對這一點,後來黃宗羲做了正確結論,他說:“二先生同植綱常,同扶名教,
同宗孔孟,即使意見不合,亦不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謂學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原無有背於聖人。”(《宋元學案·家山學案》)總之,朱、陸在學術上的分歧,
不屬於世界觀上的根本分歧,而是殊途同歸。
鵝湖之會5年過後(1180年),陸九淵來到白鹿洞書院拜訪朱熹,請為其兄陸九
齡撰寫墓誌銘,二人一見如故,十分友善,並且表現了互相仰慕之情。朱熹不僅接
受了陸的請求,同時還邀請陸九淵為書院師生講學,陸也欣然同意,他的題目是講
解《論語》“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章,聽者深受感動,給師生們留下了良好
印象。這件事說明朱、陸的觀點雖有分歧,但他們在學術交往和待人處事的態度上
都具有寬豁大度的君子之風。
五、倡辦文化教育 重建書院學規
朱熹既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熱心於教
育事業,孜孜不倦地授徒講學,無論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實踐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
就。他倡辦文化教育的目的,雖然是為了宣揚維護封建製度的政治倫理思想,傳播
</br>
覺得它大支離煩瑣,按照他的“心即理”觀點,他主張求理不必向外用功,隻須
“自存本心”,“保吾心之良”,就可以達到對“理”的把握。
從哲學觀點上講,朱、陸兩家是南宋時期唯心主義理學內部的兩個不同學派,
由於觀點不同,兩家在學術問題上進行了長期的爭辯。朱陸二人的辯論方式,主要
是通過書信的往來進行交鋒,然而鵝湖之會卻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為了調和朱陸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學者呂祖謙
發起,邀請了朱熹和陸九淵、陸九齡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鵝湖寺(今江西鉛山縣境
內)集會,討論的主要問題是“為學之方”。這便是我國學術史上有名的“鵝湖之
會”。
會議開始,陸九齡首先發難,作詩表明觀點:
孩提知愛長知親,古聖相傳隻是心。
大抵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
留情傳注翻蓁塞,著意精微轉陸沉。
珍重朋友相切琢,須知至樂在於今。
朱熹聽了一半,就對呂祖謙說:“子壽(陸九齡字)早已上子靜(陸九淵字)
船了也。”辯論開始,陸九淵再用一詩和陸九齡以表白自己的觀點:
墟墓興衰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滴到滄溟水,拳石崇成大華岑。
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沉浮。
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辯隻今。
陸氏兄弟把他們的為學之方標榜為“易簡功夫”,而譏笑朱熹的治學之道是
“支離事業”。陸學是從“心即理”的宗旨出發,認為朱熹的“泛觀博覽”和“即
物窮理”的認識途徑是支離煩瑣,不切實用,因而主張“切已自反”,“發明本心”,
這就是他們的“易簡功夫”。實際是一種直覺主義認識方法。
朱熹聽了陸氏兄弟的詩,很不高興。會議進行了三天,雙方各持己見,最後隻
好不歡而散。事後,朱熹批評陸九淵說:“子靜之學,隻管說一個心……若認得一
個心了,方法流出,更都無許多事……所以不怕天,不怕地,一向胡叫胡喊……便
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語類》)這個批評對陸學來說,真是擊中要害
了。
鵝湖之會雖然隻辯論“為學之方”,但也涉及兩派在心物、心理關係上的分歧。
朱熹認為“理”在心外,所以要通過“泛觀博覽”和“格物致知”而達到對理的認
識;陸九淵則認為“理”在心中,“心即理也”,所以主張通過向內用功“發明本
心”去達到對“理”的體認。
鵝湖之會以後,兩派繼續進行辯論。主要是對無極太極和形上形下等問題的分
歧。朱熹講“無極而太極”,強調“無形而有理”,其目的在於說明“理”是形而
上的,貫通萬物的根本。陸九淵不同意朱熹的說法,他認為,沒有必要去區分形上
形下。在陸九淵看來,太極就在心中,心就是理,就是宇宙萬物之根本,不承認心
外有道。因此,陸九淵指責朱熹在“太極”之上加“無極”是“疊床上之床”、
“架屋下之屋”,全是多餘。通過無極太極和形上形下的辯論,充分表明:在本體
論上,朱熹屬於客觀唯心論者,陸九淵是主觀唯心論者。從哲學基本問題上講,他
們都是唯心主義者;從治學目標上看,他們都是為封建主義的統治製度製造理論依
據。對這一點,後來黃宗羲做了正確結論,他說:“二先生同植綱常,同扶名教,
同宗孔孟,即使意見不合,亦不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謂學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原無有背於聖人。”(《宋元學案·家山學案》)總之,朱、陸在學術上的分歧,
不屬於世界觀上的根本分歧,而是殊途同歸。
鵝湖之會5年過後(1180年),陸九淵來到白鹿洞書院拜訪朱熹,請為其兄陸九
齡撰寫墓誌銘,二人一見如故,十分友善,並且表現了互相仰慕之情。朱熹不僅接
受了陸的請求,同時還邀請陸九淵為書院師生講學,陸也欣然同意,他的題目是講
解《論語》“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章,聽者深受感動,給師生們留下了良好
印象。這件事說明朱、陸的觀點雖有分歧,但他們在學術交往和待人處事的態度上
都具有寬豁大度的君子之風。
五、倡辦文化教育 重建書院學規
朱熹既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熱心於教
育事業,孜孜不倦地授徒講學,無論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實踐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
就。他倡辦文化教育的目的,雖然是為了宣揚維護封建製度的政治倫理思想,傳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