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道德文化,但也做出了許多有益於後世的貢獻,起到了弘揚民族文化,推進
學術發展的作用。朱熹在世之時,曾經整頓了一些縣學、州學,又親手創辦了同安
縣學、武夷精含、考亭書院。特別應當提出的,是他重建了白鹿洞書院和嶽麓書院,
並且還親自製定了學規,編撰了“小學”和“大學”的教材。為封建國家培養了一
大批知識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學者,形成了自己的學派。下麵主要介紹一下
朱熹重建江西白鹿洞書院和湖南嶽麓書院的事跡,以窺見其教育活動和教育思想的
一斑。
公元1179年,朱熹知南康軍的時候,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是
宋代四大著名書院之一。原址在江西星子縣境內廬山五老峰東南。此處曾經是唐代
名士李渤隱居講學之處,當年李渤喜養白鹿,因此得名。南唐開始在此建立學舍,
號為廬山國學,宋時又在此建立書院。淳熙六年(1179年)十月,朱熹知南康軍時,
派人訪查白鹿洞舊址,並撥款重建了書院,又遍搜江西諸郡書籍文字以充實藏書,
購置日產以供辦學之用。書院得到朝廷的認可,教學活動由朱熹親自主持。他特為
書院訂立了學規,又經常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對他們誨誘不倦。
從朱熹的學規(名為《白鹿洞書院揭示》)的基本精神上看,主要是按照聖賢
的教導要求學生。第一條: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
有信”為“五教之目”;第二條:以《中庸》所提出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
明辨之,篤行之”為“為學之序”;第三條:以“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
善改過”為“修身之要”;第四條:以“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為
“處事之要”;第五條: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為“接
物之要”。這些學規的內容,完全在於實行封建的綱常倫理,它總結了孔孟以來儒
家的禮教體係,體現了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際關係準則。因此,這個學規就成
了後來各書院訂立學規的標準。
公元1194年,朱熹在知潭州荊湖南路安撫使任內,又在長沙重建了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舊址在長沙嶽麓山,原為北宋初期潭州太守朱洞所創建,也是宋代四大著
名書院之一。然而這個書院在朱熹來潭州以前,已是名存實亡。那時潭州已是“師
道淩夷,講論廢息,士氣不振”(《文集》卷100)。朱熹來此之後,雖然政務煩忙,
仍積極抽出時間著力恢復書院,又親自參加講學。他還在湖南各地延聘了一些教師,
並廣招生徒,來此就學者曾達到千人。據《朱子年譜》記載:“先生窮日之力,治
郡事甚勞,夜則與諸生講論,隨問而答,略無倦色,多訓以切己務實,毋厭卑近而
慕高遠,懇惻至到,聞者感動。”這說明朱熹在嶽麓書院講學期間,對書院的建設
付出了很大的力氣,同時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所書院直到明清時代仍然是一處
著名的高等學府。
六、闡義理之奧秘 集理學之大成
理學又稱道學,是中國後期封建社會居於統治地位的社會意識體係,它是以研
究儒家經典的義理為宗旨的學說,即所謂義理之學。從研究方法上說,理學不同於
過去以注釋儒家經典為主的“漢學”。故人們又稱宋代開始的義理之學為“宋學”。
從世界觀的理論體係來看,理學是在中國後期封建社會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一
種新的哲學思潮。在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中,有以“氣”為最高範疇的哲學家,如
張載、羅欽順、戴震等人,也有以“理”為最高範疇的哲學家,如二程、朱熹、陸
九淵和王守仁等人。人們一般所說的“理學”,主要是指程朱和陸王之學,因為無
論程朱或陸王,都把“理”作為自己哲學體係的最高範疇。這是宋明理學的主流。
理學思潮的興起,從政治上說,是為適應趙宋王朝加強封建中央集權的需要。
鑑於唐宋藩鎮割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三綱五常之道絕”(《五代
史》卷16)的歷史教訓,為防止再度發生“臣弒其君”和“以下犯上”的事件,經
過北宋建國以來幾十年的艱苦營造,才建構了理學這樣一種學術思潮,它萌發於晚
唐的韓愈“道統”說和李翱的“復性論”,奠基於周敦頤、邵雍、張載,初創於程
顥、程頤兄弟,朱熹則是理學的集大成者。”其基本思想大致如此。
(一)健全理本體論,闡發義理之奧
朱熹深化和完善了理本體論思想,他在二程初創的唯心主義理學基礎上,總結
了北宋以來唯心主義理學加唯物主義理學鬥爭的經驗教訓,建立了一個精緻的、富
</br>
學術發展的作用。朱熹在世之時,曾經整頓了一些縣學、州學,又親手創辦了同安
縣學、武夷精含、考亭書院。特別應當提出的,是他重建了白鹿洞書院和嶽麓書院,
並且還親自製定了學規,編撰了“小學”和“大學”的教材。為封建國家培養了一
大批知識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學者,形成了自己的學派。下麵主要介紹一下
朱熹重建江西白鹿洞書院和湖南嶽麓書院的事跡,以窺見其教育活動和教育思想的
一斑。
公元1179年,朱熹知南康軍的時候,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是
宋代四大著名書院之一。原址在江西星子縣境內廬山五老峰東南。此處曾經是唐代
名士李渤隱居講學之處,當年李渤喜養白鹿,因此得名。南唐開始在此建立學舍,
號為廬山國學,宋時又在此建立書院。淳熙六年(1179年)十月,朱熹知南康軍時,
派人訪查白鹿洞舊址,並撥款重建了書院,又遍搜江西諸郡書籍文字以充實藏書,
購置日產以供辦學之用。書院得到朝廷的認可,教學活動由朱熹親自主持。他特為
書院訂立了學規,又經常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對他們誨誘不倦。
從朱熹的學規(名為《白鹿洞書院揭示》)的基本精神上看,主要是按照聖賢
的教導要求學生。第一條: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
有信”為“五教之目”;第二條:以《中庸》所提出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
明辨之,篤行之”為“為學之序”;第三條:以“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
善改過”為“修身之要”;第四條:以“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為
“處事之要”;第五條: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為“接
物之要”。這些學規的內容,完全在於實行封建的綱常倫理,它總結了孔孟以來儒
家的禮教體係,體現了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際關係準則。因此,這個學規就成
了後來各書院訂立學規的標準。
公元1194年,朱熹在知潭州荊湖南路安撫使任內,又在長沙重建了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舊址在長沙嶽麓山,原為北宋初期潭州太守朱洞所創建,也是宋代四大著
名書院之一。然而這個書院在朱熹來潭州以前,已是名存實亡。那時潭州已是“師
道淩夷,講論廢息,士氣不振”(《文集》卷100)。朱熹來此之後,雖然政務煩忙,
仍積極抽出時間著力恢復書院,又親自參加講學。他還在湖南各地延聘了一些教師,
並廣招生徒,來此就學者曾達到千人。據《朱子年譜》記載:“先生窮日之力,治
郡事甚勞,夜則與諸生講論,隨問而答,略無倦色,多訓以切己務實,毋厭卑近而
慕高遠,懇惻至到,聞者感動。”這說明朱熹在嶽麓書院講學期間,對書院的建設
付出了很大的力氣,同時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所書院直到明清時代仍然是一處
著名的高等學府。
六、闡義理之奧秘 集理學之大成
理學又稱道學,是中國後期封建社會居於統治地位的社會意識體係,它是以研
究儒家經典的義理為宗旨的學說,即所謂義理之學。從研究方法上說,理學不同於
過去以注釋儒家經典為主的“漢學”。故人們又稱宋代開始的義理之學為“宋學”。
從世界觀的理論體係來看,理學是在中國後期封建社會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一
種新的哲學思潮。在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中,有以“氣”為最高範疇的哲學家,如
張載、羅欽順、戴震等人,也有以“理”為最高範疇的哲學家,如二程、朱熹、陸
九淵和王守仁等人。人們一般所說的“理學”,主要是指程朱和陸王之學,因為無
論程朱或陸王,都把“理”作為自己哲學體係的最高範疇。這是宋明理學的主流。
理學思潮的興起,從政治上說,是為適應趙宋王朝加強封建中央集權的需要。
鑑於唐宋藩鎮割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三綱五常之道絕”(《五代
史》卷16)的歷史教訓,為防止再度發生“臣弒其君”和“以下犯上”的事件,經
過北宋建國以來幾十年的艱苦營造,才建構了理學這樣一種學術思潮,它萌發於晚
唐的韓愈“道統”說和李翱的“復性論”,奠基於周敦頤、邵雍、張載,初創於程
顥、程頤兄弟,朱熹則是理學的集大成者。”其基本思想大致如此。
(一)健全理本體論,闡發義理之奧
朱熹深化和完善了理本體論思想,他在二程初創的唯心主義理學基礎上,總結
了北宋以來唯心主義理學加唯物主義理學鬥爭的經驗教訓,建立了一個精緻的、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