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作為安身立命之地。因此,他首先從排擊佛老,“扶樹教道”入手。
韓愈認為佛教傳入中國是“亂華”。他在《贈譯經僧》一詩中寫道:“萬裏休
言道路賒,有誰教汝度流沙?隻今中國方多事,不用無端更亂華。”他的反佛言論
主要存於《原道》、《論佛骨表》和其他一些詩文中。
在《原道》一文中,韓愈列舉了佛教流行給社會帶來的三項弊端和闢佛的三項
理由。(豆)佛教、道教盛行,造成白食者眾多。與韓愈同時的彭偃曾指出:“今
天下僧道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廣作危言險語,以惑愚者。一僧衣食,歲計約三萬
有餘,五丁所出,不能至此。舉一藉以計天下,其費可知。”[注]韓愈更進一步指
出:
古之為民者四,今之為民者六;古之教者處其一,今之教者處其三。農之家一,
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賈之家一,而資焉之家六;奈何民不窮
且盜也!(《原道》)
他認為佛道二教存在,大量人口不事生產,造成社會財富不足,影響了社會安
定。這是經濟上的原因。(2)佛教“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
即有悖於中國傳統的君臣父子之道,不合中華的倫理道德。(3)信佛乃是“舉夷狄
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幾何其不胥而為夷也”,即佛教作為外來的異質文化,
卻大有淩駕於中華本土文化之上之勢,這有悖於孔子以來儒家“用夏變夷”的精神,
有可能喪失中國固有的民族文化特徵。
在《論佛骨表》中,韓愈也講了三點理由作為反佛依據。(1)從華夷之辨出發,
指斥佛教為“夷狄之法”,與中國先王之教相悖違。(2)從歷代盛衰來驗證佛教的
實際效果,指出佛法傳入中國之前,百姓安樂壽考,自有佛法以後,反而“亂亡相
繼,運作不長”,“宋、劉、梁、陳、元、魏以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由此
得出結論:“事佛求福,乃更得禍”。(3)指出天子帶頭崇佛,會煽起宗教狂熱,
出現“焚頂燒指”、“解衣散錢”的情況,以至“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傷風敗
俗,傳笑四方”。這是從教化角度上計,將瘋狂的拜佛行為看成野蠻不文明的表現。
韓愈站在中華本位文化的立場上,以儒家文化為華夏正統,佛是夷狄之法,不
合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他的反佛論點,或著眼政治經濟,或著眼倫理道德。他的
這些論點,大抵在他之前都有人提出過,如唐初傅奕曾說:“佛在西域,言妖路遠,
漢譯胡書,恣其假託,故使其不忠不孝,削髮而揖君親,遊手遊食,易服以逃租賦。”
[注]韓愈不同於前人之處在於,他敏銳地從佛道德三教勢力的消長中,感覺到儒家
文化麵臨的困境。他不單單停留在對佛教、道教的抨擊上麵,而企圖建立一個完整
的、與佛道二教對抗的理論體係。這個理論體係的輪廓就體現在《原道》、《原性》、
《原人》等著作中。
三、扶樹教道 倡明道統
在《原道》一文中,韓愈以濃墨重彩闡發了儒家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他著重
提出並論述了與老釋二教的“道”“德”迥異的儒家“道”“德”觀,指出: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
因此,“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即“道德”
與“仁義”是相統一的。而佛、老之“道德”,隻不過是“道其所道”“德其所德”
的沒有意義的“一人之私言”。韓愈所說的“道”,是指人倫之道,他說:
其文《詩》《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工賈,其位君臣、
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服麻絲,其居宮室,其食粟米果蔬魚肉,其為
道易明,而其為教易行也。
可見,他所說的“道”並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見之日用的,故與佛、老二教之
“道”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他說:“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
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原道》)在他看來,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仁義道德。
所謂“仁”,就是對人充滿溫情的關懷與熱愛,這是一種無差別的“博愛”,始於
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而推及其他人,而對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原人》)。
這種博愛在具體的道德實踐中能得體適宜,就是“義”,由“仁義”出發向前走,
就是“道”,無須外界的幫助和安慰,切實具備“仁義”,達到自足自樂的境界就
是“德”。韓愈以“仁義”來限定“道德”,所以說“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
</br>
韓愈認為佛教傳入中國是“亂華”。他在《贈譯經僧》一詩中寫道:“萬裏休
言道路賒,有誰教汝度流沙?隻今中國方多事,不用無端更亂華。”他的反佛言論
主要存於《原道》、《論佛骨表》和其他一些詩文中。
在《原道》一文中,韓愈列舉了佛教流行給社會帶來的三項弊端和闢佛的三項
理由。(豆)佛教、道教盛行,造成白食者眾多。與韓愈同時的彭偃曾指出:“今
天下僧道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廣作危言險語,以惑愚者。一僧衣食,歲計約三萬
有餘,五丁所出,不能至此。舉一藉以計天下,其費可知。”[注]韓愈更進一步指
出:
古之為民者四,今之為民者六;古之教者處其一,今之教者處其三。農之家一,
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賈之家一,而資焉之家六;奈何民不窮
且盜也!(《原道》)
他認為佛道二教存在,大量人口不事生產,造成社會財富不足,影響了社會安
定。這是經濟上的原因。(2)佛教“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
即有悖於中國傳統的君臣父子之道,不合中華的倫理道德。(3)信佛乃是“舉夷狄
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幾何其不胥而為夷也”,即佛教作為外來的異質文化,
卻大有淩駕於中華本土文化之上之勢,這有悖於孔子以來儒家“用夏變夷”的精神,
有可能喪失中國固有的民族文化特徵。
在《論佛骨表》中,韓愈也講了三點理由作為反佛依據。(1)從華夷之辨出發,
指斥佛教為“夷狄之法”,與中國先王之教相悖違。(2)從歷代盛衰來驗證佛教的
實際效果,指出佛法傳入中國之前,百姓安樂壽考,自有佛法以後,反而“亂亡相
繼,運作不長”,“宋、劉、梁、陳、元、魏以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由此
得出結論:“事佛求福,乃更得禍”。(3)指出天子帶頭崇佛,會煽起宗教狂熱,
出現“焚頂燒指”、“解衣散錢”的情況,以至“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傷風敗
俗,傳笑四方”。這是從教化角度上計,將瘋狂的拜佛行為看成野蠻不文明的表現。
韓愈站在中華本位文化的立場上,以儒家文化為華夏正統,佛是夷狄之法,不
合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他的反佛論點,或著眼政治經濟,或著眼倫理道德。他的
這些論點,大抵在他之前都有人提出過,如唐初傅奕曾說:“佛在西域,言妖路遠,
漢譯胡書,恣其假託,故使其不忠不孝,削髮而揖君親,遊手遊食,易服以逃租賦。”
[注]韓愈不同於前人之處在於,他敏銳地從佛道德三教勢力的消長中,感覺到儒家
文化麵臨的困境。他不單單停留在對佛教、道教的抨擊上麵,而企圖建立一個完整
的、與佛道二教對抗的理論體係。這個理論體係的輪廓就體現在《原道》、《原性》、
《原人》等著作中。
三、扶樹教道 倡明道統
在《原道》一文中,韓愈以濃墨重彩闡發了儒家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他著重
提出並論述了與老釋二教的“道”“德”迥異的儒家“道”“德”觀,指出: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
因此,“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即“道德”
與“仁義”是相統一的。而佛、老之“道德”,隻不過是“道其所道”“德其所德”
的沒有意義的“一人之私言”。韓愈所說的“道”,是指人倫之道,他說:
其文《詩》《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工賈,其位君臣、
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服麻絲,其居宮室,其食粟米果蔬魚肉,其為
道易明,而其為教易行也。
可見,他所說的“道”並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見之日用的,故與佛、老二教之
“道”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他說:“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
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原道》)在他看來,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仁義道德。
所謂“仁”,就是對人充滿溫情的關懷與熱愛,這是一種無差別的“博愛”,始於
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而推及其他人,而對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原人》)。
這種博愛在具體的道德實踐中能得體適宜,就是“義”,由“仁義”出發向前走,
就是“道”,無須外界的幫助和安慰,切實具備“仁義”,達到自足自樂的境界就
是“德”。韓愈以“仁義”來限定“道德”,所以說“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