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政治革新派人士的熱烈歡迎,如柳宗元、淩準、韓泰、呂溫等人。在後來的政


    治實踐中,他們將陸淳的《春秋》學思想作為實行政治革新的理論武器。也正因為


    如此,他們把陸淳引為政治上的同道。後來,陸淳又外出,任過信州(今江西上饒)、


    台州(今浙江臨海)刺史。


    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23日,德宗病死。正月26日,順宗李誦即位,


    王叔文一派從而執掌朝政。他們迅速安排本派人物占據了朝廷中的顯要職位,並招


    集一些素負重望的人迴京。陸淳從台州迴到京城,任給事中。陸淳迴京,與王叔文


    集團在朝廷中得勢有直接關係。與陸淳拜給事中的同一天,柳宗元任禮部員外郎[注]。


    《舊唐書·王叔文傳》稱陸與王叔文、韋執誼、柳宗元、劉禹錫、韓泰等永貞黨人


    結為“死交”。同年三四月間,唐順宗立廣陵王李純為皇太子,陸淳被征為太子侍


    讀。他為避太子名諱,改名陸質。這一年,他獻上《古君臣圖》,即《舊唐書》


    本傳所載的《君臣圖翼》25卷,已佚,無法考證它的具體內容,當即有關君臣之道


    的。這時,柳宗元與陸淳居處很近,柳宗元對陸淳執弟子禮,向他問學[注]


    從史料記載看,陸淳任太子侍讀並不是很受尊崇。當時順宗身患重病,經過激


    烈的鬥爭,宦官與保守派集團立李純為太子。王叔文集團預謀另立皇嗣的計劃失敗,


    因此,李純對王叔文集團沒什麽好感。陸淳被改革派派去做太子侍讀,原打算通過


    他對太子施加影響,但事與願違,更引起李純的反感。《舊唐書·陸淳傳》以貶


    斥的筆調記述了這一過程:“時(韋)執誼得幸,順宗寢疾,與王叔文等竊弄權柄。


    上(指李純)在春宮,執誼懼,質已用事,故令質入侍,而潛伺上意,因用解。及


    質發言,上果怒曰:‘陛下令先生與寡人講義,何得言他。’質惶懼而出。”說明


    他與李純的關係並不融洽。


    貞元二十一年九月十三日,柳宗元、劉禹錫等人被憲宗逐出朝廷,王叔文等人


    發動的永貞革新宣告失敗。兩天後,陸淳去世[注],門人私諡為文通先生。


    啖、趙二人的著作已經亡佚。陸淳的著作,今存有三種:《春秋集傳纂例》10


    卷、《春秋集傳辨疑》10卷及《春秋集傳微旨》3卷。這與柳宗元說的陸淳有“《春


    秋集注》十篇、《辨疑》七篇、《微旨》二篇”不合。事實上,《春秋集注》即


    《纂例》,其他二書卷篇不合,當為後人傳寫割析而致。這三種書集中了啖、趙、


    陸三人的《春秋》學研究成果,並在啖助舊稿的基礎上作一分為三處理而成的。據


    他在《春秋集傳辨疑·凡例》中說:


    《集傳》取捨三傳之義,可入條例者於《纂例》諸篇言之備矣。其有隨文解釋,


    非例可舉者,恐有疑難,故纂啖、趙之說,著《辨疑》。


    這就明白地說了《纂例》、《辨疑》是綜合了啖、趙二人的研究成果,並加以


    擴大而成的。但其中也包含了陸淳個人的心得,書中多處標明“陸淳曰”即是明證。


    至於《春秋集傳微旨》,則先列三傳異同,參以啖、趙之說,而斷其是非。他在自


    序中說:“其有事或反經而誌協乎道,這雖近義而意實蘊奸,或本正而末邪,或始


    非而終是,”介於疑似之間者,並委曲發明,故曰微旨。可知這部書為陸淳自撰。


    但每條必稱“淳聞於師曰”,以示不忘本。總之,從三書來看,《纂例》以啖說為


    多,《辨疑》以趙說為多,而《微旨》則較多地保留了陸淳的觀點。事實上,三人


    的觀點大同小異,無法分述。而啖、陸二人的觀點更為接近。下麵就將三人的學術


    思想合在一起論述。


    二、論麟經別出勝義 疑三傳釋滯指迷


    在《春秋集傳纂例》第1卷中,陸淳以8篇文字,比較詳細地敘述了啖、趙及本


    人對《春秋》及《三傳》的理解。這是他們學術觀點的總結,也是他們著作的綱領。


    首先,孔子修《春秋》的用意究竟是什麽?過去《左傳》學者認為是為了“考


    其行事而正其典禮,以上遵周公之遺製,下以明將來之法”,《公羊》學者認為是


    為了“將以黜周正魯,變周之文,從先代之質”,《穀梁》學者則認為是為了“明


    黜涉、著勸戒,成天下之事業,定天下之邪正,使夫善人勸焉,淫人懼焉”。啖助


    卻認為,三家之說都“未達乎《春秋》之大宗”,因此不可能真正理解夫子作《春


    秋》的深刻用意。他認為,《春秋》之作,是為了“救時之弊,革禮之薄”。他具


    體論證說:


    夏政忠,忠之弊野,殷人承之以敬;敬之弊鬼,周人承之以文;文之弊亻寒,


    救亻寒莫若以忠,復當從夏政。


    夏文化以“忠”為其特色,殷文化以“敬”為其特色,周文化以“文”為其特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