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到了春秋時代,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麵,表明以“周禮”為主要內容的周
文化已失去了其應有的社會功能。因此,孔子作《春秋》,“以權輔正,以誠斷禮”,
正是以“忠道原情”為本,不拘浮名,不尚猖介,從宜救亂,因時黜涉,或貴非禮
勿動,或貴貞而不諒,進退抑揚,去華居實,所以說孔子作《春秋》是為了“救周
之弊,革禮之薄”。
這樣,啖助把前人的種種《春秋》宗旨說統統打倒。前人多認為《春秋》之旨
在於復興周禮,而啖助卻強調《春秋》之作在於用夏政求周失。他說:。
《春秋》參用二帝三王之法,以夏為本,不全守周典,理必然矣。
啖助認為在這一認識上,杜預所言全失,而何休所說“變周之文,從先代之質”,
雖然話是說對了,但“用非其所”,即不從“性情”上去說,卻從“名位”上去說,
這樣,就沒有把握關鍵所在。喚氏所說的關鍵之點,不是“改革爵列,損益禮樂”,
不是從外在的虛文出發,而在於“立忠為教,原情為本”。
所謂“立忠為教”,是說孔子作《春秋》,在於樹立“忠道”進行教化,所謂
“原情為本”,是說孔子所倡的“忠道”源於人的性情。“原情”,即分析人物的
思想動機,將目的與手段分開,強調“權”、“宜”,這樣,對經文的闡釋、對人
物的評價比純粹用事實、用效果、用“禮法”去衡量,要靈活得多,主觀隨意性也
更大。闡釋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評判標準及價值觀任意發揮,寄託自己的政治
主張,以舊瓶裝新酒。這種一忠道原情”的分析方法,被啖助等人用於《春秋》學
研究。如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於河陽”,左氏引用孔子的話批評晉文公“以臣召
君,不可以訓”,陸淳《微旨》則說:“若原其自嫌之心,嘉其尊王之義,則晉侯
請王以狩,忠亦至矣。”這樣,通過發揮歷史人物的心理動機,宣傳“尊王”的
“忠道”。所以陸淳說:“凡事不合常禮,而心可嘉者,皆以諱為善”[注]。
對於啖助所論的《春秋》宗旨,趙匡略有異議。他認為“《春秋》因史製經,
以明王道”,其方法大略有二:興常典、著權製。如凡是郊廟、喪紀、朝聘、搜狩、
婚娶違禮則譏之,這是“興常典”。至於“非常之事,典禮所不及,則裁之聖心,
以定褒貶,所以窮精理也。精理者非權無以及之。”因為《春秋》之作,目的在於
救世,即“尊王室,正陵僭,舉三綱,提五常,彰善癉惡”,也就是通過“例”、
“體”而寓褒貶。他說:“故褒貶之指在乎例,綴敘之意在乎體”“知其體,推其
例,觀其大意,然後可以議之耳。”可知趙匡比啖助更強調“褒貶”[注]。
其次,啖助等人在提出了自己理解的《春秋》宗旨後,就對“三傳”進行嚴厲
的批評。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對三傳並不完全否定。雖然用了比較尖刻的言詞大
肆批評,但還是有所肯定的。他們認為,古人對《春秋》的解說,本來都是口口相
傳,自漢以後才有章句,著於竹帛。關於《左傳》,他們認為它博採當時文籍,敘
事尤其詳備,能使百代之下詳知春秋歷史本末,通過它的敘事去探求《春秋》經文
的意旨。何況它“論大義得其本源,解三數條大義亦以原情為說,欲令後人推此以
及餘事”,因此“比餘二傳,其功最高”。在這裏啖助等人並沒有完全抹殺《左傳》
敘事詳贍的功勞,甚至認為它比公、穀二傳對《春秋》的貢獻更高。但是,他們又
批評《左傳》“敘事雖多,釋意殊少,是非交錯,混然難證”,即對《春經》經旨
的闡述遠遠不夠,而且是非混雜,讓人難以把握。
關於公、穀二傳,啖助等人認為,最初也是以口相傳,後人根據先儒口授的大
義,將它散配入經文之下,因此乖謬頗多,並沒有把握其綱領。不過,他們認為,
其大指還是子夏傳授下來的,所以,二傳從“傳經”這一方麵說,比《左傳》要嚴
密,即“《穀梁》意深,《公羊》辭辨,隨文解釋,往往約深”,對聖人微言大義
的發明,往往有得。但是,他們又批評二傳“守文堅滯,泥難不通,比附日月,曲
生條例,義有不合,亦復強通,囗駁不倫,或至矛盾”,太拘泥穿鑿於文句,遇有
說不通的地方,就妄加比附,矛盾百出,不合“聖人夷曠之體”。啖助特別批評二
傳處處以“一字褒貶”之說釋經。他雖然不反對《春秋》寓褒貶,但認為其中也有
“文異而意不異”的,“褒貶”說並不普遍適用。所以,他批評二傳“繁碎甚於左
</br>
文化已失去了其應有的社會功能。因此,孔子作《春秋》,“以權輔正,以誠斷禮”,
正是以“忠道原情”為本,不拘浮名,不尚猖介,從宜救亂,因時黜涉,或貴非禮
勿動,或貴貞而不諒,進退抑揚,去華居實,所以說孔子作《春秋》是為了“救周
之弊,革禮之薄”。
這樣,啖助把前人的種種《春秋》宗旨說統統打倒。前人多認為《春秋》之旨
在於復興周禮,而啖助卻強調《春秋》之作在於用夏政求周失。他說:。
《春秋》參用二帝三王之法,以夏為本,不全守周典,理必然矣。
啖助認為在這一認識上,杜預所言全失,而何休所說“變周之文,從先代之質”,
雖然話是說對了,但“用非其所”,即不從“性情”上去說,卻從“名位”上去說,
這樣,就沒有把握關鍵所在。喚氏所說的關鍵之點,不是“改革爵列,損益禮樂”,
不是從外在的虛文出發,而在於“立忠為教,原情為本”。
所謂“立忠為教”,是說孔子作《春秋》,在於樹立“忠道”進行教化,所謂
“原情為本”,是說孔子所倡的“忠道”源於人的性情。“原情”,即分析人物的
思想動機,將目的與手段分開,強調“權”、“宜”,這樣,對經文的闡釋、對人
物的評價比純粹用事實、用效果、用“禮法”去衡量,要靈活得多,主觀隨意性也
更大。闡釋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評判標準及價值觀任意發揮,寄託自己的政治
主張,以舊瓶裝新酒。這種一忠道原情”的分析方法,被啖助等人用於《春秋》學
研究。如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於河陽”,左氏引用孔子的話批評晉文公“以臣召
君,不可以訓”,陸淳《微旨》則說:“若原其自嫌之心,嘉其尊王之義,則晉侯
請王以狩,忠亦至矣。”這樣,通過發揮歷史人物的心理動機,宣傳“尊王”的
“忠道”。所以陸淳說:“凡事不合常禮,而心可嘉者,皆以諱為善”[注]。
對於啖助所論的《春秋》宗旨,趙匡略有異議。他認為“《春秋》因史製經,
以明王道”,其方法大略有二:興常典、著權製。如凡是郊廟、喪紀、朝聘、搜狩、
婚娶違禮則譏之,這是“興常典”。至於“非常之事,典禮所不及,則裁之聖心,
以定褒貶,所以窮精理也。精理者非權無以及之。”因為《春秋》之作,目的在於
救世,即“尊王室,正陵僭,舉三綱,提五常,彰善癉惡”,也就是通過“例”、
“體”而寓褒貶。他說:“故褒貶之指在乎例,綴敘之意在乎體”“知其體,推其
例,觀其大意,然後可以議之耳。”可知趙匡比啖助更強調“褒貶”[注]。
其次,啖助等人在提出了自己理解的《春秋》宗旨後,就對“三傳”進行嚴厲
的批評。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對三傳並不完全否定。雖然用了比較尖刻的言詞大
肆批評,但還是有所肯定的。他們認為,古人對《春秋》的解說,本來都是口口相
傳,自漢以後才有章句,著於竹帛。關於《左傳》,他們認為它博採當時文籍,敘
事尤其詳備,能使百代之下詳知春秋歷史本末,通過它的敘事去探求《春秋》經文
的意旨。何況它“論大義得其本源,解三數條大義亦以原情為說,欲令後人推此以
及餘事”,因此“比餘二傳,其功最高”。在這裏啖助等人並沒有完全抹殺《左傳》
敘事詳贍的功勞,甚至認為它比公、穀二傳對《春秋》的貢獻更高。但是,他們又
批評《左傳》“敘事雖多,釋意殊少,是非交錯,混然難證”,即對《春經》經旨
的闡述遠遠不夠,而且是非混雜,讓人難以把握。
關於公、穀二傳,啖助等人認為,最初也是以口相傳,後人根據先儒口授的大
義,將它散配入經文之下,因此乖謬頗多,並沒有把握其綱領。不過,他們認為,
其大指還是子夏傳授下來的,所以,二傳從“傳經”這一方麵說,比《左傳》要嚴
密,即“《穀梁》意深,《公羊》辭辨,隨文解釋,往往約深”,對聖人微言大義
的發明,往往有得。但是,他們又批評二傳“守文堅滯,泥難不通,比附日月,曲
生條例,義有不合,亦復強通,囗駁不倫,或至矛盾”,太拘泥穿鑿於文句,遇有
說不通的地方,就妄加比附,矛盾百出,不合“聖人夷曠之體”。啖助特別批評二
傳處處以“一字褒貶”之說釋經。他雖然不反對《春秋》寓褒貶,但認為其中也有
“文異而意不異”的,“褒貶”說並不普遍適用。所以,他批評二傳“繁碎甚於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