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縣男,轉任給事中。給事中乃門下省要職,掌封駁政令,議論得失,穎達隨侍皇
帝左右,倍見親信。屢遷國子司業,祭酒,掌管一國教育。唐太宗對孔穎達寄以厚
望,將儲君的教育委與他,任他為太子右庶子,與左庶子於誌寧一道,共同掌教太
子李承幹。孔穎達兢兢業業,克盡職守,無奈太子承幹愛好聲色,漫遊無度,足智
飾非,不聽勸教;又因大宗偏愛魏王李泰,釀成嫡庶相爭之禍。承幹被廢後,其他
東宮屬官多被黜退,唯孔穎達、於誌寧等由於平時對承幹犯顏直諫,盡心盡職,太
宗於是對他們卻獎賞有加,信任如故。
作為當年秦王親信的幾個文臣之一,孔穎達在後來的政治生活中,不像房杜諸
人,功業卓著,位至公卿。他在太宗朝的主要貢獻不在於政治,而是在文化事業。
他學識淵博,文采出眾,每遇朝廷議論禮歷、商榷經義,他常發高論,多被採納。
他曾與魏徵、顏師古等修訂《隋書》,有“良史”之稱,被加位散騎常侍;又修訂
五禮,進爵為子。貞觀十四年(640),孔穎達為國子祭酒,太宗親臨國學,舉行祭
祀先聖孔子的釋奠大禮。會上,群儒執經宣義,孔穎達主講《孝經》,他聲若洪鍾,
口如懸河,義理分明。太宗令群儒發難辯駁,孔穎達“金湯易固,樓雉難攻”;排
難解紛,令眾儒師大為折服。太宗手詔褒之曰:“洪鍾待扣,扣無不應;幽穀發響,
聲無不答。……思湧珠泉,情抽蕙蘭。關西孔子,更起乎方今;濟南伏生,重興於
茲時!”稱讚他為“關西孔子”、西漢伏生,與先聖先師並輝齊明。
孔穎達在經學上的最大成就是奉詔編纂《五經正義》,為經學的統一和漢學的
總結做出卓越貢獻。如前所說,中國儒學從西漢開始便流派眾多,師說不一。當時
《詩》分齊、魯、韓三家,《書》分歐陽、大小夏侯,《禮》有《儀禮》、《禮記》,
其中《禮記》分大小戴,《易》分施、孟、梁邱、京,《春秋》既分公、穀二傳,
公羊又有顏、嚴之學。經學史上稱這些分歧為“師法”。後來經師又在師法的旗號
下更生異說,於是又分出“家法”,再由家法中分出各種專家之說。就像樹幹分枝,
校又分枝,枝葉繁茂,漸失根本,經義難明。故有“學徒勞而少功,後生疑而莫正
之嘆”。後來古文暢興,糾葛更生。《詩》有毛傳與齊魯韓爭雄,《易》有高費與
施孟爭勝,《春秋》有左傳異軍突起,《禮》又出現《周禮》與分高低,《書》又
得壁中古文十六篇。其間經本有無,卷國殘全。文字今古,師說歧異,種種分歧,
更擾得經學講壇迷霧重重。企圖解決經學分歧的統一工作,孔穎達以前共有三次,
一是西漢宣帝有石渠閣大會,二是東漢章帝有白虎觀之議,三是東漢末鄭玄不講家
法,遍注群經。石渠閣之會,重點討論今文經內部師說繁粹的問題,討論結果,不
僅沒有統一師說分歧,反而增立博士,加劇了經學內部異說的產生;白虎觀之議,
重點討論今古文分歧問題,結果著為《白虎通》,用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加西漢讖緯
迷信統一意識形態,對古文經說的優秀內容無所取正,這同樣達不到學術統一的目
的。因此白虎觀會議後,古文經學不僅沒有歇息,反而從者更多,成就日豐。鄭玄
兼通今古文,而以古文為依歸。他起而遍注群經,雜采今古文,今古文之異才日漸
消亡。但是鄭玄經注也未臻完善,學者多攻其所短,至西晉,王肅又重注群經,與
之抗衡,並借用王朝力量立為學官,遂有“鄭學”“王學”之爭。隨著南北對峙局
麵的形成和玄學的興起,於是又出現清談“玄學”與傳統“漢學”、博學”與“北
學”的分歧。在學術風格上,南學主義理,重創新;北學主典實,重故訓。南朝治
經《易》尊王弼注,《尚書》用東晉出現的偽孔傳,《左傳》則用杜預集解;北朝,
《周易》《尚書》用鄭玄注,《左傳》用眼虔注。《毛詩》、《禮》南北同尊鄭注。
此其大致。當時南北王朝並未明確將經註定為一尊,學者誰主誰從,都是各行方便,
從其所好。特別是在南北勢力交會之處,更是南學與北學混,義理與典實雜。這樣
就給後生學習,經義取正,帶來困難。這種情況在政權分離之時,倒還可以容忍,
但天下統一之後,特別是自隋王朝設立郡國之學以養士,開設明經、進士科取才以
後,沒有一個統一的經解作教材和課試標準,勢必給教育和選舉工作帶來很多麻煩。
史載隋文帝下令考試國子學生,準備擇優錄用,可是“自正朔不一將三百年,師訓
紛給無所取正”(《隋書儒林傳》),眾博士無法評出考卷。有鑑於此,唐太宗下
令孔穎達主持編纂五經註疏定本。
</br>
帝左右,倍見親信。屢遷國子司業,祭酒,掌管一國教育。唐太宗對孔穎達寄以厚
望,將儲君的教育委與他,任他為太子右庶子,與左庶子於誌寧一道,共同掌教太
子李承幹。孔穎達兢兢業業,克盡職守,無奈太子承幹愛好聲色,漫遊無度,足智
飾非,不聽勸教;又因大宗偏愛魏王李泰,釀成嫡庶相爭之禍。承幹被廢後,其他
東宮屬官多被黜退,唯孔穎達、於誌寧等由於平時對承幹犯顏直諫,盡心盡職,太
宗於是對他們卻獎賞有加,信任如故。
作為當年秦王親信的幾個文臣之一,孔穎達在後來的政治生活中,不像房杜諸
人,功業卓著,位至公卿。他在太宗朝的主要貢獻不在於政治,而是在文化事業。
他學識淵博,文采出眾,每遇朝廷議論禮歷、商榷經義,他常發高論,多被採納。
他曾與魏徵、顏師古等修訂《隋書》,有“良史”之稱,被加位散騎常侍;又修訂
五禮,進爵為子。貞觀十四年(640),孔穎達為國子祭酒,太宗親臨國學,舉行祭
祀先聖孔子的釋奠大禮。會上,群儒執經宣義,孔穎達主講《孝經》,他聲若洪鍾,
口如懸河,義理分明。太宗令群儒發難辯駁,孔穎達“金湯易固,樓雉難攻”;排
難解紛,令眾儒師大為折服。太宗手詔褒之曰:“洪鍾待扣,扣無不應;幽穀發響,
聲無不答。……思湧珠泉,情抽蕙蘭。關西孔子,更起乎方今;濟南伏生,重興於
茲時!”稱讚他為“關西孔子”、西漢伏生,與先聖先師並輝齊明。
孔穎達在經學上的最大成就是奉詔編纂《五經正義》,為經學的統一和漢學的
總結做出卓越貢獻。如前所說,中國儒學從西漢開始便流派眾多,師說不一。當時
《詩》分齊、魯、韓三家,《書》分歐陽、大小夏侯,《禮》有《儀禮》、《禮記》,
其中《禮記》分大小戴,《易》分施、孟、梁邱、京,《春秋》既分公、穀二傳,
公羊又有顏、嚴之學。經學史上稱這些分歧為“師法”。後來經師又在師法的旗號
下更生異說,於是又分出“家法”,再由家法中分出各種專家之說。就像樹幹分枝,
校又分枝,枝葉繁茂,漸失根本,經義難明。故有“學徒勞而少功,後生疑而莫正
之嘆”。後來古文暢興,糾葛更生。《詩》有毛傳與齊魯韓爭雄,《易》有高費與
施孟爭勝,《春秋》有左傳異軍突起,《禮》又出現《周禮》與分高低,《書》又
得壁中古文十六篇。其間經本有無,卷國殘全。文字今古,師說歧異,種種分歧,
更擾得經學講壇迷霧重重。企圖解決經學分歧的統一工作,孔穎達以前共有三次,
一是西漢宣帝有石渠閣大會,二是東漢章帝有白虎觀之議,三是東漢末鄭玄不講家
法,遍注群經。石渠閣之會,重點討論今文經內部師說繁粹的問題,討論結果,不
僅沒有統一師說分歧,反而增立博士,加劇了經學內部異說的產生;白虎觀之議,
重點討論今古文分歧問題,結果著為《白虎通》,用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加西漢讖緯
迷信統一意識形態,對古文經說的優秀內容無所取正,這同樣達不到學術統一的目
的。因此白虎觀會議後,古文經學不僅沒有歇息,反而從者更多,成就日豐。鄭玄
兼通今古文,而以古文為依歸。他起而遍注群經,雜采今古文,今古文之異才日漸
消亡。但是鄭玄經注也未臻完善,學者多攻其所短,至西晉,王肅又重注群經,與
之抗衡,並借用王朝力量立為學官,遂有“鄭學”“王學”之爭。隨著南北對峙局
麵的形成和玄學的興起,於是又出現清談“玄學”與傳統“漢學”、博學”與“北
學”的分歧。在學術風格上,南學主義理,重創新;北學主典實,重故訓。南朝治
經《易》尊王弼注,《尚書》用東晉出現的偽孔傳,《左傳》則用杜預集解;北朝,
《周易》《尚書》用鄭玄注,《左傳》用眼虔注。《毛詩》、《禮》南北同尊鄭注。
此其大致。當時南北王朝並未明確將經註定為一尊,學者誰主誰從,都是各行方便,
從其所好。特別是在南北勢力交會之處,更是南學與北學混,義理與典實雜。這樣
就給後生學習,經義取正,帶來困難。這種情況在政權分離之時,倒還可以容忍,
但天下統一之後,特別是自隋王朝設立郡國之學以養士,開設明經、進士科取才以
後,沒有一個統一的經解作教材和課試標準,勢必給教育和選舉工作帶來很多麻煩。
史載隋文帝下令考試國子學生,準備擇優錄用,可是“自正朔不一將三百年,師訓
紛給無所取正”(《隋書儒林傳》),眾博士無法評出考卷。有鑑於此,唐太宗下
令孔穎達主持編纂五經註疏定本。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