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性,王充著有《本性篇》專門討論之。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但沒有人善惡性的現成答案。其再傳弟子世碩主“性有善有惡”,認為啟發人的善
根,“養而致之則善長”;引導人的惡端,“養而致之則惡長”。孟子主“性善”,
認為人生來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舉此
“四心”擴而充之,則成為世間最美好的道德——仁義禮智。與之同時有告子“性
無善惡”說,喻性如水,“決之東則東,濯之西則西”。人性亦然,引之善則善,
引之惡則惡。荀子主“性惡”,認為“人性惡,其善者偽也”。從而形成人性論上
性善性惡的分歧。董仲舒提出“性善情惡”和“性三品”說:認為天有陰陽,人有
性情,“性生於陽,情生於陰。陰氣鄙,陽氣仁”,故性善情惡。孟荀之間的分歧,
不過知陰知陽,見性見情之別而已。同時董仲舒又提出有“聖人之性”,有“鬥筲
之性”,有“中民之性”。揚雄主“性善惡混”,與世碩同趨。王充歷考諸家,而
獨取世碩與董仲舒。認為“人性有善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本性》)。形成
人性善惡的原因是氣稟的不同:“稟氣有厚泊(薄),故性有善惡也。”(《率性》)
他根據孔子“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和“性相近習相遠”二語,推導出人性分三品:
上智為善性,下愚為惡性,二者皆天生地造,不可移易:“高不可下,下不可高”;
中智善惡混,可習而改:“中人之性,在所習焉。習善而為善,習惡而為惡。”
(《本性》)他認為人性問題十分重要,它是禮義之所生,人治的出發點:“情性
者,人治之本,禮義所由生也。”(同前)“上智”至善,其言行莫不為善,他們
製禮作樂,為世師表,但這種天生善人很少,百不能一。“下愚”性惡,當然就隻
有繩之以法了。世間大量存在的是善惡混的“中人”,中人之性可以改變,故需要
教育,創造優良的環境,他說:“蓬生麻間,不扶自直,白紗入緇,不練自黑。夫
人之性,猶蓬紗也,在所漸染而善惡變矣。”當整個社會環境改造好了,不僅可以
多出善人,減少犯罪,而且連下愚的天生惡人也有改好的希望:一夫性惡者比木石,
木石猶為人用,況非木石!”(《率性》)
王充鑑於“儒者說五經,多失其實”(《正說》),因撰《語增》、《儒增》、
《藝增》諸篇駁正之;鑑於俗儒俗言俗行,故在《超奇》、《程材》、《謝短》刺
譏之。但是王充對儒家的五經並不非毀,認為是大道之藏,真理所在;對儒家的祖
師孔孟並不輕蔑,猶奉為聖賢;對儒家理論的許多重要方麵尤多發揮;特別是對儒
學的核心內容“仁義”,更是讚不絕口。他多次說:“國之所以存者,仁義也。民
無仁義,傾國亡主。”因而唿籲王者“重禮愛義”、“率無禮之民,激無義之士”
的儒生。在治國方略上,王充認為:“治國之道,所養有二:一曰養德,一日養力。”
養德即教化,養力即耕戰。二者相須而行,國乃大治,“二者偏駁,各有不足”。
因此他十分反對韓非養力不養德,任刑不任禮的法家想思,特著《非韓》之篇。
總之,無論就王充所接受的教育,還是就其思想體係,感情色彩來看,王充都
是一個地道的儒者。他知識淵博,博古通今,議論風發,文章燦然,是東漢一代大
儒,也是中國儒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儒。他追求真理,堅持實誠,痛斥虛妄,與盛
行一時的章句之儒,神異之說大異其趨。有時甚至不免問及儒家聖賢,非及孔孟,
於是受到傳統學者的非議,甚至被現代學者樹為孔孟的對立麵,這不是肆意歪曲,
就是一知半解。章太炎先生說王充“作為《論衡》,趣以正虛妄,審向背,懷疑之
論,分析百端,有所發摘,不避上聖。僅得一人焉,可以振恥。”(《檢論·學變》)
實為知人之論!
(舒大剛 撰)
主要參考書:
(1)《後漢書·王充傳》
(2)蔣祖怡《王充卷》
(3)北京大學歷史係《論衡注釋》
(4)黃中業陳思林《論衡選譯》
(5)金春峰《漢代思想史·王充思想剖析》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經學大師 鄭玄
(127——200)
鄭玄是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
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他對儒家經典的注釋,長期被封建統治者作為
官方教材,收入九經、十三經註疏中,對於儒家文化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的流傳作
</br>
但沒有人善惡性的現成答案。其再傳弟子世碩主“性有善有惡”,認為啟發人的善
根,“養而致之則善長”;引導人的惡端,“養而致之則惡長”。孟子主“性善”,
認為人生來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舉此
“四心”擴而充之,則成為世間最美好的道德——仁義禮智。與之同時有告子“性
無善惡”說,喻性如水,“決之東則東,濯之西則西”。人性亦然,引之善則善,
引之惡則惡。荀子主“性惡”,認為“人性惡,其善者偽也”。從而形成人性論上
性善性惡的分歧。董仲舒提出“性善情惡”和“性三品”說:認為天有陰陽,人有
性情,“性生於陽,情生於陰。陰氣鄙,陽氣仁”,故性善情惡。孟荀之間的分歧,
不過知陰知陽,見性見情之別而已。同時董仲舒又提出有“聖人之性”,有“鬥筲
之性”,有“中民之性”。揚雄主“性善惡混”,與世碩同趨。王充歷考諸家,而
獨取世碩與董仲舒。認為“人性有善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本性》)。形成
人性善惡的原因是氣稟的不同:“稟氣有厚泊(薄),故性有善惡也。”(《率性》)
他根據孔子“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和“性相近習相遠”二語,推導出人性分三品:
上智為善性,下愚為惡性,二者皆天生地造,不可移易:“高不可下,下不可高”;
中智善惡混,可習而改:“中人之性,在所習焉。習善而為善,習惡而為惡。”
(《本性》)他認為人性問題十分重要,它是禮義之所生,人治的出發點:“情性
者,人治之本,禮義所由生也。”(同前)“上智”至善,其言行莫不為善,他們
製禮作樂,為世師表,但這種天生善人很少,百不能一。“下愚”性惡,當然就隻
有繩之以法了。世間大量存在的是善惡混的“中人”,中人之性可以改變,故需要
教育,創造優良的環境,他說:“蓬生麻間,不扶自直,白紗入緇,不練自黑。夫
人之性,猶蓬紗也,在所漸染而善惡變矣。”當整個社會環境改造好了,不僅可以
多出善人,減少犯罪,而且連下愚的天生惡人也有改好的希望:一夫性惡者比木石,
木石猶為人用,況非木石!”(《率性》)
王充鑑於“儒者說五經,多失其實”(《正說》),因撰《語增》、《儒增》、
《藝增》諸篇駁正之;鑑於俗儒俗言俗行,故在《超奇》、《程材》、《謝短》刺
譏之。但是王充對儒家的五經並不非毀,認為是大道之藏,真理所在;對儒家的祖
師孔孟並不輕蔑,猶奉為聖賢;對儒家理論的許多重要方麵尤多發揮;特別是對儒
學的核心內容“仁義”,更是讚不絕口。他多次說:“國之所以存者,仁義也。民
無仁義,傾國亡主。”因而唿籲王者“重禮愛義”、“率無禮之民,激無義之士”
的儒生。在治國方略上,王充認為:“治國之道,所養有二:一曰養德,一日養力。”
養德即教化,養力即耕戰。二者相須而行,國乃大治,“二者偏駁,各有不足”。
因此他十分反對韓非養力不養德,任刑不任禮的法家想思,特著《非韓》之篇。
總之,無論就王充所接受的教育,還是就其思想體係,感情色彩來看,王充都
是一個地道的儒者。他知識淵博,博古通今,議論風發,文章燦然,是東漢一代大
儒,也是中國儒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儒。他追求真理,堅持實誠,痛斥虛妄,與盛
行一時的章句之儒,神異之說大異其趨。有時甚至不免問及儒家聖賢,非及孔孟,
於是受到傳統學者的非議,甚至被現代學者樹為孔孟的對立麵,這不是肆意歪曲,
就是一知半解。章太炎先生說王充“作為《論衡》,趣以正虛妄,審向背,懷疑之
論,分析百端,有所發摘,不避上聖。僅得一人焉,可以振恥。”(《檢論·學變》)
實為知人之論!
(舒大剛 撰)
主要參考書:
(1)《後漢書·王充傳》
(2)蔣祖怡《王充卷》
(3)北京大學歷史係《論衡注釋》
(4)黃中業陳思林《論衡選譯》
(5)金春峰《漢代思想史·王充思想剖析》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下一篇 迴目錄
經學大師 鄭玄
(127——200)
鄭玄是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
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他對儒家經典的注釋,長期被封建統治者作為
官方教材,收入九經、十三經註疏中,對於儒家文化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的流傳作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