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在洛陽,王充入太學,訪名儒,閱百家,觀大禮,大開了眼界,大增了學問,


    初步形成了他博大求實的學術風格。


    三、負笈京師


    東漢的京師在洛陽,當時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東漢的開國皇帝劉


    秀(即光武帝)本是南陽的一位書生,奪得天下後,特別注重文雅,尤向儒術。史


    稱他“未及下車,先訪儒雅”,收集典籍,徵招遺隱,“於是四方學士,莫不抱負


    墳籍,雲會京師。”為了安撫這批飽學通經之士,光武皇帝特起太學,設博士,用


    他們來教授生徒,造就人才。太學既是當時全國的最高學府,而且典籍豐富,名流


    革集,也是全國最權威的學術活動中心。因此四方郡縣都挑選優秀青年進入太學深


    造,王充亦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到太學學習。王充到太學的時間,大約在建武二十年


    (公元44年),謝承《後漢書》載:“班固年13,王充見之,撫其背謂班彪曰:


    ‘此兒必記漢事。’”謝承書已佚,此文見於範曄《後漢書·班因傳》李賢注。班


    因生於建武八年,比王充小5歲,班固13歲,王充到京師時,已年滿18,正當漢光武


    二十年。風華正茂,正是學知識,長見識的大好時機。不過,當時太學受今文經學


    的影響,盛行章句之學。傳經注重家法師承,先生們將先師的遺教記下,章有章旨,


    句有句解,稱為“章句”。弟子們反覆記誦,味同嚼臘;恪守師訓,不敢越雷池一


    步。加之光武皇帝沉迷緯書讖記,事無巨細,皆決於圖讖,神學迷信,充斥學壇。


    太學教育,不僅方法僵死,而且內容虛誕。好在這時王充的前輩學者社林、鄭眾、


    桓譚、班彪等人都在京師,他們都是古文經學家,博學淹貫,號稱大儒。在數家之


    中,王充對桓譚和班彪最為推崇,受他們的影響也最深。


    班彪(公元2年—公元54年),字叔皮,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市東)人,東漢


    有名的古文經學家、歷史學家,史稱“通儒上材”。曾續司馬遷《史記》,作《史


    記後傳》。他為人的特點是:“仕不為祿,所如(往)不合”;治學的特點是:


    “學不為人,博而不俗”;寫作的特點是:“言不為華,述而不作。”(《漢書·


    自紀》)其子班因,宇孟堅,即《漢書》的作者,亦博學多通。史書說他“博貫載


    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所學無常師,不為章句,舉大義而已。”(《後漢


    書·班彪列傳》)當時亦在太學肄業。王充對班氏父子十分讚賞,說:“班叔皮續


    太史書百篇以上,記事詳悉,義理浹備,觀讀之者以為甲,而太史公乙。於男孟堅


    為尚書郎,文比(媲美)叔皮,非徒五百裏(小國)也,乃夫周召魯衛(大國)之


    謂也。”將班氏父子視為超人奇士,比作文華秀美的泱泱大國(《超奇》)。王充


    以班彪為師,以班因為友,日誦詩書,砥礪德行,在學問文章、立身道德上都大受


    其影響。本傳說王充“後至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不守章句。”


    班彪並未任職太學,王充師之,乃私淑弟子。王充“好博覽不守章句”,正是師承


    於班氏“博而不俗”,“不為章句,舉大義而已”的家學風格。後來王允“仕郡為


    功曹,以數諫諍不合去”;著書“形露易觀”,“直露其文,集以俗言。”這些都


    與班彪“仕不為祿,所如不合”,“言不為華”的為人處事方法和文章風格絕相類


    似。


    在思想方法上,王充又得益於桓譚。桓譚(公元前23年一公元50年),字君山,


    沛國相(今安徽濉溪縣)人。“博學多通,遍習五經”,是兩漢之際著名學者。著


    有《新論》一書。他治學的特點也是“訓詁舉大義,不為章句”,與班氏父子學風


    相同。在思想方法上,頗具求實精神,喜好古文經學,常與劉歆、揚雄“辨析疑異”,


    尤其反對當時盛行的讖緯神學,他曾在光武皇帝麵前冒著殺頭的危險非議讖緯神學,


    對俗儒的鄙俗見解更是深惡痛絕,常常調筆譏諷,“由是多見排抵”。桓譚求實的


    治學精神,王充特別欣賞,他在《論衡》書中多次讚賞說:“(桓譚)又作《新論》,


    論世間事,辨照然否,虛妄之言,偽飾之辭,莫不證定。”(《超奇》)“世間為


    文者眾矣,是非不分,然否不定,桓君山論之,可謂得實矣。論文以察實,則君山


    漢之賢人也。”(《定賢》)王充本來對漢代的董仲舒、司馬遷、揚雄等人十分贊


    賞,但在數家之中,王充對桓譚最為激賞,說“仲舒之文可及,君山之論難追”


    (《案書》片“彼子長(司馬遷)、子雲(揚雄)說論之徒,君山為甲。”(《趙


    奇》)認為舒仲其文雖奇,猶可學而及之;桓譚出語高峻,非可企及。甚至與以論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