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喪祭,無所不能。孔子還作為一位藝術家對禮樂進行了演習。他的禮樂素養極高,
言談舉止,既合乎身份,又合乎場合,舉止翩翩,文質彬彬,那簡直就是文明禮貌
的化身!他對音樂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欣賞能力,曾描述音樂的演習過程說:“樂
其可知也,始作翕翕然熱烈,放開後純純然和諧,皎皎然清晰,繹繹然不絕。至此
便大成了。”(《八佾》)他曾問《韶》於齊,陶醉於美妙的音樂之中,如醉如癡,
竟“三月不知肉味”(《述而》)!這使他聲名雀起,不少有誌青年集中到他周圍,
追隨他學習禮樂。另一方麵,孔子更注重禮樂內容的探討。他發現無論禮也好,樂
也好,都有一個“一以貫之”的實質精神,即對人類普遍的友愛和對社會的維繫作
用,即“仁”“義”。認為仁義是禮樂的內容,禮樂是仁義的形式,仁義禮樂互為
表裏,相互為用。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
“義以為質,禮以行之。”(《衛靈公》)強調了禮樂形式和內容的統一,並提出
禮樂與仁義相結合,這是作為思想家的孔子,在禮樂修養上高出倫輩和前人的地方,
他認為,人間缺少愛,故需要仁;社會沒有秩序,故需要義;各個等級都沒有合理
的行為準則,故需要禮。隻要將仁義禮樂切實地推行於天下,天下就走上了有秩序
和諧的正常軌道。這就是他仁、義、禮三位一體的思想;也就是他以禮治天下的政
治思想。
完成“六藝”學習,大約在孔子30歲左右。他曾自稱“三十而立”(《為政》)。
又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秦伯》);“不學禮,無以立”(《季氏》);
“不知禮,無所立也。”(《堯日》)可見,“立”的內容是“禮”,既然是“30
而立”,那麽他30歲時無疑已掌握了以禮樂為核心的“六藝”,應該說已具備進入
貴族社會的全部本領了。因此,魯昭公、孟僖子等也都很欣賞他。但是當時公室早
就成了空架子,身為一國之君的魯昭公也沒有用人的實權。孔子曾感慨:“祿之去
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季氏》)魯國有勢力的三家大夫,即孟孫
氏、叔孫氏、季孫氏,他們是魯桓公支裔,世稱“三桓”。三桓分掌魯國軍事和財
政,“三分公室”。其中季孫氏實力最強,是魯國的首席執政,進退人物,上下其
手,權傾一時。也許是為了取得季孫氏的保舉,孔子曾給季孫氏當過家巨。《孟子
·萬章下)說:“孔子嚐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嚐為乘田矣,曰:牛羊茁
壯長而已矣。”《史記》說:“孔子貧且賤,及長,嚐為季氏史,料量平;嚐為司
職吏,而畜蕃息。”季氏史即委吏,掌管委藏工作,即後之司倉氏、司庚氏,掌保
管、出納;司職吏即乘田,掌管田作畜牧之事。孔子多才多藝,才能全麵,將兩件
事做得很出色:管財務則帳目清楚(“會計當”),收以平衡(“料量平”)。管
田蓄則六畜興旺,一把好幹才!這無疑給季氏留下了好印象。
可事有不巧,孔子沒來得及通過季氏的舉薦進入仕途,卻趕上了魯國的一場政
治危機,即“鬥雞之變”。魯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孔子35歲,季平子與後阝昭伯
鬥雞,賽前兩家都弄虛作假,一個在雞翅上效上藥粉,一個則在雞爪上陪縛利鉤。
事情敗露後,兩個搞陰謀的人互相指責,最後竟兵刃相向,季氏出兵占領了後阝氏
家業。後阝氏向昭公求援。本來就對股扈世卿季氏不滿的魯昭公憤然出師討逆。結
果卻由於孟孫氏、叔孫氏與季氏聯手,使這位怒氣沖沖的國君大吃敗仗,丟盔棄甲,
逃亡齊國、麵對三桓的非和無法行徑,孔子大失所望,不屑與過臣為伍,慨然離魯
奔齊,追隨昭公去了。
在齊國,孔子通過齊國寵臣高昭子見到了齊景公。景公對孔子不算陌生。五年
前,齊景公與輔相晏嬰訪魯,曾慕名造訪過孔子。現在老朋友相見,很快便談得投
機了。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脫口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乃孔子的
施政方略——以端正名份為主要內容的“正名”主張。即君要守君道,臣要守臣道,
父要守父道,子要守子道。各盡本份,注重等級。當時的齊國亦正處於崔、慶、高、
國擅權,田氏篡弒的前夜,孔子一語正中景公所憂,異常興奮,贊曰。“善哉!僖
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顏淵》)高興
之下,便要將尼溪之四封給孔子,隻因晏嬰反對未果。但景公還是給予孔子很優渥
的俸祿:“待之以季孟之間”,與魯國叔孫氏的待遇相當。齊景公隻對孔子維護君
</br>
言談舉止,既合乎身份,又合乎場合,舉止翩翩,文質彬彬,那簡直就是文明禮貌
的化身!他對音樂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欣賞能力,曾描述音樂的演習過程說:“樂
其可知也,始作翕翕然熱烈,放開後純純然和諧,皎皎然清晰,繹繹然不絕。至此
便大成了。”(《八佾》)他曾問《韶》於齊,陶醉於美妙的音樂之中,如醉如癡,
竟“三月不知肉味”(《述而》)!這使他聲名雀起,不少有誌青年集中到他周圍,
追隨他學習禮樂。另一方麵,孔子更注重禮樂內容的探討。他發現無論禮也好,樂
也好,都有一個“一以貫之”的實質精神,即對人類普遍的友愛和對社會的維繫作
用,即“仁”“義”。認為仁義是禮樂的內容,禮樂是仁義的形式,仁義禮樂互為
表裏,相互為用。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
“義以為質,禮以行之。”(《衛靈公》)強調了禮樂形式和內容的統一,並提出
禮樂與仁義相結合,這是作為思想家的孔子,在禮樂修養上高出倫輩和前人的地方,
他認為,人間缺少愛,故需要仁;社會沒有秩序,故需要義;各個等級都沒有合理
的行為準則,故需要禮。隻要將仁義禮樂切實地推行於天下,天下就走上了有秩序
和諧的正常軌道。這就是他仁、義、禮三位一體的思想;也就是他以禮治天下的政
治思想。
完成“六藝”學習,大約在孔子30歲左右。他曾自稱“三十而立”(《為政》)。
又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秦伯》);“不學禮,無以立”(《季氏》);
“不知禮,無所立也。”(《堯日》)可見,“立”的內容是“禮”,既然是“30
而立”,那麽他30歲時無疑已掌握了以禮樂為核心的“六藝”,應該說已具備進入
貴族社會的全部本領了。因此,魯昭公、孟僖子等也都很欣賞他。但是當時公室早
就成了空架子,身為一國之君的魯昭公也沒有用人的實權。孔子曾感慨:“祿之去
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季氏》)魯國有勢力的三家大夫,即孟孫
氏、叔孫氏、季孫氏,他們是魯桓公支裔,世稱“三桓”。三桓分掌魯國軍事和財
政,“三分公室”。其中季孫氏實力最強,是魯國的首席執政,進退人物,上下其
手,權傾一時。也許是為了取得季孫氏的保舉,孔子曾給季孫氏當過家巨。《孟子
·萬章下)說:“孔子嚐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嚐為乘田矣,曰:牛羊茁
壯長而已矣。”《史記》說:“孔子貧且賤,及長,嚐為季氏史,料量平;嚐為司
職吏,而畜蕃息。”季氏史即委吏,掌管委藏工作,即後之司倉氏、司庚氏,掌保
管、出納;司職吏即乘田,掌管田作畜牧之事。孔子多才多藝,才能全麵,將兩件
事做得很出色:管財務則帳目清楚(“會計當”),收以平衡(“料量平”)。管
田蓄則六畜興旺,一把好幹才!這無疑給季氏留下了好印象。
可事有不巧,孔子沒來得及通過季氏的舉薦進入仕途,卻趕上了魯國的一場政
治危機,即“鬥雞之變”。魯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孔子35歲,季平子與後阝昭伯
鬥雞,賽前兩家都弄虛作假,一個在雞翅上效上藥粉,一個則在雞爪上陪縛利鉤。
事情敗露後,兩個搞陰謀的人互相指責,最後竟兵刃相向,季氏出兵占領了後阝氏
家業。後阝氏向昭公求援。本來就對股扈世卿季氏不滿的魯昭公憤然出師討逆。結
果卻由於孟孫氏、叔孫氏與季氏聯手,使這位怒氣沖沖的國君大吃敗仗,丟盔棄甲,
逃亡齊國、麵對三桓的非和無法行徑,孔子大失所望,不屑與過臣為伍,慨然離魯
奔齊,追隨昭公去了。
在齊國,孔子通過齊國寵臣高昭子見到了齊景公。景公對孔子不算陌生。五年
前,齊景公與輔相晏嬰訪魯,曾慕名造訪過孔子。現在老朋友相見,很快便談得投
機了。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脫口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乃孔子的
施政方略——以端正名份為主要內容的“正名”主張。即君要守君道,臣要守臣道,
父要守父道,子要守子道。各盡本份,注重等級。當時的齊國亦正處於崔、慶、高、
國擅權,田氏篡弒的前夜,孔子一語正中景公所憂,異常興奮,贊曰。“善哉!僖
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顏淵》)高興
之下,便要將尼溪之四封給孔子,隻因晏嬰反對未果。但景公還是給予孔子很優渥
的俸祿:“待之以季孟之間”,與魯國叔孫氏的待遇相當。齊景公隻對孔子維護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