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還依據人們對“仁義禮”的掌握和保持程度,將人劃分為小人、庸人、士、 君子、賢人、聖人幾個等級:小人道德敗壞,庸人隻知謀財,士人追求向善,君子 才是理想人格。君子堅守仁義,依禮而行,孔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 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裏仁》)又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 (《衛靈公》)除了仁義禮之外,君子還具有仁智勇“三達德”,孔子曰:“君子 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憲問》)君子是道德純粹、人格 完美、知識豐富的人,他具有優秀的品德,高尚的情操,醇熟的處世經驗和優雅的 行為舉止。他們心懷善心,愛人利人,立人達人;他們追求真理,忘卻物慾;“君 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他們既極積入世,以天下 為己任——“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憲問》);又誌趣高雅,超拔幹 流俗之外——“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裏仁》);他們樂天知命,無憂無 懼,視富貴如浮雲,窮達不住放心而“安之若命”;又豁達大度,寬人嚴己——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衛靈公》);“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顏淵》)……君子是人間真 善美的化身,時時處處表現出仁慈的愛心和智慧、正義的光彩,將溫馨與文明灑滿 人間。君子又與宗教修士和遁世高蹈的隱士不同,君子高雅,但不避世;君子入世, 但不庸俗……他們是生於人間,長於人間,並服務於人間的,從人世間來又迴到人 世間去的世之精英、人中俊傑。儒家追求理想人格、造就“君子”風度不是目的, 其最終目的是通過君子去治世行善,拯救人類。修己的目的是“安人”、“安百姓”, 是“博施濟眾”,這就是在君子之後還設定賢人、聖人的原因。簡言之,修養高的 君子多做善事就是賢人,功德圓滿就是聖人。君子就是下欲撫救蒼生,上欲成賢企 聖的最佳人選。他們進則兼濟百姓,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理 想,完成“內聖外王”的事業;退則堅守人格的自性完滿,嚴守操行,獨善其身, 任何威脅利誘都不可移易,此即孟子描述的“大丈夫”形象:“後天下之廣居,立 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儒家除了對君子典型人格的提倡外,還注重對廣大人民群眾道德意識和文明知 識的啟發和培養,認為統治者接受教育會仁慈愛人,下層人民接受教育就會知規矩、 聽使喚——“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論語·泰伯》)因此儒者認為,改善人民的衣食住行、注意人 民的物質利益是必要的,主張為政首當“足食、足兵”和“庶之、富之”,但並不 以此為終點,更不以此為目的。儒家清楚地看到,倘若富而不仁、逸居無教,不知 自律,不守道德,那麽人就與禽獸無別。孟子曰:“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 於禽獸。”荀子說:“無富無以養民性,無教無以理民性。”故孔子在強調“庶矣 富矣”、“足食足兵”同時,沒忘了“教之”“信之”;孟子在主張“飽食暖衣、 逸居”的同時,亦重視“教以人倫”;荀子在“富之”之後也強調“立大學,設庫 序,修六禮,明七教”以提高人民修養。故《詩經》說:“飲之食之,教之誨之。” 都闡明同一個道理:在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努力提高人民的道德修養和精神文明。
在社會問題上,儒家特別崇尚和諧的社會秩序。和諧,與實行殘酷的階級壓迫 固然迥異,也與不講條件、不顧事實地推行平均主義、世界大同大異其趣。儒家的 和諧是建立在秩序基礎上有序的和諧,而秩序又以社會等級為基礎。儒家社會和諧 理論建立的哲學基礎是自然、社會普遍存在的差別。首先,儒家看到天地萬物、社 會百態無不幹差萬別,不可齊一,孟子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荀子曰: “有天有地而上下有等。”天高地卑,上智下愚,此優彼劣,東長西短……皆客觀 存在,不可忽視。如果忽視這一差別,小則賢不肖易位,優劣顛倒,社會動盪;大 則智愚相爭,貴賤相伐,導致天下大亂。麵對這些差別,儒家不是愚蠢地、不切實 際地作“比而同之”的胡思亂想和胡作非為,而是正視現實,承認差別,並根據差 別來確定等級,使是非賢愚、長短高下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以便各盡其能,各用 其才。從而形成上下等級和貴賤秩序。荀子說:“有天有地而上下有等,明王始立 而處國有製。”(《荀子·王製》)等,即差別性;製,即等級製。孟子又從社會 分工的角度,肯定了勞逸貴賤關係:“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勞心,或勞 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孟子·滕文公上》)社會分工的差別,是形成貴賤等級的客觀依據:賢者在上, 不賢者在下;賢者勞心,不賢者勞力;勞心者享受供養,勞力者供養於人……在儒 家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東西。否則,如果以不肖居位,賢者在下;或者將賢和不肖 等量齊觀,都會造成混亂——“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同前)。
</br>
儒家除了對君子典型人格的提倡外,還注重對廣大人民群眾道德意識和文明知 識的啟發和培養,認為統治者接受教育會仁慈愛人,下層人民接受教育就會知規矩、 聽使喚——“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論語·泰伯》)因此儒者認為,改善人民的衣食住行、注意人 民的物質利益是必要的,主張為政首當“足食、足兵”和“庶之、富之”,但並不 以此為終點,更不以此為目的。儒家清楚地看到,倘若富而不仁、逸居無教,不知 自律,不守道德,那麽人就與禽獸無別。孟子曰:“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 於禽獸。”荀子說:“無富無以養民性,無教無以理民性。”故孔子在強調“庶矣 富矣”、“足食足兵”同時,沒忘了“教之”“信之”;孟子在主張“飽食暖衣、 逸居”的同時,亦重視“教以人倫”;荀子在“富之”之後也強調“立大學,設庫 序,修六禮,明七教”以提高人民修養。故《詩經》說:“飲之食之,教之誨之。” 都闡明同一個道理:在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努力提高人民的道德修養和精神文明。
在社會問題上,儒家特別崇尚和諧的社會秩序。和諧,與實行殘酷的階級壓迫 固然迥異,也與不講條件、不顧事實地推行平均主義、世界大同大異其趣。儒家的 和諧是建立在秩序基礎上有序的和諧,而秩序又以社會等級為基礎。儒家社會和諧 理論建立的哲學基礎是自然、社會普遍存在的差別。首先,儒家看到天地萬物、社 會百態無不幹差萬別,不可齊一,孟子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荀子曰: “有天有地而上下有等。”天高地卑,上智下愚,此優彼劣,東長西短……皆客觀 存在,不可忽視。如果忽視這一差別,小則賢不肖易位,優劣顛倒,社會動盪;大 則智愚相爭,貴賤相伐,導致天下大亂。麵對這些差別,儒家不是愚蠢地、不切實 際地作“比而同之”的胡思亂想和胡作非為,而是正視現實,承認差別,並根據差 別來確定等級,使是非賢愚、長短高下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以便各盡其能,各用 其才。從而形成上下等級和貴賤秩序。荀子說:“有天有地而上下有等,明王始立 而處國有製。”(《荀子·王製》)等,即差別性;製,即等級製。孟子又從社會 分工的角度,肯定了勞逸貴賤關係:“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勞心,或勞 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孟子·滕文公上》)社會分工的差別,是形成貴賤等級的客觀依據:賢者在上, 不賢者在下;賢者勞心,不賢者勞力;勞心者享受供養,勞力者供養於人……在儒 家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東西。否則,如果以不肖居位,賢者在下;或者將賢和不肖 等量齊觀,都會造成混亂——“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同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