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蒙古另類史:超級帝國 作者:未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於忽必烈的兩次出征日本,日本國內廣泛流傳著這樣的傳奇故事:“神風”在元朝時期曾兩度施威摧毀蒙古入侵者的船艦,將日本從危難之中解救出來。此後數百年中,日本人一直對神風頂禮膜拜,興起了大規模拜神的活動。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在進攻日本時還曾經遭到了以“神風”命名的特攻隊的死亡攻擊,可見神風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那麽到底是不是“神風”的力量讓日本兩次逃離了死亡邊緣呢?先看看戰爭的經過再加以分析吧。
公元127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命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以900艘戰船,1.5萬名士兵,遠征日本。元軍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很多輝煌戰果。此時的日軍處於不利的形勢,不得不暫時退卻到大宰府附近。元軍雖然趕走了日軍,但不在陸地宿營,夜間仍迴船艦。當元軍迴到船艦後,恰遇當夜有暴風雨,元艦沉沒200餘隻,所餘元軍撤退,日本才免於難。
當颱風乍起之時,有這樣的記載:當時由於不熟悉地形,元軍停泊在博多灣口的艦隊一片混亂,不是互相碰撞而翻,就是被大浪打沉;午夜後,颱風漸停,但暴雨又降,加上漆黑一片,落海的兵卒根本無法相救。忻都怕日軍乘機來襲,下令冒雨撤軍迴國。此役,元軍死亡兵卒達1.35萬人。日本史書則稱之為“文水之役”。
第二天早晨,日軍在大宰府水城列陣,但不見元軍進攻,派出偵察人員始知博多海麵已無元軍船隻,元軍撤退了。日本朝野對突如其來的颱風趕走元軍十分驚喜,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大規模拜神的活動,稱為“神風”。
忽必烈聽到征服日本失敗的消息後,感到非常震驚,再次派遣重要使者攜書前往日本,並以強硬的態度要求日本納貢,否則將訴諸於武力。但日本政府拒絕了元朝統治者的要求並處死了使節。忽必烈與他的祖父一樣,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懲罰日本國,似乎又找迴了當年懲罰花剌子模的氣勢。
忽必烈於公元1281年以日本殺使臣為由,結集南宋新投降的10萬人組成一支大軍遠征日本。兵分兩路:忻都等率蒙古、高麗及漢軍4萬人,從高麗渡海;阿塔海、範文虎、李庭率新附軍乘海船從慶元、定海啟航。
元朝的二路大軍約定6月以前會於壹岐島及平壹島。高麗國王也為元朝提供了1萬軍隊,1 500名水手,900隻船和大批糧食。然而,人數多、輜重多的元南方軍隊行動遲緩,沒有按預定時間與東路軍會合,東路軍在等待無望的情況下,從合浦出發,侵襲日本對馬、一岐兩島後,進抵築前誌賀島登陸。
日本守軍已有前次抗擊蒙古的經驗,他們在箱崎、今津等外沿岸構築防禦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開進誌賀島(誌賀島與九州之間有陸路可通),與東征元軍進行了激烈戰鬥。”元軍戰敗,退至鷹島、對馬、一岐、長門等地,與姍姍來遲的江南軍會合。
然而會合後的元軍不但不積極進攻,反而因高麗、漢、蒙古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作戰。這樣,蒙古軍在毫無蔭蔽的前提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兩方對峙達兩個月之久,蒙古軍隊無法取得勝利。
兩個月之後,即8月15至16日,一場巨大的颱風襲擊了日本海岸,在此次颱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三分之一,江南軍損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殺或溺死。漢文史料也記載到,由於元軍戰船“縛艦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颱風襲擊下“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唿溺死海中如麻。”統率範文虎臨陣脫逃,“獨帆走高麗”。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兩次出師失利,並未使忽必烈放棄征服日本的計劃。公元1283年年初,忽必烈下令重建攻日大軍,建造船隻,搜集糧草,引起江南民眾的強烈反抗,迫使其暫緩造船事宜。公元1285年,再次下令大造戰船,後因部分大臣反對,忽必烈才不得不於1286年正月下詔罷征日本。此後,元朝雖然還有過征伐日本的議論和準備,但均未能實現。
表麵上看,這兩次西征的失敗都是與日本人所敬仰的“神風”有關,而且,在古代文獻中確實能夠找到關於那兩場日本颱風的記載,然而研究人員並無法判斷出那場風暴的具體強度,以及風暴與蒙古艦隊的沉沒究竟有多大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科技的進步和各國學者的不斷研究努力下,近期發表在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的一項考古新發現指出:拙劣的造船工藝和船體設計是導致蒙古艦隊葬入魚腹的主要原因。
另外,美國德克薩斯州農業機械大學的考古學家蘭德爾·佐佐木對1981年從高島附近海底打撈上來的700多塊蒙古戰艦殘骸進行了仔細研究和分析。佐佐木表示:“很多蒙古戰艦龍骨上的鉚釘過於密集,甚至有時在同一個地方有五六個鉚釘。這說明,這些板材在造船時曾反覆使用,而且很多龍骨本身質量就很低劣。”
從當時另一個細節也可以推斷出,船隻質量的不過關。忽必烈由於想要迅速征戰,所以讓當時造船技術落後的高麗,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所要的船隻。在忽必烈強壓之下,這個任務要想完成實屬難事。結果,高麗人隻得在匆忙間敷衍了事,這些艦船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br>
公元127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命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以900艘戰船,1.5萬名士兵,遠征日本。元軍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很多輝煌戰果。此時的日軍處於不利的形勢,不得不暫時退卻到大宰府附近。元軍雖然趕走了日軍,但不在陸地宿營,夜間仍迴船艦。當元軍迴到船艦後,恰遇當夜有暴風雨,元艦沉沒200餘隻,所餘元軍撤退,日本才免於難。
當颱風乍起之時,有這樣的記載:當時由於不熟悉地形,元軍停泊在博多灣口的艦隊一片混亂,不是互相碰撞而翻,就是被大浪打沉;午夜後,颱風漸停,但暴雨又降,加上漆黑一片,落海的兵卒根本無法相救。忻都怕日軍乘機來襲,下令冒雨撤軍迴國。此役,元軍死亡兵卒達1.35萬人。日本史書則稱之為“文水之役”。
第二天早晨,日軍在大宰府水城列陣,但不見元軍進攻,派出偵察人員始知博多海麵已無元軍船隻,元軍撤退了。日本朝野對突如其來的颱風趕走元軍十分驚喜,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大規模拜神的活動,稱為“神風”。
忽必烈聽到征服日本失敗的消息後,感到非常震驚,再次派遣重要使者攜書前往日本,並以強硬的態度要求日本納貢,否則將訴諸於武力。但日本政府拒絕了元朝統治者的要求並處死了使節。忽必烈與他的祖父一樣,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懲罰日本國,似乎又找迴了當年懲罰花剌子模的氣勢。
忽必烈於公元1281年以日本殺使臣為由,結集南宋新投降的10萬人組成一支大軍遠征日本。兵分兩路:忻都等率蒙古、高麗及漢軍4萬人,從高麗渡海;阿塔海、範文虎、李庭率新附軍乘海船從慶元、定海啟航。
元朝的二路大軍約定6月以前會於壹岐島及平壹島。高麗國王也為元朝提供了1萬軍隊,1 500名水手,900隻船和大批糧食。然而,人數多、輜重多的元南方軍隊行動遲緩,沒有按預定時間與東路軍會合,東路軍在等待無望的情況下,從合浦出發,侵襲日本對馬、一岐兩島後,進抵築前誌賀島登陸。
日本守軍已有前次抗擊蒙古的經驗,他們在箱崎、今津等外沿岸構築防禦工事,並以精銳部隊開進誌賀島(誌賀島與九州之間有陸路可通),與東征元軍進行了激烈戰鬥。”元軍戰敗,退至鷹島、對馬、一岐、長門等地,與姍姍來遲的江南軍會合。
然而會合後的元軍不但不積極進攻,反而因高麗、漢、蒙古統率之間的矛盾而不能協調作戰。這樣,蒙古軍在毫無蔭蔽的前提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兩方對峙達兩個月之久,蒙古軍隊無法取得勝利。
兩個月之後,即8月15至16日,一場巨大的颱風襲擊了日本海岸,在此次颱風襲擊下,蒙古東路軍損失三分之一,江南軍損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殺或溺死。漢文史料也記載到,由於元軍戰船“縛艦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颱風襲擊下“震撼擊撞,舟壞且盡。軍士號唿溺死海中如麻。”統率範文虎臨陣脫逃,“獨帆走高麗”。蒙古人第二次東征日本又以慘敗而告終。
兩次出師失利,並未使忽必烈放棄征服日本的計劃。公元1283年年初,忽必烈下令重建攻日大軍,建造船隻,搜集糧草,引起江南民眾的強烈反抗,迫使其暫緩造船事宜。公元1285年,再次下令大造戰船,後因部分大臣反對,忽必烈才不得不於1286年正月下詔罷征日本。此後,元朝雖然還有過征伐日本的議論和準備,但均未能實現。
表麵上看,這兩次西征的失敗都是與日本人所敬仰的“神風”有關,而且,在古代文獻中確實能夠找到關於那兩場日本颱風的記載,然而研究人員並無法判斷出那場風暴的具體強度,以及風暴與蒙古艦隊的沉沒究竟有多大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科技的進步和各國學者的不斷研究努力下,近期發表在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的一項考古新發現指出:拙劣的造船工藝和船體設計是導致蒙古艦隊葬入魚腹的主要原因。
另外,美國德克薩斯州農業機械大學的考古學家蘭德爾·佐佐木對1981年從高島附近海底打撈上來的700多塊蒙古戰艦殘骸進行了仔細研究和分析。佐佐木表示:“很多蒙古戰艦龍骨上的鉚釘過於密集,甚至有時在同一個地方有五六個鉚釘。這說明,這些板材在造船時曾反覆使用,而且很多龍骨本身質量就很低劣。”
從當時另一個細節也可以推斷出,船隻質量的不過關。忽必烈由於想要迅速征戰,所以讓當時造船技術落後的高麗,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所要的船隻。在忽必烈強壓之下,這個任務要想完成實屬難事。結果,高麗人隻得在匆忙間敷衍了事,這些艦船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