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商當然想不到三更半夜的, 居然會有人在他王府大門口喊他吃佛跳牆。當然, 他更想不到的是,李隨豫居然在失蹤了一天一夜後, 帶著千尋自己跑迴來了。而他在襄王府遭遇的這場大火, 也在一天一夜裏, 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當然, 這還隻是開始,除了趙清商和李隨豫以外,誰都還沒意識到有些決定『性』的變化正在潛移默化地發生。
不過有一個人, 卻對時局的變化比別旁人要敏感上許多, 也更快做出了應對, 那個人便是天子。就在半日前, 他將趙清商召入了宮中,而那時, 他才剛打發了趙溶不久,手裏正握著趙沛呈上的黑樅林狩奴案結案書。
趙清商跟著內官來到禦書房時, 天子剛用了午膳在躺椅上小憩。
說是小憩,內官進去一看, 天子竟睡熟了,便沒敢喚醒,悄悄退了出來,引著趙清商在禦花園的一處亭台候著。
候歸候,內官倒沒怠慢趙清商,亭台之上掛著厚厚的幔子, 裏麵燒著金絲炭,暖和得緊,還備了熱騰騰的茶水和精致的點心,供他解悶。
趙清商見那內官有些眼熟,便問道:“公公見過小王?”
那內官年紀過了五旬,瞧著精神矍鑠,衝趙清商一笑,道:“老奴姓胡,晉王殿下可能不記得,小時候小人還抱過殿下呢!”
趙清商有些意外,道:“竟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不過難為公公了。”
趙清商說難為,是因為他從小就被人說是命中帶煞,還未出生就克死父親,後來母親也去了,因此不管是誰見他就躲,就連宮裏的宮女太監也都怕遇著他。他自小被人冷遇慣了,竟想不到還會有內官抱過他。
胡公公笑道:“不為難不為難,晉王殿下小時候乖巧著呢,不哭不鬧的。當時王妃娘娘還在,身子一直不大好,有一日帶殿下去皇室宗祠給祖宗上香,老奴就替娘娘抱了殿下一會兒。殿下打小就懂事,在老祖宗麵前都是笑盈盈的,老祖宗見了一定歡喜的。”
“你見過我母妃?”
“老奴有幸見過幾迴,永樂王妃生的真是同天仙一般。”胡公公邊說邊給趙清商煮茶。
趙清商卻道:“公公說這話就不怕太後不高興麽?太後道我母妃是狐妖,可不是什麽天仙。”
胡公公聽出了趙清商狐疑,卻若無其事地笑道:“老奴就是個凡人,分不清仙啊妖啊的,老奴眼裏有主子,有祖宗家法,稀裏糊塗地就活到了今日,讓殿下見笑了。來,這盞新燙的君山銀葉是陛下的珍藏,今年總共也就收了一來斤,趁陛下還睡著,殿下趕緊嚐嚐,陛下要是醒了難免要肉疼。”
趙清商接過茶盞品茶,心道這個胡公公倒是會做人,可不是稀裏糊塗才活到今天的。可他想不到為什麽偏偏提起了永樂王妃,母妃怎麽死的,他從未忘記過,他也從未想到,宮裏居然還有人敢提起他母妃。
茶才入口,就聽禦花園中傳來了陣陣哭聲。那哭聲輕細,顯然是個女人。
趙清商不動聲『色』,隻當聽不到,這禦花園裏的閑事,可不是隨意能管的。
胡公公也聽見了,等半天沒見趙清商有什麽表示,便隻好自己退出亭台外,找了兩個小太監去禦花園裏查看。結果這一去,哭聲是止了,卻傳來了更大的『騷』動,亭台底下的湖麵不知掉落了什麽,激起了好大的水聲,有人在底下喊救命,還有人跟著跳進了湖裏。
趙清商依舊坐在亭台之上,連掀開幔子往外頭看上一眼的興趣都無,一直等到那兩個小太監跑迴來了一個,外頭的『騷』動才暫時停下。
“怎麽迴事?外頭鬧什麽呢?”胡公公問。
“迴公公,有個小宮女跳湖了。”
“隔著個湖就是陛下的禦書房,吵醒了陛下可怎麽好?”
“公公說的是,奴才這就把人打發走。”
“等等,一個小宮女跑禦花園來跳湖,這是生怕驚不著陛下吧。去打聽清楚,到底是哪一宮出來的,也忒沒規矩了。”
“迴公公的話,那小宮女是從未央宮裏跑出來的。”
胡公公一聽未央宮,目光閃了閃,道:“太後宮裏的?”
“正是。奴才剛下去時,她正躲假山底下哭,奴才說陛下就在禦書房休息,可不能衝撞了,她便哭得愈發兇,說清和郡主冤枉她手腳不幹淨,偷了首飾,將她打了一頓,她找不到人來給她做主,就隻好來禦花園跳湖。剛一說跳湖,她就立刻翻到湖裏去了,小順子怕她水裏撲騰得厲害吵醒了主子,立刻下水把人拖上來了,現在人還在底下哭呢。這要怎麽辦,還請公公給個示下?”
這通話胡公公同小太監在亭台外說的,隔著層幔子悉數都讓趙清商聽去了,倒也不是趙清商想聽人壁腳,實在是因為禦花園清靜得很,兩個人說話的聲響一點沒遮攔。
“未央宮的人,自然是要去請未央宮的嬤嬤來領。”
胡公公這話音剛落,亭台底下又傳來聲響,像是有人在推搡,還有人在喊冤枉。
胡公公探頭看了眼,道:“這不是未央宮的曾嬤嬤麽?唉喲嘿,這小妮子橫的,嬤嬤來找,她倒耍起橫了。這動靜忒大了,你下去趕緊把他們弄走,陛下這幾天好不容易能合眼休息會兒,可不能擾了他。”
小太監匆匆忙忙跑下去,結果底下哭喊聲竟更大了,跟著又是“撲通”一聲,不知道又是誰掉進水裏去了。
胡公公在亭台上等得心焦,探進幔子裏衝趙清商勉強一笑,道:“攪擾殿下了,底下人不懂事,老奴下去看看,殿下請自便。”
不料趙清商卻起了身向外走去,越過胡公公往亭台底下去了。
趙清商也沒管胡公公跟上了沒,一路下到假山底下,就見一個渾身濕透的小宮女正跪在地上抽泣,一旁池塘邊上,小順子正托著落水的曾嬤嬤爬上岸。曾嬤嬤才上岸就撲向那宮女狠狠甩了個巴掌,在她側臉上留下了紅彤彤的四個指印。
“賤蹄子,不要命了!”曾嬤嬤罵道。
“放肆!”胡公公一路跑下台階就見到這一幕,急忙上去喝止了曾嬤嬤,指了指一旁冷眼立著的趙清商道,“還不見過晉王殿下,在主子麵前這般撒潑,成何體統!”
曾嬤嬤一聽“晉王殿下”,抬頭一看,隨即兩眼便定在了趙清商的臉上,驚懼的神情一閃而過,隨即她微微低了頭,道:“見過晉王殿下。”
她低頭說話的語氣裏,透著點不情不願,對趙清商沒多少對主子的敬重,倒摻著幾分嫌惡。
趙清商冷冷看了她片刻,道:“曾嬤嬤,許久不見。過去本王同母妃在未央宮,受了嬤嬤不少照顧,至今不忘。”
曾嬤嬤背脊微微一抖,道:“老奴不敢。”
趙清商目中翻湧著不知名的情緒,片刻後,轉開眼,看了眼還在抽泣的小宮女,道:“你在未央宮,服侍清和郡主?”
小宮女瑟瑟縮縮地答道:“是。”
“你偷了郡主的首飾?”
“奴婢不敢,奴婢沒有偷郡主的東西,簪子是郡主賞賜給奴婢的。”
“什麽簪子?”趙清商問道。
曾嬤嬤道:“晉王殿下,未央宮的宮女犯事,該是未央宮來管教,不敢有勞晉王殿下。”
“什麽簪子?”趙清商不動聲『色』地重複道。
小宮女哭道:“奴婢母親得了病,奴婢這才想要把簪子送出宮去換錢的。可那簪子真是郡主賞給奴婢的,郡主一定記岔了。嬤嬤,求你,將簪子還給郡主吧,奴婢不敢拿了,可奴婢冤枉,奴婢沒有偷東西。”
曾嬤嬤怒道:“郡主主子何須冤枉你這小小一個宮女?如此狡辯耍橫,我看你是皮癢了,晌午那二十杖打得還不夠,非將你打脫一層皮,才曉得規矩!”
“簪子呢?”趙清商道。
曾嬤嬤撇開臉道:“晉王殿下問簪子做什麽?”
小宮女哭道:“求晉王殿下為奴婢做主。”
“你求晉王殿下給你做主?好得很,迴頭我就稟明太後,給你做主,將你發去辛者庫。”
胡公公焦急地望著湖對麵禦書房的窗戶,生怕這些人的說話聲傳過去,忙道:“曾嬤嬤,晉王殿下是主子,主子要看哪有不給的道理。”
曾嬤嬤被胡公公說得一噎,也不好當麵反駁胡公公說不認晉王這樣的主子,便隻好不情不願地從袖袋裏『摸』出枚黃玉簪子來,捧在掌心,往趙清商眼皮底下一送,一邊口中道:“是是是,晉王殿下要給賤婢做主,我們當奴才的自然要遵從,就是不知一會兒郡主主子問起來,或是太後主子問起來,老奴應當怎麽說。”
趙清商才看一眼,便皺了皺眉,道:“行了,勞駕嬤嬤將簪子還給郡主,這宮女也請帶走吧。”
曾嬤嬤一愣,她以為趙清商這是來找茬的,故意要拿小宮女的事跟著自己過去不去,沒想到趙清商這麽快就鬆口了,也沒有要替那小宮女辯解的意思,難不成自己剛說的那句狠話真將他給唬住了?
於是曾嬤嬤不想鬆口了,晉王在這兒擺主子樣,沒的羞辱了自己,迴去讓太後知道了,太後還得不高興。她冷笑一聲看著趙清商,道:“晉王主子不是想斷案麽?老奴想請晉王主子給個明示,到底怎麽著,是老奴冤枉了小宮女,還是郡主主子錯怪了什麽人,總不能稀裏糊塗的讓人審問了,迴去連個子醜寅卯的都說不清楚。”
趙清商同她對視一眼,終是歎了口氣,道:“郡主沒有冤枉人。這黃玉簪子上瑕疵眾多,質地十分普通,其實並不如何值錢,當賞賜顯得寒酸,難免落了主子的麵子。況且這簪子頂上雕刻的臘梅花枝邊角圓潤,可見她帶在身邊許多年,使用非常頻繁,應當是十分看重,輕易不會給出去。因此,要說清和郡主是親自賞了簪子給這小宮女,於情於理都不合。”
說著,他又看了看跪在地上哭得梨花帶雨的小宮女,接著道:“至於宮女,她方才提到她母親得病時,眼神飄忽向上,全然沒有悲傷憂慮之意,想來她並沒有這樣一個病重的母親,卻極有可能家中出了旁的難以啟齒的變故急需用錢,因她說起換錢時,鼻梁皺了皺,似乎對換錢的事感到厭惡,因此很有可能是她家中父親或是兄長欠了不該欠的錢。”
趙清商說罷,小宮女已是滿臉驚恐之『色』,嚇得癱倒在地,六神無主地向曾嬤嬤討饒。
曾嬤嬤欲言又止地看著趙清商,似乎並不意外他會說出這許多,可眼中一閃而過的懼『色』是掩藏不住的。趙清商打小就有見微知著的本事,任誰在他麵前都能叫他輕易地看穿,就像是沒穿衣服一樣。京裏的人都躲著他,不單單是因為他那個煞星的名頭,更多的是怕在他麵前毫無秘密,所以誰都不願同他說話,誰都不願同他親近。
趙清商對曾嬤嬤這樣的眼神早已見怪不怪,在永樂王妃過世後這許多年裏,他一直就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活得與周遭格格不入,即便後來他竭力克製和隱藏,卻也已經改變不了煞名在外。若不是因為聽到了清和的名諱,他今天也不會從亭台之上走下來,若不是因為見到曾嬤嬤,也不會想起一些舊仇任由自己嚇唬她。
這時,就連一旁的胡公公都有些詫異,可他當先反應過來,撫掌笑道:“晉王殿下好眼力,老奴當真佩服。曾嬤嬤,趕緊把人帶走吧。老奴瞧著陛下這會兒應當起身了,一會兒該傳晉王殿下覲見了。”
當然, 這還隻是開始,除了趙清商和李隨豫以外,誰都還沒意識到有些決定『性』的變化正在潛移默化地發生。
不過有一個人, 卻對時局的變化比別旁人要敏感上許多, 也更快做出了應對, 那個人便是天子。就在半日前, 他將趙清商召入了宮中,而那時, 他才剛打發了趙溶不久,手裏正握著趙沛呈上的黑樅林狩奴案結案書。
趙清商跟著內官來到禦書房時, 天子剛用了午膳在躺椅上小憩。
說是小憩,內官進去一看, 天子竟睡熟了,便沒敢喚醒,悄悄退了出來,引著趙清商在禦花園的一處亭台候著。
候歸候,內官倒沒怠慢趙清商,亭台之上掛著厚厚的幔子, 裏麵燒著金絲炭,暖和得緊,還備了熱騰騰的茶水和精致的點心,供他解悶。
趙清商見那內官有些眼熟,便問道:“公公見過小王?”
那內官年紀過了五旬,瞧著精神矍鑠,衝趙清商一笑,道:“老奴姓胡,晉王殿下可能不記得,小時候小人還抱過殿下呢!”
趙清商有些意外,道:“竟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不過難為公公了。”
趙清商說難為,是因為他從小就被人說是命中帶煞,還未出生就克死父親,後來母親也去了,因此不管是誰見他就躲,就連宮裏的宮女太監也都怕遇著他。他自小被人冷遇慣了,竟想不到還會有內官抱過他。
胡公公笑道:“不為難不為難,晉王殿下小時候乖巧著呢,不哭不鬧的。當時王妃娘娘還在,身子一直不大好,有一日帶殿下去皇室宗祠給祖宗上香,老奴就替娘娘抱了殿下一會兒。殿下打小就懂事,在老祖宗麵前都是笑盈盈的,老祖宗見了一定歡喜的。”
“你見過我母妃?”
“老奴有幸見過幾迴,永樂王妃生的真是同天仙一般。”胡公公邊說邊給趙清商煮茶。
趙清商卻道:“公公說這話就不怕太後不高興麽?太後道我母妃是狐妖,可不是什麽天仙。”
胡公公聽出了趙清商狐疑,卻若無其事地笑道:“老奴就是個凡人,分不清仙啊妖啊的,老奴眼裏有主子,有祖宗家法,稀裏糊塗地就活到了今日,讓殿下見笑了。來,這盞新燙的君山銀葉是陛下的珍藏,今年總共也就收了一來斤,趁陛下還睡著,殿下趕緊嚐嚐,陛下要是醒了難免要肉疼。”
趙清商接過茶盞品茶,心道這個胡公公倒是會做人,可不是稀裏糊塗才活到今天的。可他想不到為什麽偏偏提起了永樂王妃,母妃怎麽死的,他從未忘記過,他也從未想到,宮裏居然還有人敢提起他母妃。
茶才入口,就聽禦花園中傳來了陣陣哭聲。那哭聲輕細,顯然是個女人。
趙清商不動聲『色』,隻當聽不到,這禦花園裏的閑事,可不是隨意能管的。
胡公公也聽見了,等半天沒見趙清商有什麽表示,便隻好自己退出亭台外,找了兩個小太監去禦花園裏查看。結果這一去,哭聲是止了,卻傳來了更大的『騷』動,亭台底下的湖麵不知掉落了什麽,激起了好大的水聲,有人在底下喊救命,還有人跟著跳進了湖裏。
趙清商依舊坐在亭台之上,連掀開幔子往外頭看上一眼的興趣都無,一直等到那兩個小太監跑迴來了一個,外頭的『騷』動才暫時停下。
“怎麽迴事?外頭鬧什麽呢?”胡公公問。
“迴公公,有個小宮女跳湖了。”
“隔著個湖就是陛下的禦書房,吵醒了陛下可怎麽好?”
“公公說的是,奴才這就把人打發走。”
“等等,一個小宮女跑禦花園來跳湖,這是生怕驚不著陛下吧。去打聽清楚,到底是哪一宮出來的,也忒沒規矩了。”
“迴公公的話,那小宮女是從未央宮裏跑出來的。”
胡公公一聽未央宮,目光閃了閃,道:“太後宮裏的?”
“正是。奴才剛下去時,她正躲假山底下哭,奴才說陛下就在禦書房休息,可不能衝撞了,她便哭得愈發兇,說清和郡主冤枉她手腳不幹淨,偷了首飾,將她打了一頓,她找不到人來給她做主,就隻好來禦花園跳湖。剛一說跳湖,她就立刻翻到湖裏去了,小順子怕她水裏撲騰得厲害吵醒了主子,立刻下水把人拖上來了,現在人還在底下哭呢。這要怎麽辦,還請公公給個示下?”
這通話胡公公同小太監在亭台外說的,隔著層幔子悉數都讓趙清商聽去了,倒也不是趙清商想聽人壁腳,實在是因為禦花園清靜得很,兩個人說話的聲響一點沒遮攔。
“未央宮的人,自然是要去請未央宮的嬤嬤來領。”
胡公公這話音剛落,亭台底下又傳來聲響,像是有人在推搡,還有人在喊冤枉。
胡公公探頭看了眼,道:“這不是未央宮的曾嬤嬤麽?唉喲嘿,這小妮子橫的,嬤嬤來找,她倒耍起橫了。這動靜忒大了,你下去趕緊把他們弄走,陛下這幾天好不容易能合眼休息會兒,可不能擾了他。”
小太監匆匆忙忙跑下去,結果底下哭喊聲竟更大了,跟著又是“撲通”一聲,不知道又是誰掉進水裏去了。
胡公公在亭台上等得心焦,探進幔子裏衝趙清商勉強一笑,道:“攪擾殿下了,底下人不懂事,老奴下去看看,殿下請自便。”
不料趙清商卻起了身向外走去,越過胡公公往亭台底下去了。
趙清商也沒管胡公公跟上了沒,一路下到假山底下,就見一個渾身濕透的小宮女正跪在地上抽泣,一旁池塘邊上,小順子正托著落水的曾嬤嬤爬上岸。曾嬤嬤才上岸就撲向那宮女狠狠甩了個巴掌,在她側臉上留下了紅彤彤的四個指印。
“賤蹄子,不要命了!”曾嬤嬤罵道。
“放肆!”胡公公一路跑下台階就見到這一幕,急忙上去喝止了曾嬤嬤,指了指一旁冷眼立著的趙清商道,“還不見過晉王殿下,在主子麵前這般撒潑,成何體統!”
曾嬤嬤一聽“晉王殿下”,抬頭一看,隨即兩眼便定在了趙清商的臉上,驚懼的神情一閃而過,隨即她微微低了頭,道:“見過晉王殿下。”
她低頭說話的語氣裏,透著點不情不願,對趙清商沒多少對主子的敬重,倒摻著幾分嫌惡。
趙清商冷冷看了她片刻,道:“曾嬤嬤,許久不見。過去本王同母妃在未央宮,受了嬤嬤不少照顧,至今不忘。”
曾嬤嬤背脊微微一抖,道:“老奴不敢。”
趙清商目中翻湧著不知名的情緒,片刻後,轉開眼,看了眼還在抽泣的小宮女,道:“你在未央宮,服侍清和郡主?”
小宮女瑟瑟縮縮地答道:“是。”
“你偷了郡主的首飾?”
“奴婢不敢,奴婢沒有偷郡主的東西,簪子是郡主賞賜給奴婢的。”
“什麽簪子?”趙清商問道。
曾嬤嬤道:“晉王殿下,未央宮的宮女犯事,該是未央宮來管教,不敢有勞晉王殿下。”
“什麽簪子?”趙清商不動聲『色』地重複道。
小宮女哭道:“奴婢母親得了病,奴婢這才想要把簪子送出宮去換錢的。可那簪子真是郡主賞給奴婢的,郡主一定記岔了。嬤嬤,求你,將簪子還給郡主吧,奴婢不敢拿了,可奴婢冤枉,奴婢沒有偷東西。”
曾嬤嬤怒道:“郡主主子何須冤枉你這小小一個宮女?如此狡辯耍橫,我看你是皮癢了,晌午那二十杖打得還不夠,非將你打脫一層皮,才曉得規矩!”
“簪子呢?”趙清商道。
曾嬤嬤撇開臉道:“晉王殿下問簪子做什麽?”
小宮女哭道:“求晉王殿下為奴婢做主。”
“你求晉王殿下給你做主?好得很,迴頭我就稟明太後,給你做主,將你發去辛者庫。”
胡公公焦急地望著湖對麵禦書房的窗戶,生怕這些人的說話聲傳過去,忙道:“曾嬤嬤,晉王殿下是主子,主子要看哪有不給的道理。”
曾嬤嬤被胡公公說得一噎,也不好當麵反駁胡公公說不認晉王這樣的主子,便隻好不情不願地從袖袋裏『摸』出枚黃玉簪子來,捧在掌心,往趙清商眼皮底下一送,一邊口中道:“是是是,晉王殿下要給賤婢做主,我們當奴才的自然要遵從,就是不知一會兒郡主主子問起來,或是太後主子問起來,老奴應當怎麽說。”
趙清商才看一眼,便皺了皺眉,道:“行了,勞駕嬤嬤將簪子還給郡主,這宮女也請帶走吧。”
曾嬤嬤一愣,她以為趙清商這是來找茬的,故意要拿小宮女的事跟著自己過去不去,沒想到趙清商這麽快就鬆口了,也沒有要替那小宮女辯解的意思,難不成自己剛說的那句狠話真將他給唬住了?
於是曾嬤嬤不想鬆口了,晉王在這兒擺主子樣,沒的羞辱了自己,迴去讓太後知道了,太後還得不高興。她冷笑一聲看著趙清商,道:“晉王主子不是想斷案麽?老奴想請晉王主子給個明示,到底怎麽著,是老奴冤枉了小宮女,還是郡主主子錯怪了什麽人,總不能稀裏糊塗的讓人審問了,迴去連個子醜寅卯的都說不清楚。”
趙清商同她對視一眼,終是歎了口氣,道:“郡主沒有冤枉人。這黃玉簪子上瑕疵眾多,質地十分普通,其實並不如何值錢,當賞賜顯得寒酸,難免落了主子的麵子。況且這簪子頂上雕刻的臘梅花枝邊角圓潤,可見她帶在身邊許多年,使用非常頻繁,應當是十分看重,輕易不會給出去。因此,要說清和郡主是親自賞了簪子給這小宮女,於情於理都不合。”
說著,他又看了看跪在地上哭得梨花帶雨的小宮女,接著道:“至於宮女,她方才提到她母親得病時,眼神飄忽向上,全然沒有悲傷憂慮之意,想來她並沒有這樣一個病重的母親,卻極有可能家中出了旁的難以啟齒的變故急需用錢,因她說起換錢時,鼻梁皺了皺,似乎對換錢的事感到厭惡,因此很有可能是她家中父親或是兄長欠了不該欠的錢。”
趙清商說罷,小宮女已是滿臉驚恐之『色』,嚇得癱倒在地,六神無主地向曾嬤嬤討饒。
曾嬤嬤欲言又止地看著趙清商,似乎並不意外他會說出這許多,可眼中一閃而過的懼『色』是掩藏不住的。趙清商打小就有見微知著的本事,任誰在他麵前都能叫他輕易地看穿,就像是沒穿衣服一樣。京裏的人都躲著他,不單單是因為他那個煞星的名頭,更多的是怕在他麵前毫無秘密,所以誰都不願同他說話,誰都不願同他親近。
趙清商對曾嬤嬤這樣的眼神早已見怪不怪,在永樂王妃過世後這許多年裏,他一直就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活得與周遭格格不入,即便後來他竭力克製和隱藏,卻也已經改變不了煞名在外。若不是因為聽到了清和的名諱,他今天也不會從亭台之上走下來,若不是因為見到曾嬤嬤,也不會想起一些舊仇任由自己嚇唬她。
這時,就連一旁的胡公公都有些詫異,可他當先反應過來,撫掌笑道:“晉王殿下好眼力,老奴當真佩服。曾嬤嬤,趕緊把人帶走吧。老奴瞧著陛下這會兒應當起身了,一會兒該傳晉王殿下覲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