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
宋南陵最先想到的是李隨豫在撒謊, 宋淮陽的案子發生在熙元三年, 已經過去了十七年,他暗中潛入過大理寺的卷宗庫, 根本找不到當年的案底, 所有同宋淮陽或是謝衍接觸過的人證也都已經死透了, 連宋南陵自己都查不到的事實, 李隨豫又如何能知曉?
李隨豫似猜到宋南陵會有此反應,道:“公子是不願相信李某能追查到十七年前的真相,還是不願相信宋氏其實是滅在了天子的手上?”
“天子沒有理由要害我宋氏。”宋南陵道。
“那謝氏為何誣陷宋淮陽謀反?”李隨豫反問道。
“謝氏踏著我宋氏滿門的屍首, 才有了今日的朝中地位, 人命在他們眼裏, 不過是加官進爵的籌碼罷了!我父雖為監正, 卻是一心一意執著星象曆法,手上無權無勢無兵無卒, 子孫亦是應了國法不涉朝廷官職,謝氏卻要揪著他的一份天象書表, 妄議曲解,將他打為逆黨, 將我宋氏上寫滅得不明不白!這樣的功勳,若是不能為謝氏所用,謝氏又為何要頂著這死後下地獄的罪孽殺我宋氏滿門?”
宋南陵說到此處幾乎雙眼血紅,熙元三年,他剛滿十歲,離家求學驟聞宋氏滿門獲罪, 忠心的家仆護送他一路逃往西域,一路上他聽聞宋淮陽被斬於午門前尚在喊冤,南陵宋氏上下一百多人的鮮血將南陵石階染得通紅。時值五月,潁川入夏,燕子塢遊人如織,卻讓突入其來的一場冰雹毀了整個荷塘。
這一年,碧波湖裏死了許多魚,南陵就這冰雹又下了三天三夜的雪,明月峽的那片櫻樹林無緣無故地枯死了,而宋星河一路逃往西域,一逃就是十年。
“你不必急著答複。”李隨豫淡淡道,“這也不是一場交易,公子若打定主意想要輔佐晟王走到最後一刻,也不會從李某手上失去什麽。”
“那你為何要同我說這許多?”宋南陵覺得今日的李隨豫有些怪異,“李兄向來謀定而後動,從不會去費心做無用功,甚至不會毫無所求地就輕易將消息傳遞於我。你會告訴我地下賭坊的存在,不正是想借我的手,推上晟王一把,將襄王置於死地麽?李兄若是一早就知道襄王地位牢不可破,又為何幫晟王?李兄,我真的不明白,你來京城到底想要做什麽?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麽?”
李隨豫淡淡一笑,道:“我要的,隻怕說出來無人會信。”
宋南陵道:“李兄,其實無論你如何偽裝,都很難讓人相信你沒有野心。真正的紈絝子弟沒有似你這般的心『性』,真正的平庸之輩,也絕不可能完好無缺地從天子手上奪迴整個天下糧倉。你這是在與天子為敵,可你與天子為敵,能得到什麽?”
“與天子為敵,能得到什麽?”李隨豫重複了一遍宋南陵的話,接著便不再言語,隻淡淡看著宋南陵。
宋南陵被他看得皺了皺眉。
明明是他在質問李隨豫,卻偏偏因為這句話,又被壓了一頭。他知道李隨豫看著他是什麽意思,也許宋南陵想替宋氏複仇,也隻剩下了與天子為敵這一條路。宋南陵本能地抗拒著這條路,所以堅信謝衍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如果有一天,宋南陵追查到了真相,真的發現自己找錯了仇人,那麽他又該怎麽辦?
與天子為敵,能得到什麽?
這不也是宋南陵自己的疑問麽?宋南陵甚至還沒直麵這個問題的勇氣。
一時間,宋南陵感到了一種莫名的恥感,恥感來得突然,甚至沒有經過理智,他覺得他似乎又一次輸給了眼前的這個男人,這種挫敗沒來由地令他焦慮。他甚至有點痛恨李隨豫的平靜,明明油鹽不進,什麽都沒透『露』給他,卻讓他覺得李隨豫在做的,絕對是一件極難的事,極難、極危險,並且沒有任何事能讓他改變。
宋南陵忽皺了皺眉,道:“那阿月怎麽辦,她若跟著你,便也要與天子為敵麽?且不說你高裕侯府會不會接納她這樣出身的女子,即便她入了你的侯府,是不是也會像你一樣,時時刻刻都讓一把刀懸在腦袋上?”
“阿尋我會保護。”李隨豫說這話時,語氣帶著不容置疑。
“你怎麽保護她?”宋南陵不信。
可李隨豫不想與宋南陵談論他與千尋的將來,他也不需要對宋南陵有什麽交代。
宋南陵接著道:“她和晉王長得這般相像,若非我知道她出自粟角城,連我都要相信她與晉王血脈相連!天子若是懷疑高裕侯府與晉王府聯手,不必等過年,他現在就能將你們打入地獄!與其如此,還不如我現在就殺了你,寧可讓她恨我一輩子,也好過讓她再置於險境。”
宋南陵話音剛落,掌風竟也到了李隨豫的跟前,他們本就是麵對麵,一個站著,一個坐著,宋南陵的這一掌拍出,不到一個眨眼的功夫就能將李隨豫擊穿。
宋南陵想拍這一掌已經很久了,李隨豫從他手上奪下侯影時,他就想結結實實地往他身上來一下。這會兒剛好千尋也不在,沒人會拿粟角城的擒拿手來勸架,他也終於能徹徹底底地找李隨豫發泄一通。
很可惜,這通發泄隨著這一掌打空提前結束了。
宋南陵愣在原地,久久沒動,直到李隨豫拖著侯影出了柴房,他都沒能迴過神。
宋南陵想過很多種可能,如果有一天他和李隨豫交手,誰的勝算會多一點。宋南陵覺得應該是自己勝算多一點,粟角城出來的人,比的從來不是武功高低,而是殺人的決心,他自認這一點絕不可能輸給李隨豫。
可他錯了。就在他拍出那掌的瞬間,他發現自己忽然後悔了,甚至想要退縮,他不相信自己能一掌殺得了李隨豫。可李隨豫就在他眼前,近在咫尺,甚至沒有任何的可能在他的掌風下全身而退。
宋南陵不知道自己怎麽了,一瞬間殺氣消散,打出的這一掌最終擊碎了一堆枯柴。接著便開始了不由自主的戰栗,不是因為最後一刻李隨豫忽然從他眼前消失,以極其詭譎的身法避過了這一掌,而是因為他竟從李隨豫身上,本能地覺察到了壓倒『性』的力量,那一刻,仿佛他身上的每一塊骨骼都在顫抖,告訴他勝利絕無可能。
然後李隨豫默默地走了,幾乎什麽都沒做。
宋南陵忽然發現,自己似乎從來沒有好好想過,李隨豫到底師從何人。最初以為他作為一介『藥』材商人,有著頗為神秘的身份背景,後來因為知道他是高裕侯府的小侯爺,便以為知道了全部。可如今看來,李隨豫的武功、見識、謀略,都遠超出了他該有的程度。
宋南陵忽然覺得自己從未真正看透過李隨豫。
……
李隨豫從柴房出來,迴到前屋。
屋子裏沒有點燈卻燒著暖爐,一絲絲的熱氣蒸騰開來,便迅速叫屋外的寒氣蠶食殆盡。
李隨豫將侯影拖出柴房後丟在了屋外,很快便有一個黑影自牆頭落下,抄起侯影扛在了肩頭上,衝李隨豫『露』出排晶亮的牙齒來,正是阿爻。
“現在才來?”李隨豫不急著進屋,立在簷下道。
“是你支使我去辦的事,來晚了能怨我?”阿爻立在一片陰影中,嘴上不饒人。
“讓你辦的事都辦妥了?”
“讓我辦的事什麽時候不妥了?”
“讓你別去我師父那兒嚼舌根,你幾時辦妥過?”
阿爻笑了笑:“等你接替了閣主的位置,我便什麽都聽你的。”
李隨豫麵『色』沉了沉,不置可否。
“昨日之事閣主知曉了,發了通火,讓我給你帶句氣話。”
“知道是氣話還帶給我聽?”
“就因為是氣話,所以我才記得一字不差,專來同你說。”阿爻唯恐天下不『亂』,“閣主讓你早點給自己買口棺材放家裏,整兩套衣衫進去置辦著,要是哪天不慎讓火『藥』炸散了這副皮囊,阿爻也不用忙著去收屍,直接殮了棺材當成衣冠塚,閣裏還能省筆喪葬銀。”
李隨豫聽了也不動怒,隻淡淡道:“讓他少看兩本賬冊,別一心鑽進錢眼子。”
“得嘞,這就替小主子傳話去。”阿爻又是一笑,『露』出排晶亮的牙齒,隨即身形一閃扛著侯影消失在了牆頭。
李隨豫搖了搖頭,推門進了屋裏,一把抱起還在熟睡的千尋就往屋外走。
一天一夜的功夫,足夠李隨豫恢複內力,至於為什麽他去了這麽久,見了趙溶都說了什麽,隻有他自己知道。
夜裏的襄王府不如往常寧靜,府裏巡邏的守衛比起白日還要多少一倍,他們手裏提著的燈籠將襄王府上上下下都照得亮如白晝,這架勢比起大內還要嚴密許多,真要有刺客刺殺趙溶,也絕不會選在這樣的時候。
李隨豫想在這個時候離開襄王府,也不是最好的時候,除了侯影的住處外,這座府邸幾乎每一處都被人的視線覆蓋,飛簷走壁根本不可能不被人發現。
李隨豫出不去,侯影卻可以。
這一點也是李隨豫今日見了趙溶後發現的,襄王府裏的每個人在見到侯影後都會裝作沒見到,守衛不會阻攔他,那些江湖高手也隻會暗地裏默默觀察他,沒有人會過問侯影的動向,不管侯影想做什麽、想去哪裏都可以。
於是李隨豫便抱著千尋,堂而皇之地從襄王府的偏門走了出去。
走偏門是為了避開府外巡防營的人。趙湛奉命追查襄王府刺客的動向,無形中也充當了一迴天子的看門狗,牢牢看著府裏的趙溶,讓他既見不到大理寺卿謝衍也見不到丞相姚宗冕,世族撈不成趙溶,趙湛就還有勝算,地下賭坊不過是張還沒打出去的牌,卻不妨礙它依舊是好牌。
不過李隨豫很輕易地就找到了巡防營的一處疏漏,他從偏門出去時,剛巧巡防營換班,上值的偷懶來晚了,下值的又被這冬夜裏的寒氣『逼』出了脾氣,多守了半盞茶的功夫後對著接班的一通牢『騷』,兩人爭執起來便無人留意偏門底下走出個人,等迴神時人影早沒了,就留下了扇虛掩的門。
千尋醒來的時候,李隨豫正抱著她走在空無一人京城大街上。
細雪換做鵝『毛』翩然下落,沿街的橘燈將這大雪暈出了些暖『色』。
她這一覺睡了足足八個時辰,醒來時卻依舊『迷』『迷』糊糊的,因覺著脖子裏灌了冷風,便抬手將李隨豫的脖子抱緊了,臉埋在他頸窩蹭著要取暖。
“醒了?”李隨豫柔聲道。
千尋“嗯”了聲,閉著眼打算接著睡。這麽久以來,她終於應了一迴願,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醒來李隨豫就在她身旁,帶著她出了襄王府。
“別睡了,仔細凍著。”李隨豫的聲音中帶著點笑意。
千尋卻賴在他頸窩不睜眼,道:“睜眼瞧見的便是侯影,讓我抱著他,多膈應。”
“也對。”李隨豫這時還頂著張疤臉,黝黑的皮膚,眼裏滿是血絲,確實不大好看,可轉念一想千尋嗓子還啞著,便道:“你到底喝了什麽『藥』水?嗓子要多久才能好?”
千尋笑道:“忘了,過幾天自己就好了吧。”
“這也能忘?何時成庸醫了?”李隨豫說著,晃了晃她。
這一晃,冷氣又往她脖子裏灌,千尋熬不住,終於睜了眼,道:“怎麽還沒到你府裏?”
李隨豫瞥了她一眼,道:“誰說要去我府裏?”
千尋奇道:“不去嗎?”
“不去,我府上眼線多,你住那兒不方便。”
“那怎麽辦?好不容易才見麵,就又要分開了。”千尋皺了皺鼻子,愈發抱緊了李隨豫,顯得極為不舍,“雖然說好了明年中秋前不再見麵的,可才過去一個月我就有點熬不住,做夢都夢見你好幾迴,可見把你稀罕得緊。”
李隨豫笑了,千尋總是有什麽說什麽,一點不似尋常姑娘那般扭捏,自從二人表明心跡後,她就連表達喜歡的動作都做得坦坦『蕩』『蕩』。他猜慣了旁人的心思,見慣了城府,隻有千尋於他而言就像一汪清泉般透徹。
這汪清泉現在正為要被送走的事向他撒嬌,這也是難得見到的景象,李隨豫故意不點破,由著她誤會,絮絮叨叨說了許多不舍的話,還說寧願被關在侯影的屋子裏,至少能跟李隨豫多呆一會兒。
終於,等到她說累了,李隨豫才輕咳一聲,打算告訴她,他不打算送她離開京城了。
不料千尋忽然鬆開了圈著他的手臂,直起身道:“對了隨豫,清商也在京城吧?”
李隨豫微微一愣道:“怎麽?”
千尋不知想到了什麽,苦著的一張臉忽然就被笑容占據了,她一雙眼睛極為明亮地看著李隨豫,道:“你送我去清商那兒吧!他說我入京以後,可以住他府上的,這樣要是我想你了,隨時可以去看你。”
李隨豫看了一眼前方通往晉王府的路,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他原本就是打算將她托付在晉王府的,那裏清靜,離梁侯府不遠,想見麵隨時都能見。
“送我去吧!”千尋見李隨豫沒答話,攥著他的衣領搖了搖,懇求道,“要是你很忙,我也不會去煩你,我可以忙我自己的,等你有空了再去看你。”
李隨豫奇道:“你在京城有什麽可忙的?”
“清商說了,隻要我來京城,他便帶我去吃聚寶樓的烤鴨和銀杏樓的醬豬蹄,還有八仙居的烤羊腿和燒雕酒,我問過他京裏有沒有賣魚羊鮮,和燃犀閣一般好吃的,他說京裏的佛跳牆,比魚羊鮮都好吃。”千尋說著,眼中的星光格外燦爛。
李隨豫麵上一抽,忽然止住了步子。
“所以你想留在京城,到底是為了看我,還是為了吃佛跳牆?”
“當然是看你!我是那種不講義氣的人麽?”千尋認真道。
李隨豫卻冷冷道:“你跟著趙清商,吃不到佛跳牆。他沒告訴過你麽?海裏撈上來的發物,他吃了便會牽動舊疾,但凡他府上能吃的,都是青菜白粥一類的東西。”
千尋聽得微微一愣,心想趙清商不能吃,但自己能吃啊,但嘴上卻道:“哦,那不去打擾清商了,你的府上我也不能去,現在去哪兒呢?”
李隨豫沒說話,看著她的眼神還是冷冷的。
千尋縮了下脖子,重新圈住他,臉埋在他頸窩處,低低說了聲“冷”。
於是李隨豫又重新邁開步子走了起來。
大約走出十步,前方出現了一座大門,門前燈籠的光暈照亮了“晉王府”三個字。
千尋神『色』有些微妙地看了一眼李隨豫,李隨豫卻冷冷地看著前方,一直走到了門前石階上,才停住腳步。
接著,就聽李隨豫咬牙對著門縫道:“趙清商,有人找你吃佛跳牆,你倒是來開個門。”
宋南陵最先想到的是李隨豫在撒謊, 宋淮陽的案子發生在熙元三年, 已經過去了十七年,他暗中潛入過大理寺的卷宗庫, 根本找不到當年的案底, 所有同宋淮陽或是謝衍接觸過的人證也都已經死透了, 連宋南陵自己都查不到的事實, 李隨豫又如何能知曉?
李隨豫似猜到宋南陵會有此反應,道:“公子是不願相信李某能追查到十七年前的真相,還是不願相信宋氏其實是滅在了天子的手上?”
“天子沒有理由要害我宋氏。”宋南陵道。
“那謝氏為何誣陷宋淮陽謀反?”李隨豫反問道。
“謝氏踏著我宋氏滿門的屍首, 才有了今日的朝中地位, 人命在他們眼裏, 不過是加官進爵的籌碼罷了!我父雖為監正, 卻是一心一意執著星象曆法,手上無權無勢無兵無卒, 子孫亦是應了國法不涉朝廷官職,謝氏卻要揪著他的一份天象書表, 妄議曲解,將他打為逆黨, 將我宋氏上寫滅得不明不白!這樣的功勳,若是不能為謝氏所用,謝氏又為何要頂著這死後下地獄的罪孽殺我宋氏滿門?”
宋南陵說到此處幾乎雙眼血紅,熙元三年,他剛滿十歲,離家求學驟聞宋氏滿門獲罪, 忠心的家仆護送他一路逃往西域,一路上他聽聞宋淮陽被斬於午門前尚在喊冤,南陵宋氏上下一百多人的鮮血將南陵石階染得通紅。時值五月,潁川入夏,燕子塢遊人如織,卻讓突入其來的一場冰雹毀了整個荷塘。
這一年,碧波湖裏死了許多魚,南陵就這冰雹又下了三天三夜的雪,明月峽的那片櫻樹林無緣無故地枯死了,而宋星河一路逃往西域,一逃就是十年。
“你不必急著答複。”李隨豫淡淡道,“這也不是一場交易,公子若打定主意想要輔佐晟王走到最後一刻,也不會從李某手上失去什麽。”
“那你為何要同我說這許多?”宋南陵覺得今日的李隨豫有些怪異,“李兄向來謀定而後動,從不會去費心做無用功,甚至不會毫無所求地就輕易將消息傳遞於我。你會告訴我地下賭坊的存在,不正是想借我的手,推上晟王一把,將襄王置於死地麽?李兄若是一早就知道襄王地位牢不可破,又為何幫晟王?李兄,我真的不明白,你來京城到底想要做什麽?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麽?”
李隨豫淡淡一笑,道:“我要的,隻怕說出來無人會信。”
宋南陵道:“李兄,其實無論你如何偽裝,都很難讓人相信你沒有野心。真正的紈絝子弟沒有似你這般的心『性』,真正的平庸之輩,也絕不可能完好無缺地從天子手上奪迴整個天下糧倉。你這是在與天子為敵,可你與天子為敵,能得到什麽?”
“與天子為敵,能得到什麽?”李隨豫重複了一遍宋南陵的話,接著便不再言語,隻淡淡看著宋南陵。
宋南陵被他看得皺了皺眉。
明明是他在質問李隨豫,卻偏偏因為這句話,又被壓了一頭。他知道李隨豫看著他是什麽意思,也許宋南陵想替宋氏複仇,也隻剩下了與天子為敵這一條路。宋南陵本能地抗拒著這條路,所以堅信謝衍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如果有一天,宋南陵追查到了真相,真的發現自己找錯了仇人,那麽他又該怎麽辦?
與天子為敵,能得到什麽?
這不也是宋南陵自己的疑問麽?宋南陵甚至還沒直麵這個問題的勇氣。
一時間,宋南陵感到了一種莫名的恥感,恥感來得突然,甚至沒有經過理智,他覺得他似乎又一次輸給了眼前的這個男人,這種挫敗沒來由地令他焦慮。他甚至有點痛恨李隨豫的平靜,明明油鹽不進,什麽都沒透『露』給他,卻讓他覺得李隨豫在做的,絕對是一件極難的事,極難、極危險,並且沒有任何事能讓他改變。
宋南陵忽皺了皺眉,道:“那阿月怎麽辦,她若跟著你,便也要與天子為敵麽?且不說你高裕侯府會不會接納她這樣出身的女子,即便她入了你的侯府,是不是也會像你一樣,時時刻刻都讓一把刀懸在腦袋上?”
“阿尋我會保護。”李隨豫說這話時,語氣帶著不容置疑。
“你怎麽保護她?”宋南陵不信。
可李隨豫不想與宋南陵談論他與千尋的將來,他也不需要對宋南陵有什麽交代。
宋南陵接著道:“她和晉王長得這般相像,若非我知道她出自粟角城,連我都要相信她與晉王血脈相連!天子若是懷疑高裕侯府與晉王府聯手,不必等過年,他現在就能將你們打入地獄!與其如此,還不如我現在就殺了你,寧可讓她恨我一輩子,也好過讓她再置於險境。”
宋南陵話音剛落,掌風竟也到了李隨豫的跟前,他們本就是麵對麵,一個站著,一個坐著,宋南陵的這一掌拍出,不到一個眨眼的功夫就能將李隨豫擊穿。
宋南陵想拍這一掌已經很久了,李隨豫從他手上奪下侯影時,他就想結結實實地往他身上來一下。這會兒剛好千尋也不在,沒人會拿粟角城的擒拿手來勸架,他也終於能徹徹底底地找李隨豫發泄一通。
很可惜,這通發泄隨著這一掌打空提前結束了。
宋南陵愣在原地,久久沒動,直到李隨豫拖著侯影出了柴房,他都沒能迴過神。
宋南陵想過很多種可能,如果有一天他和李隨豫交手,誰的勝算會多一點。宋南陵覺得應該是自己勝算多一點,粟角城出來的人,比的從來不是武功高低,而是殺人的決心,他自認這一點絕不可能輸給李隨豫。
可他錯了。就在他拍出那掌的瞬間,他發現自己忽然後悔了,甚至想要退縮,他不相信自己能一掌殺得了李隨豫。可李隨豫就在他眼前,近在咫尺,甚至沒有任何的可能在他的掌風下全身而退。
宋南陵不知道自己怎麽了,一瞬間殺氣消散,打出的這一掌最終擊碎了一堆枯柴。接著便開始了不由自主的戰栗,不是因為最後一刻李隨豫忽然從他眼前消失,以極其詭譎的身法避過了這一掌,而是因為他竟從李隨豫身上,本能地覺察到了壓倒『性』的力量,那一刻,仿佛他身上的每一塊骨骼都在顫抖,告訴他勝利絕無可能。
然後李隨豫默默地走了,幾乎什麽都沒做。
宋南陵忽然發現,自己似乎從來沒有好好想過,李隨豫到底師從何人。最初以為他作為一介『藥』材商人,有著頗為神秘的身份背景,後來因為知道他是高裕侯府的小侯爺,便以為知道了全部。可如今看來,李隨豫的武功、見識、謀略,都遠超出了他該有的程度。
宋南陵忽然覺得自己從未真正看透過李隨豫。
……
李隨豫從柴房出來,迴到前屋。
屋子裏沒有點燈卻燒著暖爐,一絲絲的熱氣蒸騰開來,便迅速叫屋外的寒氣蠶食殆盡。
李隨豫將侯影拖出柴房後丟在了屋外,很快便有一個黑影自牆頭落下,抄起侯影扛在了肩頭上,衝李隨豫『露』出排晶亮的牙齒來,正是阿爻。
“現在才來?”李隨豫不急著進屋,立在簷下道。
“是你支使我去辦的事,來晚了能怨我?”阿爻立在一片陰影中,嘴上不饒人。
“讓你辦的事都辦妥了?”
“讓我辦的事什麽時候不妥了?”
“讓你別去我師父那兒嚼舌根,你幾時辦妥過?”
阿爻笑了笑:“等你接替了閣主的位置,我便什麽都聽你的。”
李隨豫麵『色』沉了沉,不置可否。
“昨日之事閣主知曉了,發了通火,讓我給你帶句氣話。”
“知道是氣話還帶給我聽?”
“就因為是氣話,所以我才記得一字不差,專來同你說。”阿爻唯恐天下不『亂』,“閣主讓你早點給自己買口棺材放家裏,整兩套衣衫進去置辦著,要是哪天不慎讓火『藥』炸散了這副皮囊,阿爻也不用忙著去收屍,直接殮了棺材當成衣冠塚,閣裏還能省筆喪葬銀。”
李隨豫聽了也不動怒,隻淡淡道:“讓他少看兩本賬冊,別一心鑽進錢眼子。”
“得嘞,這就替小主子傳話去。”阿爻又是一笑,『露』出排晶亮的牙齒,隨即身形一閃扛著侯影消失在了牆頭。
李隨豫搖了搖頭,推門進了屋裏,一把抱起還在熟睡的千尋就往屋外走。
一天一夜的功夫,足夠李隨豫恢複內力,至於為什麽他去了這麽久,見了趙溶都說了什麽,隻有他自己知道。
夜裏的襄王府不如往常寧靜,府裏巡邏的守衛比起白日還要多少一倍,他們手裏提著的燈籠將襄王府上上下下都照得亮如白晝,這架勢比起大內還要嚴密許多,真要有刺客刺殺趙溶,也絕不會選在這樣的時候。
李隨豫想在這個時候離開襄王府,也不是最好的時候,除了侯影的住處外,這座府邸幾乎每一處都被人的視線覆蓋,飛簷走壁根本不可能不被人發現。
李隨豫出不去,侯影卻可以。
這一點也是李隨豫今日見了趙溶後發現的,襄王府裏的每個人在見到侯影後都會裝作沒見到,守衛不會阻攔他,那些江湖高手也隻會暗地裏默默觀察他,沒有人會過問侯影的動向,不管侯影想做什麽、想去哪裏都可以。
於是李隨豫便抱著千尋,堂而皇之地從襄王府的偏門走了出去。
走偏門是為了避開府外巡防營的人。趙湛奉命追查襄王府刺客的動向,無形中也充當了一迴天子的看門狗,牢牢看著府裏的趙溶,讓他既見不到大理寺卿謝衍也見不到丞相姚宗冕,世族撈不成趙溶,趙湛就還有勝算,地下賭坊不過是張還沒打出去的牌,卻不妨礙它依舊是好牌。
不過李隨豫很輕易地就找到了巡防營的一處疏漏,他從偏門出去時,剛巧巡防營換班,上值的偷懶來晚了,下值的又被這冬夜裏的寒氣『逼』出了脾氣,多守了半盞茶的功夫後對著接班的一通牢『騷』,兩人爭執起來便無人留意偏門底下走出個人,等迴神時人影早沒了,就留下了扇虛掩的門。
千尋醒來的時候,李隨豫正抱著她走在空無一人京城大街上。
細雪換做鵝『毛』翩然下落,沿街的橘燈將這大雪暈出了些暖『色』。
她這一覺睡了足足八個時辰,醒來時卻依舊『迷』『迷』糊糊的,因覺著脖子裏灌了冷風,便抬手將李隨豫的脖子抱緊了,臉埋在他頸窩蹭著要取暖。
“醒了?”李隨豫柔聲道。
千尋“嗯”了聲,閉著眼打算接著睡。這麽久以來,她終於應了一迴願,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醒來李隨豫就在她身旁,帶著她出了襄王府。
“別睡了,仔細凍著。”李隨豫的聲音中帶著點笑意。
千尋卻賴在他頸窩不睜眼,道:“睜眼瞧見的便是侯影,讓我抱著他,多膈應。”
“也對。”李隨豫這時還頂著張疤臉,黝黑的皮膚,眼裏滿是血絲,確實不大好看,可轉念一想千尋嗓子還啞著,便道:“你到底喝了什麽『藥』水?嗓子要多久才能好?”
千尋笑道:“忘了,過幾天自己就好了吧。”
“這也能忘?何時成庸醫了?”李隨豫說著,晃了晃她。
這一晃,冷氣又往她脖子裏灌,千尋熬不住,終於睜了眼,道:“怎麽還沒到你府裏?”
李隨豫瞥了她一眼,道:“誰說要去我府裏?”
千尋奇道:“不去嗎?”
“不去,我府上眼線多,你住那兒不方便。”
“那怎麽辦?好不容易才見麵,就又要分開了。”千尋皺了皺鼻子,愈發抱緊了李隨豫,顯得極為不舍,“雖然說好了明年中秋前不再見麵的,可才過去一個月我就有點熬不住,做夢都夢見你好幾迴,可見把你稀罕得緊。”
李隨豫笑了,千尋總是有什麽說什麽,一點不似尋常姑娘那般扭捏,自從二人表明心跡後,她就連表達喜歡的動作都做得坦坦『蕩』『蕩』。他猜慣了旁人的心思,見慣了城府,隻有千尋於他而言就像一汪清泉般透徹。
這汪清泉現在正為要被送走的事向他撒嬌,這也是難得見到的景象,李隨豫故意不點破,由著她誤會,絮絮叨叨說了許多不舍的話,還說寧願被關在侯影的屋子裏,至少能跟李隨豫多呆一會兒。
終於,等到她說累了,李隨豫才輕咳一聲,打算告訴她,他不打算送她離開京城了。
不料千尋忽然鬆開了圈著他的手臂,直起身道:“對了隨豫,清商也在京城吧?”
李隨豫微微一愣道:“怎麽?”
千尋不知想到了什麽,苦著的一張臉忽然就被笑容占據了,她一雙眼睛極為明亮地看著李隨豫,道:“你送我去清商那兒吧!他說我入京以後,可以住他府上的,這樣要是我想你了,隨時可以去看你。”
李隨豫看了一眼前方通往晉王府的路,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他原本就是打算將她托付在晉王府的,那裏清靜,離梁侯府不遠,想見麵隨時都能見。
“送我去吧!”千尋見李隨豫沒答話,攥著他的衣領搖了搖,懇求道,“要是你很忙,我也不會去煩你,我可以忙我自己的,等你有空了再去看你。”
李隨豫奇道:“你在京城有什麽可忙的?”
“清商說了,隻要我來京城,他便帶我去吃聚寶樓的烤鴨和銀杏樓的醬豬蹄,還有八仙居的烤羊腿和燒雕酒,我問過他京裏有沒有賣魚羊鮮,和燃犀閣一般好吃的,他說京裏的佛跳牆,比魚羊鮮都好吃。”千尋說著,眼中的星光格外燦爛。
李隨豫麵上一抽,忽然止住了步子。
“所以你想留在京城,到底是為了看我,還是為了吃佛跳牆?”
“當然是看你!我是那種不講義氣的人麽?”千尋認真道。
李隨豫卻冷冷道:“你跟著趙清商,吃不到佛跳牆。他沒告訴過你麽?海裏撈上來的發物,他吃了便會牽動舊疾,但凡他府上能吃的,都是青菜白粥一類的東西。”
千尋聽得微微一愣,心想趙清商不能吃,但自己能吃啊,但嘴上卻道:“哦,那不去打擾清商了,你的府上我也不能去,現在去哪兒呢?”
李隨豫沒說話,看著她的眼神還是冷冷的。
千尋縮了下脖子,重新圈住他,臉埋在他頸窩處,低低說了聲“冷”。
於是李隨豫又重新邁開步子走了起來。
大約走出十步,前方出現了一座大門,門前燈籠的光暈照亮了“晉王府”三個字。
千尋神『色』有些微妙地看了一眼李隨豫,李隨豫卻冷冷地看著前方,一直走到了門前石階上,才停住腳步。
接著,就聽李隨豫咬牙對著門縫道:“趙清商,有人找你吃佛跳牆,你倒是來開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