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洛陽局勢變化,曹操議和成功,西園軍也退出了對豫州之地的爭奪。初得豫州的孫楊得以喘息,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消化新得的領土,雖然大漢很多人在痛斥孫楊,孫楊卻是不以為然,所謂民心,在這漢末不過是世族之心,秦國卻又有不同,孫楊一係列強法民政被實施之後,秦國一天天在變化,似乎在朝著前秦的商法演變。孫楊即將離開,留下來的特一旅麵臨著更大一個平台,守護它需要的兵馬隻會更多,特一旅在孫揚即將離開的這段時間裏瘋狂招兵,進而擴建成為秦軍第六師團,一個全步兵師團,它的建立給了秦軍更大的鼓舞,也讓更多的秦軍軍官看到了希望,比如徐榮的特三旅就因此更加努力訓練,想著某天成擴建成為師團。


    第六師團以特一旅旅長李默為師團長,李默是武威姑臧人,出身於三百馬賊嫡係,曾擔任秦軍親衛營統領,於長安保衛戰時期成為旅長,這是一個對孫楊忠心耿耿的職業軍人,他有幸成為了第一個從孫楊三百老兄弟中脫穎而出的人。孫楊的結義兄弟葛雲,第一軍團副師長,被孫楊從第一軍團抽調出來,擔任第六師團副師團長,同時兼任新的特六旅旅長,特六旅全部由騎兵團組成,整四個團,六千騎兵,一騎雙馬,由涼州第四軍團負責補齊。直至此時,秦軍中李默、葛雲兩個負責鎮守汝南郡一事板上釘釘。同時,孫楊調遣劉曄作為第六師團參謀總長,專事參謀軍事,這也是孫楊建軍以來首次在師團中設立參謀長一職。


    豫州守備安排完畢,孫楊授命魯肅擔任豫州刺史,將豫州州事以及汝南郡所有的政務都交給了年不及弱冠的青年謀士魯肅,同時,魯肅還擔任第六軍團政委。


    以前在武威,孫楊就已經這麽想過,秦軍一定要建立成體係的師團,而成體係的師團必須由師團長、副師團長、參謀長、政委組成,那時候條件不足,現在條件雖然依然不成熟,但參謀長已經可以設立了。新設立的參謀長有權否決師團長的任何決定,除非副師團長也讚成,那麽軍事決議可以執行,這是孫楊為了防止一些意外事故發生而特意製定的規定,兩片虎符,分別交由師團長和參謀長掌管,特六旅無須虎符調動,由副師團長直接負責指揮。


    秦軍直屬第一軍團在汝南耽誤了一些時間後,孫楊率部進入許昌,而此時,第二師團也由阿四率領進入潁川,從此刻起,豫州成為了秦國的屬地,孫楊再沒理由讓出去。


    九月十五日,這一天有著特殊的意義,第二師團在阿四的帶領下進入許昌與第一軍團會師,同時,孫楊宣布第二師團擴編,在阿四的指導下,孫楊的授意下,第二師團以許昌良家子和原第二師團本部為基礎,擴建為第二軍團,負責鎮守許昌以及其周邊地域。


    九月,孫楊在許昌又逗留了數日,決定率領第一軍團從南陽走武關進長安,董卓直接放棄了潼關和武關,他之前就已經知道,一旦孫楊要迴去長安,潼關絕對會守不住,於是董卓隻守函穀關,這便省去了孫楊的繞道而行。


    “主公,既然我們要進入武關,為何不趁勢攻下南陽?”即將拔營,戲誌才在一邊建議道。孫楊心想也是,隻不過南陽一旦攻下,那就最好是能夠攻下南陽以南的新野,否則南陽就成為了秦軍麵對荊州的最前線,宛如秦軍的七寸,若荊州人尋機直接打了自己的七寸,那豈不是豫州又成了飛地?


    “誌才,我們不能隻打下南陽。”孫楊說道。


    “主公,若是隻打下南陽,自然不能這般大動幹戈,主公若想南陽穩固,最少要打下上庸(西城)、新鄉、新野、樊城四郡,這才有可能將南陽徹底劃為治下,否則荊州人一出漢水,南陽又將無險可守,我們將非常的被動。”戲誌才在平鋪的地圖上劃了一個圈,正好將南陽極其周邊劃為了治下,順勢也用一條線連接了漢中走上庸出川的道路,漢中、南陽也在這時連成了一片,無論南方人從哪個地方進攻,長安方麵都可以快速支援,這便是戲誌才新的戰略構想。


    “誌才,這樣一來,我們就需要重點規劃這一帶了,你覺得我秦軍中誰可以鎮守南陽?誰又可以鎮守漢中?”孫楊最傷腦筋的就是這個,秦軍從一開始就不具備人才優勢,大量的名臣、名將都不是出自雍涼。


    “屬下以為,二將軍李煜可為南陽郡守,正好此時二將軍被董卓捉了,主公派遣使者逼迫董卓放人,不過,還需要主公坡下驢將二將軍丟城棄軍一事的影響最小化,屆時,主公將二將軍貶到南陽為荊北督便可。至於將軍人選,誌才久聞徐榮將軍大將之才,主公可以下令讓他在南陽就地擴建特三旅,成為第七師團,命其駐守新野,閑置的閻行將軍也能單獨出來建立特七旅,作為第七師團副師團長鎮守南陽。”戲誌才將孫楊手底下的將軍、文臣如數家珍般說了出來,李煜一事正好可以低調處理,徐榮又在孫楊身邊呆過,河東有張既,局麵已經打開,無需再有大軍駐紮。閻行本就閑置,現在也是該出力的時候了,正好南陽有事,以他的能力,帶兵鎮守是綽綽有餘。


    “那就依誌才所言,徐榮鎮守新野樊城一線、閻行鎮守南陽。”孫楊對自己治下能夠井然有序的得到治理,心情也是大好。


    “主公,誌才還有些建議。”戲誌才一直覺得孫楊似乎準備迴長安之後,另行安排潁川人,而許昌一帶郡守懸而未決,他便起了推薦之心。“但說便是,隻要孫某能做到,一定做到。”孫楊對戲誌才是真心的欣賞,失去了善長謀劃軍事的郭嘉,得到了善於布局的戲誌才,也不全是失望。


    “潁川許昌一帶應該留下一個有能力的太守。”戲誌才說道:“誌才以為陳群陳文長可以勝任。”


    “孫某還以為你會說荀攸呢!荀家可比陳家要強了太多。”孫楊哈哈一笑,孫楊也是屬意陳群,陳群比荀攸更加適合治政,至於另一人鍾繇,則是孫楊內定的長安太守,有些心思就是這麽奇怪,自李煜出事,孫楊便決定將鍾繇破格提為長安太守。


    “荀公達並不合適治政,荀公達世家出身,荀家又在潁川獨樹一幟,如用荀攸為潁川太守,潁川將不再是主公的潁川,而是荀家的潁川。同樣,鍾繇雖然合適,但鍾家在潁川並沒有太大聲望,顧及不到潁川的各方勢力和主公的感受。”戲誌才為孫楊耐心地講述了他們幾人的出身背景,孫楊也是深以為然,從陳群能夠弄出一個九品中正製就可以看出他極其適合官道,也重視世家的利益,潁川郡正需要這樣一個人維持相對穩定的局勢,潁川是文學聖地,暫時還不宜輕動。


    “嗯!很快陳文長就不用再擔心各方勢力的影響,洛陽的變故正好給了孫某進行徹底改革秦地的機會。”孫楊笑了笑,對誰做潁川太守,孫楊並不是很在意,曾經在西漢有一個政策,隻要是超大型家族一定要全族遷往長安,不得留在地方,孫楊準備迴去長安就這樣做,但不是將他們放在長安這麽一個至關重要的地方。


    十月,孫楊順利迴到了長安城,徐晃率第五師團前來會師、龐德率特四旅前來會師,長安城一下子就集結了秦軍近三分之一的兵力,賈詡也在這時從祖厲歸來,他還帶來了一批人才。


    “主公,長安城一事,詡失策,致使長安有失,請主公責罰。”賈詡獨自一人跪倒在長安街上,堵在了孫楊迴長安府的街道上,道旁盡是長安百姓,無數雙眼睛看著賈詡和孫楊,想要看孫楊如何處理這一件事。


    “文和,長安之亂中所有叛亂的家族都記錄在冊了嗎?”孫楊冷冷地問道。


    “經錦衣衛查實,名冊上無一遺漏,自七姑娘出事,錦衣衛已由詡接管,所有叛亂世家都在監視當中。”賈詡雙手奉上了名冊。


    “嘿嘿!賈詡啊賈詡,你可知這一下,暴露了多少問題嗎?”孫楊如何不懂賈詡的心思,他這人最善自保,想著要讓孫楊給他背黑鍋,去鏟除那些叛亂的家族,孫楊會做嗎?當然會做,卻不是現在,現在是賈詡犯錯,那就得賈詡自己來做。孫楊帶著可能使賈詡離心的語氣說道:“我可不是你家中長輩,你給我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給老子爬起來,留三個步兵團守潼關,兩個步兵團維持長安治安,第一軍團所屬、特四旅所屬、第五師團所屬全部交由你來調遣,去給我肅清雍涼,他們既然有能力叛亂,那就把他們全部從雍涼的地圖上抹掉,孫某可不習慣每次出門背後都有一批又一批的白眼狼盯著。”


    “喏!”賈詡神色平靜地低下了頭道:“詡必為主公肅清雍涼。”


    初平元年的冬天,雍涼的世家大族們又過不了一個好年,賈詡在這一年的年尾四處平叛,雍涼有著無數叛亂的家族,該抄家的抄家,該滅族的滅族。在秦軍閃亮發光的屠刀下,世族們隻剩下了痛苦**的力氣,無人敢再質疑孫楊的任何決定,多數犯錯的家族,其家族嫡係已被賈詡夷滅,旁支則被發配到了涼州西北四郡和北地安定充邊,一時間,秦地進入了一片空巢,就連聽到消息的羌胡部民都瑟瑟發抖,害怕孫楊的報複而惶惶不可終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天的馬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浮陌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浮陌路並收藏逆天的馬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