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軍官學院開學,孫楊從前線調迴了一批優秀的青年士兵,正是這軍官學院的第三屆學員,他們最高年齡不到25歲,最低年齡18歲,平均年齡隻有22歲,他們有血性,不過,他們的責任和夢想都需要軍官學院來賦予,這是軍官學院的職能,也是孫楊獲得優秀軍官的最直接渠道。這些士兵全部都是一級上等兵,孫楊準備用他們組建第四師團,建立一個全新的騎兵師團,並在他們這裏做現代軍事製度的正式推廣。
武威軍製將有最基本的:
五個5人小隊組成25到27人中隊;
三個27人中隊組成84人大隊;
五個84人大隊組成420人縱隊,縱隊獨自設立一營,最高軍隊指揮官為營長;
三個營組成一個團(1263),另外再附加一個警備中隊、一個醫療中隊、一個一級兵弓弩中隊以及兩個後勤大隊,共1515人;
師一級,除直屬第一師團編有七個團外,其餘師團各編製六個團,各師團另有配備專門的護送糧食的編隊一個團。騎兵團編製翻倍。
“全體都有,立正!”孫楊站在軍官培訓學院的大操場上,這次的開學儀式有些不同。
“稍息!”整個校場上的目光全部投注到了孫楊身上。
孫楊發表了一段簡短的致辭:“和平時期的我們,都隻是一個普通的軍人,請記住你們當下的身份--軍人。”孫楊頓了頓,繼續道:“戰爭來臨時,我們就是身後親人最堅實的依靠,也是整個民族的希望,這是諸位的責任。”孫楊嚴肅地看著台下的上百個青年,這些人都將是新組建第四師團的骨幹,容不得孫楊不重視。
見沒有人說話,孫楊隨意地笑了笑,又說道:“最重要的是,親人是我們必須要去守護的;國家的利益是需要我們去維護的,但若是民族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脅。那麽,民族的利益就應當高於一切。我們都是軍人,軍人的最終使命不是保家衛國,而是保證我們這個民族的延續,我們這群人後代的延續。今天,我之所以來致辭,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漢民族的生存已經受到了威脅,漢室的統治即將奔潰,羌部就在我們周圍,而且是數倍與我們,我們的職責是守護我們的民族,守護我們的家人,請問,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麽做?”
“戰、戰、戰......”這群青年軍官的目光始終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他們將最崇高的敬意投注到了他們稱之為校長的人身上,這個人就是他們現在的領袖孫楊。聽到士兵們發自內心的呐喊,孫楊知道,自己已經在這群人內心深處拓印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自己的初步目標已經達到,這群人將來都會是自己堅實的基底,執著的追求者。
三個月的訓練很快過去,第四師團也完成了初步建立,這個寄予了孫楊最高希望的師團一直都沒有師團長,他們現在完全獨立於原有的三個師團,他們有著自己的信念和學院賦予的責任以及夢想。而重組的第一師團師團長已經由孫楊親任,副師團長葛雲,第二師團師團長由阿四擔任,副師團長司徒凡;第三師團師團長由李煜兼領,副師團長暫無,師參謀賈詡,第三師團也是唯一一個設立了參謀的師團。
軍隊的建設到此已經告一段落,為了有一個堅實的後方,第二師團所屬六個團分出了四個團去守備武威郡各處險要,姑臧城隻留下了兩個團,這就有些不足了,孫楊不得不開始啟用第四師團,而這個師團的師長人選,確實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孫楊手下人才並不多,李煜、老五、老六都已從政,小七化名‘七姑娘’,加入了錦衣衛,做了賈詡的副手,孫楊手下的人手頓時就不夠看了。
武威倒是有不少的士族,隻不過,他們被孫楊殺了一通之後,對於孫楊的征召,他們都不太主動,甚至有些抗拒,孫楊也為了地方的穩定,沒有去找這些人的麻煩,大殺四方遠遠解決不了人才的短缺問題,而自從孫楊強行收迴了士族土地之後,武威郡的士族們更是對孫楊痛恨不已,孫楊要想起用他們,就更難了。
就在孫楊招兵訓練之際,一封來自韓遂的信箋到了孫楊手裏:
孫君:前年一別,遂未曾想到,君竟能坐擁一郡之地,遂甚羨慕之;今,皇甫義真與遂大戰於三輔,戰久矣,遂不能勝,想及君與遂之部眾同出一脈,特邀君平分三輔,君以為如何?戰事千變,望君速決。
孫楊收到韓遂的信之後,他久久不能決斷。誠然,當初孫楊確實是借了北宮伯玉的勢,以及後來武威郡的內亂之機,這才能夠趁機崛起,但如今北宮伯玉已亡,孫楊與羌部的香火情也就斷了,這以後,雙方的關係就難說了,孫楊若想一統涼州,最主要的對手還真就是韓遂。麵對這種能夠決定武威郡未來的問題,孫楊直接去了賈詡辦公之所。
“主公!”賈詡聽到門外有急促地腳步聲,腳步聲也未曾在門口停止,他下意識抬頭一看,見孫楊進來,他連忙放下手中之事,走上前朝著孫楊行禮。
“文和,某有一事,心中難決,特來請文和計。”孫楊見賈詡欲行大禮,忙一把扶起他道。
“請主公明言。”賈詡微微一愣,便道。
“韓遂來信了,求援的,許諾平分了三輔。”孫楊也不拐彎抹角了,直言道。
“這?”賈詡微微一驚,習慣性地眯起了雙眼,他需要時間來思量這其中的利弊,片刻之後,賈詡拱手道:“主公要占據涼州,必定要將之除去。”
“明白了。”孫楊微微一笑,兩人的想法幾乎是不謀而合拍了:“我這邊迴複他,三個月之後起兵支援他。”
隨後,孫楊與賈詡商量了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一直到太陽落山方才散去。
孫楊迴複韓遂之後,韓遂沒說什麽,隻是把馬騰邀請到帳中,兩人再度合謀了一些事情,方才散去,據說,他們兩散去之時,馬騰大笑不已,錦衣衛總部,賈詡批複:必有大事發生。
果不其然,半月之後,關中便開始流傳出了孫楊連和叛軍的消息,張溫聽後,大驚失色,忙問計袁滂,袁滂是好人嗎?當然不是。在他的攛掇下,靈帝劉宏廢去了孫楊武威太守一職,於是,孫楊幾經輾轉,再度成了白身。這之後,得知消息的當事人孫楊氣得不知道摔了不知摔了捆多少竹簡。
事情已經無法挽迴,孫楊決定繼續晾著這個不懷好意的盟友,而孫楊的第一師團也從武威城移防到了祖厲一帶,防範韓遂突入武威郡搶奪糧草。
八月,第四師團結束了訓練,孫楊親率第四軍團進攻隴西、狄道,截斷了韓遂在隴右的退路,而孫楊也新增了兩個郡。
韓遂、馬騰頓時慌了神,糧草走隴西運不過去,隻能走北地郡,但北地卻是被漢室重新掌握到了手中,所以,這根本就不可能。董卓探知了這一消息,頓時撫掌大笑:“真是活該,孫楊已經答應出兵,韓遂這廝卻不識好歹,硬逼著人家提前出手,韓遂啊韓遂,枉你如此聰明之人,卻是自毀了長城。”
久經戰陣的董卓並不好相與,他預料到韓遂和馬騰要撤,於是他連夜拜訪了張溫和周慎等人,隻有周慎認為此時應當出擊,而張溫卻保守的認為韓遂會有後招,不敢去主動招惹。
是月,韓遂、馬騰商議之後,決定撤退,正在他們收拾營寨之際,董卓帶本部一萬兵馬踹營,周慎更是率領騎兵繞到韓遂大軍後麵,與董卓合擊了韓遂、馬騰,韓、馬兩人準備不足,大敗,一戰損失了上萬兵馬,等他們敗退到渭水一帶,僅剩下了不足兩萬的士兵。
慌忙之中,韓遂、馬騰帶著兩萬敗兵輕率渡河,當他們半渡之際,忽聞一聲梆子響,數百人大喝道:“不要走了韓文約。”
隨後,又有人大喝道:“武威第一師團在此恭候多時了。”
敗軍中,羌人不能理解師團是什麽,但武威兩個字卻是給羌人們聽了個清清楚楚,羌兵頓時將目光看向了韓遂,頗為不善。
“走”韓遂急吼一聲,率領少數部眾走驪山而去,馬騰還在對岸沒過來,韓遂則是一心想逃出去,他心中大恨,想著一定要讓孫楊好看。
在第一軍團副師長葛雲的指揮下,第一師團對渡河的羌人發起了毀滅性的的衝擊,韓遂帶著十數人衝了出去,一直逃到了驪山一帶,他們十數人人困馬乏,韓遂卻是心情大好,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安全了,背後並沒有騎兵追上來。
正當韓遂要停下休息之際,忽聞林間一聲大笑:“文約兄,沒想到你走了這條道。”
“孫楊?”韓遂大驚失色。
“正是在下,在下聽從軍師吩咐,在此恭候多時矣。唉!文約兄,不要跑了,我有數千兵馬在此,縱有天路可走,你可還有力氣?”孫楊大笑不已,從林中走了出來,四麵八方頓時出現了一大票士兵,估計有一個團左右。
“彥明!”韓遂抿了抿嘴唇,看了一眼始終都護在他周身的一員小將。
“孫賊休得猖狂,吃我閻行一槍。”小將會意,從韓遂僅剩的十餘人中縱馬而出。
“生擒他。”且不說孫楊一時之間想不起這人是誰,單憑這一份勇氣,他就值得孫楊高看了。
孫楊話畢,周圍近百人衝出,想要一舉拿下閻行,然而事與願違,閻行一手槍法舞得虎虎生風,密不透風,令旁人近不得身去,但那百人也足夠困住他了。
“先拿下韓遂。”孫楊見一時拿閻行不下,便改變了策略。此刻,失去了閻行保護的韓遂如同失去了爪子的老虎,不到片刻便身披數槍,倒在了血泊之中。
深陷圍困的閻行頓時淒厲大喝:“主公!”
韓遂一死,閻行便如同發了瘋一般,提槍縱馬殺向了孫楊,卻被那數百士兵死死擋了下來。久之,閻行力竭被擒。直到這一刻,孫楊終於想起了他是誰,他不就是差點幹掉馬超的閻彥明嗎?韓遂的頭號大將閻行。
大魚啊!孫楊不禁大喜。
韓遂一死,金城隻剩下馬騰一人,孫楊留下第四師團,任命阿九為師團長,第四師團師長的人選總算是塵埃落定,有了結果。
馬騰還未趕到金城,處在祖厲城後方的武威第二師團已經進駐了金城郡,近萬士兵拿下兵力空虛的金城郡跟玩兒似的。
因孫楊的神補刀,至中平五年九月,孫楊已經有了四個郡的地盤,涼州這幾個最為富庶的郡被孫楊一舉拿下。
武威軍製將有最基本的:
五個5人小隊組成25到27人中隊;
三個27人中隊組成84人大隊;
五個84人大隊組成420人縱隊,縱隊獨自設立一營,最高軍隊指揮官為營長;
三個營組成一個團(1263),另外再附加一個警備中隊、一個醫療中隊、一個一級兵弓弩中隊以及兩個後勤大隊,共1515人;
師一級,除直屬第一師團編有七個團外,其餘師團各編製六個團,各師團另有配備專門的護送糧食的編隊一個團。騎兵團編製翻倍。
“全體都有,立正!”孫楊站在軍官培訓學院的大操場上,這次的開學儀式有些不同。
“稍息!”整個校場上的目光全部投注到了孫楊身上。
孫楊發表了一段簡短的致辭:“和平時期的我們,都隻是一個普通的軍人,請記住你們當下的身份--軍人。”孫楊頓了頓,繼續道:“戰爭來臨時,我們就是身後親人最堅實的依靠,也是整個民族的希望,這是諸位的責任。”孫楊嚴肅地看著台下的上百個青年,這些人都將是新組建第四師團的骨幹,容不得孫楊不重視。
見沒有人說話,孫楊隨意地笑了笑,又說道:“最重要的是,親人是我們必須要去守護的;國家的利益是需要我們去維護的,但若是民族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脅。那麽,民族的利益就應當高於一切。我們都是軍人,軍人的最終使命不是保家衛國,而是保證我們這個民族的延續,我們這群人後代的延續。今天,我之所以來致辭,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漢民族的生存已經受到了威脅,漢室的統治即將奔潰,羌部就在我們周圍,而且是數倍與我們,我們的職責是守護我們的民族,守護我們的家人,請問,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麽做?”
“戰、戰、戰......”這群青年軍官的目光始終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他們將最崇高的敬意投注到了他們稱之為校長的人身上,這個人就是他們現在的領袖孫楊。聽到士兵們發自內心的呐喊,孫楊知道,自己已經在這群人內心深處拓印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自己的初步目標已經達到,這群人將來都會是自己堅實的基底,執著的追求者。
三個月的訓練很快過去,第四師團也完成了初步建立,這個寄予了孫楊最高希望的師團一直都沒有師團長,他們現在完全獨立於原有的三個師團,他們有著自己的信念和學院賦予的責任以及夢想。而重組的第一師團師團長已經由孫楊親任,副師團長葛雲,第二師團師團長由阿四擔任,副師團長司徒凡;第三師團師團長由李煜兼領,副師團長暫無,師參謀賈詡,第三師團也是唯一一個設立了參謀的師團。
軍隊的建設到此已經告一段落,為了有一個堅實的後方,第二師團所屬六個團分出了四個團去守備武威郡各處險要,姑臧城隻留下了兩個團,這就有些不足了,孫楊不得不開始啟用第四師團,而這個師團的師長人選,確實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孫楊手下人才並不多,李煜、老五、老六都已從政,小七化名‘七姑娘’,加入了錦衣衛,做了賈詡的副手,孫楊手下的人手頓時就不夠看了。
武威倒是有不少的士族,隻不過,他們被孫楊殺了一通之後,對於孫楊的征召,他們都不太主動,甚至有些抗拒,孫楊也為了地方的穩定,沒有去找這些人的麻煩,大殺四方遠遠解決不了人才的短缺問題,而自從孫楊強行收迴了士族土地之後,武威郡的士族們更是對孫楊痛恨不已,孫楊要想起用他們,就更難了。
就在孫楊招兵訓練之際,一封來自韓遂的信箋到了孫楊手裏:
孫君:前年一別,遂未曾想到,君竟能坐擁一郡之地,遂甚羨慕之;今,皇甫義真與遂大戰於三輔,戰久矣,遂不能勝,想及君與遂之部眾同出一脈,特邀君平分三輔,君以為如何?戰事千變,望君速決。
孫楊收到韓遂的信之後,他久久不能決斷。誠然,當初孫楊確實是借了北宮伯玉的勢,以及後來武威郡的內亂之機,這才能夠趁機崛起,但如今北宮伯玉已亡,孫楊與羌部的香火情也就斷了,這以後,雙方的關係就難說了,孫楊若想一統涼州,最主要的對手還真就是韓遂。麵對這種能夠決定武威郡未來的問題,孫楊直接去了賈詡辦公之所。
“主公!”賈詡聽到門外有急促地腳步聲,腳步聲也未曾在門口停止,他下意識抬頭一看,見孫楊進來,他連忙放下手中之事,走上前朝著孫楊行禮。
“文和,某有一事,心中難決,特來請文和計。”孫楊見賈詡欲行大禮,忙一把扶起他道。
“請主公明言。”賈詡微微一愣,便道。
“韓遂來信了,求援的,許諾平分了三輔。”孫楊也不拐彎抹角了,直言道。
“這?”賈詡微微一驚,習慣性地眯起了雙眼,他需要時間來思量這其中的利弊,片刻之後,賈詡拱手道:“主公要占據涼州,必定要將之除去。”
“明白了。”孫楊微微一笑,兩人的想法幾乎是不謀而合拍了:“我這邊迴複他,三個月之後起兵支援他。”
隨後,孫楊與賈詡商量了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一直到太陽落山方才散去。
孫楊迴複韓遂之後,韓遂沒說什麽,隻是把馬騰邀請到帳中,兩人再度合謀了一些事情,方才散去,據說,他們兩散去之時,馬騰大笑不已,錦衣衛總部,賈詡批複:必有大事發生。
果不其然,半月之後,關中便開始流傳出了孫楊連和叛軍的消息,張溫聽後,大驚失色,忙問計袁滂,袁滂是好人嗎?當然不是。在他的攛掇下,靈帝劉宏廢去了孫楊武威太守一職,於是,孫楊幾經輾轉,再度成了白身。這之後,得知消息的當事人孫楊氣得不知道摔了不知摔了捆多少竹簡。
事情已經無法挽迴,孫楊決定繼續晾著這個不懷好意的盟友,而孫楊的第一師團也從武威城移防到了祖厲一帶,防範韓遂突入武威郡搶奪糧草。
八月,第四師團結束了訓練,孫楊親率第四軍團進攻隴西、狄道,截斷了韓遂在隴右的退路,而孫楊也新增了兩個郡。
韓遂、馬騰頓時慌了神,糧草走隴西運不過去,隻能走北地郡,但北地卻是被漢室重新掌握到了手中,所以,這根本就不可能。董卓探知了這一消息,頓時撫掌大笑:“真是活該,孫楊已經答應出兵,韓遂這廝卻不識好歹,硬逼著人家提前出手,韓遂啊韓遂,枉你如此聰明之人,卻是自毀了長城。”
久經戰陣的董卓並不好相與,他預料到韓遂和馬騰要撤,於是他連夜拜訪了張溫和周慎等人,隻有周慎認為此時應當出擊,而張溫卻保守的認為韓遂會有後招,不敢去主動招惹。
是月,韓遂、馬騰商議之後,決定撤退,正在他們收拾營寨之際,董卓帶本部一萬兵馬踹營,周慎更是率領騎兵繞到韓遂大軍後麵,與董卓合擊了韓遂、馬騰,韓、馬兩人準備不足,大敗,一戰損失了上萬兵馬,等他們敗退到渭水一帶,僅剩下了不足兩萬的士兵。
慌忙之中,韓遂、馬騰帶著兩萬敗兵輕率渡河,當他們半渡之際,忽聞一聲梆子響,數百人大喝道:“不要走了韓文約。”
隨後,又有人大喝道:“武威第一師團在此恭候多時了。”
敗軍中,羌人不能理解師團是什麽,但武威兩個字卻是給羌人們聽了個清清楚楚,羌兵頓時將目光看向了韓遂,頗為不善。
“走”韓遂急吼一聲,率領少數部眾走驪山而去,馬騰還在對岸沒過來,韓遂則是一心想逃出去,他心中大恨,想著一定要讓孫楊好看。
在第一軍團副師長葛雲的指揮下,第一師團對渡河的羌人發起了毀滅性的的衝擊,韓遂帶著十數人衝了出去,一直逃到了驪山一帶,他們十數人人困馬乏,韓遂卻是心情大好,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安全了,背後並沒有騎兵追上來。
正當韓遂要停下休息之際,忽聞林間一聲大笑:“文約兄,沒想到你走了這條道。”
“孫楊?”韓遂大驚失色。
“正是在下,在下聽從軍師吩咐,在此恭候多時矣。唉!文約兄,不要跑了,我有數千兵馬在此,縱有天路可走,你可還有力氣?”孫楊大笑不已,從林中走了出來,四麵八方頓時出現了一大票士兵,估計有一個團左右。
“彥明!”韓遂抿了抿嘴唇,看了一眼始終都護在他周身的一員小將。
“孫賊休得猖狂,吃我閻行一槍。”小將會意,從韓遂僅剩的十餘人中縱馬而出。
“生擒他。”且不說孫楊一時之間想不起這人是誰,單憑這一份勇氣,他就值得孫楊高看了。
孫楊話畢,周圍近百人衝出,想要一舉拿下閻行,然而事與願違,閻行一手槍法舞得虎虎生風,密不透風,令旁人近不得身去,但那百人也足夠困住他了。
“先拿下韓遂。”孫楊見一時拿閻行不下,便改變了策略。此刻,失去了閻行保護的韓遂如同失去了爪子的老虎,不到片刻便身披數槍,倒在了血泊之中。
深陷圍困的閻行頓時淒厲大喝:“主公!”
韓遂一死,閻行便如同發了瘋一般,提槍縱馬殺向了孫楊,卻被那數百士兵死死擋了下來。久之,閻行力竭被擒。直到這一刻,孫楊終於想起了他是誰,他不就是差點幹掉馬超的閻彥明嗎?韓遂的頭號大將閻行。
大魚啊!孫楊不禁大喜。
韓遂一死,金城隻剩下馬騰一人,孫楊留下第四師團,任命阿九為師團長,第四師團師長的人選總算是塵埃落定,有了結果。
馬騰還未趕到金城,處在祖厲城後方的武威第二師團已經進駐了金城郡,近萬士兵拿下兵力空虛的金城郡跟玩兒似的。
因孫楊的神補刀,至中平五年九月,孫楊已經有了四個郡的地盤,涼州這幾個最為富庶的郡被孫楊一舉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