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孫楊瘋狂地擴軍、擴大地盤,相繼收拾了郡內的羌人各部落,繼而對不服自己的世家大族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清理,從而獲得了大量的異族奴隸和世家仆從,幾乎相當於半個郡的人口數。治下一下子增加了這麽大的人口數量,李煜忙得四腳朝天,孫楊迅速地采取了謀士賈詡的意見,用不同的辦法處理了這批人。
對於那些隻是單身的仆從,孫楊給了他們三條路選,其一:馬上在本郡找一個對象成親,並且安居下來;其二;加入農屯,所有的種子、農具均由郡裏出,且每月有一定的糧食收入,但凡其所產糧食歸郡守府所有;其三:離開本郡。
對於有家有室的仆從,孫楊采用明朝所用軍戶製,直接將他們納入了軍籍,以耕戰立軍,兵器、鎧甲則由郡府負擔,並且稅賦減半。
一係列的政策在槍杆子的監督下總算是在全郡都貫徹了下去,一些素有賢名的人看出了孫楊此時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況且孫楊也沒有威脅到他們的直接利益,於是紛紛百堿其口。
武威郡進入了真正的高速發展時期,孫楊親率一萬大軍駐守武威縣城,姑臧留下了李煜、司馬凡等人,祖厲留下了老四,這個關鍵的時期,孫楊製定了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戰略方針,武威這個不大不小的郡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的時期。
中平三年四月,孫楊派遣使者前往洛陽求官,使者正是李煜,這個一直在孫楊背後,一直為他穩定後方的二弟。
五月,李煜迴轉武威,帶來了漢帝正式的任命,孫楊也正式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然而,這並不代表孫楊就安全了,武威就真的安全了,長安城裏駐紮的近十萬大軍可隨時準備著進攻涼州諸侯。
這一年,韓遂設計害了北宮伯玉、邊章、李文候。
年末,孫楊得到了很好的收成,除卻百姓自留糧食外,其餘糧食基本夠他手底下近三萬大軍消耗一年。
韓遂所占金城,卻因得不到很好的治理,開始出現了缺糧現象,十餘萬的軍隊中出現了士兵逃走的現象,韓遂在多重壓力下,悍然發起了第二次入寇三輔的戰爭。
涼州方麵,急於立功的涼州刺史耿鄙聯合六郡兵馬,也糾集起了數萬大軍與韓遂一戰。在雙方都還未接觸之際,被叛軍所圍的隴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黃衍反,與韓遂連和。此時,耿鄙卻死於別駕之手,手下司馬馬騰跳反,六郡郡兵紛紛潰散,漢陽郡人王國在郡內發動叛亂,自稱合眾將軍,兵圍郡城,眾推王國為首領,進攻三輔。
“救是不救了?傅南容是個人才,當初若非他極力阻擋,恐怕三公九卿早就把涼州送給羌氐了。唉!誰讓我這麽心軟。”孫楊站在武威城樓上,眺望著遠方一望無際的枯黃草地,熟讀三國演義近十三遍的孫楊想起了在這一次大亂中喪生的涼州人傑傅燮:“阿九!”
“大哥!”阿九提著一把斧頭從不遠處竄了出來。
“去,給文和帶個話,無論如何都要把漢陽郡守傅燮帶到武威來,實在不行,就把他兒子傅幹帶迴來。”
“喏!”阿九接到命令後迅速地消失在城樓上,接著城門大開,一匹健馬飛馳而出,一個提著大斧的壯碩青年跳上馬,向著姑臧方向飛奔而去。
“但願錦衣衛能救下破城後的傅燮,真是個難解的局。”孫楊遠遠看著阿九離去,他也下了城樓。
以前,孫楊不善治軍,軍隊便一直都是由阿四來管理,再有其他幾位弟兄合力兼管,現在孫楊不善治民,因此他跑到了武威城,但他卻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禦人,禦人一事,獨看唯他是命的阿九和不喜他因缺糧而殘殺百姓,卻又一直留在他身邊的李二便可觀其一闋。
譙郡,曹操此時因政見不合,遠離了朝廷,但他卻一直關注著朝廷的動態,當他聽說武威郡孫楊對漢庭俯首稱臣時,猛然一呆,隨即憾然道:“武威孫楊,不可小覷。”
相對於曹操的感歎,士人中並未有人覺得大驚小怪,匈奴人、羌人、氐人、烏桓人,無一不是降而複叛,叛而複降,在他們的眼中,孫楊與那些野蠻人一般無二,根本就影響不到自己的利益,又何必去針對他呢?也正是由於漢室不重視孫楊的緣故,漢室給了孫楊一個迅速成長的機會。
中平五年,韓遂、馬騰久攻三輔不下,而傅燮一家在此時已被孫楊手下錦衣衛帶迴了武威,其家人被安排在姑臧城,他本人則被孫楊帶到了武威城,日夜陪孫楊讀書,這個漢室的忠臣每天都在給孫楊灌輸忠誠漢室的思想,而孫楊呢?他每天不斷地用言語給傅燮描述著天下大同的世界。
“孫太守言辭過於偏執了,請恕傅某不敢苟同。”這一日,兩人與平時一般進行著語言上的交鋒。
“嗬嗬!南容,你是知道的,孫某的耐心可是有限的。”孫楊眼角帶著一絲笑意,嘴角卻是帶著一絲冷意。
“唉!那就請孫太守成人之美,讓某向漢室盡忠吧!”傅燮這樣的話不知說過了多少遍,孫楊心裏也明白,這家夥就跟當年的賈詡一般,整個就是一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
“莫非你真以為孫某不敢動手。”孫楊獰笑道。
“那就請吧!”傅燮索性把眼一閉,仰起了頭。
孫楊最終也沒能奈何得了傅燮,為此,他還跑出門外深深地吸了口氣,壓下了心中的火氣,像傅燮這樣忠誠的人,在每一個時代都有那麽幾個,卻又屬於稀缺的那一類,若非必要,孫楊絕無可能殺他。
結束了一天的治政學習之後,孫楊心裏頭想著這個傅石頭,人卻走迴了縣府:“該拿他怎麽辦呢?頭痛啊!”
“大哥!”平時除了殺人時表現得極為興奮,保護孫楊時安靜得不像話的阿九說話了,他不想看孫楊這麽痛苦。
“有什麽就說吧!這地方錦衣衛都不敢進來。”即使是遇到了再多的難題,孫楊也每天都會說些玩笑話。
“是!”阿九說道:“大哥既然在姑臧城建立了軍官培訓學院,那為何不在武威建潁川學院一般培養士人的學校呢?”
“唉!你看我!”孫楊聽後,幡然醒悟,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這不就解決了嗎?傅石頭忠誠漢室,那我可以打著為漢室培養人才的幌子,給我們自己培養人才啊!雖然這樣好像不是很地道,畢竟是騙了他,卻也能解決我們的用人荒啊!好你個阿九,平日裏不見你言語半聲,沒想到你是深藏不漏啊!”
“嘿嘿!嘿嘿!”阿九不好意思地繞了繞頭,被誇讚之下,確實是有點臉紅了。
“不錯,不錯,前段時間在軍官學院沒有白上課,把文和腦子裏的彎彎繞繞學了不少,這樣啊!你看,要不你再迴軍官學院去學習一段時間?”
“啊~~~~”伴隨著阿九的一聲慘叫,頃刻間在也見不到阿九的影子了,在孫楊呆愣的那一瞬間裏,阿九不知道躲哪去了。
“臭小子,上學有什麽不好?”孫楊對著空空如也的大門笑罵道:“想當初,哥上學的時候,要迷倒萬千少女,跟玩兒似的。”
阿九上過三個月的軍事課,教授他軍事理論的是孫楊,教授他治理軍隊的是阿四,講解《孫子兵法》的人正是賈詡,也就是在那三個月裏,他同時被三個人折磨得幾近崩潰,為此,他寧願自己啃書,也再不願去學院了。
孫楊在中平三年末便創立了軍官學院,每期教學隻有三個月,一年兩期,即使是這樣,孫楊也忙得不可開交,但這樣做的效果也非常明顯,自第一批學員畢業之後,孫楊擴招之後的三萬大軍重新整編成了二十個團,孫楊使他們徹底脫離出了原漢室的軍事編製。
在原有士兵的基礎上,孫楊將士兵分為列兵和上等兵,列兵隻是新加入軍隊,未曾參加過任何戰鬥的士兵,上等兵則是分為三級,隻要參加過一次戰鬥,便可以稱為三級上等兵,三級三等兵的鎧甲坎肩上會配有一個紅色箭頭標誌,軍銜配下士;二級三等兵則是經曆過十次以上戰鬥的老兵,肩配黃色箭頭,軍銜配中士:一級上等兵則必須經過嚴格的考核,考核項目為三項:箭術、槍術、馬術。一級上等兵肩配藍色箭頭,軍銜為上士。秦軍以軍銜為列,下級必須絕對服從上級,有問題直接向軍-法處申訴。
箭術:五十步外,拉兩石弓,十靶十中者,升一級上等兵,每天有一頓肉食,餉銀為二、三級上等兵和列兵的1.5倍。
槍術:原地站立,四分之一柱香內,連刺吊環二十下,皆中,升一級上等兵,每天一頓肉食,餉銀為二、三級上等兵和列兵的1.5倍。
馬術:坐在馬上,馭馬衝入稻草人陣中,出五十米陣時,連砍五顆‘人’頭者,升一級上等兵,每天一頓肉食,餉銀為二、三級上等兵和列兵的1.5倍。
在利誘和嚴格的挑選下,一些不合格的什伍長、百夫長迅速被挑了出來,由於這一項改革先從阿四軍中開始,而且他手下大軍都是百戰老兵和一場場戰役中挑剩下的精銳,所以變動不大,更沒有因此發生動亂,之後在武威城、姑臧城的改革也是順利的執行了下去。這時候,原本接受了第一期軍官培訓的士兵們也趕鴨子上架,成為了各軍中最堅實的基底,使得整個孫楊軍都是凝成了一股力量,隻剩下了孫楊一個人的聲音。
對於那些隻是單身的仆從,孫楊給了他們三條路選,其一:馬上在本郡找一個對象成親,並且安居下來;其二;加入農屯,所有的種子、農具均由郡裏出,且每月有一定的糧食收入,但凡其所產糧食歸郡守府所有;其三:離開本郡。
對於有家有室的仆從,孫楊采用明朝所用軍戶製,直接將他們納入了軍籍,以耕戰立軍,兵器、鎧甲則由郡府負擔,並且稅賦減半。
一係列的政策在槍杆子的監督下總算是在全郡都貫徹了下去,一些素有賢名的人看出了孫楊此時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況且孫楊也沒有威脅到他們的直接利益,於是紛紛百堿其口。
武威郡進入了真正的高速發展時期,孫楊親率一萬大軍駐守武威縣城,姑臧留下了李煜、司馬凡等人,祖厲留下了老四,這個關鍵的時期,孫楊製定了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戰略方針,武威這個不大不小的郡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的時期。
中平三年四月,孫楊派遣使者前往洛陽求官,使者正是李煜,這個一直在孫楊背後,一直為他穩定後方的二弟。
五月,李煜迴轉武威,帶來了漢帝正式的任命,孫楊也正式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然而,這並不代表孫楊就安全了,武威就真的安全了,長安城裏駐紮的近十萬大軍可隨時準備著進攻涼州諸侯。
這一年,韓遂設計害了北宮伯玉、邊章、李文候。
年末,孫楊得到了很好的收成,除卻百姓自留糧食外,其餘糧食基本夠他手底下近三萬大軍消耗一年。
韓遂所占金城,卻因得不到很好的治理,開始出現了缺糧現象,十餘萬的軍隊中出現了士兵逃走的現象,韓遂在多重壓力下,悍然發起了第二次入寇三輔的戰爭。
涼州方麵,急於立功的涼州刺史耿鄙聯合六郡兵馬,也糾集起了數萬大軍與韓遂一戰。在雙方都還未接觸之際,被叛軍所圍的隴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黃衍反,與韓遂連和。此時,耿鄙卻死於別駕之手,手下司馬馬騰跳反,六郡郡兵紛紛潰散,漢陽郡人王國在郡內發動叛亂,自稱合眾將軍,兵圍郡城,眾推王國為首領,進攻三輔。
“救是不救了?傅南容是個人才,當初若非他極力阻擋,恐怕三公九卿早就把涼州送給羌氐了。唉!誰讓我這麽心軟。”孫楊站在武威城樓上,眺望著遠方一望無際的枯黃草地,熟讀三國演義近十三遍的孫楊想起了在這一次大亂中喪生的涼州人傑傅燮:“阿九!”
“大哥!”阿九提著一把斧頭從不遠處竄了出來。
“去,給文和帶個話,無論如何都要把漢陽郡守傅燮帶到武威來,實在不行,就把他兒子傅幹帶迴來。”
“喏!”阿九接到命令後迅速地消失在城樓上,接著城門大開,一匹健馬飛馳而出,一個提著大斧的壯碩青年跳上馬,向著姑臧方向飛奔而去。
“但願錦衣衛能救下破城後的傅燮,真是個難解的局。”孫楊遠遠看著阿九離去,他也下了城樓。
以前,孫楊不善治軍,軍隊便一直都是由阿四來管理,再有其他幾位弟兄合力兼管,現在孫楊不善治民,因此他跑到了武威城,但他卻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禦人,禦人一事,獨看唯他是命的阿九和不喜他因缺糧而殘殺百姓,卻又一直留在他身邊的李二便可觀其一闋。
譙郡,曹操此時因政見不合,遠離了朝廷,但他卻一直關注著朝廷的動態,當他聽說武威郡孫楊對漢庭俯首稱臣時,猛然一呆,隨即憾然道:“武威孫楊,不可小覷。”
相對於曹操的感歎,士人中並未有人覺得大驚小怪,匈奴人、羌人、氐人、烏桓人,無一不是降而複叛,叛而複降,在他們的眼中,孫楊與那些野蠻人一般無二,根本就影響不到自己的利益,又何必去針對他呢?也正是由於漢室不重視孫楊的緣故,漢室給了孫楊一個迅速成長的機會。
中平五年,韓遂、馬騰久攻三輔不下,而傅燮一家在此時已被孫楊手下錦衣衛帶迴了武威,其家人被安排在姑臧城,他本人則被孫楊帶到了武威城,日夜陪孫楊讀書,這個漢室的忠臣每天都在給孫楊灌輸忠誠漢室的思想,而孫楊呢?他每天不斷地用言語給傅燮描述著天下大同的世界。
“孫太守言辭過於偏執了,請恕傅某不敢苟同。”這一日,兩人與平時一般進行著語言上的交鋒。
“嗬嗬!南容,你是知道的,孫某的耐心可是有限的。”孫楊眼角帶著一絲笑意,嘴角卻是帶著一絲冷意。
“唉!那就請孫太守成人之美,讓某向漢室盡忠吧!”傅燮這樣的話不知說過了多少遍,孫楊心裏也明白,這家夥就跟當年的賈詡一般,整個就是一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
“莫非你真以為孫某不敢動手。”孫楊獰笑道。
“那就請吧!”傅燮索性把眼一閉,仰起了頭。
孫楊最終也沒能奈何得了傅燮,為此,他還跑出門外深深地吸了口氣,壓下了心中的火氣,像傅燮這樣忠誠的人,在每一個時代都有那麽幾個,卻又屬於稀缺的那一類,若非必要,孫楊絕無可能殺他。
結束了一天的治政學習之後,孫楊心裏頭想著這個傅石頭,人卻走迴了縣府:“該拿他怎麽辦呢?頭痛啊!”
“大哥!”平時除了殺人時表現得極為興奮,保護孫楊時安靜得不像話的阿九說話了,他不想看孫楊這麽痛苦。
“有什麽就說吧!這地方錦衣衛都不敢進來。”即使是遇到了再多的難題,孫楊也每天都會說些玩笑話。
“是!”阿九說道:“大哥既然在姑臧城建立了軍官培訓學院,那為何不在武威建潁川學院一般培養士人的學校呢?”
“唉!你看我!”孫楊聽後,幡然醒悟,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這不就解決了嗎?傅石頭忠誠漢室,那我可以打著為漢室培養人才的幌子,給我們自己培養人才啊!雖然這樣好像不是很地道,畢竟是騙了他,卻也能解決我們的用人荒啊!好你個阿九,平日裏不見你言語半聲,沒想到你是深藏不漏啊!”
“嘿嘿!嘿嘿!”阿九不好意思地繞了繞頭,被誇讚之下,確實是有點臉紅了。
“不錯,不錯,前段時間在軍官學院沒有白上課,把文和腦子裏的彎彎繞繞學了不少,這樣啊!你看,要不你再迴軍官學院去學習一段時間?”
“啊~~~~”伴隨著阿九的一聲慘叫,頃刻間在也見不到阿九的影子了,在孫楊呆愣的那一瞬間裏,阿九不知道躲哪去了。
“臭小子,上學有什麽不好?”孫楊對著空空如也的大門笑罵道:“想當初,哥上學的時候,要迷倒萬千少女,跟玩兒似的。”
阿九上過三個月的軍事課,教授他軍事理論的是孫楊,教授他治理軍隊的是阿四,講解《孫子兵法》的人正是賈詡,也就是在那三個月裏,他同時被三個人折磨得幾近崩潰,為此,他寧願自己啃書,也再不願去學院了。
孫楊在中平三年末便創立了軍官學院,每期教學隻有三個月,一年兩期,即使是這樣,孫楊也忙得不可開交,但這樣做的效果也非常明顯,自第一批學員畢業之後,孫楊擴招之後的三萬大軍重新整編成了二十個團,孫楊使他們徹底脫離出了原漢室的軍事編製。
在原有士兵的基礎上,孫楊將士兵分為列兵和上等兵,列兵隻是新加入軍隊,未曾參加過任何戰鬥的士兵,上等兵則是分為三級,隻要參加過一次戰鬥,便可以稱為三級上等兵,三級三等兵的鎧甲坎肩上會配有一個紅色箭頭標誌,軍銜配下士;二級三等兵則是經曆過十次以上戰鬥的老兵,肩配黃色箭頭,軍銜配中士:一級上等兵則必須經過嚴格的考核,考核項目為三項:箭術、槍術、馬術。一級上等兵肩配藍色箭頭,軍銜為上士。秦軍以軍銜為列,下級必須絕對服從上級,有問題直接向軍-法處申訴。
箭術:五十步外,拉兩石弓,十靶十中者,升一級上等兵,每天有一頓肉食,餉銀為二、三級上等兵和列兵的1.5倍。
槍術:原地站立,四分之一柱香內,連刺吊環二十下,皆中,升一級上等兵,每天一頓肉食,餉銀為二、三級上等兵和列兵的1.5倍。
馬術:坐在馬上,馭馬衝入稻草人陣中,出五十米陣時,連砍五顆‘人’頭者,升一級上等兵,每天一頓肉食,餉銀為二、三級上等兵和列兵的1.5倍。
在利誘和嚴格的挑選下,一些不合格的什伍長、百夫長迅速被挑了出來,由於這一項改革先從阿四軍中開始,而且他手下大軍都是百戰老兵和一場場戰役中挑剩下的精銳,所以變動不大,更沒有因此發生動亂,之後在武威城、姑臧城的改革也是順利的執行了下去。這時候,原本接受了第一期軍官培訓的士兵們也趕鴨子上架,成為了各軍中最堅實的基底,使得整個孫楊軍都是凝成了一股力量,隻剩下了孫楊一個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