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這大雪封山的好時候,孫楊加緊了對姑臧城的掌控,不斷地有世家大族給孫楊提供糧草和錢財,孫楊借此大大發展了一番,首先是姑臧城的工業,孫楊將所有的工匠集中,按照流水線的方式對他們進行細致的篩選,技藝最佳的工匠被孫楊指派入了姑臧城內臨時的軍械局,其餘工匠被指派給姑臧城的老農們製作農用器械,鋤頭、鐵鍬犁頭......


    很快,時間就到了三月,在孫楊等人的努力下,各家都用輪番上了世家大族裏收集來的耕牛,借助犁頭的便利,各家的種子也都已下地,老農們得以清閑了小幾日,在士兵們結束了三個月的基礎訓練之後,孫楊便派遣士兵前往各家各戶幫助老農們休整房屋,幫助姑臧城治下的各鄉村將前來姑臧的路理平整,如此半月,孫楊已經差不多聞名於半個武威郡,他的名聲也隨著來往的商隊越傳越遠。


    武威守郡得知姑臧城失守,占據姑臧城的馬寨久久不曾離去之後,他便急於與羌人議和,但幾個羌部一合計,提出了要他交出那最後一個未死首領的條件,兩方聯盟再次劍拔弩張。


    而金城方麵的局勢已經相當穩定,在去歲十二月的時候,北宮伯玉在金城大肆招兵,遠近數百裏無人敢招惹他,隨即,他在開春之後率數萬兵馬入寇三輔,大軍兵鋒逐漸逼近西漢皇陵,漢室大為震驚,靈帝劉宏調皇甫嵩入長安,遣董卓為其先鋒,著其二人合力征討北宮伯玉。


    北宮伯玉日感漢室兵鋒強盛,遂邀孫楊一道發兵。


    接到北宮伯玉的邀請函後,孫楊在武威郡守府召集部下一同議北宮伯玉相邀一事。


    正坐首位的孫楊說道:“文和,諸位兄弟,北宮伯玉發函,邀我等共除閹豎,我去是不去,大家都議一議吧!”


    老三司徒凡於是出列道:“大哥,我們實力不夠,去了隻怕不會被看重,甚至有可能被吞掉,還是不去了吧!”


    “三哥說的對!”老八葛雲也站出來支持司徒凡的意見,顯然,他也覺得這件事太過於冒險了。


    “老二,你怎麽看?”同來姑臧的阿九幾乎是孫楊的影子,這時他並不插話,所以孫楊瞄上了李煜。


    “不去吧!有損道義。去吧!恐怕會被人吞了,容煜再想一想。”李煜拱手說道。


    “主公!”最後,賈詡站了出來,目光熠熠生輝,隻聽他說道:“去,為什麽不去?”。


    “諸位兄弟都擔心被北宮伯玉所吞並,軍師有何見解?但說無妨。”孫楊手插在腰上,紅色披風向後攏到了一處。


    “我軍新建,未曾見血,應當去沙場征戰一番,屆時銳氣方顯,我軍才能與漢軍一較長短。”賈詡說道。


    “確是如此,軍師之深謀遠慮,李煜不及!”李煜並非不能容人,隻是他生性良善,與孫楊所為格格不符,導致眾人覺得他並非馬賊的感覺。


    “你們呢?”孫楊聽完了賈詡一席話,心中也是有了決斷,這一次趁著北宮伯玉兵寇三輔,自己又有練兵的機會,確實應該去看看才是。


    “我等聽大哥指令。”司徒凡、葛雲拱手道。


    “好!既如此,某便下令了。”孫楊拿起手中虎符,念道:“阿九聽令。”


    “末將在!”阿九從孫楊身後閃身而出,拱手並站立在孫楊麵前。


    “著你領兵五百為先鋒,遇水搭橋,遇山開路,遇敵則與主力會合,不得與戰,可敢接令?”


    “末將領命。”阿九雙手接過了一片虎符。


    “司徒凡。”


    “末將在!”


    “著你領兵五百,於後軍中押運糧草。”


    “喏!”司徒凡也接過了一片虎符。


    “賈詡、葛雲聽令!”


    “末將在!”


    “屬下在!”


    “你二人共為某左右,領中軍一千,前往三輔,與北宮伯玉等人共抗漢室中郎將皇甫嵩。”


    “喏!”兩人同時應道,虎符由葛雲接過了手中。


    “二弟,姑臧城就交給你了,我走以後,你速令阿四、老五、老六率兵三百攻下沿途各縣,並將兵馬擴充至三千,且你要謹慎防範周邊勢力。”


    “請大哥放心,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李煜跪下接令,隨後將一半虎符高高舉起,與孫楊手中的虎符合為了一整塊。


    姑臧城原有三十三個大隊,馬寨中還有擴充之後的三個大隊,整個孫楊部的戰兵也不足三千,而這一次,孫楊幾乎是將所有的新兵都拉了出來進行戰爭淘練。


    孫楊一路上路過了數個小縣城,孫楊卻都是過而不入,直到他率領主力到達了祖厲縣,他才下令將之攻下,祖厲縣是武威郡的南大門,絕對不容有失,孫楊知道這個縣城的重要性,他毫不猶豫地將五百兵卒和司徒凡留在了祖厲,隻等阿四和老五、老六攻下其餘諸縣之後再來與他會合,並守住這裏。


    先前,北宮伯玉率軍從金城直下武威,沿途各縣凡屬未被孫楊攻下的縣其實早就被他劫掠了一番。


    四月,皇甫嵩、董卓、北宮伯玉都到了廣魏郡,兩方人馬數次交鋒,皇甫嵩勝少輸多,久戰不克。而邊章、韓遂的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張,兵馬總數已經到了十幾萬,孫楊也得到了一定的好處,原本出兵時的兩千人馬不減反增,等打到陳倉一帶時,孫楊的兵馬已經擴充到了五千,若非孫楊一力壓製擴軍,隻要從其中遴選精銳,隻怕其實力還要增加不少。


    五月,司徒凡已經在祖厲呆了一陣子,訓練了三千兵馬,這次阿四到來時也帶來了兩千兵馬,司徒凡在阿四的默許下帶著三千大軍趕到了孫楊大營,一時間,孫楊也成了叛軍中勢力比較大的一個諸侯,再也沒人看不起他。


    陳倉的僵持一直持續到八月,溫度也從最初的比較涼爽到了炎熱的夏季,此時,朝廷再次派司空張溫領兵,執金吾袁滂為輔,將軍董卓、周慎二人聽從張溫統帥。


    張溫率軍再與韓遂、邊章交戰,依然不勝。


    這時,孫楊整日間呆在帳篷中,就算是賈詡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麽。


    “忘記什麽呢?到底把什麽東西給遺忘了?”孫楊記得,這次是要敗的,這次之後就沒有了邊章、北宮伯玉和李文候。到底是因何而敗,孫楊卻記不清了。


    “將軍,軍師說:該吃飯了。”親兵隊長隔著帳簾說道。這幾天孫楊的心情很不好,大家都知道孫楊心情不好,也沒人敢來打擾他。


    “讓軍師過來。”


    “喏!”


    賈詡聽聞孫楊相召,他急急忙忙小跑了過來,在帳簾外輕聲道:“主公,詡來遲了。”


    “進來吧!”孫楊說道。進帳後,賈詡大吃了一驚:“主公,你怎麽?”


    “嗬嗬!我已經幾天沒吃沒喝沒睡了,能說話就不錯了,來來來!咱們商量下怎麽抽身出去吧!”孫楊一把拉住賈詡,把他摁倒在座位上:“我有預感,要敗了。”


    “要敗了?”賈詡瞬間驚悚:“主公,真要敗?”賈詡心中有不小的疑惑,孫楊是個從來不信口開河的人,賈詡信了個七八分。


    “嗯!所以要你出個主意,我們要馬上走。”孫楊繞了繞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露出了一口潔白的牙齒。


    “主公,詡從二將軍手上討來了一封四大羌部罷兵,馬騰兵圍姑臧的求救文書。”賈詡施施然從袖中拿出了一封未開封的信箋。


    “文和!”孫楊驚喜道:“得君,某之幸也。”


    “主公,撤吧?”賈詡笑道。


    “撤撤,立馬就撤,令三軍立即起營。”孫楊一把搶過賈詡手裏的信,跑出了大帳。


    “主公,還未就食!”賈詡見孫楊馬上就跑出了大帳,失聲疾唿道。


    “撤軍了再吃!”賬外,孫楊迴應道。


    孫楊軍聚集在陳倉數月之後,於九月末撤軍,叛軍立馬就減員一成,北宮伯玉等人追問孫楊何故撤軍?孫楊一把將手中信箋傳與眾人,大唿道:“後院不寧,何以攻伐?”於是,孫楊馬不停蹄地朝著祖厲撤退。


    數日後,大軍行至祖厲,孫楊留下八千兵馬與阿四、老五、老六並力守城,親率三千兵馬迴師姑臧,沿途在征得三千兵馬,到姑臧時,兵馬增至六千,與姑臧城兵馬何為一處,孫楊得小一萬兵馬,從年初至年尾,數月之間,孫楊勢力曾幾何倍增長,再不複當初星火之頹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天的馬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浮陌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浮陌路並收藏逆天的馬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