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又譯為《韋達經》、《韋陀經》、《圍陀經》等,所以現在有些現代資料中在婆羅門教之前存在兩種宗教:吠陀教和韋陀教。這是以訛傳訛,因為韋陀教實際就是吠陀教的另一種稱謂。
《吠陀》是婆羅門教和現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獻材料,是最古老的吠陀梵文史料。主要文體是讚美詩、祈禱文和咒語,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傳、長年累月結集而成的。“吠陀”的意思是“知識”、“啟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雅利安文明的主要文字,後來形成埃蘭文明的主要文字)寫成,是印度宗教﹑哲學及文學之基礎。
它包括很多具體的經典,通常的說法包括“四吠陀”,分別是:
1《梨俱吠陀》(?gveda)[即“讚誦明論”],
2《娑摩吠陀》(sāmaveda)[即“歌詠明論”],
3《夜柔吠陀》(yajurveda)[即“祭祀明論”],
4《阿達婆吠陀》(atharvaveda)[即“禳災明論”]。
廣義的吠陀除四吠陀外,還包括解釋四吠陀的《薄伽梵歌》(brahmana)、奧義書(upanishad)、《森林書》以及經書。
此外,還包括吠陀支,也稱明論支節錄,即6種與學習吠陀有關的輔助學科:
1式叉論(語音學);
2闡陀論(音韻學);
3毗耶羯那論(語法學);
4尼祿多論(語源學);
5豎底沙論(天文學);
6劫波論(儀軌學)。
這6種學科散見於吠陀文獻本身,也有的有專書論述。廣義的吠陀也被稱為“吠陀文獻”
其中四吠陀加上《薄伽梵歌》、《奧義書》合稱六吠陀。
四吠陀中《梨俱吠陀》最古、最原始;後三吠陀是它的派生作品,相繼成書較後。後三吠陀的神曲,不是《梨俱吠陀》部分神曲的複述,便是在它基礎上的發展。吠陀神曲有長有短,長曲是一曲多頌。短曲是一曲數頌或僅有一頌。多數頌由四句構成,少數由三句構成。《梨俱吠陀》10卷,1028首神曲,共有10552頌。《娑摩吠陀》2卷,基本上集《梨俱吠陀》的頌而成,它的1549頌中,除75頌外,餘皆見於《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分《黑夜柔吠陀》與《白夜柔吠陀》2集,“黑”謂本文與釋文(梵書)分辨不清,“白”謂本文與釋文區分清楚,此書韻文和散文混合,其散文部分開梵語散文體裁之先河。《阿闥婆吠陀》20卷,730首神曲,共6000頌。前三吠陀的神曲,絕大部分是祈神祭天的頌詩和讚歌;《阿闥婆吠陀》神曲,是《梨俱吠陀》咒語部分的發展,多是神秘巫術,吉兇咒語,間有科學思想,古印度醫學,即起源於此。
《梨俱吠陀》,意即“智慧之詩”。由1000多首詩組成的總集,它們是獻給雅利安諸神的。詩歌從敬畏與冥想的極致寫到世俗的生活,表達了欣喜滿足之情。生動而富有色彩的語言描述了因陀羅驚天動地的事跡,他是位“劈開大山之腹”,讓水流奔湧而出的“舞動雷霆的人”。一首優美而率真的聖詩祈求黑天女神的保佑,因為她的光輝能“驅走黑暗”。這些上佳的詩歌形象地展現了早期吠陀時代的生活情景。從這些詩篇中,還有對雅利安人的描述。bc6005年,雅利安人部落出現在印度河中上遊旁遮普,他們自稱為雅利安人,意為“出身高貴的”。雅利安人說當地人是黑色的,“沒有鼻子的”;並稱他們為“蔑戾車”,意思是野蠻人,或稱為“達薩”,意為敵人。由於在吠陀文獻中有許多描述雅利安人對達薩戰爭的片斷。
四吠陀,尤其是《梨俱吠陀》雖然絕大部分是神話和對神的讚歌,但亦含有相當豐富的人類幼年的“思維萌芽”。《梨俱吠陀》的前7卷是神話的宇宙構成論、多神論、泛神論、神人-神畜-神物同形或同質論。從第8卷開始,逐漸向一神論過渡:與此同時,吠陀哲學家開始對宇宙本原、人的本質進行哲學探究。他們各抒己見,基中有些看法,迄今仍然是帶根本性的哲學問題。
本體理論:
《梨俱吠陀》後期,在神學上,多神論或泛神論向一神論、疑神論過渡;在哲學上多元論向一元論、二元論過渡。這時候,出現了許多關於宇宙本體的不同的或對立的觀點。有的吠陀哲學家認為一神(生主,或婆羅那神)創造宇宙;有的認為宇宙起源於物質;有的則持“二元論”,既承認一神(生主)為宇宙的主體,又認為宇宙的本原是物質原素──水。《梨俱吠陀》第10卷第82曲《造物者頌》中的觀點是這種對立的二元論的典型例子:
先於蒼天,先於大地,
先於諸天,先於非天;
是何胎藏,水先承受,
複有萬神,於中顯現?
爾等不知,彼造群生,
另有一物,在爾身中。
……
這首神曲的作者是地有子仙人。這位仙人一方麵說,造物者大神生主先於天地、先於神與非神而存在,意指宇宙本體無始無終,絕對唯一;另一方麵,他又認為萬有起源於水,而不是起源於抽象的造物者神,說“是何胎藏,水先承受”。此中“胎藏”即胚胎或胎。這是宇宙之胎、萬神之胎、眾生之胎、亦即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出生處。這個奇妙的造化之胎,最初懷在“水”裏,由水孕育成熟。“水先承受”暗示水為萬物本原。由於第一個見解與第二個見解矛盾,另一位吠陀哲學家生主子仙人在同卷的第121曲提出萬物之主究竟是神還是非神的質疑。這種矛盾反映《梨俱吠陀》哲學家在本體論問題上正徘徊於精神第一性與物質第一性兩種觀點之間。
《吠陀》是婆羅門教和現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獻材料,是最古老的吠陀梵文史料。主要文體是讚美詩、祈禱文和咒語,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傳、長年累月結集而成的。“吠陀”的意思是“知識”、“啟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雅利安文明的主要文字,後來形成埃蘭文明的主要文字)寫成,是印度宗教﹑哲學及文學之基礎。
它包括很多具體的經典,通常的說法包括“四吠陀”,分別是:
1《梨俱吠陀》(?gveda)[即“讚誦明論”],
2《娑摩吠陀》(sāmaveda)[即“歌詠明論”],
3《夜柔吠陀》(yajurveda)[即“祭祀明論”],
4《阿達婆吠陀》(atharvaveda)[即“禳災明論”]。
廣義的吠陀除四吠陀外,還包括解釋四吠陀的《薄伽梵歌》(brahmana)、奧義書(upanishad)、《森林書》以及經書。
此外,還包括吠陀支,也稱明論支節錄,即6種與學習吠陀有關的輔助學科:
1式叉論(語音學);
2闡陀論(音韻學);
3毗耶羯那論(語法學);
4尼祿多論(語源學);
5豎底沙論(天文學);
6劫波論(儀軌學)。
這6種學科散見於吠陀文獻本身,也有的有專書論述。廣義的吠陀也被稱為“吠陀文獻”
其中四吠陀加上《薄伽梵歌》、《奧義書》合稱六吠陀。
四吠陀中《梨俱吠陀》最古、最原始;後三吠陀是它的派生作品,相繼成書較後。後三吠陀的神曲,不是《梨俱吠陀》部分神曲的複述,便是在它基礎上的發展。吠陀神曲有長有短,長曲是一曲多頌。短曲是一曲數頌或僅有一頌。多數頌由四句構成,少數由三句構成。《梨俱吠陀》10卷,1028首神曲,共有10552頌。《娑摩吠陀》2卷,基本上集《梨俱吠陀》的頌而成,它的1549頌中,除75頌外,餘皆見於《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分《黑夜柔吠陀》與《白夜柔吠陀》2集,“黑”謂本文與釋文(梵書)分辨不清,“白”謂本文與釋文區分清楚,此書韻文和散文混合,其散文部分開梵語散文體裁之先河。《阿闥婆吠陀》20卷,730首神曲,共6000頌。前三吠陀的神曲,絕大部分是祈神祭天的頌詩和讚歌;《阿闥婆吠陀》神曲,是《梨俱吠陀》咒語部分的發展,多是神秘巫術,吉兇咒語,間有科學思想,古印度醫學,即起源於此。
《梨俱吠陀》,意即“智慧之詩”。由1000多首詩組成的總集,它們是獻給雅利安諸神的。詩歌從敬畏與冥想的極致寫到世俗的生活,表達了欣喜滿足之情。生動而富有色彩的語言描述了因陀羅驚天動地的事跡,他是位“劈開大山之腹”,讓水流奔湧而出的“舞動雷霆的人”。一首優美而率真的聖詩祈求黑天女神的保佑,因為她的光輝能“驅走黑暗”。這些上佳的詩歌形象地展現了早期吠陀時代的生活情景。從這些詩篇中,還有對雅利安人的描述。bc6005年,雅利安人部落出現在印度河中上遊旁遮普,他們自稱為雅利安人,意為“出身高貴的”。雅利安人說當地人是黑色的,“沒有鼻子的”;並稱他們為“蔑戾車”,意思是野蠻人,或稱為“達薩”,意為敵人。由於在吠陀文獻中有許多描述雅利安人對達薩戰爭的片斷。
四吠陀,尤其是《梨俱吠陀》雖然絕大部分是神話和對神的讚歌,但亦含有相當豐富的人類幼年的“思維萌芽”。《梨俱吠陀》的前7卷是神話的宇宙構成論、多神論、泛神論、神人-神畜-神物同形或同質論。從第8卷開始,逐漸向一神論過渡:與此同時,吠陀哲學家開始對宇宙本原、人的本質進行哲學探究。他們各抒己見,基中有些看法,迄今仍然是帶根本性的哲學問題。
本體理論:
《梨俱吠陀》後期,在神學上,多神論或泛神論向一神論、疑神論過渡;在哲學上多元論向一元論、二元論過渡。這時候,出現了許多關於宇宙本體的不同的或對立的觀點。有的吠陀哲學家認為一神(生主,或婆羅那神)創造宇宙;有的認為宇宙起源於物質;有的則持“二元論”,既承認一神(生主)為宇宙的主體,又認為宇宙的本原是物質原素──水。《梨俱吠陀》第10卷第82曲《造物者頌》中的觀點是這種對立的二元論的典型例子:
先於蒼天,先於大地,
先於諸天,先於非天;
是何胎藏,水先承受,
複有萬神,於中顯現?
爾等不知,彼造群生,
另有一物,在爾身中。
……
這首神曲的作者是地有子仙人。這位仙人一方麵說,造物者大神生主先於天地、先於神與非神而存在,意指宇宙本體無始無終,絕對唯一;另一方麵,他又認為萬有起源於水,而不是起源於抽象的造物者神,說“是何胎藏,水先承受”。此中“胎藏”即胚胎或胎。這是宇宙之胎、萬神之胎、眾生之胎、亦即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出生處。這個奇妙的造化之胎,最初懷在“水”裏,由水孕育成熟。“水先承受”暗示水為萬物本原。由於第一個見解與第二個見解矛盾,另一位吠陀哲學家生主子仙人在同卷的第121曲提出萬物之主究竟是神還是非神的質疑。這種矛盾反映《梨俱吠陀》哲學家在本體論問題上正徘徊於精神第一性與物質第一性兩種觀點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