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寫來的那封信裏讓他啥也不用幹,隻管哭靈就好,事實居然果真如此。


    他在這太廟裏一通大哭,竟然真的哭出了一個大明江山!朝廷中的大臣依然是吵吵嚷嚷,沒個章程拿出來,內宮裏麵的各色人等也是惶惶不可終日。


    朱常浩穩坐太廟,就等著那個天子禦座降臨。


    城外的朱常津開始考慮,要不要先給京師城牆來上一次火炮齊射,給城裏那些人提神醒腦一下。


    而在這一刻,在京師裏一個任何人都不會注意的角落,卻發生了一件奇異的事。


    紫禁城,仁壽宮,噦鸞殿。


    早上開門的時候,宮女發現了一個拳頭大小的包裹,就放在房門口的台階上。


    這位宮女以為是誰出來進去的時候,把懷裏的東西掉在了地上,於是便伸手撿起來將它打開,結果包裹裏麵卻是一個極其奇怪的東西。


    那個宮女橫看豎看,那都是一塊再普通不過的石頭。


    這塊石頭比拳頭還小,上麵灰突突的沒有絲毫異樣,可誰會把一塊普通石頭無緣無故地包起來,放在這兒呢?


    那位宮女納悶的想要拿起那塊石頭細看,可是一上手卻發現石頭中間有個裂縫,似乎是早已經被砸成了兩半。


    當她拿起這兩塊石頭的時候,發現兩片石頭的斷茬裏,都夾著一塊骰子大小的紅色瑪瑙就像是一顆小小的紅心。


    看來這倒不像是加工上去的,而是石頭裏天生就夾著這塊紅瑪瑙。


    那個宮女看了半晌也不知道這玩意兒究竟有啥用。


    而這一刻,在她身後的房間裏,卻有兩道目光一閃!這裏是前朝李太後被幽禁的所在,李太後就是那位在月異星邪一戰中,被沈淵徹底擊敗的名山先生。


    此刻李太後正坐在殿堂裏的椅子上,低垂著頭看似奄奄一息。


    這位曆經了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四朝的老太後,曾經一身榮寵母儀天下,卻在晚年被人幽禁在這深宮之中,數年不見天日。


    現在她已經老得就像幹枯的樹藤,似乎一碰就會折斷,隨時都會因衰老而死。


    可是在這一刻,這位看似衰敗腐朽的李太後雙眼微微閃動,目光卻如寒潭一般深不見底。


    沈淵帶領五百近衛軍,正在向著山海關方向急進。


    當他離開京師之後,沒過多久就來到了京師以南的燕山。


    沈淵看著一路上的山形地勢,不由得心中暗自感慨。


    古北口這裏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是北方少數民族向南方攻擊的重要通道。


    實際上將整個華北平原,與東北和蒙古的少數民族相隔開來的,就是這道燕山山脈,它的重要性真是再怎麽強調都不過分。


    有了它中原王朝就可以據險而守,防禦住北方少數民族的騎兵進攻。


    因為這裏山脈險峻,隻有有限的幾條通道可以通過,這幾條通道又是十分狹窄,有利於防守的一方。


    因此這裏從古至今就被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長城敵樓、烽火台、火路墩不計其數。


    在曆史上,北宋之所以難以抵禦北方遼國的侵襲,就是因為北宋在立國之時,就失去了燕雲十六州。


    而燕雲十六州裏最重要的一個地方,就是這道燕山山脈。


    在這之後北宋變南宋,當年強盛之極的大遼國,也是因為首先失去了燕山山脈,才被後來興起的大金國打得死去活來。


    然後朱元璋立國大明之後,又有了一句民間俗語唐修寶塔朱修圈。


    朱元璋更是熱衷於修築長城,尤其是燕山一帶的長城,因為京師所在地靠近北方,素有“天子守國門”之稱。


    京師以外不足百裏就是燕山山脈,所以這裏的防衛更是大明朝最重要的一項。


    如今的蒙古雖然沒有太大的威脅,但遼東女真卻是漸漸崛起,於是燕山山脈最東端的山海關一帶,也就成了大明最重要的一條防線。


    一旦女真衝過這裏,那便是沃野千裏的華北平原,河北山東河南都是無險可守,隻能任憑敵人的鐵騎橫掃!所以大明朝山海關外的地界,基本上都是零星的城池防守為主。


    直到沈淵所在的現代,在山海關外的遼寧一帶還留下了無數某某衛、某某所這樣的地名。


    沈淵的隊伍換上了京師情報部門為他們準備好的戰馬,五百人一千五百匹戰馬,猶如風卷殘雲一般前進。


    在沈淵的心潮澎湃之間,掠過了這片始終守護著華夏大地的燕山。


    山海關,這裏在現代是秦皇島所轄地區,對於大明來說,“天下第一關”的稱號實至名歸。


    大明的山海關守將是總兵杜鬆,如今杜鬆正在沈陽中衛,被楊鎬派出去和女真人決戰,所以並沒有在山海關裏。


    沈淵派了花爺去和山海關守軍交涉,拿出了京營的堪合調令,直接交給守軍查驗。


    這些日子以來,京師三大營接連在朝廷的調動下,穿過山海關向遼東方向行進,所以那些守軍也見得多了。


    不過山海關守將還是覺得這支隊伍有些奇怪,首先就是他們裝備精良,戰馬雄壯,五百人居然帶了一千多匹戰馬。


    其次就是他們的人也太少了,出關打仗哪有就這麽點人的?


    除此之外,那些堪合調令卻是絲毫不差開玩笑啊,這些東西原本就是真的!沈淵是通過京師裏的情報部門拿到了這些調令,原本這些東西就是兵部發下來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偽造,咱直接弄真的就行。


    那個山海關守將見到外麵這支隊伍來得古怪,還多少有些猶豫。


    可是他和花爺兩句話一談,就發現這個笑嘻嘻的家夥應該沒什麽問題。


    因為人家花爺原本就是京師人,一嘴流利的京片子還當了大半輩子兵,揚威營在京師駐紮了也有二三十年了。


    所以一提起京師三大營裏麵的將領情況,駐地分布,花爺那說得就跟自己家一樣。


    等到問及外麵的那些兵為什麽數量如此之少,卻又十分精銳的時候,就見花爺笑嘻嘻的跟那位守將說道:“這是我們家沈將軍自己的家丁,因為出發倉促沒來得及帶上,沈大人就趕緊向著沈陽中衛方向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狂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淵並收藏大明第一狂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