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臨淵走後,孟長安靜坐了一夜,第二日一早,擬好了點將的調令,蓋好了剛拿到手的西陵候玉印,交到沈臨淵手裏時,雖知這是定局,還是有幾分不甘。
“侯爺這並非是迫於無奈,不過是選得明主罷了。”畢竟還隻是十七八歲的孩子,沈臨淵看他麵無表情,握著調令的手卻是指節發白,不由得笑道。
自此調令一出,日後,西陵候便是太子殿下的人了。
“明主?我一直以為,我們的主子隻是當今陛下罷了。”眼下朝陽初開,書房門口隻有他和沈臨淵,孟長安微微一愣,苦笑反問,見沈臨淵聽得眉頭一挑,他輕歎了一口氣,岔開了話題,“我聽說,沈將軍也是十七歲入行伍,四處征戰多年,才建得今日之功勳。”
沈臨淵的驍勇,在年輕一輩的將領裏,那是聞名大齊的。
“依將軍看,我真的能有統領西陵軍的那一日嗎?”豪言誰都會說,壯誌誰都能有。他知道不管能不能,他都必須做到,隻是撇開自父母和叔父那裏繼承的身份之外,他不過是個頑劣的孩子罷了。
“侯爺覺得,陛下這次這般費心思,要讓侯爺先將西境握在手裏,是因為什麽?不是因為感念孟老將軍鎮守有功,更不是因為覺得對侯爺,對孟家有愧。而是因為他必須這麽做。”
大抵是聽他提起自己,憶起當年從軍之事,看著眼前這個更當初的他一般年紀,卻要背負那麽多的少年,沈臨淵終是有幾分心疼他,忍不住開口提點幾句。
“孟將軍在軍中軍威重,在青州甚至西境百姓心裏也深得民心。若是他一死,皇家就收了孟家的軍權,西境百姓會如何想?天下人會如何想?跟隨了孟將軍那麽多年的西陵軍們,又會如何想?”
“滿朝文武都知道,侯爺如今根本領不了兵,然而滿朝文武卻又都明白,不管西陵軍落到誰手裏,在這之前,大齊都要給孟家,給西境百姓一個交代。西陵軍統帥這個位置,侯爺想要拿迴來,除卻曆練出真正能治軍統帥的本事外,最重要的,是要讓陛下覺得,他必須把這個統帥之位給你,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誰都可以。”
看著拿了調令大步出府,準備往西郊大營去的沈臨淵的身影,孟長安似懂非懂,低頭看自己手裏這枚玉印。
孟老將軍一手建立起來的功勳,多少鮮血汗水換來的西境安寧他都要全部守住,然而,他心中所求還不止如此。
當初雲州刑場上的動亂,他也要查個一清二楚,不管是故意調走弓箭手,還是有人收買打手引得災民鬧事,他定要將當年害死他父母的兇手全部揪出來,報仇雪恨。
因著雲州州府和守軍的配合,連之後的常州之行也變得異常順利,眼看著沈臨淵與各官員和一萬神武軍撤出西境,孟長安這個西陵候的位置算是勉強坐穩了。
“我與你姐夫商量過了,我們準備搬迴西陵候府,在你成親之前,我替你打理侯府裏的雜事。”城牆上長風烈烈,看著漸漸遠去的儀仗和軍隊,孟青蘿的聲音在風中響起,她轉頭看著孟長安,抿唇微笑,“侯爺不會嫌我打擾了吧?”
“大姐和姐夫願意迴府幫忙,長安感激還來不及,怎麽會覺得是打擾。”孟青蘿與季天齊成親之後,在武方城裏購置了小院,如今西陵候府上什麽都需得重新打點安排,孟青蘿願意迴來操持,孟長安是再感激不過了。
“大姐先說了,那我也好開口啦。侯府那麽大,侯爺不介意分我和碧山一個小院吧?”與身旁的楚碧山十指相扣,孟青霜也笑言到。
“你們不是喜歡四處雲遊嗎,怎麽也要迴府了?”孟長安沒有開口,倒是一旁的孟青蘿有些驚訝。
當初孟青霜這樁婚事,可著實叫孟遠鋒頭疼。楚碧山習得一手好醫術,還養成了一個不得了的毛病,在一個地方待不住,喜歡雲遊四海,到處行醫。
孟青霜嫁了之後,他更是身邊多了個會武的人,雲遊起來更是無所顧忌,哪裏亂往哪裏跑,孟青霜對此也十分樂此不疲,倒難得聽她說要留下來。
“碧山準備去西境大營做軍醫,我是沒有大姐這樣持家的本事,不過幫侯爺跑跑腿,做做事,管管府裏的護院還是可以的。何況……”孟青霜說著,一手輕輕撫上了小腹。
一個月前楚碧山診出了她兩個月多的身孕,兩人急匆匆從幽州迴來本是迴府報喜,卻不想還未到府上,就遇上了這樣的事。
前些日子府裏大喪,之後又遇到那般危險,大家都如一根根繃緊的弦,她便也沒說。也不知是不是父親母親在天之靈保佑,經逢這般驟變,孩子還安然無恙,想著二老從前便一直念叨著想要抱外孫,如今孟長安也須要信得過的人在身邊幫忙,她便跟楚碧山商量了,準備留在武方城。
看著身旁幾個因著孟青霜身孕之事都圍攏過來,驚喜詢問的親人,孟長安突然覺得,心中那份憂慮和不知所措頓時煙消雲散。
前途再艱險難測,身邊不也還有至親之人相護嗎?不論麵對什麽,他從來都不是一個人,那又有什麽好怕的呢?
********
聽得拂衣來說池光迴來的時候,正在院子裏練劍的夏初瑤將竹劍一扔,連沉碧遞過來的外袍都沒來得及接,快步往書房去,連正門都沒走,急得翻窗而入。
桌案前的兩個人正在煮水泡茶,瞧見自窗邊躍下的女子,具是一愣。
“沒想到夫人想我想成這樣,為著見我,都不顧儀容了,這份心意,實在是叫池某好生感……”話還沒說完,便被一口冷氣截斷,甩這被茶水燙到的手,池光轉頭瞪著對麵端著茶杯輕晃的沈臨安。
“師傅此行還順利吧?”伸手將束發的帶子緊了緊,夏初瑤坐到沈臨安身旁,接了一杯他遞過來的熱茶,雙手奉到了池光麵前,笑著將他打量了一番,眼看不像是受了什麽重傷的模樣,她便也終於鬆了口氣。
“刺殺孟老將軍的刺客已經盡數伏法,三州州府和守軍都也承認了小侯爺的身份,如今西境一切安好,夫人放心便是。”隻道她是擔心孟長安的情況,池光便也隻是將這些喜報告訴她。
“如此便好,雖說今後還會有許多困難,不過,這最難熬的開頭他既然已經熬過去了,日後應該不會有問題的。”夏初瑤本是記掛池光的安危才這般急匆匆趕過來,不過這會兒聽得他說這些,倒也替孟長安覺得高興。
“孟小王爺年紀雖小,卻是個有骨氣有擔當的人,有他在,孟家不會有事的。”池光接了她遞過來的茶,看著跟前一臉笑意的女子,伸手將一旁的緋雲劍拿了過來,“先前說了要送夫人一柄劍,細思之後還是覺得,這柄緋雲最適合夫人。”
“這不是師傅的佩劍嗎,怎麽可以給我?”
“這緋雲本也不是我的劍,當初帶在身邊,一來是覺得用著順手,二來也是想要給它找個主人。”長劍上沒有裹著層疊的布條,赤紅鏤空的劍鞘裏,還隱隱可見緋色清亮的劍身,夏初瑤不接,池光便將劍放在了她跟前,“這個,就當做給夫人的出師禮吧。”
“出師?”池光的話,又叫夏初瑤一愣。她跟他斷斷續續學了小半年,也隻是剛剛學全一套劍法,她還以為自己學得不錯,卻不想池光這就不想繼續教了?
“池某今日是來跟公子和夫人辭行的。”看著滿眼驚訝的沈臨安和愣在一旁的夏初瑤,池光也隻是笑。
“可是這次寂夜的事情出了什麽問題,我說過,有什麽事情不要一個人扛著,隻要是我能幫忙的,必當不辭。”池光這句“辭行”說得突然,在他去西境之前,明明池光還跟他說過有留在帝都幫他的打算,今日這般變化,大抵是跟西境之事有關。
“這件事情,本也需要先向三公子稟報的。”池光坐直了身子,拱手朝著沈臨安做了一禮,“我想重建驚蟄,還請三公子應允。”
“當初為了解散驚蟄,我們費了那麽大的功夫,你不是說寂夜之事已經解決了嗎,為何還會有重建驚蟄的心思?”當初東晉王倒,解散驚蟄的提議,還是池光提出來的。
當時因著東晉王被徹查,驚蟄裏很多人都受了牽連,那些僥幸躲過的,都在池光和他的幫助下,換了身份重新活過,這麽多年過去了,即便是池光想要重新將他們找迴來,隻怕也是多有不願之人。
“當初解散,是因為當時之事牽連太多,我怕他們留在公子身邊,會連累公子。何況,當時公子也不需要他們。”池光抿了抿唇,垂目繼續說,“我想要重建的,是驚蟄這個組織,並非是想要將故人們全部再叫迴來。”
“給我半年的時間,雖然可能不及當初的規模,不過,池某保證,它將成為三公子手中最利的劍。”他不召集舊部,他要找的,是真正的殺手,是可以為他們效力的密探。
“你好不容易撇開了從前的身份,如今再重新走上這條路,日後若是出了什麽事,叫我如何與池家交代?又叫我如何心安?”沈臨安歎了一口氣,他的確需要如池光他們這般的幫手。隻是這些年來,即便是沒有驚蟄,朝野之外,願意幫他做事的人也不少,比起手中的劍,他更不想失去池光這個朋友。
“便是擔心再這麽下去日後會出事,我才有此打算。”驚蟄解散之後,他常來帝都找沈臨安,幫他做的事,也多是探查舊事,很少需要讓他動手。
這一次,孟老將軍遇害讓孟長安幡然醒悟,寂夜的刺殺也叫池光看明白了,如今的他與七年前驚蟄流沙閣的閣主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公子便不要再顧慮了,池光本就是那種過慣了刀尖上舔血的日子的人,安穩日子過多了,才容易喪命呢。”他跟禦風那樣的護衛不同,他從前是個殺手,他的身手,他的警覺,他那些生死之際的救命本事,都是靠著真刀實劍,殺人奪命的瞬間培養出來的。
再這般閑養下去,且不說幫沈臨安做事了,隻怕日後再動手,連自己的命都會保不住。
“利劍不出鞘便不會染血,可放久了,劍鋒頓了,再好的劍也都廢了。”沈臨安還有幾分遲疑,夏初瑤倒是頗為理解這種感受。
沈臨安終還是應下了池光之請,他沒有細問這次武方城將軍府中的事情,畢竟這也算池光他們的舊怨。隻不過,若是如池光所說,重建驚蟄,對他來說,的確能多一份助力,多幾分保障。
送走池光時,夏初瑤還將她先前從幾個鋪子裏收迴來的銀兩都給了他。
扭頭看到沈臨安一臉悵然,夏初瑤伸手握住了他的手:“三爺可是舍不得師傅離開?最多也就是半年而已,師傅很快就會迴來的。”
池光說他這一走最多半年,等成事之後,會將驚蟄搬到這故洗城來。
“當初解散驚蟄,便是不想再看他們涉險,如今他重新走上這條路,總覺得是我的過錯。”指尖微涼,沈臨安忍不住將掌中的小手攥得更緊。他怕池光出事,他更怕池光是因為他而出事。
自小便看著太多的人一次次為了他送命,池光也好,禦風也罷,他都不想再看到他們重蹈當年那些人的覆轍。
“放心吧,師傅不會出事的。”抬眼看著身邊人分明的棱角,夏初瑤也隻能這般勸了一句。
她是明白這一次池光為什麽一定要走的。沈臨安待他們素來都是關照有加,萬事都以他們的安危為先。
這樣的人,可以當做良友,卻不是一個善主。
很多時候,心中記掛著安危便容易遲疑,做主子的遲疑了,手下的人也會變得束手束腳。偏偏池光是柄快刀,若是束手束腳,隻會更加危險。
“侯爺這並非是迫於無奈,不過是選得明主罷了。”畢竟還隻是十七八歲的孩子,沈臨淵看他麵無表情,握著調令的手卻是指節發白,不由得笑道。
自此調令一出,日後,西陵候便是太子殿下的人了。
“明主?我一直以為,我們的主子隻是當今陛下罷了。”眼下朝陽初開,書房門口隻有他和沈臨淵,孟長安微微一愣,苦笑反問,見沈臨淵聽得眉頭一挑,他輕歎了一口氣,岔開了話題,“我聽說,沈將軍也是十七歲入行伍,四處征戰多年,才建得今日之功勳。”
沈臨淵的驍勇,在年輕一輩的將領裏,那是聞名大齊的。
“依將軍看,我真的能有統領西陵軍的那一日嗎?”豪言誰都會說,壯誌誰都能有。他知道不管能不能,他都必須做到,隻是撇開自父母和叔父那裏繼承的身份之外,他不過是個頑劣的孩子罷了。
“侯爺覺得,陛下這次這般費心思,要讓侯爺先將西境握在手裏,是因為什麽?不是因為感念孟老將軍鎮守有功,更不是因為覺得對侯爺,對孟家有愧。而是因為他必須這麽做。”
大抵是聽他提起自己,憶起當年從軍之事,看著眼前這個更當初的他一般年紀,卻要背負那麽多的少年,沈臨淵終是有幾分心疼他,忍不住開口提點幾句。
“孟將軍在軍中軍威重,在青州甚至西境百姓心裏也深得民心。若是他一死,皇家就收了孟家的軍權,西境百姓會如何想?天下人會如何想?跟隨了孟將軍那麽多年的西陵軍們,又會如何想?”
“滿朝文武都知道,侯爺如今根本領不了兵,然而滿朝文武卻又都明白,不管西陵軍落到誰手裏,在這之前,大齊都要給孟家,給西境百姓一個交代。西陵軍統帥這個位置,侯爺想要拿迴來,除卻曆練出真正能治軍統帥的本事外,最重要的,是要讓陛下覺得,他必須把這個統帥之位給你,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誰都可以。”
看著拿了調令大步出府,準備往西郊大營去的沈臨淵的身影,孟長安似懂非懂,低頭看自己手裏這枚玉印。
孟老將軍一手建立起來的功勳,多少鮮血汗水換來的西境安寧他都要全部守住,然而,他心中所求還不止如此。
當初雲州刑場上的動亂,他也要查個一清二楚,不管是故意調走弓箭手,還是有人收買打手引得災民鬧事,他定要將當年害死他父母的兇手全部揪出來,報仇雪恨。
因著雲州州府和守軍的配合,連之後的常州之行也變得異常順利,眼看著沈臨淵與各官員和一萬神武軍撤出西境,孟長安這個西陵候的位置算是勉強坐穩了。
“我與你姐夫商量過了,我們準備搬迴西陵候府,在你成親之前,我替你打理侯府裏的雜事。”城牆上長風烈烈,看著漸漸遠去的儀仗和軍隊,孟青蘿的聲音在風中響起,她轉頭看著孟長安,抿唇微笑,“侯爺不會嫌我打擾了吧?”
“大姐和姐夫願意迴府幫忙,長安感激還來不及,怎麽會覺得是打擾。”孟青蘿與季天齊成親之後,在武方城裏購置了小院,如今西陵候府上什麽都需得重新打點安排,孟青蘿願意迴來操持,孟長安是再感激不過了。
“大姐先說了,那我也好開口啦。侯府那麽大,侯爺不介意分我和碧山一個小院吧?”與身旁的楚碧山十指相扣,孟青霜也笑言到。
“你們不是喜歡四處雲遊嗎,怎麽也要迴府了?”孟長安沒有開口,倒是一旁的孟青蘿有些驚訝。
當初孟青霜這樁婚事,可著實叫孟遠鋒頭疼。楚碧山習得一手好醫術,還養成了一個不得了的毛病,在一個地方待不住,喜歡雲遊四海,到處行醫。
孟青霜嫁了之後,他更是身邊多了個會武的人,雲遊起來更是無所顧忌,哪裏亂往哪裏跑,孟青霜對此也十分樂此不疲,倒難得聽她說要留下來。
“碧山準備去西境大營做軍醫,我是沒有大姐這樣持家的本事,不過幫侯爺跑跑腿,做做事,管管府裏的護院還是可以的。何況……”孟青霜說著,一手輕輕撫上了小腹。
一個月前楚碧山診出了她兩個月多的身孕,兩人急匆匆從幽州迴來本是迴府報喜,卻不想還未到府上,就遇上了這樣的事。
前些日子府裏大喪,之後又遇到那般危險,大家都如一根根繃緊的弦,她便也沒說。也不知是不是父親母親在天之靈保佑,經逢這般驟變,孩子還安然無恙,想著二老從前便一直念叨著想要抱外孫,如今孟長安也須要信得過的人在身邊幫忙,她便跟楚碧山商量了,準備留在武方城。
看著身旁幾個因著孟青霜身孕之事都圍攏過來,驚喜詢問的親人,孟長安突然覺得,心中那份憂慮和不知所措頓時煙消雲散。
前途再艱險難測,身邊不也還有至親之人相護嗎?不論麵對什麽,他從來都不是一個人,那又有什麽好怕的呢?
********
聽得拂衣來說池光迴來的時候,正在院子裏練劍的夏初瑤將竹劍一扔,連沉碧遞過來的外袍都沒來得及接,快步往書房去,連正門都沒走,急得翻窗而入。
桌案前的兩個人正在煮水泡茶,瞧見自窗邊躍下的女子,具是一愣。
“沒想到夫人想我想成這樣,為著見我,都不顧儀容了,這份心意,實在是叫池某好生感……”話還沒說完,便被一口冷氣截斷,甩這被茶水燙到的手,池光轉頭瞪著對麵端著茶杯輕晃的沈臨安。
“師傅此行還順利吧?”伸手將束發的帶子緊了緊,夏初瑤坐到沈臨安身旁,接了一杯他遞過來的熱茶,雙手奉到了池光麵前,笑著將他打量了一番,眼看不像是受了什麽重傷的模樣,她便也終於鬆了口氣。
“刺殺孟老將軍的刺客已經盡數伏法,三州州府和守軍都也承認了小侯爺的身份,如今西境一切安好,夫人放心便是。”隻道她是擔心孟長安的情況,池光便也隻是將這些喜報告訴她。
“如此便好,雖說今後還會有許多困難,不過,這最難熬的開頭他既然已經熬過去了,日後應該不會有問題的。”夏初瑤本是記掛池光的安危才這般急匆匆趕過來,不過這會兒聽得他說這些,倒也替孟長安覺得高興。
“孟小王爺年紀雖小,卻是個有骨氣有擔當的人,有他在,孟家不會有事的。”池光接了她遞過來的茶,看著跟前一臉笑意的女子,伸手將一旁的緋雲劍拿了過來,“先前說了要送夫人一柄劍,細思之後還是覺得,這柄緋雲最適合夫人。”
“這不是師傅的佩劍嗎,怎麽可以給我?”
“這緋雲本也不是我的劍,當初帶在身邊,一來是覺得用著順手,二來也是想要給它找個主人。”長劍上沒有裹著層疊的布條,赤紅鏤空的劍鞘裏,還隱隱可見緋色清亮的劍身,夏初瑤不接,池光便將劍放在了她跟前,“這個,就當做給夫人的出師禮吧。”
“出師?”池光的話,又叫夏初瑤一愣。她跟他斷斷續續學了小半年,也隻是剛剛學全一套劍法,她還以為自己學得不錯,卻不想池光這就不想繼續教了?
“池某今日是來跟公子和夫人辭行的。”看著滿眼驚訝的沈臨安和愣在一旁的夏初瑤,池光也隻是笑。
“可是這次寂夜的事情出了什麽問題,我說過,有什麽事情不要一個人扛著,隻要是我能幫忙的,必當不辭。”池光這句“辭行”說得突然,在他去西境之前,明明池光還跟他說過有留在帝都幫他的打算,今日這般變化,大抵是跟西境之事有關。
“這件事情,本也需要先向三公子稟報的。”池光坐直了身子,拱手朝著沈臨安做了一禮,“我想重建驚蟄,還請三公子應允。”
“當初為了解散驚蟄,我們費了那麽大的功夫,你不是說寂夜之事已經解決了嗎,為何還會有重建驚蟄的心思?”當初東晉王倒,解散驚蟄的提議,還是池光提出來的。
當時因著東晉王被徹查,驚蟄裏很多人都受了牽連,那些僥幸躲過的,都在池光和他的幫助下,換了身份重新活過,這麽多年過去了,即便是池光想要重新將他們找迴來,隻怕也是多有不願之人。
“當初解散,是因為當時之事牽連太多,我怕他們留在公子身邊,會連累公子。何況,當時公子也不需要他們。”池光抿了抿唇,垂目繼續說,“我想要重建的,是驚蟄這個組織,並非是想要將故人們全部再叫迴來。”
“給我半年的時間,雖然可能不及當初的規模,不過,池某保證,它將成為三公子手中最利的劍。”他不召集舊部,他要找的,是真正的殺手,是可以為他們效力的密探。
“你好不容易撇開了從前的身份,如今再重新走上這條路,日後若是出了什麽事,叫我如何與池家交代?又叫我如何心安?”沈臨安歎了一口氣,他的確需要如池光他們這般的幫手。隻是這些年來,即便是沒有驚蟄,朝野之外,願意幫他做事的人也不少,比起手中的劍,他更不想失去池光這個朋友。
“便是擔心再這麽下去日後會出事,我才有此打算。”驚蟄解散之後,他常來帝都找沈臨安,幫他做的事,也多是探查舊事,很少需要讓他動手。
這一次,孟老將軍遇害讓孟長安幡然醒悟,寂夜的刺殺也叫池光看明白了,如今的他與七年前驚蟄流沙閣的閣主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公子便不要再顧慮了,池光本就是那種過慣了刀尖上舔血的日子的人,安穩日子過多了,才容易喪命呢。”他跟禦風那樣的護衛不同,他從前是個殺手,他的身手,他的警覺,他那些生死之際的救命本事,都是靠著真刀實劍,殺人奪命的瞬間培養出來的。
再這般閑養下去,且不說幫沈臨安做事了,隻怕日後再動手,連自己的命都會保不住。
“利劍不出鞘便不會染血,可放久了,劍鋒頓了,再好的劍也都廢了。”沈臨安還有幾分遲疑,夏初瑤倒是頗為理解這種感受。
沈臨安終還是應下了池光之請,他沒有細問這次武方城將軍府中的事情,畢竟這也算池光他們的舊怨。隻不過,若是如池光所說,重建驚蟄,對他來說,的確能多一份助力,多幾分保障。
送走池光時,夏初瑤還將她先前從幾個鋪子裏收迴來的銀兩都給了他。
扭頭看到沈臨安一臉悵然,夏初瑤伸手握住了他的手:“三爺可是舍不得師傅離開?最多也就是半年而已,師傅很快就會迴來的。”
池光說他這一走最多半年,等成事之後,會將驚蟄搬到這故洗城來。
“當初解散驚蟄,便是不想再看他們涉險,如今他重新走上這條路,總覺得是我的過錯。”指尖微涼,沈臨安忍不住將掌中的小手攥得更緊。他怕池光出事,他更怕池光是因為他而出事。
自小便看著太多的人一次次為了他送命,池光也好,禦風也罷,他都不想再看到他們重蹈當年那些人的覆轍。
“放心吧,師傅不會出事的。”抬眼看著身邊人分明的棱角,夏初瑤也隻能這般勸了一句。
她是明白這一次池光為什麽一定要走的。沈臨安待他們素來都是關照有加,萬事都以他們的安危為先。
這樣的人,可以當做良友,卻不是一個善主。
很多時候,心中記掛著安危便容易遲疑,做主子的遲疑了,手下的人也會變得束手束腳。偏偏池光是柄快刀,若是束手束腳,隻會更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