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有事的。”白曉兒輕聲道。


    這句話既是安慰林老夫人,也是安慰她自己。


    很快到了吃飯的時候,林沁宛領著丫鬟婆子過來擺飯。


    由於天熱,丫鬟們統一穿著水綠色喬其紗比甲,淡黃色交領中衣和同色襦裙,顯得肌膚水色特別好看。


    林老夫人有些得意地道:“曉兒,我這幾個丫頭調理得如何,站在一起是不是像一把子水蔥?”


    “是,老夫人會調理人,這幾位姐姐都是一等一的好。”白曉兒笑了,心中卻覺得侯府豪奢,連二等丫鬟都穿絲綢,一年下來,僅是養人的錢都是一筆巨資。


    林老夫人得了誇讚,心裏很是高興。


    她年輕時生得極美,生的兒子也俊,便喜歡以貌取人。她的兩個兒媳,林致遠的母親就不用說了,當年是皇族第一美人,就連續弦朱氏也是十分貌美。


    白曉兒若不是生了副好相貌,恐怕也不會這麽容易被她接納。


    林沁宛捂著嘴兒笑:“老夫人先前還說我們家幾個姐妹中就我生得勉強能入眼,現在白小姐來了,有了高下,我就得靠邊了。以後伺候老夫人的活兒就交給白小姐,我還樂得清閑呢。”


    老夫人被林沁宛這麽一逗,果然更開心了:“貧嘴什麽,快將那盅刺蝟乳鴿湯拿到曉兒這邊。她太瘦了,得好好補補。”


    她又叮囑白曉兒:“別不好意思,想吃什麽就讓丫鬟給你拿,這裏沒有的你說一聲,廚房立馬就能做來。你們這些小孩子,不能仗著年輕就不知保養,須知大部分的病都是吃出來的。特別是熱天裏,天越熱,就越發不能貪涼,冰碗兒啊什麽的都要少碰,不然寒了宮,影響了子嗣可是要命。”


    她看了一眼林沁宛,林沁宛紅著臉道:“老夫人,孫女兒知錯了,往後再不敢貪嘴了。”


    白曉兒道:“老夫人教訓的是,百病從涼上來,女子要少吃寒涼食物,身體才康健。”


    老婦人滿意地點頭,看向白曉兒的目光更多了幾分慈愛。


    白曉兒頭發烏黑,肌膚雪白,眼波湛藍有神,看著就很康健,可見平時飲食作息自律。反觀自己的孫女兒,雖然漂亮,但總透著孱弱,入夏裏已經病了兩迴。


    林老夫人私底下叫來婆子丫頭問過,說林沁宛不僅喜歡吃寒涼之物,還習慣晚上看賬冊,林老夫人訓斥了幾迴,總改不過來。


    她就不信了,白曉兒管著一品居那樣大的生意,難道還比不上她管一個侯府。說白了還是能力不同,聰慧是天生的,自己孫兒眼光果然不錯。


    吃畢飯,林老夫人開了箱籠,挑了香雲紗和鮫綃紗各六匹,讓林沁宛和白曉兒拿去做衣裳。


    林沁宛毫不客氣。眼疾手快地挑了六匹料子。


    白曉兒一怔。


    林沁宛挑的,都是些平常的天水碧湖藍櫻粉之類的顏色,真正出挑的雨過天晴、秋香色那幾匹,她統統留給了自己。


    這林沁宛還真是妙人,怪不得老夫人和林致遠都看重她。


    白曉兒有些為難,老夫人卻很高興:“宛兒眼光好,留給你的都是好東西,你皮膚白,襯得起這個。”


    林沁宛也笑:“快收著吧,這些東西就咱們看著稀罕,老夫人那裏要多少有多少,等你以後嫁過來就知道了。”


    白曉兒笑著道謝,又說了一會子話,林老夫人麵上漸漸有了疲色,午睡的時候差不多到了。


    林沁宛伺候老夫人睡下,邀請白曉兒去她那邊休息,被白曉兒婉拒了。


    林致遠不在,侯府對她而言隻是個陌生的地方。


    她來陪老夫人說話,是替林致遠盡孝道,並不代表她已經將這裏當成她的家。


    過於熱絡,隻會令人覺得不知進退。侯府不止老夫人和林沁宛兩個主子,朱氏才是真正的主母。


    想起朱氏,白曉兒眸色一沉,駐足朝朱氏所在的後院看去。


    那裏曾是人來人往的熱鬧地方,如今變得門口羅雀。朱氏不僅被剝奪了管家權,而且連唯一兒子也被帶去戰場,若換作自己,斷是容忍不了的。


    就像一根彈簧,拉得越長,將來反彈的越厲害。白曉兒總覺得朱氏這根彈簧已經拉到頂了,隻等斷裂,就會夾裹著風暴,給所有算計過她的人致命一擊。


    畢竟她是朱相國的嫡長女,隻要朱相國和七皇子一日不倒,這侯府的風向,永遠都不會變。


    即使變了,也隻是暫時的。


    “小姐我們走吧,太陽越發地毒了。”紫蘇看了看天,小聲催促。


    白曉兒轉身笑了笑,主仆二人朝外行去,上了馬車,白曉兒直接吩咐往南,拐了幾拐,最後進到一條偏僻逼仄的小巷子裏。


    這裏她曾來過一次,這是第二次過來。守門的小童認識她,知道她錢多人傻,立刻迎她進去。


    上次的那個白胡子老頭正在左右互搏地下棋。


    她拿出一張一千兩的銀票放在桌上:“請問先生,江州的水患到底是怎麽迴事?”


    先生摸著胡子,意味深長地笑了:“小姑娘,林致遠現在人在江州,你直接問他豈不更好?難道你銀子多得沒地方花了,非得讓我做你生意。”


    白曉兒急切道:“我現在就想知道,等不了那麽久。先生若是知曉還請告知一二。”


    先生狡黠一笑,飛快地掃了下銀票上麵的金額,將之攏入袖中。


    “既然客人要求,老朽沒有將生意往外推的道理,就是你男人那邊……”


    “先生放心,我不會多嘴。”


    有了這句話,先生便將江州的事告訴了白曉兒,白曉兒聽到江州遍地餓殍,百姓易子相食,還有身染瘟疫的百姓圍著車隊乞食,驚得臉都白了。


    先生看出她擔心,笑道:“你這姑娘悲悲戚戚的做什麽,你男人這是建功立業去了,你等著當誥命夫人吧。”


    白曉兒愁眉不展,先生笑著趕人:“老頭子年紀大了要午睡了,姑娘且迴去吧。”


    與此同時,遠在江州的林致遠正在臨時醫療所裏為病人看診。


    那病人是個圓圓臉的小童,不過七八歲,認生地將頭埋在母親懷裏,露出一雙烏溜溜眼睛看他,裏麵有好奇,也有膽怯。


    孩子天真無邪,瞬間觸動了林致遠的心弦,他溫和地笑:“哪裏不舒服?”


    林致遠生得脫俗,這一笑,那小童的母親便將他當成菩薩座下的金童。


    她抱著孩子跪下:“活菩薩,求您救救我們家寶兒,我們寶兒隻是發了疹,他阿奶偏說他染了瘟疫,要將他送到隔離署去,這麽小的孩子,離了親娘哪裏能活?您行行好,救救我們寶兒。隻要您……您說我們寶兒沒染瘟疫就行了。”


    婦人臉漲得通紅,表情既悲愴,又心虛。


    林致遠戴著手套的手翻起小童的衣袖,小童肉乎乎白嫩嫩的胳膊上,起了密密匝匝的紅疹,看著觸目驚心。


    那些紅疹顏色鮮豔,有些已經破潰流膿,林致遠眸色一沉,對身旁比他年紀還要大一輪的太醫道:“是瘟疫,江太醫你記錄一下,送進隔離署。”


    “小侯爺,要不要再請陸院使瞧瞧……”見小童母親哭得實在可憐,江太醫也是有孩子的人,心裏不忍,還想為她再爭取一下。


    林致遠頭也不抬:“不用找陸院使,我說是瘟疫,就是瘟疫。錯不了。”


    “是。”江太醫想起林致遠的醫術,暗怪自己說錯話。


    他竟然忘了他們這一行人中,醫術最高的並不是年過七十的陸院使,而是眼前這位剛中了狀元的小侯爺。


    說來這位小侯爺也是個傳奇人物,醫術精湛不說,竟然還能考上狀元。外麵傳得熱鬧,說林小侯爺文曲星下凡,又是生而知之之人,幾百年才出一位。


    更奇的是這位身份尊貴前途無量的小侯爺不愛江山愛美人,放著好好的郡主不要,要娶一個鄉野出身的孤女為妻。


    而且那孤女八字硬,克死了一大家子人,這小侯爺竟然也不嫌棄,把人家當寶。


    自己女兒往後若能遇上這樣的丈夫該多好。


    若是有小侯爺十分之一,不,百分之一的本事都能讓他們兩口子笑醒了。


    外麵傳來淒厲哭聲,打斷太醫的思緒。


    門口那婦人一手抱著小童,一手巴著門框,不讓隔離署的人將他們母子拖走。


    這樣的事每天都在上演。


    林致遠看著這一幕,眼中除了冷漠,還是冷漠。


    江太醫卻被婦人的哭聲擾得心緒不寧,不敢去看那小童。


    哭聲漸遠,林致遠道:“江太醫,你換上隔離服,陪我那裏走一趟吧。”


    他說的“那裏”是指隔離署,江太醫麵色變了。


    他遲疑片刻,終是換上了防護服,戴上口罩。


    “小侯爺,您不用換衣裳麽?”


    林致遠穿著普通的白衣,連口罩也未戴。江太醫很是奇怪。


    為了保護醫者,陸院使規定接觸病人時,要穿上這種穿心蓮和紫花地丁熏泡過的衣裳。


    饒是這般,通常情況下,這些京城過來的太醫也不願意去隔離署。


    “不用,放心,我不會被感染的。”


    林致遠說的是實話。他自小將冷香丸當糖豆吃,莫說是瘟疫,就算等閑的毒藥他也不怕。


    “走吧。”


    他喚迴江太醫的神,往隔離署走去。江太醫緊隨其後。


    未到門口,就能聽到裏頭此起彼伏的痛吟聲和哭聲。


    江太醫心裏一突。怪不得其他的太醫都不願意來隔離署。光聽聲音就挺滲人的。


    突然簾子撩起,兩個全副武裝的雜役抬著蓋了白布的擔架從裏頭出來。


    風一過,消毒水的味道也掩蓋不住那股流膿發臭的味兒。


    看來又死了一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小嬌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瑟並收藏農門小嬌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