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神情輕快,顯然心情很好。白曉兒道:“你是不是打算對朱家出手了?”
“被你看出來了呀。”
他笑了笑:“朱相國的傻兒子從江州私逃迴來,人就在相府。”
白曉兒驚訝:“朱司馬膽子也太大了,戴罪之身私逃迴京,被抓到是殺頭的大罪啊。”
林致遠神色突然變得陰沉:“曉曉,你不了解朱家的人,沒有什麽是他們不敢做的。而且這件事朱相國也有辦法處理。”
他轉過頭:“曉曉,雖然有些難,但這次機會我一定要抓住。”
運氣好的話,他的計劃就能提前,他如今有了曉曉,越發覺得不能再等,能快刀斬亂麻便再好不過了。
白曉兒握住他的手:“你想做什麽就放手去做,不必顧念其他。”
林致遠親了親她的額頭:“你放心,沒有把握的事我從來不做。”
“嗯。我知道。”她靠在他的肩頭靜靜地道。
晚間,林致遠去了趟相國府,帶了上好的藥材,給朱相國開了幾劑猛藥。
朱相國吃藥睡了一覺,翌日清晨覺得神清氣爽,耳聰目明,整個人好了大半,往日的精氣神也迴來了。
皇帝這幾日正為江州的水患憂心。
算來程禦史他們去了十來日,應當早到了江州,不知為何前方諜報遲遲未到。皇帝急得嘴唇幹枯,嘴角起了一圈兒燎泡,這幾日他沒去妃嬪宮中,夜裏都是在禦書房睡的。
衛皇後得知此事,每日去禦膳房熬製湯水,親自送至禦書房,皇帝每每嚐了一口,便喝不下去,皇後苦勸,最後竟被遷怒。
“你知曉江州百姓如今過的都是什麽日子麽?朕在宮裏喝湯,他們連糠都吃不上,你身為一國之母竟沒有一點體恤愛民之情,朕看你這皇後是不想當了。”
衛皇後好心惹了一身騷,哭著謝罪離去,皇帝又下令,六宮女眷不得製新衣戴金飾,一切用度從簡,省下的銀子送去江州救災。
嬪妃們雖有怨言,在這節骨眼上卻沒人敢觸皇帝黴頭,為此宮中人人著素色衣裳,佩戴玉器和銀器,就連宮外那些誥命女眷也不敢穿紅著綠,生怕一個不小心便惹禍上身。
這日新上任的吏部尚書安佑棠向皇帝稟報授官之事,皇帝留安尚書吃飯,席間問起安佑棠江州的事,安佑棠道:“如今水患已經過去兩月,早已消退,隻是百姓屋舍被洪水衝垮,農田被淹,既無居所,又無果腹之物,江州今年的日子恐怕不好過呀。”
安佑棠頓了頓:“臣還聽說有些受災嚴重的村落,樹皮吃光了吃草根,連草根都沒了隻能易子相食。再者是兒子媳婦吃死去的公婆,兄弟弟媳吃死去的大伯哥,人倫喪盡,民不聊生,隻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皇帝快下筷子,再也吃不下東西了:“那些人去了這麽久都沒個消息迴來,這些庸官朕瞧著不如都免了。安佑棠,你如今是吏部尚書,官帽都該你管,這件事你給朕留意著,選幾個能用的人上來。朕就不信我一個皇帝還治不了那些大臣。”
皇帝不是傻子,這事再明顯不過。
江州絕對有問題。那些他派去的人才縮手縮腳地不敢如實相報。
至於是什麽問題——
皇帝眸子一寒。
朱相國的大兒子是江州司馬,江州官員大多是朱氏的門生。不用想,肯定是朱司馬出了問題,那些人想替他遮掩。
他們眼裏隻有朱氏,沒有君上。
這樣的臣子該殺,但朝中這些的人不知幾何,倘若殺盡,他的江山也就倒了。
皇帝想到這裏,一口氣憋在胸口上不去下不來,臉漲成了豬肝色,接著泛青。
安佑棠立刻找太醫過來,又讓林致遠進宮侍疾。
林致遠剛一進門,剛診完脈,便聽得門口有女子淒厲哭聲。
“貴妃娘娘您不能進去,皇上身子有恙需要靜養,任何人不得進入。”
“閃開,本宮有要事稟告皇上,誤了事情你有幾個腦袋?”
“貴妃娘娘……”
皇帝突然擺了擺手:“讓她進來。”
林致遠走到門外,朱貴妃那雙血絲密布的眼睛立刻看了過來,帶著恨意,似乎要將他生吞活剝了。
林致遠淡淡道:“皇上讓娘娘進來說話。”
朱貴妃冷笑了一聲,後麵兩個宮人抬著擔架跟上。
侍衛不知到底要不要攔住,被林致遠用眼神製止。
朱貴妃進到裏間跪下:“皇上,臣妾有要事稟報。江州府太守嚴守成瞞報災情,聯合災民謀反,對我長兄痛下殺手,我長兄被人護送至京城,如今隻剩一口氣了。”
聽得這話,門口的林致遠麵色閃過驚訝,接著勾起唇角。
薑不愧是老的辣。
為了保住朱氏,朱相國竟然舍得對自己的長子痛下殺手,見朱貴妃方才的模樣,朱司馬的情況絕對好不到哪裏去。
這麽來迴折騰,說不定真會一命嗚唿呢。
後麵的話林致遠已經不需要再聽,他負著手站在廊下,看著天際翻卷的浮雲。
少卿,朱貴妃出來,對林致遠道:“林小侯爺,皇上讓你進去替我長兄診治。你得仔細些,我兄長是重要的證人,若治不好隻怕你這輩子不用再行醫了。”
林致遠沒有理她,轉身進了內室。半個時辰後從裏頭出來時,朱司馬的病情穩定了許多。
下午,遲來的諜報終於送至皇帝手中。
皇帝看完,龍顏震怒。
諜報中所述,和朱貴妃說的基本一致。
那江州府太守嚴守成為了自己的官帽,不僅瞞報災請,而且軟禁了多位官員,最後竟聯合災民造反,搶了衙門的武器和糧食。經過幾日血戰,嚴守成才被程禦史他們拿住,沒有釀成更大的禍患。現下人關在江州監牢,等候皇帝發落。
除此之外,更要命的是另一樁事。
由於水患過後屍體沒有得到處理,如今瘟疫蔓延開來,整個江州已經病死了近一萬人,而且死人的數目每日都在增加。
這樣下去,不僅江州,就連江洲毗鄰的渝州恐怕也會保不住。
邊境征戰連連,內裏又發生這樣的事,皇帝急得再坐不住,顧不得病體,即刻召集群臣商議。
大臣們這次的意見倒是極其統一,所有人都說當務之急是籌集藥材,派太醫去江州賑災。
太醫們得知消息,不少人都不願前往江州。
他們是大夫,自然知道水患過後的瘟疫有多兇猛,一個不好可能全軍覆沒。
二十年前渝州水患也爆發過瘟疫,當時去到渝州的一十八名太醫最後隻有三位生還迴京,其他人無一都是染上瘟疫身亡,死後連個全屍也沒有,就地燒了,至始也沒有迴到故土。
陸院使那三位生還的太醫之一,自然知曉當時的情況。
他思想向後,將此事向皇帝稟報,建議留下部分太醫在京,宮中太後皇上等人有恙也好有人診治。
皇帝明白陸院使的意思,便留了兩位年紀大的太醫和五位年輕太醫留在京城,其餘人等跟隨賑災的官員去江州。
臨行之前,林致遠主動向皇帝陳情,願意去江州醫治災民。
皇帝起先不同意,林致遠醫術雖好,但他是自己的親外甥,自己的姐姐已經不在了,他不能讓外甥涉險。
太後和林老夫人更是以死相逼,找來白曉兒讓她去勸林致遠打消念頭。
白曉兒見到林致遠時,林致遠正在獨自整理醫案,屋內連個幫忙的小廝也沒有。
白曉兒走過去,從身後輕輕環住他的腰:“這便是你上次說的想要做的事?”
“嗯。”
“非去不可麽?”
“是,等我迴來我們就成親。”林致遠轉身,挑起她白皙柔嫩的下巴,在她唇上印了一吻:“相信我,我會平安迴來的。這次對我而言,是絕佳的機會。”
白曉兒突然笑了:“你去吧,這裏有我呢。”
林致遠得到白曉兒的支持,堅定地踏上了去往江州的道路。
此刻即便再多人反對,也沒有用了。
自林致遠離去,白曉兒便不再吃葷腥,也不再去一品居照看生意,整日將自己關在家中,不是抄佛經,便是和白馨兒探討文章,整個人都安靜了下來。
其間她每日都迴去一趟侯府,提著自己做好的點心,陪著林老夫人說說話。
林老夫人起先甚是厭惡她,她覺得她巴望著自己孫兒死,對白曉兒也沒個好臉。
可白曉兒不言不語,每日都會去侯府呆一個時辰,時間一長,林老夫人知道了白曉兒的孝心,也不好過多苛責,便讓她進來。
這日,白曉兒收到了林致遠的來信,迫不及待拿去給林老夫人看:“你瞧,他們已經平安到了江州,那邊情況還好,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可怕。雖然災民很多,但都很溫順,隻要給他們一點糧食,他們就不會再阻攔車隊。說來這些百姓也是可憐。”
林老夫人道:“誰說不是呢,這些百姓糟了災,流離失所,如今家鄉又有了瘟疫。阿遠那些人去是救他們性命的,還望菩薩多加保佑,讓我的孫兒平安歸來。”
“被你看出來了呀。”
他笑了笑:“朱相國的傻兒子從江州私逃迴來,人就在相府。”
白曉兒驚訝:“朱司馬膽子也太大了,戴罪之身私逃迴京,被抓到是殺頭的大罪啊。”
林致遠神色突然變得陰沉:“曉曉,你不了解朱家的人,沒有什麽是他們不敢做的。而且這件事朱相國也有辦法處理。”
他轉過頭:“曉曉,雖然有些難,但這次機會我一定要抓住。”
運氣好的話,他的計劃就能提前,他如今有了曉曉,越發覺得不能再等,能快刀斬亂麻便再好不過了。
白曉兒握住他的手:“你想做什麽就放手去做,不必顧念其他。”
林致遠親了親她的額頭:“你放心,沒有把握的事我從來不做。”
“嗯。我知道。”她靠在他的肩頭靜靜地道。
晚間,林致遠去了趟相國府,帶了上好的藥材,給朱相國開了幾劑猛藥。
朱相國吃藥睡了一覺,翌日清晨覺得神清氣爽,耳聰目明,整個人好了大半,往日的精氣神也迴來了。
皇帝這幾日正為江州的水患憂心。
算來程禦史他們去了十來日,應當早到了江州,不知為何前方諜報遲遲未到。皇帝急得嘴唇幹枯,嘴角起了一圈兒燎泡,這幾日他沒去妃嬪宮中,夜裏都是在禦書房睡的。
衛皇後得知此事,每日去禦膳房熬製湯水,親自送至禦書房,皇帝每每嚐了一口,便喝不下去,皇後苦勸,最後竟被遷怒。
“你知曉江州百姓如今過的都是什麽日子麽?朕在宮裏喝湯,他們連糠都吃不上,你身為一國之母竟沒有一點體恤愛民之情,朕看你這皇後是不想當了。”
衛皇後好心惹了一身騷,哭著謝罪離去,皇帝又下令,六宮女眷不得製新衣戴金飾,一切用度從簡,省下的銀子送去江州救災。
嬪妃們雖有怨言,在這節骨眼上卻沒人敢觸皇帝黴頭,為此宮中人人著素色衣裳,佩戴玉器和銀器,就連宮外那些誥命女眷也不敢穿紅著綠,生怕一個不小心便惹禍上身。
這日新上任的吏部尚書安佑棠向皇帝稟報授官之事,皇帝留安尚書吃飯,席間問起安佑棠江州的事,安佑棠道:“如今水患已經過去兩月,早已消退,隻是百姓屋舍被洪水衝垮,農田被淹,既無居所,又無果腹之物,江州今年的日子恐怕不好過呀。”
安佑棠頓了頓:“臣還聽說有些受災嚴重的村落,樹皮吃光了吃草根,連草根都沒了隻能易子相食。再者是兒子媳婦吃死去的公婆,兄弟弟媳吃死去的大伯哥,人倫喪盡,民不聊生,隻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皇帝快下筷子,再也吃不下東西了:“那些人去了這麽久都沒個消息迴來,這些庸官朕瞧著不如都免了。安佑棠,你如今是吏部尚書,官帽都該你管,這件事你給朕留意著,選幾個能用的人上來。朕就不信我一個皇帝還治不了那些大臣。”
皇帝不是傻子,這事再明顯不過。
江州絕對有問題。那些他派去的人才縮手縮腳地不敢如實相報。
至於是什麽問題——
皇帝眸子一寒。
朱相國的大兒子是江州司馬,江州官員大多是朱氏的門生。不用想,肯定是朱司馬出了問題,那些人想替他遮掩。
他們眼裏隻有朱氏,沒有君上。
這樣的臣子該殺,但朝中這些的人不知幾何,倘若殺盡,他的江山也就倒了。
皇帝想到這裏,一口氣憋在胸口上不去下不來,臉漲成了豬肝色,接著泛青。
安佑棠立刻找太醫過來,又讓林致遠進宮侍疾。
林致遠剛一進門,剛診完脈,便聽得門口有女子淒厲哭聲。
“貴妃娘娘您不能進去,皇上身子有恙需要靜養,任何人不得進入。”
“閃開,本宮有要事稟告皇上,誤了事情你有幾個腦袋?”
“貴妃娘娘……”
皇帝突然擺了擺手:“讓她進來。”
林致遠走到門外,朱貴妃那雙血絲密布的眼睛立刻看了過來,帶著恨意,似乎要將他生吞活剝了。
林致遠淡淡道:“皇上讓娘娘進來說話。”
朱貴妃冷笑了一聲,後麵兩個宮人抬著擔架跟上。
侍衛不知到底要不要攔住,被林致遠用眼神製止。
朱貴妃進到裏間跪下:“皇上,臣妾有要事稟報。江州府太守嚴守成瞞報災情,聯合災民謀反,對我長兄痛下殺手,我長兄被人護送至京城,如今隻剩一口氣了。”
聽得這話,門口的林致遠麵色閃過驚訝,接著勾起唇角。
薑不愧是老的辣。
為了保住朱氏,朱相國竟然舍得對自己的長子痛下殺手,見朱貴妃方才的模樣,朱司馬的情況絕對好不到哪裏去。
這麽來迴折騰,說不定真會一命嗚唿呢。
後麵的話林致遠已經不需要再聽,他負著手站在廊下,看著天際翻卷的浮雲。
少卿,朱貴妃出來,對林致遠道:“林小侯爺,皇上讓你進去替我長兄診治。你得仔細些,我兄長是重要的證人,若治不好隻怕你這輩子不用再行醫了。”
林致遠沒有理她,轉身進了內室。半個時辰後從裏頭出來時,朱司馬的病情穩定了許多。
下午,遲來的諜報終於送至皇帝手中。
皇帝看完,龍顏震怒。
諜報中所述,和朱貴妃說的基本一致。
那江州府太守嚴守成為了自己的官帽,不僅瞞報災請,而且軟禁了多位官員,最後竟聯合災民造反,搶了衙門的武器和糧食。經過幾日血戰,嚴守成才被程禦史他們拿住,沒有釀成更大的禍患。現下人關在江州監牢,等候皇帝發落。
除此之外,更要命的是另一樁事。
由於水患過後屍體沒有得到處理,如今瘟疫蔓延開來,整個江州已經病死了近一萬人,而且死人的數目每日都在增加。
這樣下去,不僅江州,就連江洲毗鄰的渝州恐怕也會保不住。
邊境征戰連連,內裏又發生這樣的事,皇帝急得再坐不住,顧不得病體,即刻召集群臣商議。
大臣們這次的意見倒是極其統一,所有人都說當務之急是籌集藥材,派太醫去江州賑災。
太醫們得知消息,不少人都不願前往江州。
他們是大夫,自然知道水患過後的瘟疫有多兇猛,一個不好可能全軍覆沒。
二十年前渝州水患也爆發過瘟疫,當時去到渝州的一十八名太醫最後隻有三位生還迴京,其他人無一都是染上瘟疫身亡,死後連個全屍也沒有,就地燒了,至始也沒有迴到故土。
陸院使那三位生還的太醫之一,自然知曉當時的情況。
他思想向後,將此事向皇帝稟報,建議留下部分太醫在京,宮中太後皇上等人有恙也好有人診治。
皇帝明白陸院使的意思,便留了兩位年紀大的太醫和五位年輕太醫留在京城,其餘人等跟隨賑災的官員去江州。
臨行之前,林致遠主動向皇帝陳情,願意去江州醫治災民。
皇帝起先不同意,林致遠醫術雖好,但他是自己的親外甥,自己的姐姐已經不在了,他不能讓外甥涉險。
太後和林老夫人更是以死相逼,找來白曉兒讓她去勸林致遠打消念頭。
白曉兒見到林致遠時,林致遠正在獨自整理醫案,屋內連個幫忙的小廝也沒有。
白曉兒走過去,從身後輕輕環住他的腰:“這便是你上次說的想要做的事?”
“嗯。”
“非去不可麽?”
“是,等我迴來我們就成親。”林致遠轉身,挑起她白皙柔嫩的下巴,在她唇上印了一吻:“相信我,我會平安迴來的。這次對我而言,是絕佳的機會。”
白曉兒突然笑了:“你去吧,這裏有我呢。”
林致遠得到白曉兒的支持,堅定地踏上了去往江州的道路。
此刻即便再多人反對,也沒有用了。
自林致遠離去,白曉兒便不再吃葷腥,也不再去一品居照看生意,整日將自己關在家中,不是抄佛經,便是和白馨兒探討文章,整個人都安靜了下來。
其間她每日都迴去一趟侯府,提著自己做好的點心,陪著林老夫人說說話。
林老夫人起先甚是厭惡她,她覺得她巴望著自己孫兒死,對白曉兒也沒個好臉。
可白曉兒不言不語,每日都會去侯府呆一個時辰,時間一長,林老夫人知道了白曉兒的孝心,也不好過多苛責,便讓她進來。
這日,白曉兒收到了林致遠的來信,迫不及待拿去給林老夫人看:“你瞧,他們已經平安到了江州,那邊情況還好,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可怕。雖然災民很多,但都很溫順,隻要給他們一點糧食,他們就不會再阻攔車隊。說來這些百姓也是可憐。”
林老夫人道:“誰說不是呢,這些百姓糟了災,流離失所,如今家鄉又有了瘟疫。阿遠那些人去是救他們性命的,還望菩薩多加保佑,讓我的孫兒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