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爺怎麽來了?”
一名江州本地的老大夫看見林致遠,很是吃驚。
他一直認為林致遠是跟著太醫來江州混資曆的,即便太醫們都說林致遠醫術了得,他也不會當真。
畢竟這位小爺身份在那兒擺著呢。說他是來救治病人的,誰信啊?
可如今這位小少爺連隔離衣都沒穿,就這樣急吼吼的跑了進來,他難道不要命了麽。
跟在後麵的江太醫對那老大夫作出一個製止的眼神,老大夫會意,將要問的話吞進肚子裏。
林致遠走到那幾個危重病人前,將他們的衣袖褲腿卷起,仔細觀察潰爛之處,眉頭也不皺一下,似乎聞不到傷口上的腐臭味兒。
那老大夫眸中閃過異色,當下收了輕視之心,恭恭敬敬站到一旁。
林致遠脫了手套:“江太醫,你去打一碗溫水來,我這裏有一種新藥,給他們試試。”
“是”。
江太醫應了一聲便去了,老大夫守在一旁,解下口罩道:“林公子,這幾個人晚上就要搬出去了。如今藥材緊張,還是留給更需要的人吧。”
這幾人高熱不退,昏迷不醒,隻有進的氣沒有出的氣兒,最多隻有幾個時辰可挨。
他是醫者,本不該說這樣的話,但形勢所迫,省下這些藥材,說不定還能救幾個病症輕些的病人。
林致遠突然道:“老大夫貴姓?”
老大夫愣了一下:“言……老朽姓言。”
林致遠笑了:“言大夫,我這裏研製出了一種新藥,未曾有人試過,所以選了他們。”
言大夫懂了。原來他準備拿這幾人試藥。
“林公子,這藥對症麽?”出於大夫的本能,他冒昧問了句。
“對症。”
言大夫愣住。
瘟疫若是那麽好治,也就不會死那麽多人。
這小少爺來了不過幾日,就大言不慚地說自己研製出了新藥,這不是開玩笑麽?
林致遠接著道:“我這藥雖沒有十分的把握,應該也有五六成。”
“五六成啊。”
言大夫人老成精,語氣頓時古怪起來。
碰巧治好了就是他本事大,治不好就是病人運氣不好,怎麽說還不是全憑他一張嘴。
言大夫心中冷笑。
方才對林致遠的一點好感頓時消失殆盡。
林致遠兩世為人,當然知道言大夫心裏在想什麽。
其實他方才並未說實話。五六成的治愈率,那是前世朱貴妃請來的名醫開出的藥方,他的藥方經過改良,藥性更加精純,副作用也更少。
吃了他的藥,這五個人中,應該有四個人能活才是。
林致遠轉身,一隻蒼白的手拉住他的衣擺,是方才那個病童的母親,她放不下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進了隔離署。
那婦人眼神發亮,盯著林致遠,像一個餓極了的乞丐看到一碗熱粥。
“小大夫,您是神醫,您能治瘟疫對吧?”
林致遠扶起她,溫言道:“我不是神醫,你若是相信我,等方才幾個病人治好了後,我再給你藥。”
婦人抱著孩子痛哭流涕,林致遠看著這對母子,冷硬已久的心終於起了一絲波瀾。
他突然想起他的曉曉。
那個時候,她家人死得隻剩一個,她坐在白家的廢墟上絕望哭泣,當時她的心裏也一定和這位母親一樣難受吧。
三日後,林致遠的藥起作用了,五個病得隻剩一口氣的病人居然有四個熬過了象征鬼門關的三天,死的那個是個八十多歲的老頭,因身體還有其他的病症,這才沒能救迴來。
隔離署的大夫們激動得不行,一個個奔走相告。
於是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瞬間傳遍醫療署。
大家都知道了林致遠研製出新藥的事,而幾位太醫卻在陸院使哪兒吵開了鍋。
“陸大人,這才幾日,小侯爺已經讓十幾個病人吃了他的藥,雖說都是將死的人,可到底是條命。聽說今兒個一早兩個病人吐了好些黑血,噴得到處都是,將旁邊的病人和大夫都嚇壞了。”
“林小侯爺這麽年輕,他又瞧過多少病人。那四個人隻不過運氣好,碰巧死得沒那麽快而已,他還真以為自己能治瘟疫。若瘟疫真這麽好治,怎會死了這麽些人?”
“是啊陸大人,您不能聽信那些民間大夫的一麵之詞。皇上派我們來是救死扶傷的,大人若是繼續放任小侯爺胡鬧,後果不堪設想啊。”
反對聲最強的是錢太醫和畢太醫幾人,這幾位素來和朱貴妃走得近,知曉林致遠礙了誰的眼。如今逮到一點機會,自然要上綱上線。
而江太醫和鄧太醫幾個都和太後親近,且佩服林致遠的醫術,立刻駁斥:“錢大人瞧不上小侯爺,莫非忘了皇上的熱疾是誰治好的?若不是小侯爺出手,二位隻怕早就進了刑部大牢。”
錢、畢二位太醫聞言變了臉色,正所謂罵人不揭短,這江太醫的嘴太毒,過去了的舊事,再提有甚趣味。
畢太醫年紀長些,臉皮也比那錢太醫厚,冷笑道:“你不提我還忘了這茬,你既然提起,我們就來好好掰扯掰扯。當時我和錢太醫已經給皇上診治調養了幾年,小侯爺後來才接手。俗話說的好,病來如山倒,病走如抽絲,若不是我們先前打下的底子,小侯爺也不能這麽快就治好皇上的熱疾。退一步說,這病還不一定是小侯爺治好的呢。若按照我和錢太醫的方子繼續吃著,說不定也是一樣的結果。”
江太醫頓時氣笑了,天底下怎麽有這麽不要臉的人,虧他還是正三品的太醫。
“畢同生,你要掰扯,咱們就上皇上和太後那兒掰扯,看最後誰倒黴?”
畢太醫絲毫不見尷尬:“過去了的事兒皇上和太後娘娘未必想聽,這樣窩三調四的話今後少說。咱們現今討論的是小侯爺的藥。”
他轉頭看向陸院使:“陸大人,到底怎麽樣著你得發個話。如果林小侯爺執意要用他的新藥,出了事,我們幾個是背不起這個責任的。”
太醫院眾人離開京城前都向皇帝立了軍令狀,若治不下這場瘟疫,就不用迴京了。
事關自己的身家性命,一家老小的榮辱,這可不光是意氣之爭。
太醫們表情都很凝重,盡管他們不齒畢太醫的沒臉沒皮,但這件事,不得不慎重。
陸院使皺著花白的眉,許久沒有發話。
他曾經經曆過三十年前的那場瘟疫,自然知道現有的驗方不足以攻克瘟疫這種麻煩的病,吃了藥,頂多隻有兩三成的治愈率,大多數人,特別是老人和孩子,一樣會死於痛苦之中。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大夫,於公於私,他都希望林致遠的藥能及時遏止這場災難。
但希望僅僅是希望,林致遠的藥到底有沒有效果,他其實一點把握也沒有。
表麵上,如果要驗證藥效,起碼還需要五六天功夫,等那些病人大體康複,才能推廣使用。
這五六天裏,這些病人不能再吃他們根據驗方開的藥,隻能服用林致遠的藥。如果藥不對症,便隻有一個死字。
而更要命的是,事情遠遠沒有表麵這樣簡單。
倘若林致遠的藥無效,他的病人死了,餘下的病人依舊吃著原來的藥方,這是最好的結果。
若林致遠的藥對症,病人好了,而他因為判斷失誤,讓其他病人吃原來的藥,造成大量死亡,這個後果才是真正的可怕。
所有的目光都看向陸院使。
陸院使唿吸沉重,頭一次覺得抉擇如此艱難。似乎不管怎樣選,他都會陷入死胡同,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陸院使,到底用什麽藥,還請您給個準話。”
畢太醫眯著小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陸院使。
“我……”
陸院使剛開口,林致遠突然出現在門口。
“用我的藥。”
他開口,語氣很淡,卻給人帶來異樣的壓迫感。
這些太醫才記起,眼前這位少年不僅是大夫,還是皇上的外甥,太後的外孫,天生的貴胄。
陸院使表情沉重:“小侯爺,那幾個病人可有明顯的好轉?”
“暫時沒有。不過我肯定,我的藥對症。”
畢太醫嗤笑:“你當人命是兒戲啊,要是吃死了人,誰負責?”
“我負責。”
募地傳來一個沉穩的聲音。
程禦史帶著刑部的周侍郎大步走進來。
程禦史是江州一行的最高官吏,他發話,自然不會有人反對,偏生那位畢太醫不怕死地問:“程大人,林小侯爺的藥還未經過驗證就推廣使用,這不符合太醫院的程序啊。”
程大人不冷不熱道:“既然畢太醫有顧慮,那你經手的病人就用老藥,其餘的病人統一用林致遠的新藥。”
畢太醫頓時急了:“程大人,這……這恐怕不好吧,我還是和其他人一起吧。”
程大人冷冷看他一眼,沒有多說什麽。要收拾他,以後機會多的是,現在最重要的是度過眼前的難關。
“陸院使,你配合林致遠調集藥材,安排人手。如今情勢危急,雲中縣已有災民鬧事,這場瘟疫再不結束,不僅是江州百姓遭殃,就連渝州和湄洲恐怕也保不住。”
一名江州本地的老大夫看見林致遠,很是吃驚。
他一直認為林致遠是跟著太醫來江州混資曆的,即便太醫們都說林致遠醫術了得,他也不會當真。
畢竟這位小爺身份在那兒擺著呢。說他是來救治病人的,誰信啊?
可如今這位小少爺連隔離衣都沒穿,就這樣急吼吼的跑了進來,他難道不要命了麽。
跟在後麵的江太醫對那老大夫作出一個製止的眼神,老大夫會意,將要問的話吞進肚子裏。
林致遠走到那幾個危重病人前,將他們的衣袖褲腿卷起,仔細觀察潰爛之處,眉頭也不皺一下,似乎聞不到傷口上的腐臭味兒。
那老大夫眸中閃過異色,當下收了輕視之心,恭恭敬敬站到一旁。
林致遠脫了手套:“江太醫,你去打一碗溫水來,我這裏有一種新藥,給他們試試。”
“是”。
江太醫應了一聲便去了,老大夫守在一旁,解下口罩道:“林公子,這幾個人晚上就要搬出去了。如今藥材緊張,還是留給更需要的人吧。”
這幾人高熱不退,昏迷不醒,隻有進的氣沒有出的氣兒,最多隻有幾個時辰可挨。
他是醫者,本不該說這樣的話,但形勢所迫,省下這些藥材,說不定還能救幾個病症輕些的病人。
林致遠突然道:“老大夫貴姓?”
老大夫愣了一下:“言……老朽姓言。”
林致遠笑了:“言大夫,我這裏研製出了一種新藥,未曾有人試過,所以選了他們。”
言大夫懂了。原來他準備拿這幾人試藥。
“林公子,這藥對症麽?”出於大夫的本能,他冒昧問了句。
“對症。”
言大夫愣住。
瘟疫若是那麽好治,也就不會死那麽多人。
這小少爺來了不過幾日,就大言不慚地說自己研製出了新藥,這不是開玩笑麽?
林致遠接著道:“我這藥雖沒有十分的把握,應該也有五六成。”
“五六成啊。”
言大夫人老成精,語氣頓時古怪起來。
碰巧治好了就是他本事大,治不好就是病人運氣不好,怎麽說還不是全憑他一張嘴。
言大夫心中冷笑。
方才對林致遠的一點好感頓時消失殆盡。
林致遠兩世為人,當然知道言大夫心裏在想什麽。
其實他方才並未說實話。五六成的治愈率,那是前世朱貴妃請來的名醫開出的藥方,他的藥方經過改良,藥性更加精純,副作用也更少。
吃了他的藥,這五個人中,應該有四個人能活才是。
林致遠轉身,一隻蒼白的手拉住他的衣擺,是方才那個病童的母親,她放不下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進了隔離署。
那婦人眼神發亮,盯著林致遠,像一個餓極了的乞丐看到一碗熱粥。
“小大夫,您是神醫,您能治瘟疫對吧?”
林致遠扶起她,溫言道:“我不是神醫,你若是相信我,等方才幾個病人治好了後,我再給你藥。”
婦人抱著孩子痛哭流涕,林致遠看著這對母子,冷硬已久的心終於起了一絲波瀾。
他突然想起他的曉曉。
那個時候,她家人死得隻剩一個,她坐在白家的廢墟上絕望哭泣,當時她的心裏也一定和這位母親一樣難受吧。
三日後,林致遠的藥起作用了,五個病得隻剩一口氣的病人居然有四個熬過了象征鬼門關的三天,死的那個是個八十多歲的老頭,因身體還有其他的病症,這才沒能救迴來。
隔離署的大夫們激動得不行,一個個奔走相告。
於是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瞬間傳遍醫療署。
大家都知道了林致遠研製出新藥的事,而幾位太醫卻在陸院使哪兒吵開了鍋。
“陸大人,這才幾日,小侯爺已經讓十幾個病人吃了他的藥,雖說都是將死的人,可到底是條命。聽說今兒個一早兩個病人吐了好些黑血,噴得到處都是,將旁邊的病人和大夫都嚇壞了。”
“林小侯爺這麽年輕,他又瞧過多少病人。那四個人隻不過運氣好,碰巧死得沒那麽快而已,他還真以為自己能治瘟疫。若瘟疫真這麽好治,怎會死了這麽些人?”
“是啊陸大人,您不能聽信那些民間大夫的一麵之詞。皇上派我們來是救死扶傷的,大人若是繼續放任小侯爺胡鬧,後果不堪設想啊。”
反對聲最強的是錢太醫和畢太醫幾人,這幾位素來和朱貴妃走得近,知曉林致遠礙了誰的眼。如今逮到一點機會,自然要上綱上線。
而江太醫和鄧太醫幾個都和太後親近,且佩服林致遠的醫術,立刻駁斥:“錢大人瞧不上小侯爺,莫非忘了皇上的熱疾是誰治好的?若不是小侯爺出手,二位隻怕早就進了刑部大牢。”
錢、畢二位太醫聞言變了臉色,正所謂罵人不揭短,這江太醫的嘴太毒,過去了的舊事,再提有甚趣味。
畢太醫年紀長些,臉皮也比那錢太醫厚,冷笑道:“你不提我還忘了這茬,你既然提起,我們就來好好掰扯掰扯。當時我和錢太醫已經給皇上診治調養了幾年,小侯爺後來才接手。俗話說的好,病來如山倒,病走如抽絲,若不是我們先前打下的底子,小侯爺也不能這麽快就治好皇上的熱疾。退一步說,這病還不一定是小侯爺治好的呢。若按照我和錢太醫的方子繼續吃著,說不定也是一樣的結果。”
江太醫頓時氣笑了,天底下怎麽有這麽不要臉的人,虧他還是正三品的太醫。
“畢同生,你要掰扯,咱們就上皇上和太後那兒掰扯,看最後誰倒黴?”
畢太醫絲毫不見尷尬:“過去了的事兒皇上和太後娘娘未必想聽,這樣窩三調四的話今後少說。咱們現今討論的是小侯爺的藥。”
他轉頭看向陸院使:“陸大人,到底怎麽樣著你得發個話。如果林小侯爺執意要用他的新藥,出了事,我們幾個是背不起這個責任的。”
太醫院眾人離開京城前都向皇帝立了軍令狀,若治不下這場瘟疫,就不用迴京了。
事關自己的身家性命,一家老小的榮辱,這可不光是意氣之爭。
太醫們表情都很凝重,盡管他們不齒畢太醫的沒臉沒皮,但這件事,不得不慎重。
陸院使皺著花白的眉,許久沒有發話。
他曾經經曆過三十年前的那場瘟疫,自然知道現有的驗方不足以攻克瘟疫這種麻煩的病,吃了藥,頂多隻有兩三成的治愈率,大多數人,特別是老人和孩子,一樣會死於痛苦之中。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大夫,於公於私,他都希望林致遠的藥能及時遏止這場災難。
但希望僅僅是希望,林致遠的藥到底有沒有效果,他其實一點把握也沒有。
表麵上,如果要驗證藥效,起碼還需要五六天功夫,等那些病人大體康複,才能推廣使用。
這五六天裏,這些病人不能再吃他們根據驗方開的藥,隻能服用林致遠的藥。如果藥不對症,便隻有一個死字。
而更要命的是,事情遠遠沒有表麵這樣簡單。
倘若林致遠的藥無效,他的病人死了,餘下的病人依舊吃著原來的藥方,這是最好的結果。
若林致遠的藥對症,病人好了,而他因為判斷失誤,讓其他病人吃原來的藥,造成大量死亡,這個後果才是真正的可怕。
所有的目光都看向陸院使。
陸院使唿吸沉重,頭一次覺得抉擇如此艱難。似乎不管怎樣選,他都會陷入死胡同,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陸院使,到底用什麽藥,還請您給個準話。”
畢太醫眯著小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陸院使。
“我……”
陸院使剛開口,林致遠突然出現在門口。
“用我的藥。”
他開口,語氣很淡,卻給人帶來異樣的壓迫感。
這些太醫才記起,眼前這位少年不僅是大夫,還是皇上的外甥,太後的外孫,天生的貴胄。
陸院使表情沉重:“小侯爺,那幾個病人可有明顯的好轉?”
“暫時沒有。不過我肯定,我的藥對症。”
畢太醫嗤笑:“你當人命是兒戲啊,要是吃死了人,誰負責?”
“我負責。”
募地傳來一個沉穩的聲音。
程禦史帶著刑部的周侍郎大步走進來。
程禦史是江州一行的最高官吏,他發話,自然不會有人反對,偏生那位畢太醫不怕死地問:“程大人,林小侯爺的藥還未經過驗證就推廣使用,這不符合太醫院的程序啊。”
程大人不冷不熱道:“既然畢太醫有顧慮,那你經手的病人就用老藥,其餘的病人統一用林致遠的新藥。”
畢太醫頓時急了:“程大人,這……這恐怕不好吧,我還是和其他人一起吧。”
程大人冷冷看他一眼,沒有多說什麽。要收拾他,以後機會多的是,現在最重要的是度過眼前的難關。
“陸院使,你配合林致遠調集藥材,安排人手。如今情勢危急,雲中縣已有災民鬧事,這場瘟疫再不結束,不僅是江州百姓遭殃,就連渝州和湄洲恐怕也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