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法子你快給俺講講。”丁氏放開白老大,趕緊問兒子道。
大郎眸中閃過一絲陰冷,緩緩說道:“做吃食……最怕的當屬吃死人。”
丁氏聽大郎說“吃死人”,當下唬了一跳:“不成不成,鬧出人命是要見去官的……”
見丁氏這慫包樣兒,白老大恨鐵不成鋼:“俺們大郎隻是打個比方,意思是找個人裝著在她家吃壞肚子,上門去訛錢,讓她們做不成生意。”
“爹說得不錯,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大郎點頭。
“那這事兒咋弄哩,總不能俺自個去吧,再說家裏如今也沒錢,不好在外頭找人哩。”
因那天為周小瑩花了十兩冤枉銀子,白老太連夜搜了他們屋子,最後連銅板也沒給剩一個。
提起這個丁氏就來氣。
好在大郎早想好了:“這事兒咱不用插手,娘去找大伯母提一提,大伯母自會告訴汪家,汪家知曉該怎麽做。”
丁氏撇嘴:“可那袁桂萍要是找爹告狀,咱不得倒大黴麽。”
白老頭對汪家的親事極看重,又許了諸多好處,丁氏後來便反了悔,不敢再壞事。
因還不出那五兩銀子定金,她還和袁氏鬧翻了臉。
大郎眯起眼睛:“娘,大伯母是不會去告狀的,你且放心吧。爺算盤打得精,有些話咱不能全信。”
白老大也說道:“大嫂子頂聰明的一個人,你隻管去講,壞了事有俺和大郎擔著哩,到不了你頭上。”
丁氏這才蠍蠍螫螫地去了。
而袁氏那頭周氏找了來,正在逼問事情辦得如何。
袁氏拿話搪塞著,丁氏突然來了,和那周氏碰個正著。
丁氏見了周氏,當下便把這事兒說了。
周氏為了兒子,如今鐵了心要退親,加上袁氏也是個有計謀的,三人當下關門商量起來。
片刻之後,周氏滿臉喜色地出來,袁氏和丁氏送她到馬車上。
周氏撩起車簾:“今天多謝你們了,這事兒一旦成了,我答應的絕對作數。”
袁氏笑著應了,丁氏卻喜得發癲,一疊聲兒道:“您可真是活菩薩喲,俺們這是哪裏修來的福氣,居然識得您這種貴人……”
馬車走遠了丁氏還在念叨,袁氏眼中閃過輕蔑,可還是親熱地挽起丁氏的胳膊,兩人一同迴屋。
黃湘玉家,白曉兒正在折騰剛買迴的芸豆。
她把芸豆蒸熟篩成綿綿的細沙,擱在放了糖的熱羊奶裏調化,一股清甜的香味立刻溢了出來。
“果然好香呢。來,你們幾個都嚐嚐。”
白曉兒把芸豆沙盛出來分給大夥兒,大夥兒吃了都說比之前的還好。
白曉兒便把新的方子定下。
“曉兒,咱明兒個要不要多做一桶?賣不完也沒啥,橫豎黃豆花不了幾個錢。”
黃湘玉想到今天早早地關了門,還是有些心疼。
白曉兒卻搖頭:“嬸兒,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一件東西今天沒買著,你心裏惦記著,明兒還會來買,若很容易買著,說不定接下來幾日就不來了。得到的太容易的東西,往往會令人覺得輕賤。”
黃湘玉琢磨了一下,還真是這麽個道理。
白蕊兒也若有所思:“曉兒講的對,咱每天就做這麽些,其他人見有人買不著,也會覺得咱家的東西好哩。”
白曉兒欣慰地看著白蕊兒,自家大姐倒是挺聰明,一點就透。
迴到白家,還沒落屋,白老頭便把白曉兒叫過去,問了一些黃家鋪子開張的情形。
白曉兒知道他關心的是什麽,拿出一個半舊不新的錢袋子遞過去。
“今兒個幫了一天忙,嬸兒倒大方,給了我們二十文的工錢,這錢爺留著吧。”
白老頭見自己那點小心思被識破,臉上一陣發燒,連著擺手:“哎,可不能……這是你們幾個的辛苦錢,自個留著花吧。”
“爺,我知道這些天家裏困難,這錢您就拿著,就當我們孝敬您的。”
白老頭有點感動,接了錢:“那……那爺就替你收著了,留著你出門子辦嫁妝。”
“謝謝爺。”白曉兒笑眯眯地應了。
這些天她們的日子過得風平浪靜,白老頭功不可沒。
因此她願意給他一點好處,隻要他能維持這種表麵的平衡。
白曉兒迴屋睡了個黑沉沉的香甜覺,一夜無夢。
黃湘玉還點著油燈趕著做豆花。
第二天一早,一品豆花開門營業。
有了第一天的鋪墊,清早倒是來了不少迴頭客,都是買迴去當早飯的。
“小姑娘,這豆花三歲的娃娃能吃麽?”
“當然能吃,娃娃吃了聰明還長個兒呢。”
“好,給我來份豆苗的。”
一份份豆花端出去,抽屜很快被銅錢鋪滿。
晌午過後,黃湘玉拎著一籃子豆花,給旁邊做生意的鄰居挨家挨戶送了個遍。
昨天開張,忙亂之下她們疏忽了,今兒個一定得補上。
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財,同左鄰右舍打好關係也是很重要的事兒。
這些人見黃湘玉如此客氣,推辭一番便收下了,紛紛說以後來自己店裏買東西給打折。
黃湘玉是個愛買東西的,便順手買了些麵脂手絹之類的,迴來的時候籃子都裝滿了。
值得一提的是關店前昨兒那位貴夫人的丫鬟又過來了,她把碗還給白曉兒,又買了羊奶杏仁的和茉莉的各兩份。
這迴主子不在跟恰前,丫鬟倒沒說不用找零。
“小姐姐,你拿好。”
白曉兒笑著將打包好的豆花遞給小丫鬟,小丫鬟一愣,她隻要了四份,怎麽有六隻碗。
“多的兩碗羊奶杏仁是送小姐姐的,多謝你的關照。”
小丫鬟有點驚訝,道了句“多謝”,才拎著東西迴府。
其實昨天見夫人吃得香,她也想嚐,隻是鄭媽媽瞧不上這些外頭的東西,她怕鄭媽媽不高興,便不敢提這茬。
好在這小丫頭有點眼色,今天倒可以明正言順地嚐嚐了。
果然,東西送到夫人那兒,夫人見有多的,便順手賞給了她和春鶯兩個大丫鬟。
她們迴屋關了門,一人一碗豆花,很快便吃了個幹淨。
“秋月,這味兒挺不錯,不比牛奶蒸酥酪差呢。才二十個銅板吧,也不貴。”春鶯舔著嘴角。
秋月笑道:“嗯,是挺好。昨兒個夫人悄悄喂芙姐兒吃了點子,芙姐兒今兒個沒起疹子,這陣子府裏應該常有這個吃。”
此時此刻,尚在忙碌中的白曉兒自然不知道,自己無意結下的一段善緣,不久後會幫自己一次。
因昨天有買一贈一的活動,今天的豆花隻有昨天的三分之二,不到晚飯時間便賣得見了底。
白曉兒留了最後兩碗,在門口掛上“暫停出售”的牌子,關門算起了賬。
黃湘玉點完錢,白曉兒的賬已經攏了出來。
今日倒沒出現少收錢的情況,證明大夥兒都用了十二分的心。
“統共二兩八錢銀子,比昨天少了一小半。”黃湘玉說道。
“比我預想的多,我原本想著能賣出二兩就頂天了,證明咱的豆花還是有銷路的。”
“豈止不錯,是好得很哩。隔壁德順齋的老板娘吃了我送的那碗,接著就買了兩碗迴去。她說她婆婆小姑子都愛吃呢。”
“所以咱得當心,不能讓別人偷學了去。”白曉兒說道。
黃湘玉立刻道:“這是肯定的,我做豆花都要上門鎖呢。”
白曉兒點頭,心裏想著趕明兒得托小豆子幫自己尋兩隻看門的狗來。
不說遠的,就白家那幾個人,她都信不過。
商議完這件事,她拿了一遝紙出來,用尺子比著畫出格子,開始教黃湘玉幾個學寫阿拉伯數字。
“這個是一,這個是二,這個是加號,意思是加上。”
今天她花半個時辰教了她們一到十,本以為白蕊兒會最先學會,沒想到最先學會的卻是六歲的白馨兒。
“咱馨兒可真聰明,這麽一會子就會寫了,嬸兒到現在還沒認全哩。”黃湘玉說道。
白蕊兒也說道:“我也隻會認,不會寫。”
白馨兒果然高興得很,脆聲道:“嬸兒,大姐,我來教你們吧,很容易的。”
她小小的手用力握住炭筆,認真地在紙上畫著。
“你們瞧,這個一就像一根木棍子,二像桂花嫂子家裏養的小鴨,三像掛肉的鉤子,四像漁船上的帆……”
“喲,經咱馨兒這麽一說,還真差不離哩……”黃湘玉驚訝極了。
白曉兒也很意外,自己這個小妹,倒有些無師自通,如此看來卻是個讀書的好苗子。
自己須得早些給她啟蒙,省得耽誤了她。
很快天黑了,白曉兒炒了兩道小菜,黃湘玉去買了半斤燒臘和幾個饅頭,幾人美美地吃了頓飯。
白蕊兒收拾碗筷的時候,林致遠背著藥簍出現在門口,淡淡的月光映著他精致的眉眼,像罩了層薄霜。
“林小哥吃飯了沒?”白蕊兒忙問。
“還沒有,今天有事晚了些。”林致遠說道。
“我們剛吃完,你早來一腳就能趕上了。”
白蕊兒惋惜道,把他讓進店裏,問白曉兒拿吃的,黃湘玉悄悄別過臉,表情有點不自在。
白曉兒端來一碗熱乎乎的豆花,擱上滿滿的蝦仁和豆苗,還拿了一碟子剛醃好的洋薑。
“林小哥,你昨天告訴我在羊奶裏擱點芸豆,我迴去就試了,吃了的都說好呢。”
“是麽,那就好。”林致遠嘴角微微揚起,似乎心情不錯。
“是啊,這次又欠你一個人情。等明兒得了空,一定請你吃飯。”白曉兒笑得露出兩隻小梨渦。
“不必客氣,吃豆花就行了。”
林致遠像昨天一樣,吃了整整兩碗豆花才起身,走前在桌上放了一角銀子。
白曉兒她們先前沒注意,等他走了才瞧見。
“曉兒,林小哥采點藥不容易,這銀子咱不能要。”白蕊兒說道。
白曉兒拿起銀子:“姐你們等我會兒,我這就拿去還他。”
大郎眸中閃過一絲陰冷,緩緩說道:“做吃食……最怕的當屬吃死人。”
丁氏聽大郎說“吃死人”,當下唬了一跳:“不成不成,鬧出人命是要見去官的……”
見丁氏這慫包樣兒,白老大恨鐵不成鋼:“俺們大郎隻是打個比方,意思是找個人裝著在她家吃壞肚子,上門去訛錢,讓她們做不成生意。”
“爹說得不錯,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大郎點頭。
“那這事兒咋弄哩,總不能俺自個去吧,再說家裏如今也沒錢,不好在外頭找人哩。”
因那天為周小瑩花了十兩冤枉銀子,白老太連夜搜了他們屋子,最後連銅板也沒給剩一個。
提起這個丁氏就來氣。
好在大郎早想好了:“這事兒咱不用插手,娘去找大伯母提一提,大伯母自會告訴汪家,汪家知曉該怎麽做。”
丁氏撇嘴:“可那袁桂萍要是找爹告狀,咱不得倒大黴麽。”
白老頭對汪家的親事極看重,又許了諸多好處,丁氏後來便反了悔,不敢再壞事。
因還不出那五兩銀子定金,她還和袁氏鬧翻了臉。
大郎眯起眼睛:“娘,大伯母是不會去告狀的,你且放心吧。爺算盤打得精,有些話咱不能全信。”
白老大也說道:“大嫂子頂聰明的一個人,你隻管去講,壞了事有俺和大郎擔著哩,到不了你頭上。”
丁氏這才蠍蠍螫螫地去了。
而袁氏那頭周氏找了來,正在逼問事情辦得如何。
袁氏拿話搪塞著,丁氏突然來了,和那周氏碰個正著。
丁氏見了周氏,當下便把這事兒說了。
周氏為了兒子,如今鐵了心要退親,加上袁氏也是個有計謀的,三人當下關門商量起來。
片刻之後,周氏滿臉喜色地出來,袁氏和丁氏送她到馬車上。
周氏撩起車簾:“今天多謝你們了,這事兒一旦成了,我答應的絕對作數。”
袁氏笑著應了,丁氏卻喜得發癲,一疊聲兒道:“您可真是活菩薩喲,俺們這是哪裏修來的福氣,居然識得您這種貴人……”
馬車走遠了丁氏還在念叨,袁氏眼中閃過輕蔑,可還是親熱地挽起丁氏的胳膊,兩人一同迴屋。
黃湘玉家,白曉兒正在折騰剛買迴的芸豆。
她把芸豆蒸熟篩成綿綿的細沙,擱在放了糖的熱羊奶裏調化,一股清甜的香味立刻溢了出來。
“果然好香呢。來,你們幾個都嚐嚐。”
白曉兒把芸豆沙盛出來分給大夥兒,大夥兒吃了都說比之前的還好。
白曉兒便把新的方子定下。
“曉兒,咱明兒個要不要多做一桶?賣不完也沒啥,橫豎黃豆花不了幾個錢。”
黃湘玉想到今天早早地關了門,還是有些心疼。
白曉兒卻搖頭:“嬸兒,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一件東西今天沒買著,你心裏惦記著,明兒還會來買,若很容易買著,說不定接下來幾日就不來了。得到的太容易的東西,往往會令人覺得輕賤。”
黃湘玉琢磨了一下,還真是這麽個道理。
白蕊兒也若有所思:“曉兒講的對,咱每天就做這麽些,其他人見有人買不著,也會覺得咱家的東西好哩。”
白曉兒欣慰地看著白蕊兒,自家大姐倒是挺聰明,一點就透。
迴到白家,還沒落屋,白老頭便把白曉兒叫過去,問了一些黃家鋪子開張的情形。
白曉兒知道他關心的是什麽,拿出一個半舊不新的錢袋子遞過去。
“今兒個幫了一天忙,嬸兒倒大方,給了我們二十文的工錢,這錢爺留著吧。”
白老頭見自己那點小心思被識破,臉上一陣發燒,連著擺手:“哎,可不能……這是你們幾個的辛苦錢,自個留著花吧。”
“爺,我知道這些天家裏困難,這錢您就拿著,就當我們孝敬您的。”
白老頭有點感動,接了錢:“那……那爺就替你收著了,留著你出門子辦嫁妝。”
“謝謝爺。”白曉兒笑眯眯地應了。
這些天她們的日子過得風平浪靜,白老頭功不可沒。
因此她願意給他一點好處,隻要他能維持這種表麵的平衡。
白曉兒迴屋睡了個黑沉沉的香甜覺,一夜無夢。
黃湘玉還點著油燈趕著做豆花。
第二天一早,一品豆花開門營業。
有了第一天的鋪墊,清早倒是來了不少迴頭客,都是買迴去當早飯的。
“小姑娘,這豆花三歲的娃娃能吃麽?”
“當然能吃,娃娃吃了聰明還長個兒呢。”
“好,給我來份豆苗的。”
一份份豆花端出去,抽屜很快被銅錢鋪滿。
晌午過後,黃湘玉拎著一籃子豆花,給旁邊做生意的鄰居挨家挨戶送了個遍。
昨天開張,忙亂之下她們疏忽了,今兒個一定得補上。
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財,同左鄰右舍打好關係也是很重要的事兒。
這些人見黃湘玉如此客氣,推辭一番便收下了,紛紛說以後來自己店裏買東西給打折。
黃湘玉是個愛買東西的,便順手買了些麵脂手絹之類的,迴來的時候籃子都裝滿了。
值得一提的是關店前昨兒那位貴夫人的丫鬟又過來了,她把碗還給白曉兒,又買了羊奶杏仁的和茉莉的各兩份。
這迴主子不在跟恰前,丫鬟倒沒說不用找零。
“小姐姐,你拿好。”
白曉兒笑著將打包好的豆花遞給小丫鬟,小丫鬟一愣,她隻要了四份,怎麽有六隻碗。
“多的兩碗羊奶杏仁是送小姐姐的,多謝你的關照。”
小丫鬟有點驚訝,道了句“多謝”,才拎著東西迴府。
其實昨天見夫人吃得香,她也想嚐,隻是鄭媽媽瞧不上這些外頭的東西,她怕鄭媽媽不高興,便不敢提這茬。
好在這小丫頭有點眼色,今天倒可以明正言順地嚐嚐了。
果然,東西送到夫人那兒,夫人見有多的,便順手賞給了她和春鶯兩個大丫鬟。
她們迴屋關了門,一人一碗豆花,很快便吃了個幹淨。
“秋月,這味兒挺不錯,不比牛奶蒸酥酪差呢。才二十個銅板吧,也不貴。”春鶯舔著嘴角。
秋月笑道:“嗯,是挺好。昨兒個夫人悄悄喂芙姐兒吃了點子,芙姐兒今兒個沒起疹子,這陣子府裏應該常有這個吃。”
此時此刻,尚在忙碌中的白曉兒自然不知道,自己無意結下的一段善緣,不久後會幫自己一次。
因昨天有買一贈一的活動,今天的豆花隻有昨天的三分之二,不到晚飯時間便賣得見了底。
白曉兒留了最後兩碗,在門口掛上“暫停出售”的牌子,關門算起了賬。
黃湘玉點完錢,白曉兒的賬已經攏了出來。
今日倒沒出現少收錢的情況,證明大夥兒都用了十二分的心。
“統共二兩八錢銀子,比昨天少了一小半。”黃湘玉說道。
“比我預想的多,我原本想著能賣出二兩就頂天了,證明咱的豆花還是有銷路的。”
“豈止不錯,是好得很哩。隔壁德順齋的老板娘吃了我送的那碗,接著就買了兩碗迴去。她說她婆婆小姑子都愛吃呢。”
“所以咱得當心,不能讓別人偷學了去。”白曉兒說道。
黃湘玉立刻道:“這是肯定的,我做豆花都要上門鎖呢。”
白曉兒點頭,心裏想著趕明兒得托小豆子幫自己尋兩隻看門的狗來。
不說遠的,就白家那幾個人,她都信不過。
商議完這件事,她拿了一遝紙出來,用尺子比著畫出格子,開始教黃湘玉幾個學寫阿拉伯數字。
“這個是一,這個是二,這個是加號,意思是加上。”
今天她花半個時辰教了她們一到十,本以為白蕊兒會最先學會,沒想到最先學會的卻是六歲的白馨兒。
“咱馨兒可真聰明,這麽一會子就會寫了,嬸兒到現在還沒認全哩。”黃湘玉說道。
白蕊兒也說道:“我也隻會認,不會寫。”
白馨兒果然高興得很,脆聲道:“嬸兒,大姐,我來教你們吧,很容易的。”
她小小的手用力握住炭筆,認真地在紙上畫著。
“你們瞧,這個一就像一根木棍子,二像桂花嫂子家裏養的小鴨,三像掛肉的鉤子,四像漁船上的帆……”
“喲,經咱馨兒這麽一說,還真差不離哩……”黃湘玉驚訝極了。
白曉兒也很意外,自己這個小妹,倒有些無師自通,如此看來卻是個讀書的好苗子。
自己須得早些給她啟蒙,省得耽誤了她。
很快天黑了,白曉兒炒了兩道小菜,黃湘玉去買了半斤燒臘和幾個饅頭,幾人美美地吃了頓飯。
白蕊兒收拾碗筷的時候,林致遠背著藥簍出現在門口,淡淡的月光映著他精致的眉眼,像罩了層薄霜。
“林小哥吃飯了沒?”白蕊兒忙問。
“還沒有,今天有事晚了些。”林致遠說道。
“我們剛吃完,你早來一腳就能趕上了。”
白蕊兒惋惜道,把他讓進店裏,問白曉兒拿吃的,黃湘玉悄悄別過臉,表情有點不自在。
白曉兒端來一碗熱乎乎的豆花,擱上滿滿的蝦仁和豆苗,還拿了一碟子剛醃好的洋薑。
“林小哥,你昨天告訴我在羊奶裏擱點芸豆,我迴去就試了,吃了的都說好呢。”
“是麽,那就好。”林致遠嘴角微微揚起,似乎心情不錯。
“是啊,這次又欠你一個人情。等明兒得了空,一定請你吃飯。”白曉兒笑得露出兩隻小梨渦。
“不必客氣,吃豆花就行了。”
林致遠像昨天一樣,吃了整整兩碗豆花才起身,走前在桌上放了一角銀子。
白曉兒她們先前沒注意,等他走了才瞧見。
“曉兒,林小哥采點藥不容易,這銀子咱不能要。”白蕊兒說道。
白曉兒拿起銀子:“姐你們等我會兒,我這就拿去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