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庚迴來立馬引起部落之人注意,紛紛圍攏上來。不過他們的目光都落在蟄庚身後那名不速之客身上,紛紛猜疑此為何人,為何會跟蟄庚一起迴來?


    宗無聖打量部落之人,他們不管男女老少,樣貌都有一個共同點,頭頂光禿禿,不生一根毛發,在陽光照射下,反射著瑩瑩光輝。


    “蟄庚,你怎麽迴來了?”


    “你帶的這是誰?來我們部落幹什麽?”


    “他不會是壞人吧,蟄庚你可不要引狼入室啊。”


    蟄庚隨即迴應道:“大家莫要擔心,這是宗無聖公子,我在龍山書院的朋友,我這次帶他來是要見領袖的。”


    宗無聖也隨著蟄庚的介紹,行合十禮向眾人問候。一眾部落人看著宗無聖怪異的手勢,不自覺的減少一絲警惕,不再開口,目送蟄庚帶著宗無聖向領袖居所走去。


    部落領袖居所在中間位置,那裏有一處碩大的木質圓形建築。建築前麵,用無數碎石堆成一個石墩子,中間插著一根大腿粗木樁。木樁頂上,無數條細細繩索纏繞,另一端沒入地下,無數紅黃彩旗迎風招展。


    怪異的是,木樁頂上,站著一隻碩大的禿鷲,體型足足有一丈大小。禿鷲雙眼陰森,注視著蟄庚宗無聖二人蹣跚而來,朝著身後建築嘶鳴一聲。


    嘶鳴過後,建築物門前的厚重布簾掀起,一位身材高大,同樣是光頭的中年漢子躬身出來,疑惑的看著蟄庚二人。


    “領袖,我迴來了。”蟄庚立馬指著宗無聖介紹道:“這位是我龍山書院的朋友,他給我講了好過關於佛法知識,我感覺與領袖所講,我們部落逝去的文明很是相似,所以帶他來見領袖。”


    聽完蟄庚講述,領袖神情一滯,特別是在蟄庚講道“佛法”二字時,眼神中透露出一陣悸動,似乎很是詫異。


    “佛,這是一個多麽神秘的稱謂啊,請宗公子裏麵坐。”


    宗無聖雙手合十,口中念叨:“阿彌陀佛!”


    領袖神情再次停滯,這次的震撼明顯高於前麵那次,臉上隨著震撼表露出欣喜之色,隨即親自上前挑起門簾,請宗無聖入內。


    宗無聖也不客氣,隨即進入門簾之內,四處打量裏麵擺設。


    衝著門口正對方向,是一張供桌,供桌上供奉著一尊木製雕像,宗無聖認得,這是佛像,隻不過與釋迦摩尼佛樣貌不同,少了慈悲,多了猙獰。


    領袖眼見宗無聖盯著供桌發呆,於是起了考考宗無聖之心,問道:“既然公子知識淵博,可知桌上供的是何人?”


    宗無聖張口便答:“佛陀。”


    領袖盡管心中震驚,卻是硬生生壓製住,他其實並不知道佛陀為何人,隻知道供桌上那位,是他們部落的祖先。今天溘然聽到佛陀二字,不但沒有憤怒宗無聖為他們祖先亂起名,反而覺得佛陀這個稱謂甚是舒服。


    於是內心中對蟄庚冒然領陌生人來部落的怒氣減輕了很多,再次問道:“佛陀為何意?”


    “覺者”或者“智者”之意。宗無聖脫口而出。


    領袖對宗無聖的迴答很滿意,但並不是他對佛陀有認知,而是宗無聖稱他祖先為“覺者”“智者”而高興。


    “按照宗公子說法,我們祖先的名字應該就叫佛陀嘍?”


    “非也。”宗無聖解釋道:“在我的知識裏麵,一位佛陀名字叫做喬達摩·悉達多,而這位佛陀並不在你們所生存的大陸,所以你們祖先的名字應該叫阿彌陀佛。”


    聽聞宗無聖擲地有聲的講解,領袖不知為何,覺得內心湧動著一股熱流,不但對宗無聖所言絲毫不加懷疑,而是深信不疑。


    領袖猝然跪了下去,雙手合十向宗無聖說道:“弟子才疏學淺,一直在尋找祖先的腳步,無奈不曾窺得一二,就連自己祖先名字都不知道,今日有緣得見宗公子,請公子不吝賜教。”


    蟄庚眼見領袖給宗無聖跪下了,眼神中滿是震驚,在他眼中,領袖高高在上,他能給宗無聖跪下,說明宗無聖比領袖還要高深,於是跟著跪了下來。


    宗無聖並沒有阻攔二人下跪,他深知佛法,之所以行跪拜禮並不是跪拜之人身份卑微,而是警示世人,在佛法麵前,人人應持謙遜態度,你跪的不是佛陀,而是佛法。


    “領袖有什麽不懂盡管提問,無聖自會知無不言。”


    得到宗無聖答複,領袖猛然起身,來到房舍外高聲唿喝所有部落之人前來,不一會,所有部落之人均圍攏過來,靜靜觀看著。


    宗無聖與蟄庚此時也走出房舍,站在眾人前麵。


    領袖眼見宗無聖出來,立馬走到人群最前方,雙手合十跪拜下去。他身後的部落之人眼見領袖對外來人行如此大禮,也不敢怠慢,紛紛跟著跪拜下去。


    “請宗公子為我們部落開悟,讓我們尋找祖先足跡。”


    宗無聖掃視一圈眾人,他們臉上都帶著虔誠,於是娓娓道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能成佛。你們的祖先便是阿彌陀佛。他是一位大智者,慈悲為懷,普度眾生,隻是你們祖先涅槃後,沒有將佛法流傳下來,導致你們對祖先,對佛法不甚了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你們祖先的陵墓便在這座臥佛山中,隻要找到陵墓,那裏麵必會有經文,通過修習經文,你們一定會尋找到逝去的信仰。”


    “啊!”眾人同時扭頭看向臥佛山,領袖說道:“請宗公子帶我們尋找佛墓。”


    宗無聖在來的時候就注意到臥佛山的奇特,因此斷言,那裏必是阿彌陀佛涅槃之地,而他的佛墓必在此處。


    眾人在宗無聖帶領下,來到臥佛山山頂,向著佛首處走去。宗無聖用魂力感知,臥佛的一雙巨目處有不明氣息,或許佛墓入口便在此處。


    一眾人又浩浩蕩蕩來到佛首處,宗無聖走到佛目邊緣,利用魂力查探,神秘氣息正是從這雙巨目之中傳出。


    沉思良久,宗無聖雙手合十,對著佛目微微躬身,口中念誦:“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宗無聖所念誦,正是《緣起偈》。佛法講究佛緣,心忖這“緣起偈”或許能派上用場。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隨著宗無聖念誦,佛首雙目竟然漸漸虛化,乍現出一圈金色光暈,雙目處的山石,在眾目睽睽下漸漸虛無,呈現出兩個黑洞,從裏麵氤氳出無盡祥和之力。


    宗無聖轉身對瞠目結舌眾人說道:“幸不辱命,佛墓便在此處,請隨我進去看看。”


    言罷,宗無聖率先向黑洞中跳入。


    宗無聖雙腳離地,黑洞中頓時一股力道將他托住,緩緩向下方落去。眾人眼見神奇,也學著宗無聖跳入黑洞,同樣被緩緩送往黑洞中。


    進得黑洞片刻,宗無聖跟眾人全部踩在實地上,眼前頓時明亮起來。


    眾人打量著眼中場景,頓時驚駭於麵,久久不能平靜。


    此處是一方望不到邊際的大殿。大殿內石壁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佛像,有盤膝而坐的,有站立的,還有側臥的,他們無一不是猙獰麵目,瞪視著進來之眾人。


    大殿中間,兩排雕刻著眾多羅漢的石柱綿綿不絕,一直通向大殿盡頭。眾人瞠目結舌跟隨宗無聖向大殿深處走去,來到盡頭處。


    大殿盡頭,一尊流光溢彩的佛像,端坐於蓮花寶座之上,雙目竟然閉合著。


    宗無聖來到佛像近前,佛龕上擺著無數供燈,煞是好看。


    輕輕撚起三炷檀香用供燈火引燃,宗無聖向著佛像三鞠躬,口中振振有詞:“南無十方佛、南無十方法、南無十方僧。”話畢,將檀香插入佛龕上香爐中。


    異變發生了。


    隻見佛像閉合的雙目竟然緩緩睜開,大殿內也隨即響徹天籟般梵音,似乎萬千佛子同時吟唱經文,令人內心生出無盡膜拜之感。


    聽聞妙耳禪音,部落之人已經泣不成聲,他們在此繁衍千年,卻沒有一人能夠找到這裏,此時得見祖先真容,哪裏能不激動,虔誠的跪拜下去,久久匍匐不起。


    猝然。


    梵音驟停。佛像巨大嘴巴緩緩開合,說道:“感謝你為佛子們指點迷津,此乃功德無量之福報。”


    宗無聖微微躬身,以示迴應。


    佛像再次開口道:“佛法無邊,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世人當修行佛法,我有經文一百零八卷,交於佛子們修習。”


    佛子們聽到佛陀所說之言,紛紛抬起頭,等候佛陀賜經文。然而,等待好一會,並沒有經文出現,正欲開口詢問,佛陀聲音再次響起:“因果相生,緣起必有緣滅,蟄庚佛子與宗無聖有莫大佛緣,隻要你跟隨他一路前行,必會到達四聖之菩提界取得真經。”


    蟄庚此時恭敬禮拜,高聲迴應:“弟子願意跟隨宗無聖,不管曆經多少苦難,也要到達菩提界,取得真經而迴。”


    話音剛落,蟄庚麵前出現一團祥和金光,金光中似乎有何事物,散發著刺眼光芒。


    “這是我送你的錦襴袈裟、九環錫杖,希望你善加利用。”


    隨著佛陀聲音,那團光芒漸漸散去,一件大紅袈裟和一根九環錫杖出現在眾人眼中。兩件寶物上散發出磅礴祥和之氣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古畫天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翠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翠花並收藏萬古畫天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