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眼前兩件閃耀著金光的寶物,蟄庚的雙眼再也無法移動分毫,上麵散發出的氣息深深吸引著他,有一種本是同源的感覺。


    就在蟄庚還在愣神間,錦襴袈裟漂浮在空中自動打開,上麵用金線刺繡的福田塊,發出刺目光芒。眾佛子雙手合十,虔誠的恭敬禮拜,匍匐在地。


    蟄庚此時從地上站起,緩步走到錦襴袈裟旁邊,袈裟輕輕披在蟄庚身上,九環錫杖也在此時從空中落下,悠然飄到蟄庚手中。


    此時的蟄庚氣息大變,原本清秀的麵孔在此時似乎圓潤了許多,氤氳出大慈大悲之氣息,煥發著無盡禪意。


    眾佛子輕輕抬起頭,當看到眼前身披袈裟手持九環錫杖的蟄庚,其身上散發出悲天憫人之氣息,齊聲頌道:“阿彌陀佛!”


    就連部落領袖在此時也放下原本的領袖風範,虔誠的跪伏在蟄庚身前。


    “宗無聖,你與我佛門淵源甚深,還望能送佛送到西,為他們一並築佛子象如何?”


    佛陀猙獰的麵上,難得的顯露出一絲狡黠。宗無聖微笑迴應:“自當如此。”


    宗無聖毫不含糊,召喚出天懸針來到蟄庚麵前,蟄庚雙手合十,微微躬身以示謝意。禮畢,天懸針已經出現在宗無聖手中。隻見宗無聖在蟄庚胸前位置憑空而畫,一個大大的紅色卐字成型,倏忽飄進蟄庚胸口消失不見。緊接著,蟄庚腦後乍現出一輪金色光圈,稍縱即逝。


    “蟄庚,現在你已經是法相佛子,需要吸收信仰之力修煉,至於以後你的修為高低,就看你所得信仰之力多少決定。”


    “謝佛陀指點,阿彌陀佛!”


    宗無聖為蟄庚築象後,隨即移步來到眾佛子麵前,快速憑空勾畫,無數個卐字瞬間成型,飛鏢一般向著眾佛子射去,融合卐字的佛子,頓時腦後顯出一輪金色光環,隨之氣息變化。


    隻用片刻鍾,宗無聖便為在場所有佛子築象,現在起,他們才算是真正的法之佛子。修煉方法與蟄庚一樣,需要用信仰之力來提升修為。


    “你們已經成為法之佛子,我今天傳你們佛門至尊拳法——降龍拳法,至於能學會多少,就要看你們造化了。”佛陀對弟子們說完,緊接著對宗無聖說道:“宗無聖,佛門講究因果,我們之間既然緣起既有緣滅。感恩你在我這道分身即將涅槃之時將佛子們帶來。為不讓緣起不得果,你也一起學一下‘降龍拳法’,算是我們之間的果吧。”


    宗無聖雙眼閃現出一抹喜悅,行禮謝過後,靜靜等候觀摩。自從宗無聖修煉以來,他就沒有一套武技。“離魂”固然可以稱為武技,但太過於霸道,除非要致人於死地,否則不適宜使用。


    佛陀手掌迅速打出一個手印,空氣隨即出現震動,一個個金人虛影憑空出現,擺出各種姿勢,一共三十六式。


    佛子們瞪大眼睛,一個個金人快速掃過,努力記住各式拳路。宗無聖站在一邊,眼見拳路非同尋常,即便他腦袋靈光也不可能立馬記住,於是召出天懸針快速勾畫起來。


    佛陀眼見宗無聖在照著畫“降龍拳”拳路,沒有阻止,微笑而不語。


    三十六式拳路全部展現出來片刻便消散了,眾佛子們失望的麵麵相覷。一位佛子問身邊之人:“你記住了幾式?”身邊人迴應道:“十六式。”


    “我才記住了七式。”


    那位記住十六式的已經算是天賦超然,就連靈性最高的蟄庚,也不過才記住十五式。


    部落領袖有些吞吞吐吐說道:“佛陀,能否在為我們演示一遍?”


    佛陀聽聞此言,哈哈大笑起來,迴應道:“天意如此,何必計較?”說話間,目光落在一邊已經收迴天懸針,兀自沉思的宗無聖身上,說道:“‘降龍拳’典籍尚存在菩提界,這三十六式畫像,還是我托宗無聖手中天懸針的前主人所畫,時間太久了,靈力已經基本耗費,所以隻能展現這麽短時間。”


    聞聽佛陀言辭,宗無聖頓時從沉思中清醒,目視佛陀問道:“你認識這天懸針前主人?他是誰?能告訴我嗎?”


    佛陀微笑搖頭:“此乃天意,需要你自己去尋找答案,我隻能給你透露一點,他尚存人世。”


    “既然佛陀不方便透露,無聖便不勉強了,不執著一切,相信自會柳暗花明。”


    宗無聖絲毫不勉強,他的內心在此刻也悄然發生著蛻變。


    蟄庚一直在旁邊默默思考著什麽,找到佛陀與宗無聖話題結束的空檔,飄然而至,來到宗無聖身邊問道:“不知宗公子學會了多少?”


    宗無聖誠實迴應:“我全學會了。”頓時引起眾佛子驚唿出聲,就這麽短短時間內,這位宗公子竟然全部學會了!


    “我觀察宗公子剛才將‘降龍拳’臨摹下來了,能否為我們再展示一遍呢?”


    宗無聖麵無表情的看著蟄庚,說道:“可以,不過我要做你師父。”


    蟄庚神情一滯,隨即將目光看向佛陀,佛陀那張猙獰的臉上並沒有看出什麽異樣,似乎並不抵觸佛子拜別人為師。


    “怎麽?”宗無聖抬起頭看向佛墓頂端問道:“難道不想學嗎?”


    蟄庚臉色微微一紅,正色道:“蟄庚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蟄庚已是佛門中人,必須問一下佛陀之意。”


    “那佛陀怎麽說?”


    “佛陀沒有開口,但蟄庚明白佛陀本意,不執著於心,不執著於行,佛陀之意既然讓我順其自然,那哲庚拜你為師也無妨。”


    說話間,蟄庚跪了下去,向宗無聖連磕三頭:“師傅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蟄庚身後眾佛子,眼見蟄庚已經拜宗無聖為師,為了佛陀所傳授“降龍拳”,毫不含糊的一起跪倒:“師尊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宗無聖滿意了,嘴角流露出微微笑意。之所以非要讓蟄庚他們拜自己為師是有理由的。宗無聖腦海中有關於信仰之力的介紹,信仰之力不是魂力、才力、靈力那般,是修煉者通過天地法則修煉出來。


    信仰之力是所有力之中,唯一含有專屬法則之力。


    據宗無聖迴憶中得知,信仰之力是需要通過本體之外的人才能獲得,比如說你收了一名徒弟,徒弟對你時時感恩,便會產生信仰之力。


    信仰之力的法則便是如此,你的徒弟越多,所獲得信仰之力便越多;你的徒弟再收了徒弟,那麽信仰之力便會翻倍。


    宗無聖修煉的“畫天訣”非常神奇,它能將所有的力全部轉化成宗無聖所需要的魂力,這樣一來,宗無聖的修煉速度勢必會大大增加。


    剛才,宗無聖便想好這幫佛子徒弟的用處,決定從佛墓離開以後便帶他們離開,前往靈州各郡城傳播佛法,廣建寺院,收獲信仰。


    還有最主要一點,宗無聖想到一個絕妙之處。佛子們若是在各郡城成功獲得信仰,必會是三教九流以及達官貴人們聚集之所。那時候,佛門將會成為宗無聖最龐大的消息網。


    一念及此,宗無聖從沉思中抬起頭,掃視一眼跪倒一片的佛子,朗聲說道:“都起來吧,以後在外不要叫我師傅,宗無聖或者宗公子便可。”


    “謹聽尊言。”


    宗無聖向佛陀看去,此時的佛陀雙目再次閉合,顯然是這具分身涅槃了。於是招唿大家一起離開了佛墓。


    今天是從龍山書院出來的第六天,離招生之日還有二十四天,在楚歌被困龍墓之後,宗無聖不得不改變計劃,決定先去靈州下屬郡城,於是在昔日領袖的居所內有條不紊分配任務。


    “這是我的手諭,你們帶上,即刻啟程丹州、幽州,到了那裏之後隻要將我的手諭交給城主,城主府自會幫助你們在當地建設寺廟。”


    說完,宗無聖擺擺手,麵前站著的一群佛子中,有三十人走出房舍,向著丹州、幽州進發。


    “蟄庚。”


    “師傅請講。”


    “明日一早,你隨我去朗州,其他佛子由你們領袖分工,自行安排去處,我們分頭行動。”


    “是。”


    眾人雙手合十,答應一聲便離去了。


    ……


    朗州。


    靈州下屬四郡城之一,與麟州、耀州、靈州交接。


    朗州在靈州屬於最有意思的一個郡城,它雖然是靈州下屬郡城,但朗州人卻很少與其他四郡城之人往來,他們擁有自己的地方政策,就連靈州城主府也很少問及他們。


    宗無聖在來這裏之前,,蒙烈給他特意交代過朗州的特立獨行,希望他能前往朗州觀察一下,體察一下當地民情。正因為宗無聖聽說朗州素來不與上級郡城來往,覺得靈州之行不妨從朗州開始,至於孔家、鄭家、那些等進入龍山學院以後再說不遲。


    入夜。


    朗州城內蕭條冷落。和靈州城錦繡繁華的夜市相比,這裏完全就是荒涼偏僻的山村。店鋪燈火星星點點,街上行人疏疏落落。


    在搖曳的燈火下,依稀可見三三兩兩行人衣著粗簡,時不時有擔著柴火的黃牛緩緩走過,脖子上掛著的銅鈴,隨著走動發出“當啷”聲響。在這條通往城主府的主幹道上,既沒有一輛簡陋的馬拉軺車,也見不到一位衣著華貴的人物走過。


    猝然間,城門方向傳來一陣陣哀嚎聲,隻見十幾匹高頭大馬上,分別載著一個黑衣人,他們手中揮舞著長鞭,時不時抽打幾下被繩索穿成一串的少年們。


    少年們衣衫襤褸,身上清晰可見被皮鞭抽打留下的血痕。


    “都給我走快點,再慢吞吞的小心我打死你們!”隨著一聲暴喝,又是幾鞭子脆聲想起,幾名少年疼的尖叫出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古畫天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翠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翠花並收藏萬古畫天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