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錢幣電子盤因整頓遭遇全國性停盤後,首先是內地部分郵票錢幣電子盤移師香港,形成後來所謂的港盤,這些港盤以中國國際文交所為代表。幾乎在同時或先於港盤,內地出現了專營郵票錢幣的商城,這是部分不甘寂寞的郵市精英們采取的補救電子盤的行動。


    商城很成功地規避了證監會設置的t+5交易模式,而又符合證監會協議轉讓的要求。采用t+0和摘牌、點選的交易方式,是商城較為通行的模式。而且創辦商城的最大好處是不需要證監會備案,隻要省級地方政符批準即可。這是整頓的兩個重要文件——38號和37號文件明文規定的。這些規定,很多郵票錢幣電子盤投資者根本不了解。還真別說,真正透徹研究過38號和37號文件的投資者真的不多,就是一些著名的郵評者,不要說研究了,就是認認真真看過文件的人也不多。


    就是像張大傑,算是在郵界令人矚目的郵評家了吧,但在當時,也沒有認真研究過這兩個文件。隻是因為後來浙江藏交所的創建,張大傑才認真研究這兩個文件。結果發現,浙江藏交所雖然使用了交易所的名稱,但就其本質來說,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商城,因為浙江藏交所沒有報備證監會,也沒有獲得證監會的同意,隻是獲得了省政府的批準成立的。


    從張大傑獲知浙江藏交所這個名稱起,就對浙江藏交所的前途有點擔憂,當時張大傑是想向鹿萬裏提出自己的疑慮的,鹿萬裏在浙江藏交所擔任重要職務。但後來不知為什麽,張大傑沒有向鹿萬裏說出自己的擔憂和疑慮,是忘記了還是有其他原因,隻有張大傑自己知道。


    後來的事實證明了張大傑的擔心,浙江藏交所開業沒幾天,就遭同行舉報,舉報的理由還挺充分,封閉運行和違規使用交易所名稱,而這兩條正是浙江藏交所的軟肋,隻好停盤等待檢查。這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總之,郵票錢幣商城的出現是打了整頓政策的擦邊球,鑽了整頓政策的空子。既然整頓針對的是郵票錢幣電子盤,是文交所,那末,我不搞文交所,我搞個商城可以不可以。有人在研讀整頓的38號和37號文件後發現,辦個郵市商城可以不受t+5交易模式的限製,也可以不必報備證監會獲得其首肯。於是,賴文光和強嬙兩人一合計,決定成立滬西郵幣商城,背靠滬西這個電商大平台。


    郵幣商城的創建沒有一般人想象的那麽複雜,國家在開辦公司這一領域,基本上已經完全放開,拿到營業牌照已經不再是一件難事。。


    隨著滬西郵幣商城的出現,全國出現了創辦郵幣商城熱,先後出現了西郵、金網易購、金網藝購等商城,大有席卷全國之勢。鑒於電子盤無序創建、最後遭到整頓的前車之鑒,張大傑等郵評家多次在《郵幣資訊》等媒體上發表文章,唿籲國家對此種無序創建郵幣商城的現象嚴加監管,以免重蹈電子盤的覆轍。


    後來大概是有關部門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加強了對郵幣商城的審批監管,在上郵優選商城創辦之前,基本上國內再也沒有出現類似的郵幣商城。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滬西郵幣商城成立後,賴文光和強嬙分別自任董事長和總經理。滬西郵幣商城在2017年10月份籌建,當年十一月份開始托管營業。也就是說,滬西郵幣商城幾乎與中國國際文交所同時創辦。而金網藝購作為中國國際文交所與金陵和湘南電子盤的中介平台,擔負著為中國國際文交所輸送藏品和提供出入金通道的任務。


    內地郵幣商城的創建並不成功,最起碼到2021年5月份,仍然沒有任何像樣的行情,投資者對各個郵票錢幣商城的管理層很不滿意,對他們管理平台的水平普遍不看好,批評指責的多,表揚讚美的少,甚至完全不認同。特別是滬西郵幣商城的總經理強嬙,更是一個讓投資者哭笑不得的人物。


    陳新宏和小方兩人的蜜月期已過,生活又迴到了原有的軌跡。盧工的生意雖然十分清談,有一部分攤位的攤主已經歇業,沒有歇業的攤主也不是每天都來盧工,一整天做不到一筆生意已成常態。但盡管如此,陳新宏與小方兩人還是堅持來盧工,經營他們的攤位。結婚以後,兩人的攤位已合並一處,換成了一個較大、較氣派的包房。


    線下生意不好做,線上生意也難做。滬西郵幣商城剛開業時,陳新宏買進了一些郵資片,其中有“普通話”、“新華社”“新領軍”等。陳新宏非常熟悉郵票和封片,是郵市聖手。因此,他選定的這些封片買入後一直上漲,雖然投入的資金不是很多,但開始時確實也小賺了一把。


    滬西郵幣商城背靠大平台,加上其開始運作時還比較規範,因而得到投資者的普遍看好,全國很多知名郵商和著名投資人紛紛將郵品托管進來,一時出現了風生水起的局麵。


    滬西郵幣商城剛運營時,由於上市品種非常少,少量資金就可以撬動行情,但後來隨著上市數量的增加,加上滬西郵市商城的管理層缺乏遠大戰略眼光,隻知擾貨不去發展會員,使市值和資金的平衡一再被打破,行情開始急轉直下,陳新宏由於追加了投資,不僅將起初小賺的錢全部搭了進去,而且還把小方給的10萬元也套在了裏麵。


    好在小方是郵商,懂得再有本事的郵商也不能與整個郵市趨勢較勁,不僅沒有埋怨陳新宏,還鼓勵他說,既然有商城可以讓我們玩,憑你在郵市摸爬滾打幾十年的經驗和取得的成功投資案例,重整旗鼓應該不會有問題。


    夫妻兩人還是一如既往地早出晚歸,天天去盧工守攤。


    時間已進入2018年的初夏,天氣變得越來越熱。但全國的郵票錢幣商城熱開始降溫,內地再也沒有聽說有什麽郵票錢幣商城開辦。


    郵票錢幣電子盤被整頓後,網絡交易平台就隻剩下3種形式:一是沒有郵品和資金第三方托管的網上交易方式,如“一塵”網和“互動”網,交易雙方可以在網上進行掛牌交易,但平台僅僅提供交易場所,不能保證貨物和資金的安全性,因誠信問題引發的糾紛不斷,降低了交易的效率,抑製了投資者參與的熱情;二是原電子盤的翻板、原模式移師香港的電子盤,如“中國國際文交所”,采用了連續競價和t+0交易模式,這是原電子盤投資者非常習慣的交易模式,但很多投資者疑慮於“一國兩製”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護移師香港的電子盤,參與者始終有顧慮,因而其發展受到了一定的製約,而且隨著國內郵幣商城的越來越多,港盤中的一部分投資者很有可能迴歸內地商城交易,這對今後港盤的發展,是一個嚴重的製約因素;三是郵幣商城,商城的創辦和盛行完全是形勢所迫,是中國式的辦事方式,中國奉行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然整頓對新平台的創辦有嚴格的規定,其中的t+5的交易模式讓投資者無法接受,那末,隻好想辦法另辟蹊徑。電子盤不讓我辦,我換個名稱行不行,我不叫電子盤,我叫商城,這就是中國式的聰明,也是中國人在政策縫隙中求生存、求發展的做事方式。


    至於新平台,張大傑從一開始就認定其不可能成事,即使勉強創辦,如果不改變交易模式,其結局一定是關門走人,沒有第二種結局。


    同樣是協議轉讓(摘牌和點選),況且t+0的商城都艱難維持,苦苦支撐,難道t+5的新平台能夠生存?張大傑和陳新宏都是一等一的郵評家,他們心裏都十分清楚地知道,新平台已經壽終正寢。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陳新宏和張大傑整頓中後期寫的郵評文章中,從不提及新平台,也沒有對新平台的任何評論。


    初夏季節,上海已有大熱天的味道,街上到處是穿著十分暴露的姑娘。那天,小方也穿了一件緊身深v淺黃色t恤衫,將豐滿的雙乳勾勒得一覽無餘。小方雪白光潔的皮膚,在淺黃色t恤衫的襯托下,更見白嫩。


    由於很少有顧客來盧工郵市,小方和陳新宏的生意顯得十分清淡。那天,陳新宏說要去張大傑學校,去收去年賣給研究生院郵冊的款子。並對小方說,他中午不迴來了,可能在張大傑那邊吃中飯。


    為什麽陳新宏說可能在張大傑那邊吃中飯,並非陳新宏不敢肯定張大傑留不留午飯,他知道張大傑不是一個小氣之人,留老朋友吃飯,不會舍不得,而是陳新宏知道張大傑是一個大忙人,很多時候都在外麵做事,不一定在學校。雖然今天陳新宏要去滬江大學早早就打電話告訴了張大傑,電話中張大傑也說他今天在學校,但陳新宏仍然不敢肯定張大傑今天一定在學校,故有“可能在張大傑那邊吃中飯”的說法。


    小方太漂亮,太性感了,故在盧工郵市,很多人都對小方想入非非,垂涎三尺。見小方一個人在包房守櫃台,牛姓郵商先來到小方的包房裏,與小方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


    小方對牛姓郵商也頗有好感,盡管知道這家夥有點色迷迷,但對他的一些奉承話聽了還是感到很舒坦。那個女人不喜歡男人奉承的,而且牛姓郵商長得英俊瀟灑,也是一個令很多女人心動的男人。


    突然,牛姓郵商故作神秘地對小方說:“你知道哇,你老公外麵有好幾個相好。”“你瞎說什麽呀,老公隻有一個相好,那就是沈毓。”小方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要對牛姓郵商這麽說,是想為陳新宏開脫嗎。可能她也意識到這樣反駁有點底氣不足,因此馬上加上一句:“更何況他們兩人已經斷絕了關係。”“斷絕關係?哼,情人間的關係能說斷就斷嗎?真是沒腦子,大胸脯的女人腦子都少根筋”。


    “你才沒有腦子呢,大胸脯的女人怎麽了?有本事你不看大胸脯女人。”小方受到了侮辱,她的聲音也提高了很多。其他郵商不知道這裏發生了什麽,都圍擾過來。牛姓郵商一見情況不妙,自己今天可能要被大家看笑話,就趁機溜走了。


    大家問小方是怎麽迴事,小方也不便明說,見牛姓郵商已溜,她也不想再說什麽,隻是說:“這個人是神經病,盡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大家見問不出什麽,也就知趣地散了,繼續去守自己的攤位。


    守攤也是自己給自己尋找安慰,盡管一連幾天都可能沒有一單生意,但大家閑著也是閑著,作為郵商,不守攤,又能怎麽樣?


    郵幣商城沒有行情,這可能是創辦者在創辦之初始料未及之事。因此,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商城的管理層,對郵幣商城的熱情也在慢慢降溫,經過郵幣電子盤大整頓,很多投資者已對郵市失去了信心,他們不再相信郵幣商城能給投資者帶來好運,能像以往的電子盤一樣,能產生一輪轟轟烈烈的郵市大行情。


    很多人不再參與商城投資,家裏有郵票的,也不肯拿到商城去托管,因為在他們看來,去商城托管就是變相向商城送錢,托管需要一筆不小的托管費、鑒定費,以及平台服務費。滬西郵幣商城開始時,收取的費用還不算多,大約是入庫總市值的3.5%左右,後來是越收越高。由於沒有行情,商城根本無法靠交易傭金維持生存,隻好靠托管和再托管的那點可憐的收入艱難度日。這就形成了商城的惡性循環,不斷擾貨的結果,使上市市值越來越大,市值和資金的平衡一再被打破,市值和資金每一次平衡的打破,是價格的一次又一次地下跌,所以跌跌不休是當時商城的普遍現象。可以說,至2021年上半年,全國所有的郵幣商城都沒有出現過一次像樣的行情。這是後話,暫且略過不表。


    陳新宏到滬江大學後,先去研究生院結算郵冊的款項。研究生院的季亮這幾年都從陳新宏那邊進年冊,一年總要買進幾十本甚至上百本的年冊,作為每年召開研究生工作表彰大會的獎品,以及協作單位的禮品。


    季亮隻是研究生院的辦公室主任,雖然喜歡郵票,但對購買年冊沒有決定權,之所以每年買進年冊,完全是研究生院的彭大力院長喜歡集郵,每年買進年冊作為獎品和禮品,這是彭院長的意思,彭院長的這個想法正中季亮的下懷。因此,每年都要讓陳新宏拿些年冊來。


    陳新宏作為郵商,也十分精通經商之道,每年不僅給季亮百分之十的迴扣,還會挑選兩套本年度最值錢、最有升值潛力的郵品孝敬季亮和彭大力,投桃報李,因此這生意才維持了那麽多年。


    拿到年冊款項後,陳新宏去了張大傑的辦公室,但很不巧,張大傑有事出去了。臨走時,張大傑專門關照辦公室的同事蘇小曼,要她中午帶陳新宏去招待食堂吃飯。因此,那天是由美女蘇小曼作陪,去招待食堂吃的飯。陳新宏是既有口福又有眼福。蘇小曼漂亮,溫柔,可人,是許多男人的夢中情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郵海沉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吞寸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吞寸木並收藏郵海沉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