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這麽說、大姐,”外婆浮萍望著堅韌之上、再強不能的麵容說:“這已經很不易了。”
祖母坤稷笑了笑:“是呀,都這樣了;浮萍啊,我明白你有幾百個為什麽鬱積於心卻又不知從何問起。不過,你能突然迴家看看,這倒令我非常意外。”
外婆浮萍自然明白言中之意:“起先,我隻是想迴到近些年來魂牽夢縈的地方走走,沒想到記憶早已破碎;本來我目擊此情此景的第一念頭……啊不、此時此刻我更想知道的是,大姐你和壽兒是怎麽過來的?”
祖母坤稷正好揭開茶碗的蓋:“且不提雜草叢生寒風瀟瑟的感覺叫人好不恐怖;就說今天,那種破城空巷飛俠掠影、荒塚野地人鬼出沒的情景就險些……”
如男似女兩個隨從相視一笑、同時起身,如男說:“兩位夫人慢慢聊吧,我們村裏村外的熟悉一下環境;事態雖然不像夫人說的那麽嚴重,但小心謹慎總是好的。”
外婆浮萍點了點頭:“也好,快去快迴。”
“是。”
祖母坤稷在目送如男似女兩個隨從轉身離去的時候調整了個非常高貴的坐態:“看來這兩個傭人對你還算盡心,頗像當初老爺身邊的幾位隨從。”
外婆浮萍終於等到了一個尋問主題的幾會,可一看對方那副派頭、就繞了個順水推舟令人誠服的彎子:“大姐此言差矣,她們不過是從蔣委員長侍從室抽調出來的警衛,雖然受過嚴格而又特殊的美式軍訓;但她們執行的軍務公事公辦,哪能與老爺長期調養的心腹跟班相比……對了大姐,老爺呢?”
祖母坤稷扭過頭去,望著門外那片金黃金黃的夕陽、語音幽涼地迴答:“天地蒼茫,不知所向。”
“啊!”外婆浮萍本想捂住自己的嘴,可手像觸了冰一樣、凍得渾身顫鬥;“對不起、大姐,我不該問的,但我能做到不聞不問嗎”
“你心最善、是個好話歹話都留不住片刻的人,今天能忍到如此地步,這說明你也經曆了不少的事;沒關係的,好在我也麻木了。”祖母坤稷把眼角的淚珠揉碎,“來,浮萍、坐到姐姐身邊來。”
“姐!”外婆浮萍再也忍不住痛裂胸膛的悲傷,她“咚”的一聲跪在祖母坤稷跟前、撲在祖母坤稷的膝上放聲大哭;“誰能還啊,我的家園?我向誰要啊,我的家園?”
“萍?”祖母坤稷撫摸著外婆浮萍的青絲,“除了老爺,跟誰要去;老爺他、該還的不單是你我的家園,而是鳳凰巢七十二戶人家的家園呐。”
“可是老爺他,為何這樣嗬?”
“說來話長,”祖母坤稷用手指梳理著外婆浮萍的披肩長發,淚水又像斷線的珠子無法挽留;“你離家出走之後,老爺的脾氣就漸漸變得乖張暴唳,成天大吼大叫摔東砸西;接著又變得非常迷信,他晝夜懷疑妻妾走失牛羊多病、鳳凰巢人之雄圖偉業遲遲沒有多大建樹的原因是坐居的龍脈和房向的定位有問題;於是,請來方圓百裏很有名氣的地師、成天端著邏盤東山西嶺的查看風水尋找寶地;有一天,那地師遙望著巍魏神龍山對老爺說,‘你鳳凰巢若要心想事成宏圖大展,就必須克服神龍山;因為貴莊坐西南向東北,最佳的風水格局是左白虎右青龍,可貴莊偏偏屬於左青龍右白虎、與金木水火土的太極規律相違,且龍頭太低雄心不壯;右邊的白虎高於左邊的青龍本就不吉,還別說都深受高高神龍的壓製,而且南風徐來北山阻隔、氣勢如何能順?所以……’地師指著南山穀中的仙湖說,‘而對土司官府而言倒是座強硬高大的靠山,安老爺您看、土司官府背靠巍魏神龍嶺、麵向青山出平湖,可謂地靈人傑物華天寶啊!’”
外婆浮萍止住哭泣:“老爺就信了?”
“他哪會不信。”祖母坤稷冷歎一聲,“那地師又說,‘但這些都不是很重要,最致命的是、從土司官府往北看,安老爺您說他像不像一條往北騰飛的巨龍,而往北是什麽所在?那是曆代帝王成就霸業的京都;土司官府坐在龍尾上,還用問他家人丁興旺官運亨通的緣故嗎?但反過來就是鳳凰巢的克星,從龍頭主峰往南數,它不多也不少、恰恰是三十六座大山頭七十二個小丫口,丫口為缺、在貴莊對麵,這難道不是您鳳凰巢七十二戶人家的殘疾?’老爺急得臉色煞白、就問,‘那麽先生,如何才能克服神龍山?’地師說,‘辦法很簡,但這天生地就的龐然大物隻恐人力難為,隻要把主峰往下一點的地方挖斷,頭沒了脖子、身首異處的龍還能飛嗎?這樣一來、三十六座大山頭變成三十七,七十二個小丫口成了七十四,從數理上跟鳳凰巢就風牛馬不相及了;而土司,哼!’”
外婆浮萍抬起頭來:“挖了?”
“挖了,”祖母坤稷說,“老爺從外鄉雇來三百六十個民工加上本莊的七十二人足足挖了三年半,勞民傷財、費盡移山心力,終於挑出了一個小小的丫口;由此、神龍山也就改名挑斷山了。”
“糊塗!”外婆浮萍“騰”的站起,“愚昧,這簡直就是缺乏知識文化的可悲行為。”
祖母坤稷卻說:“不過也怪,那丫口剛完工、土司家族在省裏從軍做官的人就戰死了好幾個。”
“那是巧合,那是恰好碰上龍雲、盧漢和唐繼堯之間的軍閥內戰。”外婆浮萍壓住滿腔苦楚,在祖母坤稷身邊輕輕坐下;“那,鳳凰巢因此而時來運轉?”
祖母坤稷輕輕搖頭:“沒有,因此、老爺又找來那地師;地師說,克星雖已消除、但迴龍山的龍嘴旁邊沒有水,口幹舌燥的龍是困龍、困龍如何翻身;於是、老爺又采納了地師的授意,在練兵場的邊緣挖了個大大的魚池;結果這一挖、又說有人看見從那裏飛出了一對金鳳凰,如果金鳳凰飛走了、那鳳凰巢的靈氣就會蕩然無存,必須在河邊建座水閣作為金鳳凰的暖巢;我被地師授意的種種行徑給折騰得心煩意亂,就對老爺說、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禍患對任何人都在所難免,若要鳳凰巢這朵富麗的牡丹在世人眼中長久盛開永不凋零,那就應該拋去雲裏霧裏的迷信思想和精神寄托、還是腳踏實地的幹些澆灌耕耘的正事;可他認為、風水不好就等於氣候反差,如果不是風調雨順、就是把人累死也開不出富麗的鮮花;隻有風水循環,才能興邦立業。”
這個夜晚、兩位久別重逢的夫人同榻而眠,外婆浮萍輾轉難眠思緒萬千:“就算那樣,也不至此嗬?”
祖母坤稷的言語在枕邊漫遊:“是嗬,可接著又發生了幾件意想不到的大事;先是兩支馬幫一去不迴,其次的牛羊成群死亡,後來是共有三十六人死於霍亂;老爺在一連串不幸事件的打擊之下,脾氣更加變得暴跳如雷和喜怒無常;他又去找那地師,可那地師雲遊四方哪裏找去,隻好找來另一位有名地師;那地師到此一看大吃一驚,他說,你們瘋了,竟然把這普天之下最好的風水龍脈給完全破壞了;你們上當了,你們請的那地師準是被你們仇人不惜重金買通了的奸細!否則,怎麽可能完全破壞在最要緊的部位!在如此沉重的打擊下、老爺決定集中全莊的散金碎銀到克欽邦去購買槍支彈藥與土司武裝決一死戰,然後舉莊遷往蜜支那的安氏農莊。”
外婆浮萍掀開被子坐了起來“蜜支那的安氏農莊!我怎麽聞所未聞?”
“浮萍啊,”祖母坤稷拉她躺下,“其實有很多事,我們是不該瞞你的;可那時、老爺覺得你天真單純,不想讓太多的事使你擔驚受怕;於是你誤會了我們,負氣出走了不是?”
“大姐!”一股強烈的熱流湧上心頭,外婆浮萍又淚如雨下;“如果我早知事是這樣,哪還有臉迴來見您;我真恨自己,鑄成如此大錯。”
“後來一想,我們都沒錯。”祖母坤稷為她抹去淚水,“老爺曾經說過,萍萍還會迴來,萍萍的出走、真是一件歪打正著的幸事,至少她能為安家保住兩條命根。”
“老爺!”外婆浮萍更傷心,“您怎麽還能這麽想?大姐,老爺真的這麽說?”
“是啊。”祖母坤稷說,“其實,在麵臨跟日本鬼子開戰的時候、我也是這麽想的。”
“日本鬼子!您們跟日本鬼子開戰?”
“是的,還得從頭說起。”祖母坤稷挑亮煙燈、拿起煙槍抽了兩口鴉片,“老爺將傾其所有的金銀細軟按鳳凰巢出行習慣分為三十六馱,囑托二老爺安青到克欽邦去購買美式武器;就在那夜,坐在椅上打頓老爺猛然驚醒、說大事不好,他夢見家堂上的香爐中長出了稗子,香爐中出稗子、說明鳳凰巢要徹底的敗了;已被迷信衝昏頭腦的老爺立既派人去把安青的馬幫追迴,馬幫是醜時一刻出動的、而派出的人在殺人丫口追到馬幫時已是寅時三刻天已快亮;財寶是不能漏風的,於是安青決定、暫將財寶馱往鼎足山埋藏,可是馬幫一進鼎足山、就再也沒有出來……”
外婆浮萍翻了個身:“會不會、二老爺卷著細軟與人私奔了?”
“不得而知。”祖母坤稷望了外婆浮萍一眼,嗡動著鼻翼吸嗅著煙霧中的氣味;“土司官為了跟鳳凰巢決戰磨刀謔謔,老爺在一貧如洗四麵楚歌的淒風裏做出了痛斷肝腸的決定,放棄家園、舉莊遷往蜜支那;但故土難離,全莊上下十有八九的人寧可與土司戰死、被饑餓困死也不離開家園;任憑老爺磨破嘴皮,那些執意死守的人還是無動於衷;老爺萬般無奈、表麵上隻好讓步,‘好吧,那就抓緊節令種豆麥’;背地裏卻說,‘看來三十六計、隻有破釜沉舟’;我問什麽意?他說,‘若要不失鳳凰巢、隻有先死而後生’;直到一月之後,我才明白那話的意思;那是一個天色陰沉月黑風高的嚴寒之夜,村莊北端突然起火、火借風勢越燒越猛,傾刻之間滿天通紅人哭馬嘶;如此這般,一座曾經美麗而富饒的農莊在一夜之間消失了;全莊人在頂無片瓦、囊無粒米的絕境下隻好淚別故土另投他鄉;然而,一群為躲避戰火而背井離鄉的莊稼人哪裏知道,這一去、他們又將卷如更加殘酷的、爭奪家園的戰爭。”
祖母坤稷笑了笑:“是呀,都這樣了;浮萍啊,我明白你有幾百個為什麽鬱積於心卻又不知從何問起。不過,你能突然迴家看看,這倒令我非常意外。”
外婆浮萍自然明白言中之意:“起先,我隻是想迴到近些年來魂牽夢縈的地方走走,沒想到記憶早已破碎;本來我目擊此情此景的第一念頭……啊不、此時此刻我更想知道的是,大姐你和壽兒是怎麽過來的?”
祖母坤稷正好揭開茶碗的蓋:“且不提雜草叢生寒風瀟瑟的感覺叫人好不恐怖;就說今天,那種破城空巷飛俠掠影、荒塚野地人鬼出沒的情景就險些……”
如男似女兩個隨從相視一笑、同時起身,如男說:“兩位夫人慢慢聊吧,我們村裏村外的熟悉一下環境;事態雖然不像夫人說的那麽嚴重,但小心謹慎總是好的。”
外婆浮萍點了點頭:“也好,快去快迴。”
“是。”
祖母坤稷在目送如男似女兩個隨從轉身離去的時候調整了個非常高貴的坐態:“看來這兩個傭人對你還算盡心,頗像當初老爺身邊的幾位隨從。”
外婆浮萍終於等到了一個尋問主題的幾會,可一看對方那副派頭、就繞了個順水推舟令人誠服的彎子:“大姐此言差矣,她們不過是從蔣委員長侍從室抽調出來的警衛,雖然受過嚴格而又特殊的美式軍訓;但她們執行的軍務公事公辦,哪能與老爺長期調養的心腹跟班相比……對了大姐,老爺呢?”
祖母坤稷扭過頭去,望著門外那片金黃金黃的夕陽、語音幽涼地迴答:“天地蒼茫,不知所向。”
“啊!”外婆浮萍本想捂住自己的嘴,可手像觸了冰一樣、凍得渾身顫鬥;“對不起、大姐,我不該問的,但我能做到不聞不問嗎”
“你心最善、是個好話歹話都留不住片刻的人,今天能忍到如此地步,這說明你也經曆了不少的事;沒關係的,好在我也麻木了。”祖母坤稷把眼角的淚珠揉碎,“來,浮萍、坐到姐姐身邊來。”
“姐!”外婆浮萍再也忍不住痛裂胸膛的悲傷,她“咚”的一聲跪在祖母坤稷跟前、撲在祖母坤稷的膝上放聲大哭;“誰能還啊,我的家園?我向誰要啊,我的家園?”
“萍?”祖母坤稷撫摸著外婆浮萍的青絲,“除了老爺,跟誰要去;老爺他、該還的不單是你我的家園,而是鳳凰巢七十二戶人家的家園呐。”
“可是老爺他,為何這樣嗬?”
“說來話長,”祖母坤稷用手指梳理著外婆浮萍的披肩長發,淚水又像斷線的珠子無法挽留;“你離家出走之後,老爺的脾氣就漸漸變得乖張暴唳,成天大吼大叫摔東砸西;接著又變得非常迷信,他晝夜懷疑妻妾走失牛羊多病、鳳凰巢人之雄圖偉業遲遲沒有多大建樹的原因是坐居的龍脈和房向的定位有問題;於是,請來方圓百裏很有名氣的地師、成天端著邏盤東山西嶺的查看風水尋找寶地;有一天,那地師遙望著巍魏神龍山對老爺說,‘你鳳凰巢若要心想事成宏圖大展,就必須克服神龍山;因為貴莊坐西南向東北,最佳的風水格局是左白虎右青龍,可貴莊偏偏屬於左青龍右白虎、與金木水火土的太極規律相違,且龍頭太低雄心不壯;右邊的白虎高於左邊的青龍本就不吉,還別說都深受高高神龍的壓製,而且南風徐來北山阻隔、氣勢如何能順?所以……’地師指著南山穀中的仙湖說,‘而對土司官府而言倒是座強硬高大的靠山,安老爺您看、土司官府背靠巍魏神龍嶺、麵向青山出平湖,可謂地靈人傑物華天寶啊!’”
外婆浮萍止住哭泣:“老爺就信了?”
“他哪會不信。”祖母坤稷冷歎一聲,“那地師又說,‘但這些都不是很重要,最致命的是、從土司官府往北看,安老爺您說他像不像一條往北騰飛的巨龍,而往北是什麽所在?那是曆代帝王成就霸業的京都;土司官府坐在龍尾上,還用問他家人丁興旺官運亨通的緣故嗎?但反過來就是鳳凰巢的克星,從龍頭主峰往南數,它不多也不少、恰恰是三十六座大山頭七十二個小丫口,丫口為缺、在貴莊對麵,這難道不是您鳳凰巢七十二戶人家的殘疾?’老爺急得臉色煞白、就問,‘那麽先生,如何才能克服神龍山?’地師說,‘辦法很簡,但這天生地就的龐然大物隻恐人力難為,隻要把主峰往下一點的地方挖斷,頭沒了脖子、身首異處的龍還能飛嗎?這樣一來、三十六座大山頭變成三十七,七十二個小丫口成了七十四,從數理上跟鳳凰巢就風牛馬不相及了;而土司,哼!’”
外婆浮萍抬起頭來:“挖了?”
“挖了,”祖母坤稷說,“老爺從外鄉雇來三百六十個民工加上本莊的七十二人足足挖了三年半,勞民傷財、費盡移山心力,終於挑出了一個小小的丫口;由此、神龍山也就改名挑斷山了。”
“糊塗!”外婆浮萍“騰”的站起,“愚昧,這簡直就是缺乏知識文化的可悲行為。”
祖母坤稷卻說:“不過也怪,那丫口剛完工、土司家族在省裏從軍做官的人就戰死了好幾個。”
“那是巧合,那是恰好碰上龍雲、盧漢和唐繼堯之間的軍閥內戰。”外婆浮萍壓住滿腔苦楚,在祖母坤稷身邊輕輕坐下;“那,鳳凰巢因此而時來運轉?”
祖母坤稷輕輕搖頭:“沒有,因此、老爺又找來那地師;地師說,克星雖已消除、但迴龍山的龍嘴旁邊沒有水,口幹舌燥的龍是困龍、困龍如何翻身;於是、老爺又采納了地師的授意,在練兵場的邊緣挖了個大大的魚池;結果這一挖、又說有人看見從那裏飛出了一對金鳳凰,如果金鳳凰飛走了、那鳳凰巢的靈氣就會蕩然無存,必須在河邊建座水閣作為金鳳凰的暖巢;我被地師授意的種種行徑給折騰得心煩意亂,就對老爺說、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禍患對任何人都在所難免,若要鳳凰巢這朵富麗的牡丹在世人眼中長久盛開永不凋零,那就應該拋去雲裏霧裏的迷信思想和精神寄托、還是腳踏實地的幹些澆灌耕耘的正事;可他認為、風水不好就等於氣候反差,如果不是風調雨順、就是把人累死也開不出富麗的鮮花;隻有風水循環,才能興邦立業。”
這個夜晚、兩位久別重逢的夫人同榻而眠,外婆浮萍輾轉難眠思緒萬千:“就算那樣,也不至此嗬?”
祖母坤稷的言語在枕邊漫遊:“是嗬,可接著又發生了幾件意想不到的大事;先是兩支馬幫一去不迴,其次的牛羊成群死亡,後來是共有三十六人死於霍亂;老爺在一連串不幸事件的打擊之下,脾氣更加變得暴跳如雷和喜怒無常;他又去找那地師,可那地師雲遊四方哪裏找去,隻好找來另一位有名地師;那地師到此一看大吃一驚,他說,你們瘋了,竟然把這普天之下最好的風水龍脈給完全破壞了;你們上當了,你們請的那地師準是被你們仇人不惜重金買通了的奸細!否則,怎麽可能完全破壞在最要緊的部位!在如此沉重的打擊下、老爺決定集中全莊的散金碎銀到克欽邦去購買槍支彈藥與土司武裝決一死戰,然後舉莊遷往蜜支那的安氏農莊。”
外婆浮萍掀開被子坐了起來“蜜支那的安氏農莊!我怎麽聞所未聞?”
“浮萍啊,”祖母坤稷拉她躺下,“其實有很多事,我們是不該瞞你的;可那時、老爺覺得你天真單純,不想讓太多的事使你擔驚受怕;於是你誤會了我們,負氣出走了不是?”
“大姐!”一股強烈的熱流湧上心頭,外婆浮萍又淚如雨下;“如果我早知事是這樣,哪還有臉迴來見您;我真恨自己,鑄成如此大錯。”
“後來一想,我們都沒錯。”祖母坤稷為她抹去淚水,“老爺曾經說過,萍萍還會迴來,萍萍的出走、真是一件歪打正著的幸事,至少她能為安家保住兩條命根。”
“老爺!”外婆浮萍更傷心,“您怎麽還能這麽想?大姐,老爺真的這麽說?”
“是啊。”祖母坤稷說,“其實,在麵臨跟日本鬼子開戰的時候、我也是這麽想的。”
“日本鬼子!您們跟日本鬼子開戰?”
“是的,還得從頭說起。”祖母坤稷挑亮煙燈、拿起煙槍抽了兩口鴉片,“老爺將傾其所有的金銀細軟按鳳凰巢出行習慣分為三十六馱,囑托二老爺安青到克欽邦去購買美式武器;就在那夜,坐在椅上打頓老爺猛然驚醒、說大事不好,他夢見家堂上的香爐中長出了稗子,香爐中出稗子、說明鳳凰巢要徹底的敗了;已被迷信衝昏頭腦的老爺立既派人去把安青的馬幫追迴,馬幫是醜時一刻出動的、而派出的人在殺人丫口追到馬幫時已是寅時三刻天已快亮;財寶是不能漏風的,於是安青決定、暫將財寶馱往鼎足山埋藏,可是馬幫一進鼎足山、就再也沒有出來……”
外婆浮萍翻了個身:“會不會、二老爺卷著細軟與人私奔了?”
“不得而知。”祖母坤稷望了外婆浮萍一眼,嗡動著鼻翼吸嗅著煙霧中的氣味;“土司官為了跟鳳凰巢決戰磨刀謔謔,老爺在一貧如洗四麵楚歌的淒風裏做出了痛斷肝腸的決定,放棄家園、舉莊遷往蜜支那;但故土難離,全莊上下十有八九的人寧可與土司戰死、被饑餓困死也不離開家園;任憑老爺磨破嘴皮,那些執意死守的人還是無動於衷;老爺萬般無奈、表麵上隻好讓步,‘好吧,那就抓緊節令種豆麥’;背地裏卻說,‘看來三十六計、隻有破釜沉舟’;我問什麽意?他說,‘若要不失鳳凰巢、隻有先死而後生’;直到一月之後,我才明白那話的意思;那是一個天色陰沉月黑風高的嚴寒之夜,村莊北端突然起火、火借風勢越燒越猛,傾刻之間滿天通紅人哭馬嘶;如此這般,一座曾經美麗而富饒的農莊在一夜之間消失了;全莊人在頂無片瓦、囊無粒米的絕境下隻好淚別故土另投他鄉;然而,一群為躲避戰火而背井離鄉的莊稼人哪裏知道,這一去、他們又將卷如更加殘酷的、爭奪家園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