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野草枯揚刺籬覆蓋的卯石小路,外婆浮萍來到了她當年與馬幫掌櫃馮品先生再次相遇的地方。這迴,她遇到的是個一眼望去就覺得通身靈光都被樸素隱藏的姑娘:“謝蘭!”
“側夫人,”丫環謝蘭在練兵場上的野草叢中迴頭,“您怎麽到在來了?”
外婆浮萍仰首望著藍藍的天空:“為了這清新的空氣。”
“不對,”丫環謝蘭走到跟前,略偏頭顱望著她,“這裏、準是您的迴味甜蜜之地。”
“哦!”外婆浮萍眉尖一閃,“何以見得?”
“就是何以見得這句話,證實我了我的判斷一點沒錯。”
外婆浮萍笑了:“那你說,是什麽樣的東西會令我的迴味感到甜蜜?”
丫環謝蘭瞟了一瞥跟在後麵的隨從似女、頗為神秘地低聲迴答:“跟您心儀之人的幽會處唄。”
外婆浮萍的內心“咯噔”了一下,頭一搖說:“錯,這是練場,多年以前、我每天大早都來這裏觀看團丁操練,是老習慣了。”
“是嗎?”外婆浮萍的眼珠一轉,咪起嘴唇笑了笑;“好吧、就算是個玩笑,側夫人可別生氣嗬。”
外婆浮萍望著她背在身後的那隻手:“姑娘,你手裏拿的什麽?”
丫環謝蘭微微一驚:“側夫人,您怎麽知道我的手裏有東西?”
“你的詭秘告訴我。”
丫環謝蘭兩手一攤:“是空氣。”
外婆浮萍開心發笑了:“原來,你我都是自作聰明;噢不、你贏了。”
“不、是您贏了,”丫環謝蘭的手一閃,“側夫人您看。”
“槍!”外婆浮萍臉色蒼白,“姑娘,你手持兇器、在這荒坡野地裏溜些是麽?”
“巡莊嗬。”眨眼之間、槍又不見了,隻見那雙眼睛在流路奇怪的輝光;“您怎麽了側夫人?”
“沒什麽。”外婆浮萍環顧四周、恢複著失去的常態,“我隻是覺得、有這樣的必要嗎?”
“很有必要。”丫環謝蘭的神情很認真,“雖然一眼看去安安靜靜、但太安靜了反而令人覺得不安,自迴到這裏、我和壁壽少爺都每天早晚兩次的天天巡莊,已經四年了。”
“是嗬,”外婆浮萍點頭,“若大荒莊就這麽三人居住,難免有些危機四伏的感覺;那好、既是巡莊,那我倆走走好嗎?”
“好嗬,”丫環謝蘭高興地往前一指,“側夫人請。”
外婆浮萍也弄不明白為什麽,忽然覺得眼前的丫環不尋常。
丫環謝蘭很快有了警覺,從上至下地望了自己一眼:“側夫人您!怎麽這樣看著我?”
外婆浮萍開門見山:“你的身手好像很不錯,哪裏學的?”
“逼出來的。”丫環謝蘭也不含糊,“說了您也不會笑話,我們都是九死一生的人人了。”
“你好像不是本地人,家住哪裏?”
“川西,四川的西部。”
“噢!”外婆浮萍又望定了她,“川西哪裏?”
“順意鎮,小地方、您不會知道的。”
“不、”外婆浮萍笑道,“我知道,翻越往南的山、就是弩箭街,對吧?”
“對呀!”這迴,輪到丫環謝蘭發呆了,“側夫人、您去?”
“去過。”外婆浮萍告訴她,“我在那一帶開了許多絲綢分莊、每年都去一兩次的,那可是個田肥水美物產豐饒的好地方啊!登高望遠丘陵起伏,薄霧淡淡、如紗似綢;大街小巷的洋貨土產多極了,大戶人家也不少。”
丫環謝蘭舉目遠方思緒萬千:“是啊,特別是川西有名的刁大財主家、那對蹲在大們口的石獅子好高哇;我雖少小離家,可對家鄉的一草一木記憶猶新;不說了,要不夜裏睡不著。”
外婆浮萍按了按鼻翼、欲哭似的笑了笑:“既如此想家,那就迴去看看。”
丫環謝蘭搖頭:“哪能不想嗬,可這種時候、我能離開夫人嗎。”
外婆浮萍抬頭望眼樹上啾秋的小鳥和飛在空中的燕:“能告訴我,你是怎麽到了這兒嗎?”
“怎麽不能,”嘴裏雖然娓聲不斷,可周圍的蟲爬蝶舞都沒逃過丫環謝蘭的眼睛;“由於我父親是個仕途無望、清心寡欲的農漢,母親就懷著望女成龍的心思把我托付給了姨母;姨母和姨父都是技藝超群的玉器大師,長期在外賺了無數的錢;那年我剛滿八歲,就跟著姨母出川入滇到了騰衝;不想沒過兩年、日本人的戰火就燒到了騰衝,隻因姨母和姨父不肯為日本人效勞、就雙雙慘死在屠刀之下;在萬分危急的時刻、是坤稷夫人拔刀相助救下了我;從那時起、我就跟著夫人出生入死的到了現在,轉眼、又是八年過去。”
“是這樣。”外婆浮萍的心情不知是輕鬆還是沉重,走出了好遠之後才扭頭注視著經曆坎坷的姑娘;“如此說來,你到過蜜支那的安氏農莊?”
“到過,”丫環謝蘭宛若置身在滿目陰霾的天地間,“可那時已是農莊血戰以後,我跟夫人趕到那裏時、被日本人轟炸成焦土的地麵上已經綠草初生;據我和夫人探到的消息、血戰是從黃昏開始的,日本鬼子的一個中隊以機槍大炮的架勢包圍了農莊,雙方陣亡名單分別是、農莊三百六十人,鬼子數字七十二。”
“怎麽又是三六和七二,莫非中了邪了!”外婆浮萍有些稀裏糊塗,“當時,夫人都去哪兒了?”
丫環謝蘭把目光從迴龍池裏的微波細浪間收迴:“說來也是因禍得福,由於壁壽少爺得了重病,夫人帶他迴騰衝治療才逃過那一劫、也就因此救了我。”
外婆浮萍如釋重負:“也許這就是不同尋常的緣份吧,我真替夫人高興、得到了你這麽個令人放心的姑娘陪在身邊;不過我覺得、你還年少,有更廣闊的前景,所以你應該求學深造。”
“夫人也這麽說,”丫環謝蘭一指往前延伸的路,“但我覺得、夫人就是最好的老師。”
“噢!你對夫人這麽有信心?”
丫環謝蘭點頭:“坤稷夫人和您一樣,是極不平凡的女性;小的時候、我最敬仰的人就是我的姨母和姨父,可自從遇到您們、我就明白她們和您們差遠了。”
“喲!誇得我暈暈的。”外婆浮萍心甜如蜜地笑了,“哪能和夫人比嗬,我平庸透了。”
“得了吧,您這些年震得地球轟隆響、別以為我們是聾子。”
“是嗎,”外婆浮萍收起笑容,“那你們有難,為何不來尋我?”
丫環謝蘭說:“夫人不肯,她說您既然有了展翅飛翔的藍天、就讓您無憂無慮的去飛,等您羽翼豐滿的那一天、您會落迴起飛的枝上,因為您是有巢之鳥;如今您真的迴來了,我謝蘭在驚訝夫人慧眼識金的同時、也更加敬重您的人品。”
不知不覺,兩人就走到了大河彼岸的棋枰邊緣;外婆浮萍撫摸著曾與少爺壁敬時常對弈、已風吹淋殘蝕斑駁的棋枰,凝視著青澈見底波光依舊的太陽河,多少往事曾覺清晰如昨、偏又全然陌生:“是有很長時間,我把這裏給忘了。”
經過幾天輾轉返側思緒萬千的內心爭鬥,外婆浮萍終於做出了從此以後不再向國家募捐一分錢的大膽決定。所以、在打算返迴成都的前夜,她向祖母坤稷說出了她的大膽設想:“大姐,所以我踏上這塊土地、一眼看見這片廢虛的第一念頭就是要在這塊頹廢的土地上重建一座比原來更好的村莊!隻是由於感傷所至,一直沒有請教大姐有何更好的打算?”
祖母坤稷的臉上流出幾絲艱辛與寬慰互不相讓的笑紋:“我何嚐不想。可是劫後餘生,安氏家族的人丁雖然沒有死絕;但是,就算能夠排除萬難換上新天,昔日那番五穀豐登人丁興旺的沸騰景象也一去不返了。浮萍啊,有你這片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雄心就夠了。”
“不、”外婆浮萍兩眼雪亮,“不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而是一定能夠為之。實不相瞞,浮萍離鄉背井這些年也有所建樹,經營了爿綢緞賺了太多的錢;要不是我捐給國家用於抗戰和勘亂了那麽多,別說重建一個鳳凰巢、就是重建一個米甸街也綽綽有餘。”
祖母坤稷輕輕搖頭:“於事無補矣。”
外婆浮萍急了:“姐姐不信?”
祖母坤稷笑道:“你誤會了浮萍,財力不是問題的全部;你想一想,當年的鳳凰巢那是七十二個家庭五百多口人的村莊;你再想一想,要是沒有人,財力構造的不是萬人空巷嗎?”
外婆浮萍笑了笑:“原來大姐與我的擔心南轅北轍?如今世道欠缺的恰恰財力而不是人口。當然,這就得看大姐情不情願了。”
“你的意思?”
“大姐你想,”外婆浮萍偏頭顱望著一眼見瓦的屋頂;“經過這多年的戰亂,不知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哎——每每想到那種狼煙浮動哀鴻遍野的慘景、我就深恨自己財力有限的杯水車薪是多麽的難以周濟啊;話說迴來,如果心係大局憂國憂民,那麽還要新鳳凰巢的村民青一色的姓安是不可能的了,而事實上當初那些安姓同胞也是迴不來的了。”
祖母坤稷將扭動的身軀往後靠了靠:“你究竟想說什麽呀?怎麽雲裏霧裏的。”
外婆浮萍把收迴的目光移動在對方的臉上:“我的核心議題是、營造一個新農莊,用重建的鳳凰巢收容那些無家可歸的戰區難民、就是築巢引鳳的意思;如此這般的好處有二,一者、我們的家園不再荒蕪;其二、就當姐妹我二人以另一種方式為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和民族盡點綿薄之力吧;不過,我的提義不知大姐……當然,不管大姐讚不讚同我的提義,有件大事是定要做的,那就是重振家園。”
祖母坤稷一拍膝蓋:“好,我答應你。不過,憂國憂民見義勇為之類的美名還是歸你一人吧,我要的是千頃良田有人耕種、百裏草場跑滿牛羊。”
“好!那姐妹我二人的千秋大計就這麽定了。”外婆浮萍幹脆利落說幹就幹的脾氣是改不了的,她拉過小巧的拎包就打開;“隻是大姐,我此番隻帶了迴家探親的見麵禮,但以目前的物價、它的數量也能重建三分之一的鳳凰巢;這是銀票,請收好;請放心,我返迴後即刻統籌資金、物色工程師、技術員以及工匠,爭取在中秋前夕全部到位。”
“好。”祖母坤稷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當我收下的、是你的心吧。說真的、浮萍,直到此時此刻,我才信了老爺當初說的一句話,老爺跟我分手時說,浮萍還會迴來的。”
那個春下之交天青如洗的早上,外婆浮萍懷著大展宏圖的雄心壯誌別家啟上路重返成都;她站在殘院門口目光深情地望了一眼記憶中的家園,力爭平靜發笑了笑、對送她出門的祖母坤稷和丫環謝蘭說:“別送,還跟往常一樣、好嗎?”
麵對艱難擠出的笑容和彼此心靈的同一聲音,祖母坤稷點了點、轉過身去才說:“那也好,我們止步……”
鳳凰巢村口,外婆浮萍抬頭望著枝繁葉茂碧綠蒼翠的槐蔭樹,想起當年吊在上麵的秋千加,想起當年趕著馬幫走進莊門的領路人馮品……
“走吧。”外婆浮萍猛然轉身,滿目淒涼淚光隱韌地掃了等候多時的外婆浮萍兩個隨從一瞥;“走吧,雖然光怪陸離萬念心生,但任何事情都得走動才能完成。”
然而,外婆浮萍和如男似女做夢也沒想到,她們周圍的草叢裏、伸出了幾支冰涼的槍管……
“側夫人,”丫環謝蘭在練兵場上的野草叢中迴頭,“您怎麽到在來了?”
外婆浮萍仰首望著藍藍的天空:“為了這清新的空氣。”
“不對,”丫環謝蘭走到跟前,略偏頭顱望著她,“這裏、準是您的迴味甜蜜之地。”
“哦!”外婆浮萍眉尖一閃,“何以見得?”
“就是何以見得這句話,證實我了我的判斷一點沒錯。”
外婆浮萍笑了:“那你說,是什麽樣的東西會令我的迴味感到甜蜜?”
丫環謝蘭瞟了一瞥跟在後麵的隨從似女、頗為神秘地低聲迴答:“跟您心儀之人的幽會處唄。”
外婆浮萍的內心“咯噔”了一下,頭一搖說:“錯,這是練場,多年以前、我每天大早都來這裏觀看團丁操練,是老習慣了。”
“是嗎?”外婆浮萍的眼珠一轉,咪起嘴唇笑了笑;“好吧、就算是個玩笑,側夫人可別生氣嗬。”
外婆浮萍望著她背在身後的那隻手:“姑娘,你手裏拿的什麽?”
丫環謝蘭微微一驚:“側夫人,您怎麽知道我的手裏有東西?”
“你的詭秘告訴我。”
丫環謝蘭兩手一攤:“是空氣。”
外婆浮萍開心發笑了:“原來,你我都是自作聰明;噢不、你贏了。”
“不、是您贏了,”丫環謝蘭的手一閃,“側夫人您看。”
“槍!”外婆浮萍臉色蒼白,“姑娘,你手持兇器、在這荒坡野地裏溜些是麽?”
“巡莊嗬。”眨眼之間、槍又不見了,隻見那雙眼睛在流路奇怪的輝光;“您怎麽了側夫人?”
“沒什麽。”外婆浮萍環顧四周、恢複著失去的常態,“我隻是覺得、有這樣的必要嗎?”
“很有必要。”丫環謝蘭的神情很認真,“雖然一眼看去安安靜靜、但太安靜了反而令人覺得不安,自迴到這裏、我和壁壽少爺都每天早晚兩次的天天巡莊,已經四年了。”
“是嗬,”外婆浮萍點頭,“若大荒莊就這麽三人居住,難免有些危機四伏的感覺;那好、既是巡莊,那我倆走走好嗎?”
“好嗬,”丫環謝蘭高興地往前一指,“側夫人請。”
外婆浮萍也弄不明白為什麽,忽然覺得眼前的丫環不尋常。
丫環謝蘭很快有了警覺,從上至下地望了自己一眼:“側夫人您!怎麽這樣看著我?”
外婆浮萍開門見山:“你的身手好像很不錯,哪裏學的?”
“逼出來的。”丫環謝蘭也不含糊,“說了您也不會笑話,我們都是九死一生的人人了。”
“你好像不是本地人,家住哪裏?”
“川西,四川的西部。”
“噢!”外婆浮萍又望定了她,“川西哪裏?”
“順意鎮,小地方、您不會知道的。”
“不、”外婆浮萍笑道,“我知道,翻越往南的山、就是弩箭街,對吧?”
“對呀!”這迴,輪到丫環謝蘭發呆了,“側夫人、您去?”
“去過。”外婆浮萍告訴她,“我在那一帶開了許多絲綢分莊、每年都去一兩次的,那可是個田肥水美物產豐饒的好地方啊!登高望遠丘陵起伏,薄霧淡淡、如紗似綢;大街小巷的洋貨土產多極了,大戶人家也不少。”
丫環謝蘭舉目遠方思緒萬千:“是啊,特別是川西有名的刁大財主家、那對蹲在大們口的石獅子好高哇;我雖少小離家,可對家鄉的一草一木記憶猶新;不說了,要不夜裏睡不著。”
外婆浮萍按了按鼻翼、欲哭似的笑了笑:“既如此想家,那就迴去看看。”
丫環謝蘭搖頭:“哪能不想嗬,可這種時候、我能離開夫人嗎。”
外婆浮萍抬頭望眼樹上啾秋的小鳥和飛在空中的燕:“能告訴我,你是怎麽到了這兒嗎?”
“怎麽不能,”嘴裏雖然娓聲不斷,可周圍的蟲爬蝶舞都沒逃過丫環謝蘭的眼睛;“由於我父親是個仕途無望、清心寡欲的農漢,母親就懷著望女成龍的心思把我托付給了姨母;姨母和姨父都是技藝超群的玉器大師,長期在外賺了無數的錢;那年我剛滿八歲,就跟著姨母出川入滇到了騰衝;不想沒過兩年、日本人的戰火就燒到了騰衝,隻因姨母和姨父不肯為日本人效勞、就雙雙慘死在屠刀之下;在萬分危急的時刻、是坤稷夫人拔刀相助救下了我;從那時起、我就跟著夫人出生入死的到了現在,轉眼、又是八年過去。”
“是這樣。”外婆浮萍的心情不知是輕鬆還是沉重,走出了好遠之後才扭頭注視著經曆坎坷的姑娘;“如此說來,你到過蜜支那的安氏農莊?”
“到過,”丫環謝蘭宛若置身在滿目陰霾的天地間,“可那時已是農莊血戰以後,我跟夫人趕到那裏時、被日本人轟炸成焦土的地麵上已經綠草初生;據我和夫人探到的消息、血戰是從黃昏開始的,日本鬼子的一個中隊以機槍大炮的架勢包圍了農莊,雙方陣亡名單分別是、農莊三百六十人,鬼子數字七十二。”
“怎麽又是三六和七二,莫非中了邪了!”外婆浮萍有些稀裏糊塗,“當時,夫人都去哪兒了?”
丫環謝蘭把目光從迴龍池裏的微波細浪間收迴:“說來也是因禍得福,由於壁壽少爺得了重病,夫人帶他迴騰衝治療才逃過那一劫、也就因此救了我。”
外婆浮萍如釋重負:“也許這就是不同尋常的緣份吧,我真替夫人高興、得到了你這麽個令人放心的姑娘陪在身邊;不過我覺得、你還年少,有更廣闊的前景,所以你應該求學深造。”
“夫人也這麽說,”丫環謝蘭一指往前延伸的路,“但我覺得、夫人就是最好的老師。”
“噢!你對夫人這麽有信心?”
丫環謝蘭點頭:“坤稷夫人和您一樣,是極不平凡的女性;小的時候、我最敬仰的人就是我的姨母和姨父,可自從遇到您們、我就明白她們和您們差遠了。”
“喲!誇得我暈暈的。”外婆浮萍心甜如蜜地笑了,“哪能和夫人比嗬,我平庸透了。”
“得了吧,您這些年震得地球轟隆響、別以為我們是聾子。”
“是嗎,”外婆浮萍收起笑容,“那你們有難,為何不來尋我?”
丫環謝蘭說:“夫人不肯,她說您既然有了展翅飛翔的藍天、就讓您無憂無慮的去飛,等您羽翼豐滿的那一天、您會落迴起飛的枝上,因為您是有巢之鳥;如今您真的迴來了,我謝蘭在驚訝夫人慧眼識金的同時、也更加敬重您的人品。”
不知不覺,兩人就走到了大河彼岸的棋枰邊緣;外婆浮萍撫摸著曾與少爺壁敬時常對弈、已風吹淋殘蝕斑駁的棋枰,凝視著青澈見底波光依舊的太陽河,多少往事曾覺清晰如昨、偏又全然陌生:“是有很長時間,我把這裏給忘了。”
經過幾天輾轉返側思緒萬千的內心爭鬥,外婆浮萍終於做出了從此以後不再向國家募捐一分錢的大膽決定。所以、在打算返迴成都的前夜,她向祖母坤稷說出了她的大膽設想:“大姐,所以我踏上這塊土地、一眼看見這片廢虛的第一念頭就是要在這塊頹廢的土地上重建一座比原來更好的村莊!隻是由於感傷所至,一直沒有請教大姐有何更好的打算?”
祖母坤稷的臉上流出幾絲艱辛與寬慰互不相讓的笑紋:“我何嚐不想。可是劫後餘生,安氏家族的人丁雖然沒有死絕;但是,就算能夠排除萬難換上新天,昔日那番五穀豐登人丁興旺的沸騰景象也一去不返了。浮萍啊,有你這片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雄心就夠了。”
“不、”外婆浮萍兩眼雪亮,“不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而是一定能夠為之。實不相瞞,浮萍離鄉背井這些年也有所建樹,經營了爿綢緞賺了太多的錢;要不是我捐給國家用於抗戰和勘亂了那麽多,別說重建一個鳳凰巢、就是重建一個米甸街也綽綽有餘。”
祖母坤稷輕輕搖頭:“於事無補矣。”
外婆浮萍急了:“姐姐不信?”
祖母坤稷笑道:“你誤會了浮萍,財力不是問題的全部;你想一想,當年的鳳凰巢那是七十二個家庭五百多口人的村莊;你再想一想,要是沒有人,財力構造的不是萬人空巷嗎?”
外婆浮萍笑了笑:“原來大姐與我的擔心南轅北轍?如今世道欠缺的恰恰財力而不是人口。當然,這就得看大姐情不情願了。”
“你的意思?”
“大姐你想,”外婆浮萍偏頭顱望著一眼見瓦的屋頂;“經過這多年的戰亂,不知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哎——每每想到那種狼煙浮動哀鴻遍野的慘景、我就深恨自己財力有限的杯水車薪是多麽的難以周濟啊;話說迴來,如果心係大局憂國憂民,那麽還要新鳳凰巢的村民青一色的姓安是不可能的了,而事實上當初那些安姓同胞也是迴不來的了。”
祖母坤稷將扭動的身軀往後靠了靠:“你究竟想說什麽呀?怎麽雲裏霧裏的。”
外婆浮萍把收迴的目光移動在對方的臉上:“我的核心議題是、營造一個新農莊,用重建的鳳凰巢收容那些無家可歸的戰區難民、就是築巢引鳳的意思;如此這般的好處有二,一者、我們的家園不再荒蕪;其二、就當姐妹我二人以另一種方式為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和民族盡點綿薄之力吧;不過,我的提義不知大姐……當然,不管大姐讚不讚同我的提義,有件大事是定要做的,那就是重振家園。”
祖母坤稷一拍膝蓋:“好,我答應你。不過,憂國憂民見義勇為之類的美名還是歸你一人吧,我要的是千頃良田有人耕種、百裏草場跑滿牛羊。”
“好!那姐妹我二人的千秋大計就這麽定了。”外婆浮萍幹脆利落說幹就幹的脾氣是改不了的,她拉過小巧的拎包就打開;“隻是大姐,我此番隻帶了迴家探親的見麵禮,但以目前的物價、它的數量也能重建三分之一的鳳凰巢;這是銀票,請收好;請放心,我返迴後即刻統籌資金、物色工程師、技術員以及工匠,爭取在中秋前夕全部到位。”
“好。”祖母坤稷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當我收下的、是你的心吧。說真的、浮萍,直到此時此刻,我才信了老爺當初說的一句話,老爺跟我分手時說,浮萍還會迴來的。”
那個春下之交天青如洗的早上,外婆浮萍懷著大展宏圖的雄心壯誌別家啟上路重返成都;她站在殘院門口目光深情地望了一眼記憶中的家園,力爭平靜發笑了笑、對送她出門的祖母坤稷和丫環謝蘭說:“別送,還跟往常一樣、好嗎?”
麵對艱難擠出的笑容和彼此心靈的同一聲音,祖母坤稷點了點、轉過身去才說:“那也好,我們止步……”
鳳凰巢村口,外婆浮萍抬頭望著枝繁葉茂碧綠蒼翠的槐蔭樹,想起當年吊在上麵的秋千加,想起當年趕著馬幫走進莊門的領路人馮品……
“走吧。”外婆浮萍猛然轉身,滿目淒涼淚光隱韌地掃了等候多時的外婆浮萍兩個隨從一瞥;“走吧,雖然光怪陸離萬念心生,但任何事情都得走動才能完成。”
然而,外婆浮萍和如男似女做夢也沒想到,她們周圍的草叢裏、伸出了幾支冰涼的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