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道:“孩兒多吃了兩杯酒,有些頭暈,出去走走。”
武後一笑:“也罷,隻是別走的太遠了。讓人跟著些,透一透氣就迴來,別掃眾位大人的興致。”
沛王答應了聲,起身退了出殿。
武後吩咐完了,正要再跟太平說話,目光轉動間,忽然一驚,身子便有些僵了。
原來她目之所至,竟見到原先崔曄坐著的席上,此刻空空如也,竟不見了人。
武後擰眉看了會兒,冷哼出聲。
太平仰頭道:“母後,怎麽了?”
武後才又露出笑容,淡淡道:“沒什麽,隻是覺著這次跳的,不如先前看過的好。”
---
李賢隻顧起身往外,卻並沒有留意崔曄也已經離了位上。
他出了麟德殿後,便加快步子往旁邊偏殿而去,不料將到殿門處,就見崔曄攏著一人走了出來。
李賢猛地止步。
崔曄迴頭,略欠身道:“殿下。”
李賢亦看清他懷中之人:“小弦子……她怎麽了?”
原來阿弦垂著頭,手攏在額頭上,也不做聲。
崔曄道:“沒什麽,風chui著了,有些頭疼,我正要送她先出宮去。”
“是嗎?”李賢忐忑,目光不離阿弦。
正要細看,崔曄已經護著阿弦往外。
李賢目之所及,心頭顫動,忙往前幾步。
近距離也看的更明白了,原來阿弦的額頭不知如何竟流了血,血順著掌邊透出。
“這是……”李賢驚怔。
崔曄迴頭道:“殿下勿驚,不如先迴殿中去吧。”他的聲音仍是昔日般溫和無波,隻是今日的溫和底下,泛著令人心冒寒氣的冷。
李賢站在原地,雙唇緊閉,目送崔曄攏著阿弦,徐步去了。
又站了片刻,他轉身進了偏殿。
偌大的殿內空無一人,李賢目光掠過,終於落在地上的某處。
原先武後攏在手中的那huáng金雕龍的暖手爐此刻跌在地上,huáng澄澄的金子上一點兒赤紅色,如此刺眼。
第266章 子夜歌
麟德殿中,依舊歌舞昇平。
因武後不喜那胡騰舞, 意興闌珊, 底下眾人之中,屬武懿宗最為明白武後用意, 當即道:“素來聽聞倭國的yin陽師有一種別樣之能為,會在冬日招出蝴蝶, 不知在今夜可否讓我等大開眼界?”
二聖跟百官頓時都看向yin陽師阿倍廣目。
阿倍廣目起身,拱手參拜道:“小使這種雕蟲小技不上檯麵, 又怎敢班門弄斧呢。”
武後跟眾人qing知他指的是明崇儼在座,不敢造次之意。
高宗跟武後對視一眼,便笑道:“不妨事, 今夜隻是宴會, 又非比試,你若真有能為, 隻管為宴席錦上添花就是了。”
阿倍廣目躬身行禮,果然款步從桌後轉了出來。
yin陽師走到太常寺樂師之前, 俯身低語了一句,那為首的樂工吃了一驚,不敢答應, 便看向旁側。
一名宦官聽得分明,便奔上丹墀,跑到禦座前,道:“yin陽師想奏《子夜》。”
武後挑眉,高宗也有些詫異, 道:“這樣大好日子,為何要聽此曲?”
武後卻道:“既然他想如此,必有用意,讓他去。”因此首肯。
底下樂工們見武後答應,這才轉頭jiāo代底下眾人,瞬間鼓樂齊鳴,奏響一首“子夜”曲。
這《子夜》一首,乃是古曲,自晉代流傳,傳說是一名晉朝的女子夜晚所做,十分的哀聲怨苦,據聞當時經常有鬼喜唱此調。
果然,此刻樂聲一起,一改先前歡悅氣氛,滿殿森然。
yin陽師的手原本揣在袖子中,樂聲起時,便探了出來,當空一揚,手底紛紛然,竟有許多白色的蝴蝶隨之而出。
在座眾人齊齊驚嘖,yin陽師腳下緩慢旋轉,蝴蝶越來越多,卻不離他掌下招引。
阿倍廣目揮了揮袖子,蝴蝶如波làng般起伏,排列的甚是整齊。
太平原先還有些心不在焉,忽然見yin陽師露了這一手,頓時忘了心頭憂慮之事,隻顧瞪大雙眼盯著看。
樂聲幽幽之中,阿倍廣目的手緩緩握起,那些白色蝴蝶四散開去,在殿內穿梭,不時於官員麵前停留,有幾隻飛到丹墀之下,卻並不靠近高宗跟武後。
底下殷王李賢,英王李旦因年少,格外覺著有趣,李旦伸手,那蝴蝶也善解人意,緩緩停在他的掌心上,引得兩位王爺齊聲讚嘆。
忽然武懿宗笑道:“這個好像也沒什麽格外出奇,看著像是障眼法兒而已。”
隨著樂聲一轉,阿倍廣目雙手掌一合,發出“啪”地聲響。
滿殿內的蝴蝶像是得了號令,齊齊地又飛了迴來。
阿倍廣目忽然低低道:“今夕已歡別,合會在何時?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正是《子夜歌》中的一句。
隨著他的聲音高低,那些白色的蝴蝶飛著湊近在一塊兒……幻化出奇異的形狀。
忽然李旦叫道:“這怎麽像是個人?”
一句話提醒了眾人,大家再仔細看,毛骨悚然,原來這蝴蝶竟凝成了一個窈窕的女子形狀,雙膝著地跪坐,隨著樂聲款款地揮動袖子,竟仿佛在對鏡梳妝。
雖是蝴蝶組成,但栩栩如生至此,再配上子夜的曲子,簡直妖異之極!
太平已經忍不住發抖:“母後,這個好嚇人。”
武後察覺她往懷中鑽來,不禁也把她又摟緊了些,安撫笑道:“幻相罷了,何至於這般膽小?”
---
隨著《子夜》曲終,阿倍廣目大袖一揚,那些蝴蝶重又飛入他的袖底,現場又歸於一人。
yin陽師躬身道:“小使獻醜了。”
高宗道:“這個雖然新奇,看果然不適宜大節下賞看,有些太過悲愴了。yin陽師幻化的那女子,跟做出《子夜歌》的那位奇女子倒是如出一轍。”
阿倍廣目道:“是小使冒犯了,請陛下恕罪。”
高宗便看明崇儼道:“明愛卿,你覺著yin陽師的術法如何?”
明崇儼欠身道:“出神入化。”
“那……跟愛卿相比呢?”高宗含笑。
明崇儼道:“yin陽師之所能,是臣不能及。”
武後笑道:“陛下,方才說不能比較,怎麽竟又為難明愛卿?何況雖然都是術法之士,但彼此各有其所長,也是無法統一比較的。”
高宗連連點頭:“皇後言之有理。”
阿倍廣目也道:“同明大夫相比,小使的這點兒法術不過是螢火之光罷了。”
明崇儼看他一眼,朝上對高宗道:“今日陛下宴請群臣,yin陽師既已經獻禮,接下來不如讓微臣一盡心意。”
高宗喜道:“此言大善,愛卿快請。”
明崇儼迴頭,看著太常寺的樂師們,道:“也請諸位奏一曲《大定樂》,為我助陣。”
</br>
武後一笑:“也罷,隻是別走的太遠了。讓人跟著些,透一透氣就迴來,別掃眾位大人的興致。”
沛王答應了聲,起身退了出殿。
武後吩咐完了,正要再跟太平說話,目光轉動間,忽然一驚,身子便有些僵了。
原來她目之所至,竟見到原先崔曄坐著的席上,此刻空空如也,竟不見了人。
武後擰眉看了會兒,冷哼出聲。
太平仰頭道:“母後,怎麽了?”
武後才又露出笑容,淡淡道:“沒什麽,隻是覺著這次跳的,不如先前看過的好。”
---
李賢隻顧起身往外,卻並沒有留意崔曄也已經離了位上。
他出了麟德殿後,便加快步子往旁邊偏殿而去,不料將到殿門處,就見崔曄攏著一人走了出來。
李賢猛地止步。
崔曄迴頭,略欠身道:“殿下。”
李賢亦看清他懷中之人:“小弦子……她怎麽了?”
原來阿弦垂著頭,手攏在額頭上,也不做聲。
崔曄道:“沒什麽,風chui著了,有些頭疼,我正要送她先出宮去。”
“是嗎?”李賢忐忑,目光不離阿弦。
正要細看,崔曄已經護著阿弦往外。
李賢目之所及,心頭顫動,忙往前幾步。
近距離也看的更明白了,原來阿弦的額頭不知如何竟流了血,血順著掌邊透出。
“這是……”李賢驚怔。
崔曄迴頭道:“殿下勿驚,不如先迴殿中去吧。”他的聲音仍是昔日般溫和無波,隻是今日的溫和底下,泛著令人心冒寒氣的冷。
李賢站在原地,雙唇緊閉,目送崔曄攏著阿弦,徐步去了。
又站了片刻,他轉身進了偏殿。
偌大的殿內空無一人,李賢目光掠過,終於落在地上的某處。
原先武後攏在手中的那huáng金雕龍的暖手爐此刻跌在地上,huáng澄澄的金子上一點兒赤紅色,如此刺眼。
第266章 子夜歌
麟德殿中,依舊歌舞昇平。
因武後不喜那胡騰舞, 意興闌珊, 底下眾人之中,屬武懿宗最為明白武後用意, 當即道:“素來聽聞倭國的yin陽師有一種別樣之能為,會在冬日招出蝴蝶, 不知在今夜可否讓我等大開眼界?”
二聖跟百官頓時都看向yin陽師阿倍廣目。
阿倍廣目起身,拱手參拜道:“小使這種雕蟲小技不上檯麵, 又怎敢班門弄斧呢。”
武後跟眾人qing知他指的是明崇儼在座,不敢造次之意。
高宗跟武後對視一眼,便笑道:“不妨事, 今夜隻是宴會, 又非比試,你若真有能為, 隻管為宴席錦上添花就是了。”
阿倍廣目躬身行禮,果然款步從桌後轉了出來。
yin陽師走到太常寺樂師之前, 俯身低語了一句,那為首的樂工吃了一驚,不敢答應, 便看向旁側。
一名宦官聽得分明,便奔上丹墀,跑到禦座前,道:“yin陽師想奏《子夜》。”
武後挑眉,高宗也有些詫異, 道:“這樣大好日子,為何要聽此曲?”
武後卻道:“既然他想如此,必有用意,讓他去。”因此首肯。
底下樂工們見武後答應,這才轉頭jiāo代底下眾人,瞬間鼓樂齊鳴,奏響一首“子夜”曲。
這《子夜》一首,乃是古曲,自晉代流傳,傳說是一名晉朝的女子夜晚所做,十分的哀聲怨苦,據聞當時經常有鬼喜唱此調。
果然,此刻樂聲一起,一改先前歡悅氣氛,滿殿森然。
yin陽師的手原本揣在袖子中,樂聲起時,便探了出來,當空一揚,手底紛紛然,竟有許多白色的蝴蝶隨之而出。
在座眾人齊齊驚嘖,yin陽師腳下緩慢旋轉,蝴蝶越來越多,卻不離他掌下招引。
阿倍廣目揮了揮袖子,蝴蝶如波làng般起伏,排列的甚是整齊。
太平原先還有些心不在焉,忽然見yin陽師露了這一手,頓時忘了心頭憂慮之事,隻顧瞪大雙眼盯著看。
樂聲幽幽之中,阿倍廣目的手緩緩握起,那些白色蝴蝶四散開去,在殿內穿梭,不時於官員麵前停留,有幾隻飛到丹墀之下,卻並不靠近高宗跟武後。
底下殷王李賢,英王李旦因年少,格外覺著有趣,李旦伸手,那蝴蝶也善解人意,緩緩停在他的掌心上,引得兩位王爺齊聲讚嘆。
忽然武懿宗笑道:“這個好像也沒什麽格外出奇,看著像是障眼法兒而已。”
隨著樂聲一轉,阿倍廣目雙手掌一合,發出“啪”地聲響。
滿殿內的蝴蝶像是得了號令,齊齊地又飛了迴來。
阿倍廣目忽然低低道:“今夕已歡別,合會在何時?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正是《子夜歌》中的一句。
隨著他的聲音高低,那些白色的蝴蝶飛著湊近在一塊兒……幻化出奇異的形狀。
忽然李旦叫道:“這怎麽像是個人?”
一句話提醒了眾人,大家再仔細看,毛骨悚然,原來這蝴蝶竟凝成了一個窈窕的女子形狀,雙膝著地跪坐,隨著樂聲款款地揮動袖子,竟仿佛在對鏡梳妝。
雖是蝴蝶組成,但栩栩如生至此,再配上子夜的曲子,簡直妖異之極!
太平已經忍不住發抖:“母後,這個好嚇人。”
武後察覺她往懷中鑽來,不禁也把她又摟緊了些,安撫笑道:“幻相罷了,何至於這般膽小?”
---
隨著《子夜》曲終,阿倍廣目大袖一揚,那些蝴蝶重又飛入他的袖底,現場又歸於一人。
yin陽師躬身道:“小使獻醜了。”
高宗道:“這個雖然新奇,看果然不適宜大節下賞看,有些太過悲愴了。yin陽師幻化的那女子,跟做出《子夜歌》的那位奇女子倒是如出一轍。”
阿倍廣目道:“是小使冒犯了,請陛下恕罪。”
高宗便看明崇儼道:“明愛卿,你覺著yin陽師的術法如何?”
明崇儼欠身道:“出神入化。”
“那……跟愛卿相比呢?”高宗含笑。
明崇儼道:“yin陽師之所能,是臣不能及。”
武後笑道:“陛下,方才說不能比較,怎麽竟又為難明愛卿?何況雖然都是術法之士,但彼此各有其所長,也是無法統一比較的。”
高宗連連點頭:“皇後言之有理。”
阿倍廣目也道:“同明大夫相比,小使的這點兒法術不過是螢火之光罷了。”
明崇儼看他一眼,朝上對高宗道:“今日陛下宴請群臣,yin陽師既已經獻禮,接下來不如讓微臣一盡心意。”
高宗喜道:“此言大善,愛卿快請。”
明崇儼迴頭,看著太常寺的樂師們,道:“也請諸位奏一曲《大定樂》,為我助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