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則言不順。大楚國建立一百多年了,在百姓心裏還是有一定分量的。其他的人一時半刻百姓並不會認可你。
這也是古二爺他們都想出任大楚國官職的原因。
“現在好了,如果烏骨人打過來,那些鹽商就更賣力氣了。真定府沒有了,鹽山沒有了,他們的官帽子也沒有了。”康公弼笑著說道。
“是啊,這兩年河北東西兩路大部分州縣由於戰亂都荒廢了。沒有民,更沒有官!現在都歸長壽來發了。如果我們能頂住烏骨人再一次打過來,我看大楚國朝廷腸子都悔青了。”趙介笑著說。
“兩位先生在鹽山把破損的城牆修好。我想明天去鹽場。沒有鹽,就沒有了收入。沒有了銀子就什麽事都做不了。我明天帶肖大人一起走,讓他也見識見識。”長壽說道。
小蝶早就得知了招安的消息。作為烏骨的公主,她太知道權力的作用了。
她比知道自己做官都高興。早早的讓人做好飯菜,她又坐在梳妝台前仔細的打扮了一番等長壽迴來。
長壽一腳跨進門裏就呆住了。
”怎麽了?為什麽不進來?”小蝶問道。
“看見你第一眼我還以為走錯了家門。”長壽不好意思的答道。
“知道都總管要迴來,妾身梳洗打扮了一下。”小蝶調皮的說道。
“沒想到你與古二爺他們都是一樣,也是一個官迷。一個烏骨公主還在乎這些?”長壽說道。
“我爺爺雖然最疼愛我,可是他的孫女有好幾個。烏力合的孫女也有好幾個。她們有的已經嫁人了。可是沒有一個像我一樣是自己挑選的。如果將來還有見麵的機會,我一定讓她們看看我絕對不輸給她們!”小蝶決絕的說道。
長壽看著小蝶心想也許這就是女人的自尊心吧。
“明天我要帶肖大人去鹽場,要讓他好好吃一點苦頭。烏骨大軍還會打迴來的。一定要早做準備。糧草軍械都要補足。烏骨大軍再來絕對不會跟咱們善罷甘休的。跟王木梁說,鐵銃能打就多打!”長壽叮囑道。
“遵命,都總管大人。屬下明白!”小蝶抱拳答道。
從私心的角度說,肖嚴也不想這個時候迴京城。如果烏骨人攻破京城,那他就是自找死路。
最好等到烏骨人退兵了再穩穩當當的迴去。
長壽騎著老驢,肖嚴和栗穀都騎在馬上慢悠悠的走著。後麵還有一輛大車裝著沉甸甸的東西。
“聽說上元節的時候,京城匠人製成的焰火發起來特別好看。京城有很多打鐵煉鐵的匠人手藝也很不錯。”長壽說道。
聽長壽這麽說,肖嚴心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那是當然!大楚國的匠人技藝冠絕天下。”肖嚴答道。
“後麵車上無論是銅還是鐵做的銃總是差些火候。點燃後容易炸開,與烏骨人作戰的時候已經炸傷好幾個人了。”長壽說道。
“如果將來肖大人再來一定從京城裏帶幾個匠人過來。我一定重謝!”長壽接著說道。
肖嚴這才知道後麵的車上裝的是什麽。不過他覺得讀書人談論這些東西有些敗興。這個時候看著天地間一片肅殺蕭瑟的銀白不是談論詩文的好時候嗎?
君子遠庖廚。那麽打鐵製發煙藥諸如此類的一切事情都不應該是讀書人應該關心的。
不過長壽說的話又不能不迴應。他隻是應付著答道:“好,一定,一定。”
鹽場離鹽山縣城隻有三十裏遠。一個時辰就到了。
離鹽場很遠就看見鹽場的上空騰起來一片濃煙。這是三萬多鹽民上千個煎盤在同時燒蘆葦煮鹽。
一個月的時間,鹽場裏就能出鹽上十萬斤。這些鹽聽起來很多,可是根本不夠鹽山縣城裏大大小小二三百位鹽商分的。
這些鹽商拉著鹽走南闖北甚至遠赴大漠。再迴來的時候帶著銅錢銀兩或者是茶葉布匹和毛皮。
這些商人最恨的就是打仗。兵荒馬亂的,生意就難做多了。再就是恨壁壘森嚴,大楚國境內處處設卡,官吏衙役個個雁過拔毛。還有從大楚國到青白王朝或者是現在的大趙、西涼都很不方便。
看見長壽他們來了,在這裏守護鹽場的鄭三坨急忙出來迎接。
他看見後麵大車上裝的東西就更高興了。手下的流民軍雖然有了一些鐵銃,可是這東西誰會嫌多?
“這些東西不是給流民軍的。把鐵銃分給鹽民吧。”長壽說道。
“鹽民有三萬多人,二百多夥。就五十把鐵銃怎麽分啊?”鄭三坨問道。
“二百多夥鹽民煮鹽一定有多有少。煮鹽最多的五十夥每夥分一把。”長壽說道。
鄭三坨有些不情願的點頭。
“雖然每一夥煮鹽的人數都差不多。可是煮出來的鹽就差很多了。就這幾天,多的已經煮出幾百斤鹽,少的才有幾十斤。”鄭三坨說道。
“怎麽會差這麽多?”長壽吃驚的問道。
“煮鹽好的都是原來就在鹽場的匠人。父一輩子一輩傳下來的手藝。煮鹽的時候像是防賊一樣外人不能觀看。就是出幾百兩銀子,他都不會把訣竅賣給你!”鄭三坨答道。
“家有良田千頃,不如薄技在身。兒孫有這個手藝,一輩子不會餓肚子。幾百兩銀子可能幾天就讓不孝子孫敗光了。”長壽說道。
長壽沉吟一會抬頭問鄭三坨:“你知不知道我當官了?”
鄭三坨馬上眉開眼笑的答道:“知道,整個鹽場的人都知道了!消息傳的快著呢。聽說是好大的官!”
長壽覺得鄭三坨諂媚的樣子有些像張卯身邊的太監李狗兒。權力的力量真是太大了。
“你私底下跟幾個煮鹽手藝好的人說,就說我打算在鹽場裏設鹽監一名。品級跟縣太爺一樣。就看誰願意把煮的手藝獻出來。”長壽小聲說道。
雖然聲音小,可還是讓肖嚴聽得清清楚楚。
“胡鬧!匠人怎麽可以當官?還要跟縣官等同?”肖嚴質問道。長壽在他心目中得形象一下子落了好幾級。
“不放鹽的菜即使是一邊吟詩一邊吃也能淡出個鳥來。不是說唯才是舉嗎?”長壽反問道。
這也是古二爺他們都想出任大楚國官職的原因。
“現在好了,如果烏骨人打過來,那些鹽商就更賣力氣了。真定府沒有了,鹽山沒有了,他們的官帽子也沒有了。”康公弼笑著說道。
“是啊,這兩年河北東西兩路大部分州縣由於戰亂都荒廢了。沒有民,更沒有官!現在都歸長壽來發了。如果我們能頂住烏骨人再一次打過來,我看大楚國朝廷腸子都悔青了。”趙介笑著說。
“兩位先生在鹽山把破損的城牆修好。我想明天去鹽場。沒有鹽,就沒有了收入。沒有了銀子就什麽事都做不了。我明天帶肖大人一起走,讓他也見識見識。”長壽說道。
小蝶早就得知了招安的消息。作為烏骨的公主,她太知道權力的作用了。
她比知道自己做官都高興。早早的讓人做好飯菜,她又坐在梳妝台前仔細的打扮了一番等長壽迴來。
長壽一腳跨進門裏就呆住了。
”怎麽了?為什麽不進來?”小蝶問道。
“看見你第一眼我還以為走錯了家門。”長壽不好意思的答道。
“知道都總管要迴來,妾身梳洗打扮了一下。”小蝶調皮的說道。
“沒想到你與古二爺他們都是一樣,也是一個官迷。一個烏骨公主還在乎這些?”長壽說道。
“我爺爺雖然最疼愛我,可是他的孫女有好幾個。烏力合的孫女也有好幾個。她們有的已經嫁人了。可是沒有一個像我一樣是自己挑選的。如果將來還有見麵的機會,我一定讓她們看看我絕對不輸給她們!”小蝶決絕的說道。
長壽看著小蝶心想也許這就是女人的自尊心吧。
“明天我要帶肖大人去鹽場,要讓他好好吃一點苦頭。烏骨大軍還會打迴來的。一定要早做準備。糧草軍械都要補足。烏骨大軍再來絕對不會跟咱們善罷甘休的。跟王木梁說,鐵銃能打就多打!”長壽叮囑道。
“遵命,都總管大人。屬下明白!”小蝶抱拳答道。
從私心的角度說,肖嚴也不想這個時候迴京城。如果烏骨人攻破京城,那他就是自找死路。
最好等到烏骨人退兵了再穩穩當當的迴去。
長壽騎著老驢,肖嚴和栗穀都騎在馬上慢悠悠的走著。後麵還有一輛大車裝著沉甸甸的東西。
“聽說上元節的時候,京城匠人製成的焰火發起來特別好看。京城有很多打鐵煉鐵的匠人手藝也很不錯。”長壽說道。
聽長壽這麽說,肖嚴心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那是當然!大楚國的匠人技藝冠絕天下。”肖嚴答道。
“後麵車上無論是銅還是鐵做的銃總是差些火候。點燃後容易炸開,與烏骨人作戰的時候已經炸傷好幾個人了。”長壽說道。
“如果將來肖大人再來一定從京城裏帶幾個匠人過來。我一定重謝!”長壽接著說道。
肖嚴這才知道後麵的車上裝的是什麽。不過他覺得讀書人談論這些東西有些敗興。這個時候看著天地間一片肅殺蕭瑟的銀白不是談論詩文的好時候嗎?
君子遠庖廚。那麽打鐵製發煙藥諸如此類的一切事情都不應該是讀書人應該關心的。
不過長壽說的話又不能不迴應。他隻是應付著答道:“好,一定,一定。”
鹽場離鹽山縣城隻有三十裏遠。一個時辰就到了。
離鹽場很遠就看見鹽場的上空騰起來一片濃煙。這是三萬多鹽民上千個煎盤在同時燒蘆葦煮鹽。
一個月的時間,鹽場裏就能出鹽上十萬斤。這些鹽聽起來很多,可是根本不夠鹽山縣城裏大大小小二三百位鹽商分的。
這些鹽商拉著鹽走南闖北甚至遠赴大漠。再迴來的時候帶著銅錢銀兩或者是茶葉布匹和毛皮。
這些商人最恨的就是打仗。兵荒馬亂的,生意就難做多了。再就是恨壁壘森嚴,大楚國境內處處設卡,官吏衙役個個雁過拔毛。還有從大楚國到青白王朝或者是現在的大趙、西涼都很不方便。
看見長壽他們來了,在這裏守護鹽場的鄭三坨急忙出來迎接。
他看見後麵大車上裝的東西就更高興了。手下的流民軍雖然有了一些鐵銃,可是這東西誰會嫌多?
“這些東西不是給流民軍的。把鐵銃分給鹽民吧。”長壽說道。
“鹽民有三萬多人,二百多夥。就五十把鐵銃怎麽分啊?”鄭三坨問道。
“二百多夥鹽民煮鹽一定有多有少。煮鹽最多的五十夥每夥分一把。”長壽說道。
鄭三坨有些不情願的點頭。
“雖然每一夥煮鹽的人數都差不多。可是煮出來的鹽就差很多了。就這幾天,多的已經煮出幾百斤鹽,少的才有幾十斤。”鄭三坨說道。
“怎麽會差這麽多?”長壽吃驚的問道。
“煮鹽好的都是原來就在鹽場的匠人。父一輩子一輩傳下來的手藝。煮鹽的時候像是防賊一樣外人不能觀看。就是出幾百兩銀子,他都不會把訣竅賣給你!”鄭三坨答道。
“家有良田千頃,不如薄技在身。兒孫有這個手藝,一輩子不會餓肚子。幾百兩銀子可能幾天就讓不孝子孫敗光了。”長壽說道。
長壽沉吟一會抬頭問鄭三坨:“你知不知道我當官了?”
鄭三坨馬上眉開眼笑的答道:“知道,整個鹽場的人都知道了!消息傳的快著呢。聽說是好大的官!”
長壽覺得鄭三坨諂媚的樣子有些像張卯身邊的太監李狗兒。權力的力量真是太大了。
“你私底下跟幾個煮鹽手藝好的人說,就說我打算在鹽場裏設鹽監一名。品級跟縣太爺一樣。就看誰願意把煮的手藝獻出來。”長壽小聲說道。
雖然聲音小,可還是讓肖嚴聽得清清楚楚。
“胡鬧!匠人怎麽可以當官?還要跟縣官等同?”肖嚴質問道。長壽在他心目中得形象一下子落了好幾級。
“不放鹽的菜即使是一邊吟詩一邊吃也能淡出個鳥來。不是說唯才是舉嗎?”長壽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