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國官員內鬥就是他們的日常。不過不管他們之間鬥的多麽你死我活可是有一點是他們共同守護的。那就是文官的整體利益。


    在大楚國不僅武將受到打壓,那些少數不是通過科舉正途上來的官員更是受到歧視和排擠。


    長壽這種輕輕鬆鬆的要讓一個匠人當官的想法不僅讓肖嚴覺得不可思議更讓他覺得氣憤。


    官字一途就應該是讀書人的禁臠!讓那些匠人都可以做官,同樣做官的讀書人臉麵何在?十年寒窗苦讀還有什麽意義?


    如果是其他人有這樣的想法,肖嚴早就向皇上上奏折彈劾了。可是現在這一招對長壽不管用。


    這一刻肖嚴已經出離憤怒了。這簡直就是離經叛道!


    現在他看長壽覺得比烏骨人還可惡。起碼烏骨人就很重用那些投靠他們的原來青白王朝文官。


    眼前這可惡的小子很快就會被天下成千上萬的讀書人在紙上痛罵並且遺臭萬年。


    古往今來凡是跟讀書人作對的都沒有好下場!


    肖嚴的麵色不善也看在長壽的眼裏。


    “你迴去就偷偷的和那幾個工匠說。假裝是泄露給他們的。現在讓鹽場多出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長壽對鄭三坨說道。


    這是讓鄭三坨既辦了公事又在匠人那裏領了人情。


    鹽場東臨大海。也許千百年前這裏原來就是大海,隻是河水帶來淤泥把這裏變成了陸地。


    白花花的泥土根本不能種莊稼,上麵長出來的都是一望無際的蘆葦。


    這些蘆葦就是用來煮鹽的燃料。三萬多鹽民中有一大半人整天就在寒風割蘆葦。穿著衣不蔽體的衣服,忍著手腳皸裂的疼痛,吃著最粗劣的食物,幹著最勞累的活。


    “再過三四個月,天氣暖和了就可以曬鹽了。這樣鹽民們能少受些辛苦。到那個時候肖大人就可以迴京城了。”長壽笑著說道。


    “怎麽可能那麽長時間?”肖嚴吃驚的問道。


    “烏骨大軍隻有一路南下到了京城,另外一路損兵折將迴去了。烏骨人以戰養戰,他們不撈足撈夠是不會迴去的。”長壽答道。


    “我大楚國勤王的幾十萬大軍月餘就會齊聚京城!到那時烏骨人還不得嚇得倉皇北逃?”肖嚴說道。


    聽見肖嚴的話,長壽卻是笑而不語。


    張叔夜接到朝廷任命他為南路都總管和讓他即刻帶兵入京勤王的旨意後,立刻帶領鄧州的三萬人馬星夜兼程趕往京城。


    兩天之後,張叔夜就趕到了穎昌。這裏離京城隻有二百裏而且是一馬平川。大軍再行進兩天就能抵達京城。


    “父親,你看城頭上的旗號。西路都總管王襄王大人已經趕到了。”張叔夜的大兒子張伯奮指著城頭說道。


    張叔夜抬頭果然在城頭上看見了西路都總管的字樣。


    他這一次帶了三萬人馬,再加上王襄的西路人馬解京城之圍就容易多了。


    “讓親兵叫開城門。”張叔夜命令道。


    大楚國的大臣主要有兩個養老之地。一是西京洛陽。二就是穎昌。


    城裏住著許多韓姓、範姓和蘇姓和其他姓氏的大戶。他們的父祖輩都曾經是朝廷的重臣。因此穎昌府也比其他一般的州府繁華的多。


    西路都總管王襄就在府衙裏與張叔夜見麵。與張叔夜不同,他很不願意在這裏見到張叔夜。


    他帶著兩萬多人馬已經在京城外上百裏的距離遊走了很長時間了。可是王襄就是沒有膽量帶兵勤王。


    王襄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帶著的這些士兵都是什麽貨色。


    京城傳來的消息也印證了他的想法。東路都總管胡直孺帶領一萬多人馬在快到京城的地方居然被幾百名烏骨騎兵打敗!


    而且胡直孺被烏骨人擒獲。


    一萬多人的大楚國軍隊竟然打不過幾百人的烏骨騎兵,而且居然主帥被擒!


    王襄一想到這些就膽戰心驚。他這兩萬多人的軍隊也不可能是烏骨人的對手。


    還是躲遠一點做做樣子算了。


    兩個人分賓主落座後又寒暄閑談了幾句。不管有多重要的事情在眼前,這是官場上的規矩。


    閑談幾句後王襄才開口問道:“張大人帶兵是要去哪裏啊?”


    朝廷勤王的旨意送到了鄧州,所以自己才急匆匆趕來勤王的。張叔夜猜測勤王的旨意也一定送到了王襄那裏。


    可是他眼前的王大人卻像是什麽事都不知道的問他去哪裏!


    “烏骨人已經到了京城郊外。陛下坐臥不安,我正要帶兵進京勤王。”張叔夜答道。


    “烏骨人兵勢強盛,張大人去不得!”王襄急忙說道。


    “國家危急隻能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王大人與我一起去京城,五六萬人馬必然衝破重圍進入京城。”張叔夜抱拳說道。


    張叔夜說出生死置之度外的話讓王襄臉一紅。不過他不改不去京城的初衷。


    “張大人一個人帶兵進京,我帶兵在外麵牽製烏骨大軍。這樣烏骨人腹背受敵不敢輕易攻打京城。”王襄答道。


    官場上大家都知道彼此心裏打的是什麽盤算。可是無論做什麽都會把話說的冠冕堂皇。


    張叔夜明白他就是磨破嘴皮子王襄也絕對不會去京城的。就是陛下把旨意送到穎昌,王襄也一定會找理由不去。


    真不知道陛下為什麽讓王襄這樣的人做西路都總管。還是說現在實在是無人可用了。


    “這樣也好。修整一天,明天我就帶兵進京!”張叔夜說道。


    大楚國京城南麵不遠處有一座低矮的土山名為梅山。梅山旁邊有一座禦用園林名為玉律園。


    三天後,張叔夜以自己得大兒子張伯奮為前鋒,小兒子張仲熊殿後經過與烏骨人大大小小十八次接戰終於殺到京城附近。


    看見張叔夜援兵的到來,守城官兵一片歡唿。這是第一隻抵達京城的勤王軍隊也是唯一的一隻。


    不久之後,烏骨人重新合攏包圍圈又把京城緊緊的圍住了。


    那個剿滅水泊梁山反賊,數年來平定賊寇無數的張叔夜終於進京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驢仗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平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平衡並收藏騎驢仗劍最新章節